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春歸和另一位嬸娘,也就是四夫人的交往卻隨著隆冬的來到發展得如火如荼,又遇新歲將至時,四嬸竟被診出有了身孕,春歸立即動手為那還不知是小叔還是小姑的嬰孩裁製小衣裳,四嬸歡喜得把嫁妝箱子打開,硬逼著春歸挑選了不少首飾。
一回春歸去四嬸院裏看望的時候,終於見到了四叔的生母,她是老太爺生前唯一的妾室,據說是先帝恩賞的宮人,身份就不比得普通的姨娘,連趙江城和趙洲城一雙嫡子都得尊稱一聲庶母,這位庶祖母楊氏要比老太太年輕十餘歲,但如今卻也顯出了蒼老之態,鬢角的白髮比老太太更多,因為體形消瘦也不比老太太那樣的富態,但她臉上常帶著笑,說話也是輕聲慢語的,所以春歸初一見她就覺得親切。
因著青萍經過這段時日,和
太師府各處的僕婢逐漸走動來往混得熟悉了,更打聽清楚了不少人事,她也不管要不要緊,和春歸閑話時多少提及,所以春歸其實在見庶祖母之前,已經聽聞了關於這位長輩的許多事。
說來先帝自來便有將宮人賞賜給臣公的習慣,以示恩澤,當年朝上不少的文武百官家中都有像庶祖母一樣來歷的貴妾,鬧出過不少以庶壓嫡的風波,把不少朝臣的後宅鬧得烏煙瘴氣,趙太師是個正直的人,阻止不了先帝改正這一喜好,但他自己卻拒絕了多回此類恩澤,後來卻不知怎麽的,突然便沒再推辭,不過請求先帝讓當今的聖德太後也即當年的王皇後恩擇一位知書達禮的宮人,也好輔助正妻理斷家務。
而楊氏也果然不像那些仗著出自內廷便趾高氣揚的妾室,從未絲毫不敬正妻,故而太師府裏的妻妾關係還算和睦,楊氏一連生了兩個庶子,趙太師特意讓她親自教養,老太太做為正室嫡母也沒有明顯的怨言,對待兩位庶子還算慈和。
楊氏後來還生了一女,不幸夭折,從那時起她的身體就大不如前,趙太師也沒再讓她輔助協理家中內務,後來趙太師病故,楊氏便幹脆住進了怫園的北望庵,儼然在家修行的居士,再不過問事非。
這回也是聽說兒媳有喜,才出怫園探望。
春歸還聽說府裏的大姑娘樨時,曾受庶祖母教養了一段時間,所以大姑娘常常前往北望庵看望,和庶祖母格外的親近,春歸猜測這應當也是趙太師生前的決定,否則大姑娘雖是庶出,但到底是老太太的親孫女兒,庶祖母怎麽也不能越過老太太把大姑娘留在膝下教養。
想到二叔祖母對老太太的當麵指責,又想到親小姑蘭心妹妹的脾性,還想到蘭庭公然說大老爺、二老爺就是被祖母慣壞的話,再想到二老爺的確是個衣冠禽獸……春歸認為祖父這一決定實在英明睿智,隻可惜二姑娘是太師府蘭字輩唯一的嫡女,老太太怎麽也不願連這個親孫女兒也交給妾室代勞。
說起二姑娘蘭心,經過上回一場風波,她倒是消停下來,雖然對待春歸仍是愛搭不理的模樣,總歸不敢再當麵挑釁了。春歸既然答應了蘭庭多多關照小姑子,隔三岔五的便去抱幽館看望,隻可惜她的一片熱忱並未贏得小姑子半點回報,蘭心妹妹從未投桃報李來過一回斥園,春歸覺得自己就快關照不下去了。
不過費嬤嬤對庭大奶奶任勞任怨關照小姑子這一事體上,表達了高度的認同和讚許,隻是春歸併不在意她的褒獎罷了。
說起這尊菩薩,倒不像曹媽媽般的居心不正,無論在多少事體上她對春歸都是頗有微辭,但十分謹守尊卑有別的本份,隻行勸諫,從不逾矩,真論來春歸對她也並不厭惡,隻是兩人的觀念相去太遠,春歸也實在無法真心敬服。
又不得不提的人還有個和柔,有那二十兩白銀的鋪墊,她和釧兒逐漸打得火熱,但正如春歸所料,鑑於粗使丫鬟釧兒作用有限,和柔也無非是通過她及她的父兄往朱家捎傳口信而已,可莫說曹媽媽如今是鞭長莫及,因為蘭庭公然的翻臉
,朱家從老太爺到舅夫人,再無一人登門來訪,他們也不敢和聲威仍重的太師府敵對,所以心中雖然怨懣,卻沒有傳播蘭庭違逆親長的謗言,和柔就算捎遞口信去朱家,實際也得不到任何的聲援。
不管朱夫人生前對和柔有怎生安排,也不管她準姨娘的地位是否得到了老太太的默許,總歸是在蘭庭入仕授職之前,依循軒翥堂的家規,不能觸犯「白身無職者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國法,所以關於正式認可和柔為妾的事,太師府裏無人提起,春歸也便懶得在這個人和這件事上廢神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她真是越來越懶了。
沒想到眼看除夕將近,一場風波平地而生,由不得春歸不廢心神。
這日已是臘月二十四,按例要掃房祭灶,正式準備迎春,就算蘭庭處於備考春闈的關鍵時候,到這天也從外院書房搬回了內宅居院,隻是照舊仍要挑燈夜讀,不同隻是換個地方罷了,春歸早已把間暖閣收拾布置妥當,筆墨紙硯一應俱全,裏頭幹脆還安放好床榻,方便蘭庭幹脆在這裏休息,省得睏倦時還要過去臥房。
為了保證蘭庭不受打擾,春歸當然不會跑去紅袖添香,但暖閣外頭也不能完全沒有人聽候,以備蘭庭有何不時之需,故而春歸便安排了幾個丫鬟輪留當值斥園早已不便僮僕夜宿,宋媽媽和費嬤嬤又都有了歲數,天寒地凍的怎好煩勞她們頂風冒雪熬夜當差?
一回春歸去四嬸院裏看望的時候,終於見到了四叔的生母,她是老太爺生前唯一的妾室,據說是先帝恩賞的宮人,身份就不比得普通的姨娘,連趙江城和趙洲城一雙嫡子都得尊稱一聲庶母,這位庶祖母楊氏要比老太太年輕十餘歲,但如今卻也顯出了蒼老之態,鬢角的白髮比老太太更多,因為體形消瘦也不比老太太那樣的富態,但她臉上常帶著笑,說話也是輕聲慢語的,所以春歸初一見她就覺得親切。
因著青萍經過這段時日,和
太師府各處的僕婢逐漸走動來往混得熟悉了,更打聽清楚了不少人事,她也不管要不要緊,和春歸閑話時多少提及,所以春歸其實在見庶祖母之前,已經聽聞了關於這位長輩的許多事。
說來先帝自來便有將宮人賞賜給臣公的習慣,以示恩澤,當年朝上不少的文武百官家中都有像庶祖母一樣來歷的貴妾,鬧出過不少以庶壓嫡的風波,把不少朝臣的後宅鬧得烏煙瘴氣,趙太師是個正直的人,阻止不了先帝改正這一喜好,但他自己卻拒絕了多回此類恩澤,後來卻不知怎麽的,突然便沒再推辭,不過請求先帝讓當今的聖德太後也即當年的王皇後恩擇一位知書達禮的宮人,也好輔助正妻理斷家務。
而楊氏也果然不像那些仗著出自內廷便趾高氣揚的妾室,從未絲毫不敬正妻,故而太師府裏的妻妾關係還算和睦,楊氏一連生了兩個庶子,趙太師特意讓她親自教養,老太太做為正室嫡母也沒有明顯的怨言,對待兩位庶子還算慈和。
楊氏後來還生了一女,不幸夭折,從那時起她的身體就大不如前,趙太師也沒再讓她輔助協理家中內務,後來趙太師病故,楊氏便幹脆住進了怫園的北望庵,儼然在家修行的居士,再不過問事非。
這回也是聽說兒媳有喜,才出怫園探望。
春歸還聽說府裏的大姑娘樨時,曾受庶祖母教養了一段時間,所以大姑娘常常前往北望庵看望,和庶祖母格外的親近,春歸猜測這應當也是趙太師生前的決定,否則大姑娘雖是庶出,但到底是老太太的親孫女兒,庶祖母怎麽也不能越過老太太把大姑娘留在膝下教養。
想到二叔祖母對老太太的當麵指責,又想到親小姑蘭心妹妹的脾性,還想到蘭庭公然說大老爺、二老爺就是被祖母慣壞的話,再想到二老爺的確是個衣冠禽獸……春歸認為祖父這一決定實在英明睿智,隻可惜二姑娘是太師府蘭字輩唯一的嫡女,老太太怎麽也不願連這個親孫女兒也交給妾室代勞。
說起二姑娘蘭心,經過上回一場風波,她倒是消停下來,雖然對待春歸仍是愛搭不理的模樣,總歸不敢再當麵挑釁了。春歸既然答應了蘭庭多多關照小姑子,隔三岔五的便去抱幽館看望,隻可惜她的一片熱忱並未贏得小姑子半點回報,蘭心妹妹從未投桃報李來過一回斥園,春歸覺得自己就快關照不下去了。
不過費嬤嬤對庭大奶奶任勞任怨關照小姑子這一事體上,表達了高度的認同和讚許,隻是春歸併不在意她的褒獎罷了。
說起這尊菩薩,倒不像曹媽媽般的居心不正,無論在多少事體上她對春歸都是頗有微辭,但十分謹守尊卑有別的本份,隻行勸諫,從不逾矩,真論來春歸對她也並不厭惡,隻是兩人的觀念相去太遠,春歸也實在無法真心敬服。
又不得不提的人還有個和柔,有那二十兩白銀的鋪墊,她和釧兒逐漸打得火熱,但正如春歸所料,鑑於粗使丫鬟釧兒作用有限,和柔也無非是通過她及她的父兄往朱家捎傳口信而已,可莫說曹媽媽如今是鞭長莫及,因為蘭庭公然的翻臉
,朱家從老太爺到舅夫人,再無一人登門來訪,他們也不敢和聲威仍重的太師府敵對,所以心中雖然怨懣,卻沒有傳播蘭庭違逆親長的謗言,和柔就算捎遞口信去朱家,實際也得不到任何的聲援。
不管朱夫人生前對和柔有怎生安排,也不管她準姨娘的地位是否得到了老太太的默許,總歸是在蘭庭入仕授職之前,依循軒翥堂的家規,不能觸犯「白身無職者四十無子方可納妾」的國法,所以關於正式認可和柔為妾的事,太師府裏無人提起,春歸也便懶得在這個人和這件事上廢神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她真是越來越懶了。
沒想到眼看除夕將近,一場風波平地而生,由不得春歸不廢心神。
這日已是臘月二十四,按例要掃房祭灶,正式準備迎春,就算蘭庭處於備考春闈的關鍵時候,到這天也從外院書房搬回了內宅居院,隻是照舊仍要挑燈夜讀,不同隻是換個地方罷了,春歸早已把間暖閣收拾布置妥當,筆墨紙硯一應俱全,裏頭幹脆還安放好床榻,方便蘭庭幹脆在這裏休息,省得睏倦時還要過去臥房。
為了保證蘭庭不受打擾,春歸當然不會跑去紅袖添香,但暖閣外頭也不能完全沒有人聽候,以備蘭庭有何不時之需,故而春歸便安排了幾個丫鬟輪留當值斥園早已不便僮僕夜宿,宋媽媽和費嬤嬤又都有了歲數,天寒地凍的怎好煩勞她們頂風冒雪熬夜當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