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庭深覺滿意。
他也知道春歸晚間還要為亡母守喪,勸著妻子也稍稍進了飲食,而後本著嶽丈大人關於養身的教導,夫妻二人就在小院裏緩緩散步,蘭庭見春歸比往常要沉默,一語中的:「有心事?」
雖說隻有幾日相處,尚且還論不上晝夜不離,但春歸卻也意識到她的這位夫君,那看似澹寧的眼睛,實則卻有看穿隱晦的銳利,她知道蘭庭縱管出身富貴,大約人生平坦也沒有經受多少波折,教養成霽日光風愉色婉言,但胸腹之中,卻藏著遠超年齡的溝壑。
春歸其實不大懂得,怎樣取悅這樣一類人物,她隻抱著樸素的觀念,如果委婉會被看穿,不如採取直接。
「我在擔心。」她站住步伐,不去看一直跟在身旁,仍然焦急不已對她的決定飽懷疑慮的母親,她微仰著麵頰,眼中不見耀采:「未知宗祖請逕勿相見,說了什麽,逕勿又是怎麽應對。」
蘭庭並不覺得這樣的詢問有何奇異之處,因為他也懂得春歸和顧氏宗家的勢同水火。
陳述一番,簡單又真實,和李氏去掉誇讚後的說法,並無差異。
「我更加擔心了。」春歸仍是站在那裏,隻盡量讓自己的語氣,抑製了急躁和怨氣:「宗伯祖不會真正原諒我,更加不會悔過,所作種種,不過是為了利益二字,逕勿對待他們太過謙和,會讓宗家覺得有利可圖、有害可施。」
她看見蘭庭微微蹙起了眉頭,卻仍一鼓作氣:「族兄入獄,宗祖失族權,雖說我是為亡母、嗣兄討回公允,並不認為自己犯有過錯,可在宗家看來,此仇不共戴天,逕勿既娶我為妻,我自然希望你我能夠同仇敵愾。」
蘭庭又忽覺釋然,他其實很明白一個孤獨無依的弱女子,遭受宗族侵害時,境遇該是怎樣的兇險,心存恨怨也是理所當然,反而麻木不仁才最可笑。
於是鬆開眉頭,誠心和氣的解釋:「數句交談,再觀神色,我便知宗家這位伯祖,是濁邪之輩,結合他的行事動靜,正應『靜若半睡,動若鹿駭』,通俗而言,便是得勢時看似無為,實則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昏沉迷惘;當失勢時,稍微一點驚嚇,便形色慌張。此流依相書所言,為別忖而深思,不能堅定操守,既圖爭利,又懷有懼怕之心。」
春歸:……
說這麽詳細,是教她如何相麵麽?不過,不得不說自家夫婿對宗伯祖的判斷極為符實。
「但這樣的人,在處於劣勢之時,一般不會妄動,尤其是自認為還有轉機,更不會有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的堅決,我對他們示以謙和,就是為了安撫躁動,輝輝應該也知道,父親想要立足汾州而有所為,根基就在於能否挫折榮國公府,這還需要顧氏宗家的配合,若將他們逼得狗急跳牆,於你我皆為不利,不如養著他們的畏懼之心,縱著他們的一線曙光。」
卻又道:「我雖是這番考慮,但若真如輝輝所料,宗家眼見曙光卻急著得寸進尺,那麽我再示以厲害,總之,對於顧氏宗家,我們當然是要同仇敵愾的。」
否則,就對不起早前那幾味親手烹煮的佳肴美味了,趙蘭庭不無「感恩戴德」的想。
春歸對於「同仇敵愾」的結盟達成,如釋重負心滿意足,壓根就不介意蘭庭言外之意,關於「謙和」的別有用心,那也是衡量利弊的選擇,而且還是基於趙家的利益為重。
她不知道,蘭庭為此卻稍稍有些鬱堵。
這丫頭及笄未久,對於權利的衡量竟然遠超年齡歷事的通達,偏偏又因他之故,日後或許會涉入更多的利害關係,要能一直堅持初心,自然是好,可要是……漸漸被勢利紛華所擾,一味深染智械機巧,到後來,說不定就會歧逕殊途,形骸相異。
------------
第29章 立即考驗
?夫妻二人這番溝通未久,短得隻隔了一晝二夜,立馬就又有了是否同仇敵愾的考驗,這不僅是出乎趙蘭庭意料之外,就連顧春歸都沒有想到。
要說根結,似乎還真因為蘭庭的謙和。
起因於顧大太太安插在書房的耳目,窺聽得男主人們的交談相處,在女主人麵前做了耳報神,然而這僕人的見識不敵李氏,再說雙方立場也有根本的差異,所以傳話造成的結果,也完全是天差地別。
總之顧大太太是這樣認為的——
「顧春歸這門婚事,完全是沈夫人居中促成,她是繼母,而且還有了親出的兒子,自然不希望趙大爺既占了嫡長,還得妻族幫襯,原本妾身就篤信,趙大爺年紀輕輕就聲名雀起,家世又好,很得趙太師生前看重,要不是被沈夫人和皇後娘娘壓製著,哪裏會娶個庶支落魄的孤女?聽聞趙大爺對待宗家,完全不似沈夫人一樣倨傲,足見心不甘情不願,妾身便想,與其放任顧春歸使盡手段在太師府站穩腳跟,還不如趁這時候,就想法子打壓她的氣焰,說到底,咱們爭取的是太師府,是趙大爺的提攜,顧春歸這個紐帶,也不是不能取代,更何況,在妾身看來,這個紐帶的一頭,根本就沒係在宗家這邊!」
這番話的聽眾,就是顧大太太的丈夫顧濟宗,也就是顧華英的父親。
要說從前,顧大太太對春歸尚且沒有刻骨的仇恨,並且每當顧老太太咬牙切齒想把春歸幹脆斬盡殺絕時,她還溫言勸解,但這自然也不是出於什麽伯母尊長的慈愛之情,無非就是認為春歸的容貌活著比死去更有利用之處而已,但這一切,當顧華英以殺人害命之罪,眼看就會處以死刑時,結下了殺子之仇,顧大太太當然再不重視所謂的利益了。
他也知道春歸晚間還要為亡母守喪,勸著妻子也稍稍進了飲食,而後本著嶽丈大人關於養身的教導,夫妻二人就在小院裏緩緩散步,蘭庭見春歸比往常要沉默,一語中的:「有心事?」
雖說隻有幾日相處,尚且還論不上晝夜不離,但春歸卻也意識到她的這位夫君,那看似澹寧的眼睛,實則卻有看穿隱晦的銳利,她知道蘭庭縱管出身富貴,大約人生平坦也沒有經受多少波折,教養成霽日光風愉色婉言,但胸腹之中,卻藏著遠超年齡的溝壑。
春歸其實不大懂得,怎樣取悅這樣一類人物,她隻抱著樸素的觀念,如果委婉會被看穿,不如採取直接。
「我在擔心。」她站住步伐,不去看一直跟在身旁,仍然焦急不已對她的決定飽懷疑慮的母親,她微仰著麵頰,眼中不見耀采:「未知宗祖請逕勿相見,說了什麽,逕勿又是怎麽應對。」
蘭庭並不覺得這樣的詢問有何奇異之處,因為他也懂得春歸和顧氏宗家的勢同水火。
陳述一番,簡單又真實,和李氏去掉誇讚後的說法,並無差異。
「我更加擔心了。」春歸仍是站在那裏,隻盡量讓自己的語氣,抑製了急躁和怨氣:「宗伯祖不會真正原諒我,更加不會悔過,所作種種,不過是為了利益二字,逕勿對待他們太過謙和,會讓宗家覺得有利可圖、有害可施。」
她看見蘭庭微微蹙起了眉頭,卻仍一鼓作氣:「族兄入獄,宗祖失族權,雖說我是為亡母、嗣兄討回公允,並不認為自己犯有過錯,可在宗家看來,此仇不共戴天,逕勿既娶我為妻,我自然希望你我能夠同仇敵愾。」
蘭庭又忽覺釋然,他其實很明白一個孤獨無依的弱女子,遭受宗族侵害時,境遇該是怎樣的兇險,心存恨怨也是理所當然,反而麻木不仁才最可笑。
於是鬆開眉頭,誠心和氣的解釋:「數句交談,再觀神色,我便知宗家這位伯祖,是濁邪之輩,結合他的行事動靜,正應『靜若半睡,動若鹿駭』,通俗而言,便是得勢時看似無為,實則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昏沉迷惘;當失勢時,稍微一點驚嚇,便形色慌張。此流依相書所言,為別忖而深思,不能堅定操守,既圖爭利,又懷有懼怕之心。」
春歸:……
說這麽詳細,是教她如何相麵麽?不過,不得不說自家夫婿對宗伯祖的判斷極為符實。
「但這樣的人,在處於劣勢之時,一般不會妄動,尤其是自認為還有轉機,更不會有孤注一擲背水一戰的堅決,我對他們示以謙和,就是為了安撫躁動,輝輝應該也知道,父親想要立足汾州而有所為,根基就在於能否挫折榮國公府,這還需要顧氏宗家的配合,若將他們逼得狗急跳牆,於你我皆為不利,不如養著他們的畏懼之心,縱著他們的一線曙光。」
卻又道:「我雖是這番考慮,但若真如輝輝所料,宗家眼見曙光卻急著得寸進尺,那麽我再示以厲害,總之,對於顧氏宗家,我們當然是要同仇敵愾的。」
否則,就對不起早前那幾味親手烹煮的佳肴美味了,趙蘭庭不無「感恩戴德」的想。
春歸對於「同仇敵愾」的結盟達成,如釋重負心滿意足,壓根就不介意蘭庭言外之意,關於「謙和」的別有用心,那也是衡量利弊的選擇,而且還是基於趙家的利益為重。
她不知道,蘭庭為此卻稍稍有些鬱堵。
這丫頭及笄未久,對於權利的衡量竟然遠超年齡歷事的通達,偏偏又因他之故,日後或許會涉入更多的利害關係,要能一直堅持初心,自然是好,可要是……漸漸被勢利紛華所擾,一味深染智械機巧,到後來,說不定就會歧逕殊途,形骸相異。
------------
第29章 立即考驗
?夫妻二人這番溝通未久,短得隻隔了一晝二夜,立馬就又有了是否同仇敵愾的考驗,這不僅是出乎趙蘭庭意料之外,就連顧春歸都沒有想到。
要說根結,似乎還真因為蘭庭的謙和。
起因於顧大太太安插在書房的耳目,窺聽得男主人們的交談相處,在女主人麵前做了耳報神,然而這僕人的見識不敵李氏,再說雙方立場也有根本的差異,所以傳話造成的結果,也完全是天差地別。
總之顧大太太是這樣認為的——
「顧春歸這門婚事,完全是沈夫人居中促成,她是繼母,而且還有了親出的兒子,自然不希望趙大爺既占了嫡長,還得妻族幫襯,原本妾身就篤信,趙大爺年紀輕輕就聲名雀起,家世又好,很得趙太師生前看重,要不是被沈夫人和皇後娘娘壓製著,哪裏會娶個庶支落魄的孤女?聽聞趙大爺對待宗家,完全不似沈夫人一樣倨傲,足見心不甘情不願,妾身便想,與其放任顧春歸使盡手段在太師府站穩腳跟,還不如趁這時候,就想法子打壓她的氣焰,說到底,咱們爭取的是太師府,是趙大爺的提攜,顧春歸這個紐帶,也不是不能取代,更何況,在妾身看來,這個紐帶的一頭,根本就沒係在宗家這邊!」
這番話的聽眾,就是顧大太太的丈夫顧濟宗,也就是顧華英的父親。
要說從前,顧大太太對春歸尚且沒有刻骨的仇恨,並且每當顧老太太咬牙切齒想把春歸幹脆斬盡殺絕時,她還溫言勸解,但這自然也不是出於什麽伯母尊長的慈愛之情,無非就是認為春歸的容貌活著比死去更有利用之處而已,但這一切,當顧華英以殺人害命之罪,眼看就會處以死刑時,結下了殺子之仇,顧大太太當然再不重視所謂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