「不能讓珠兒去推官衙門,他什麽事都不知道!他的確是清白無辜毫無罪錯啊!」像是在回應腦子裏冷誚的質罪,又像是在讓自己安心,韓夫人全然不覺她這說法其實已經算作承認罪行了,她的確縱子行兇,但這個子不是程珠,而是她的另一個兒子程玞。
蕭宮令緊緊蹙著眉頭,神色倏忽冷肅。
五姑娘畢竟是太後娘娘的外甥孫女,倘若程玞是個這樣的德性程敏及韓氏還妄圖與沈家聯姻,這可是根本不把太後娘娘和寧國公府放在眼裏了!
韓夫人卻隻顧著怎麽保全程珠,強迫自己冷靜並囑咐徐媽媽:「你腳步快,先趕去阻攔,說我願意接受施推官的盤問,他要我怎麽配合都行,勿需上請,讓他千萬不要為難珠兒。」
這一個主家半個東道甚至都忘了和賓客們道聲失陪,就要跟著如離弦之箭的徐媽媽身後搖搖晃晃的咬著牙盡量快步追隨。
舒娘子和蕭宮令對視一眼,都有些遲疑。
要說來人家突遇如此緊急的變故,旁人理應識趣些,舒娘子這一個東
道半個主家要麽代韓夫人轉圜幹脆結束宴集,要麽代韓夫人轉圜託辭解釋為何離席,總之沒有在這情況下還跟去圍觀添亂的道理,但舒娘子又必須得個確鑿好回去稟報公婆徹底作罷這門婚事,蕭宮令就更需要究其根本好給聖德太後復命,不去圍觀實在違背主觀願望。
人情世故該不該暫時摒除呢?
春歸是計劃布署人,她早已想好了藉口。
此時說道:「我聽我家大爺說過,施推官最是鐵麵無私正直剛強,但這回事件,就怕是無理汙告施推官輕信了原告的一麵之辭,韓夫人又護子心切,難免焦急浮躁,話趕話的隻怕更得加深誤解,就算後來案情水落石出了,隻怕也難平息流言誹語。」
蕭宮令十分滿意的給了春歸一個贊詡的眼神,當即立斷一馬當先:「韓夫人留步,您是堂堂世子夫人,朝廷的二品誥命,太後娘娘也是素來維護命婦的尊嚴,法度之內,不容侮謾,按理施公不經上請獲朝廷批允不能私自盤問,韓夫人既願主動接受盤問,這是遵循禮法配合衙門辦案,可畢竟您是內眷,且還有誥命,無論是依循國法律令又或禮訓德規,也沒有在未經上請時獨自接受官員盤問的理兒,這樣多的規束,到底對理論辯解有所妨礙,且不能杜絕三人成虎以訛傳訛的隱患。
我雖也是女子,到底乃內廷女官,雖不能幹預官員問案,可今日是奉太後娘娘口令赴宴,中途遇此變故,回宮後理當向太後娘娘稟明詳情,是以我理當隨韓夫人一同前往,一來有助於居中代傳詢應,再者也能作個見證,倘若真是刁民誣告夫人及令郎,回宮之後,我理當稟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必然不容夫人遭受如此屈辱後,再為謠言中傷。」
雖說太祖定有後宮不得幹政的聖令,但內外命婦的事宜確然還是太後、皇後的份內,蕭宮令的這套說辭讓韓夫人實在無法拒絕。又未等韓夫人反應,舒娘子也道:「今日既然借了英國公府的別館,發生如此突然的事故,我若袖手旁觀豈合道義?也與夫人一同前往吧,至少可以作個見證,小顧,你對事態體察入微,連太後娘娘都贊你火眼金睛斷案如神,今日韓夫人遇見這樣一樁棘手事,你可不能躲懶。」
一把拉過春歸就去踩韓夫人的腳後跟。
她這下可總算明白春歸為什麽要請蕭宮令到場了,一來方便圍觀,再者這事一旦鬧得連太後娘娘都一清二楚,真省得她再回去說服公婆拒絕程家了,多貼心的孩子,親生女兒都比不上。
易夫人一見這情形,也當即立斷附和了兩聲「是啊是啊」,低沉微弱的聲嗓,意誌堅決的跟隨,人情世故什麽的先不管了,這熱鬧是得想辦法先睹為快的。
韓夫人腳下連連趔趄,她當然心知肚明這幾個圍觀群眾誰都不會站在她的立場,話說得好聽,都是為了一探究竟,但她這時實在顧不了這許多了,又加上一貫以來的盲從,讓她缺乏了預備主母該有的骨頭,從來都是附屬一樣的存在,怎能指望她搖身一變剛毅果決?她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千萬保全程珠,別的人事必須為這念頭讓路。
圍觀不宜攜帶僕婢,韓夫人更不想讓其餘非頂極心腹的僕婢知道她的虧心事,所以蕭宮令隻能摻扶著韓夫
人一路前行,春歸的壓力就大了,她需得一手扶著易夫人,一手扶著舒娘子,嚴重影響了行進速度,足足走了一刻鍾還沒走出天陌別館的內院。
好在是途中遇著了徐媽媽,她帶回的利好消息是施推官總算還能通融,聽聞韓夫人願意接受他的盤問,且因程珠作主,已經交出了薑熊接受詢問,施推官不再堅持一定要把程珠、程玞帶回衙門審問。
韓夫人吊著的一口氣才鬆出一半來。
她把接受盤問的地點定在了別館垂花門裏的穿堂,又讓徐媽媽先去設置屏風外加「清理現場」,腳步卻也不曾放慢的,當終於走到穿堂的屏風裏側,韓夫人幾乎沒有虛脫,她有氣無力的先對施推官賠禮:「我為內眷,隻好在此處一見施公,望施公莫怪怠慢。」
「本官今日也不是為了飲宴聚會,何談怠慢二字?夫人不需多禮。」施推官隔著屏風,從座椅裏站起回應一句。
春歸是從蘭庭的口述中聽說這位施世叔嫉惡如仇,明明進士出身卻不肯按部就班在翰林院熬資歷,誌向竟然是做個斷案如神的青天刑官,於是乎春歸對這位施推官就格外好奇,她是很想親眼目睹如此凜然正氣的一類人物理該是怎樣的形容,好精進自己的察人之術和趙修撰縮小差距,但奈何的是,徐媽媽設置的屏障竟然是幾扇實心木雕組成,這下可把兩邊的人影遮擋得那叫一個嚴嚴實實,嚴重影響了圍觀的便利。
蕭宮令緊緊蹙著眉頭,神色倏忽冷肅。
五姑娘畢竟是太後娘娘的外甥孫女,倘若程玞是個這樣的德性程敏及韓氏還妄圖與沈家聯姻,這可是根本不把太後娘娘和寧國公府放在眼裏了!
韓夫人卻隻顧著怎麽保全程珠,強迫自己冷靜並囑咐徐媽媽:「你腳步快,先趕去阻攔,說我願意接受施推官的盤問,他要我怎麽配合都行,勿需上請,讓他千萬不要為難珠兒。」
這一個主家半個東道甚至都忘了和賓客們道聲失陪,就要跟著如離弦之箭的徐媽媽身後搖搖晃晃的咬著牙盡量快步追隨。
舒娘子和蕭宮令對視一眼,都有些遲疑。
要說來人家突遇如此緊急的變故,旁人理應識趣些,舒娘子這一個東
道半個主家要麽代韓夫人轉圜幹脆結束宴集,要麽代韓夫人轉圜託辭解釋為何離席,總之沒有在這情況下還跟去圍觀添亂的道理,但舒娘子又必須得個確鑿好回去稟報公婆徹底作罷這門婚事,蕭宮令就更需要究其根本好給聖德太後復命,不去圍觀實在違背主觀願望。
人情世故該不該暫時摒除呢?
春歸是計劃布署人,她早已想好了藉口。
此時說道:「我聽我家大爺說過,施推官最是鐵麵無私正直剛強,但這回事件,就怕是無理汙告施推官輕信了原告的一麵之辭,韓夫人又護子心切,難免焦急浮躁,話趕話的隻怕更得加深誤解,就算後來案情水落石出了,隻怕也難平息流言誹語。」
蕭宮令十分滿意的給了春歸一個贊詡的眼神,當即立斷一馬當先:「韓夫人留步,您是堂堂世子夫人,朝廷的二品誥命,太後娘娘也是素來維護命婦的尊嚴,法度之內,不容侮謾,按理施公不經上請獲朝廷批允不能私自盤問,韓夫人既願主動接受盤問,這是遵循禮法配合衙門辦案,可畢竟您是內眷,且還有誥命,無論是依循國法律令又或禮訓德規,也沒有在未經上請時獨自接受官員盤問的理兒,這樣多的規束,到底對理論辯解有所妨礙,且不能杜絕三人成虎以訛傳訛的隱患。
我雖也是女子,到底乃內廷女官,雖不能幹預官員問案,可今日是奉太後娘娘口令赴宴,中途遇此變故,回宮後理當向太後娘娘稟明詳情,是以我理當隨韓夫人一同前往,一來有助於居中代傳詢應,再者也能作個見證,倘若真是刁民誣告夫人及令郎,回宮之後,我理當稟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必然不容夫人遭受如此屈辱後,再為謠言中傷。」
雖說太祖定有後宮不得幹政的聖令,但內外命婦的事宜確然還是太後、皇後的份內,蕭宮令的這套說辭讓韓夫人實在無法拒絕。又未等韓夫人反應,舒娘子也道:「今日既然借了英國公府的別館,發生如此突然的事故,我若袖手旁觀豈合道義?也與夫人一同前往吧,至少可以作個見證,小顧,你對事態體察入微,連太後娘娘都贊你火眼金睛斷案如神,今日韓夫人遇見這樣一樁棘手事,你可不能躲懶。」
一把拉過春歸就去踩韓夫人的腳後跟。
她這下可總算明白春歸為什麽要請蕭宮令到場了,一來方便圍觀,再者這事一旦鬧得連太後娘娘都一清二楚,真省得她再回去說服公婆拒絕程家了,多貼心的孩子,親生女兒都比不上。
易夫人一見這情形,也當即立斷附和了兩聲「是啊是啊」,低沉微弱的聲嗓,意誌堅決的跟隨,人情世故什麽的先不管了,這熱鬧是得想辦法先睹為快的。
韓夫人腳下連連趔趄,她當然心知肚明這幾個圍觀群眾誰都不會站在她的立場,話說得好聽,都是為了一探究竟,但她這時實在顧不了這許多了,又加上一貫以來的盲從,讓她缺乏了預備主母該有的骨頭,從來都是附屬一樣的存在,怎能指望她搖身一變剛毅果決?她現在唯一的念頭就是千萬保全程珠,別的人事必須為這念頭讓路。
圍觀不宜攜帶僕婢,韓夫人更不想讓其餘非頂極心腹的僕婢知道她的虧心事,所以蕭宮令隻能摻扶著韓夫
人一路前行,春歸的壓力就大了,她需得一手扶著易夫人,一手扶著舒娘子,嚴重影響了行進速度,足足走了一刻鍾還沒走出天陌別館的內院。
好在是途中遇著了徐媽媽,她帶回的利好消息是施推官總算還能通融,聽聞韓夫人願意接受他的盤問,且因程珠作主,已經交出了薑熊接受詢問,施推官不再堅持一定要把程珠、程玞帶回衙門審問。
韓夫人吊著的一口氣才鬆出一半來。
她把接受盤問的地點定在了別館垂花門裏的穿堂,又讓徐媽媽先去設置屏風外加「清理現場」,腳步卻也不曾放慢的,當終於走到穿堂的屏風裏側,韓夫人幾乎沒有虛脫,她有氣無力的先對施推官賠禮:「我為內眷,隻好在此處一見施公,望施公莫怪怠慢。」
「本官今日也不是為了飲宴聚會,何談怠慢二字?夫人不需多禮。」施推官隔著屏風,從座椅裏站起回應一句。
春歸是從蘭庭的口述中聽說這位施世叔嫉惡如仇,明明進士出身卻不肯按部就班在翰林院熬資歷,誌向竟然是做個斷案如神的青天刑官,於是乎春歸對這位施推官就格外好奇,她是很想親眼目睹如此凜然正氣的一類人物理該是怎樣的形容,好精進自己的察人之術和趙修撰縮小差距,但奈何的是,徐媽媽設置的屏障竟然是幾扇實心木雕組成,這下可把兩邊的人影遮擋得那叫一個嚴嚴實實,嚴重影響了圍觀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