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安並不知蘭庭的用意,但相比他對春歸的質疑,顯然更加折服於蘭庭的判斷,立時就依令行事去,讓春歸格外心塞——她可不信王平安是全賴理智分析,選擇信服蘭庭,此人竟還能被莫問小道唬得五體投地呢,判斷能力可見一斑,王家大郎分明就是小看她乃婦人之見,同樣的話,要是換作蘭庭來說,結果一定就是兩樣!
見春歸麵色不愉,蘭庭就像能窺知她的心思一般,笑著安撫道:「其實我和輝輝的看法倒是一致,也認定周氏中毒的事和凝思脫不了關係,事實上我正是懷疑凝思真正想要加害的人也許不是白氏,至少是不限白氏,才起意讓阿莊替周氏診脈。」
春歸揚著眉頭:「我就知道是王大郎輕看女子,隻看他那樣在意阿莊替周氏施針,顯然就是個迂腐自大的人!」
這下子春歸對王平安的看法,可算是徹底不好了。
不過呢,顧大奶奶一貫是胸襟寬廣的脾性,就算把王平安歸為「不值交道」的人,她既然答應了要替白氏申冤,又同情周氏一大把年紀,且又厚道善良,沒想到竟然被人謀害,當然不會因為王平安的緣故敷衍了事,還是全情關注著王家這起莫名其妙的案件。
更加莫名其妙的是,這回管家從福康堂採買的養生丸,竟然沒再添加毒物了。
「難道是藥丸採買回家後,被人給替換了?」王平安對於這般詭異複雜的案情,實在沒有頭緒。
「不,除了上一批藥丸摻加毒物之外,兩批藥丸的成分並無差異,如果真是採買之後才被替換,除非兇犯還懂得煉製福康堂的養生丸。」喬莊否定了王平安的想法。
春歸淡淡說道:「在我看來,應當是真兇目的已經達到,所以最新採買的養生丸根本就不需要摻加毒物了。」
「這話怎麽說?喬大夫不是說過,慢性毒物需要連續服用至少三年,才會達到害命的效果?」
「兇犯用此慢性之毒,目的根本就不是毒害令堂性命!」春歸仍是盡力的解釋她心中那其實還真算幾分弔詭的想法:「我之所以把白氏、令堂兩樁事件聯繫,且認定凝思至少是幫凶,就是因為令堂乃中慢性之毒一事。首先,凝思支開孫家的,落草烏之毒於白氏的飲食中,又把草烏放入白氏的居室,讓你們認定白氏是服毒自盡,一來有掩蓋罪行的作用,二來,也正是為了令堂的中毒鋪墊。」
她見王平安蹙眉不語,一臉仍不信服的模樣,幹脆不再等他阻止,一口氣闡述下去:「我猜,就算莫問道長沒有登門,凝思也會想辦法散布謠言,使人疑惑白氏的死另有蹊蹺,她斷定鄭氏會利用這些謠言汙陷令堂,必定煽風點火,且令堂剛好又抱病臥床,久治難愈,像是證實了謠言一般,而令堂既然患疾,令妹也就是白氏所生的女兒,論來理應為嫡母侍疾,要這時候,令堂忽而因為湯藥中加入了草烏,中毒身亡,試問是不是所有的嫌疑都集中在了三姑娘身上?」
見總算令得王平安愕住,春歸才覺得胸口的鬱堵一鬆:「白氏屋裏既有草烏,三姑娘收藏有草烏也就成了合情合理,因而凝思的目的,根本不是利用慢性之毒害殺令堂,而是想讓令堂被草烏毒害,且將罪名,嫁禍給三姑娘。」
春歸以為足夠說服王平安了,也果然看見王平安總算頷首,她剛鬆一口氣,沒想到卻聽一句——
「倘若真如娘子推斷,凝思確然為幫凶,那麽指使凝思的人,必定也是鄭氏!」
------------
第58章 極度敏銳
?要說王平安的固執也不是沒有道理:「家母與凝思,非但無怨無仇,甚至待她一貫寬厚,凝思不可能自生惡意謀害家母及庶母,甚至還要牽連上三妹,她必定是受人指使,也隻有鄭氏,同家母同庶母兩皆結怨。」
不過春歸也確信自己的判斷,認定鄭氏做不成這幕後真兇:「首先,論仇怨,鄭氏和令堂、白氏之間並沒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就算是論利害,也遠不至於;再者,要若鄭氏當真是收買凝思的人,就不會散布傳言,企圖坐實凝思是聽令堂之令行事,毒害白氏,因為鄭氏若早知令堂會被毒殺,又何必多此一舉,往令堂身上潑汙水呢?」
兇犯的目的很明確,這就是先害白氏,再害周氏,坐實三姑娘為母報仇毒害嫡母的罪行。
雖說兇犯為了讓人相信三姑娘有足夠的動機,少不得嫁禍周氏毒害白氏此一過程,可這個嫁禍的人,當然不能是兇犯自己,否則周氏身亡之後,驚動了官衙審訊,把涉案人員統統鞠問,假設鄭氏是真兇,她哪來的自信凝思及她自己定然挨得過刑問?而且就算鄭氏堅信自己能夠挨過刑審,逃脫殺人的指控,但卻有犯詆毀周氏間接導致周氏死亡的罪過,律法上周氏為妻鄭氏為妾,雖說鄭氏沒有直接殺害周氏,但追究起來也逃不過刑責。
殺敵一千自損五百,鄭氏要真如此蠢笨,又是哪來的手段策劃這起迂迴的毒殺案呢?
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王平安好不容易明白過來,勉強接受鄭氏「清白無辜」的說法,卻又陷入了更深的疑惑中:「可要是真兇並非鄭氏,恕在下實在是想不到,還有誰會如此仇恨家母。」
關於這一疑問,春歸也暫時無解,她隻建議道:「要想察明真相,唯有引蛇出洞。」
而需要緊盯密防的人,當然就是最大的嫌犯凝思。
見春歸麵色不愉,蘭庭就像能窺知她的心思一般,笑著安撫道:「其實我和輝輝的看法倒是一致,也認定周氏中毒的事和凝思脫不了關係,事實上我正是懷疑凝思真正想要加害的人也許不是白氏,至少是不限白氏,才起意讓阿莊替周氏診脈。」
春歸揚著眉頭:「我就知道是王大郎輕看女子,隻看他那樣在意阿莊替周氏施針,顯然就是個迂腐自大的人!」
這下子春歸對王平安的看法,可算是徹底不好了。
不過呢,顧大奶奶一貫是胸襟寬廣的脾性,就算把王平安歸為「不值交道」的人,她既然答應了要替白氏申冤,又同情周氏一大把年紀,且又厚道善良,沒想到竟然被人謀害,當然不會因為王平安的緣故敷衍了事,還是全情關注著王家這起莫名其妙的案件。
更加莫名其妙的是,這回管家從福康堂採買的養生丸,竟然沒再添加毒物了。
「難道是藥丸採買回家後,被人給替換了?」王平安對於這般詭異複雜的案情,實在沒有頭緒。
「不,除了上一批藥丸摻加毒物之外,兩批藥丸的成分並無差異,如果真是採買之後才被替換,除非兇犯還懂得煉製福康堂的養生丸。」喬莊否定了王平安的想法。
春歸淡淡說道:「在我看來,應當是真兇目的已經達到,所以最新採買的養生丸根本就不需要摻加毒物了。」
「這話怎麽說?喬大夫不是說過,慢性毒物需要連續服用至少三年,才會達到害命的效果?」
「兇犯用此慢性之毒,目的根本就不是毒害令堂性命!」春歸仍是盡力的解釋她心中那其實還真算幾分弔詭的想法:「我之所以把白氏、令堂兩樁事件聯繫,且認定凝思至少是幫凶,就是因為令堂乃中慢性之毒一事。首先,凝思支開孫家的,落草烏之毒於白氏的飲食中,又把草烏放入白氏的居室,讓你們認定白氏是服毒自盡,一來有掩蓋罪行的作用,二來,也正是為了令堂的中毒鋪墊。」
她見王平安蹙眉不語,一臉仍不信服的模樣,幹脆不再等他阻止,一口氣闡述下去:「我猜,就算莫問道長沒有登門,凝思也會想辦法散布謠言,使人疑惑白氏的死另有蹊蹺,她斷定鄭氏會利用這些謠言汙陷令堂,必定煽風點火,且令堂剛好又抱病臥床,久治難愈,像是證實了謠言一般,而令堂既然患疾,令妹也就是白氏所生的女兒,論來理應為嫡母侍疾,要這時候,令堂忽而因為湯藥中加入了草烏,中毒身亡,試問是不是所有的嫌疑都集中在了三姑娘身上?」
見總算令得王平安愕住,春歸才覺得胸口的鬱堵一鬆:「白氏屋裏既有草烏,三姑娘收藏有草烏也就成了合情合理,因而凝思的目的,根本不是利用慢性之毒害殺令堂,而是想讓令堂被草烏毒害,且將罪名,嫁禍給三姑娘。」
春歸以為足夠說服王平安了,也果然看見王平安總算頷首,她剛鬆一口氣,沒想到卻聽一句——
「倘若真如娘子推斷,凝思確然為幫凶,那麽指使凝思的人,必定也是鄭氏!」
------------
第58章 極度敏銳
?要說王平安的固執也不是沒有道理:「家母與凝思,非但無怨無仇,甚至待她一貫寬厚,凝思不可能自生惡意謀害家母及庶母,甚至還要牽連上三妹,她必定是受人指使,也隻有鄭氏,同家母同庶母兩皆結怨。」
不過春歸也確信自己的判斷,認定鄭氏做不成這幕後真兇:「首先,論仇怨,鄭氏和令堂、白氏之間並沒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就算是論利害,也遠不至於;再者,要若鄭氏當真是收買凝思的人,就不會散布傳言,企圖坐實凝思是聽令堂之令行事,毒害白氏,因為鄭氏若早知令堂會被毒殺,又何必多此一舉,往令堂身上潑汙水呢?」
兇犯的目的很明確,這就是先害白氏,再害周氏,坐實三姑娘為母報仇毒害嫡母的罪行。
雖說兇犯為了讓人相信三姑娘有足夠的動機,少不得嫁禍周氏毒害白氏此一過程,可這個嫁禍的人,當然不能是兇犯自己,否則周氏身亡之後,驚動了官衙審訊,把涉案人員統統鞠問,假設鄭氏是真兇,她哪來的自信凝思及她自己定然挨得過刑問?而且就算鄭氏堅信自己能夠挨過刑審,逃脫殺人的指控,但卻有犯詆毀周氏間接導致周氏死亡的罪過,律法上周氏為妻鄭氏為妾,雖說鄭氏沒有直接殺害周氏,但追究起來也逃不過刑責。
殺敵一千自損五百,鄭氏要真如此蠢笨,又是哪來的手段策劃這起迂迴的毒殺案呢?
這根本就是自相矛盾。
王平安好不容易明白過來,勉強接受鄭氏「清白無辜」的說法,卻又陷入了更深的疑惑中:「可要是真兇並非鄭氏,恕在下實在是想不到,還有誰會如此仇恨家母。」
關於這一疑問,春歸也暫時無解,她隻建議道:「要想察明真相,唯有引蛇出洞。」
而需要緊盯密防的人,當然就是最大的嫌犯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