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發豎起耳朵來。
「事情哪有這麽簡單,鄭秋的小子就算恃強淩弱,又沒鬧出多大的風波來,頂多彈劾鄭秋一個教子不嚴,鄭秋毫髮不損,更何況施良行?」
「這事成與不成,老爺還是和尹先生商量商量再說,我隻望著,老爺能幫,多少還是使些力,一來有紀姐姐的情麵,再者,我還想著那顧大姑娘既機智伶俐,又美貌無雙,和蘭庭倒是般配,真要能成了咱們兒媳,一家人的事,還能看她被別人欺負了去?」
李氏一聽這話,再顧不得那些禮法體統,雙眼瞪成了銅鈴,直盯著知州老爺幾乎沒把那張端端正正的麵頰燒穿兩個窟窿。
又聽趙知州道:「蘭庭那情況,怕是和這女子不般配吧。」
難道知州老爺的兒子有什麽不妥?李氏心裏又打起鼓來。
「怎麽不般配?顧大姑娘論家世,的確低微了些,但也是出身耕讀傳家的世族,她父親可是弘復六年的舉人,有功名在身,難得是這姑娘知書達禮,又節烈孝順,身處逆境卻還能反抗權貴,這等剛毅貞節,正該得朝廷表彰。」
原來知州老爺是嫌棄春歸的家世,李氏不由長嘆:若不是丈夫橫死異鄉,等日後中了進士,春歸便是官宦之女,又怎會被人挑剔呢?
「不妥不妥,蘭庭的婚事,母親也有主張。」
「老爺難道真想任老夫人折騰,和晉國公府聯姻?」沈氏冷笑道:「老爺難道忘了父親一再提醒,太孫可也就要婚配了,晉國公府盡管炙手可熱,太孫及鄭家連萬家可都盯著,真依了老夫人,難道老爺也想著奪儲?」
「莫胡說!」趙知州重重一拍床鋪。
李氏被嚇了一跳,驚叫出聲,好在她這時無論發出多大的動靜,旁人也是聽不見的。
沈氏卻一點沒被嚇到,撇著嘴角反而笑起來:「我怎麽說,說什麽都不要緊,橫豎一家子,各長一顆心腳還紮在同根繩子上,繩子一斷都得摔地下,重要的是皇上怎麽看,娘娘怎麽看,官場上那些人又要怎麽看,蘭庭這還沒起步,就因一樁婚事卷進漩渦,對趙家而言,可是禍非福。」
李氏又盯著趙知州猛瞧,見他把那眉毛鬆了緊緊了鬆,一掀被子,穿著條褻褲裸著小腿就站起來……李氏嚇得生生退後一步。
「這件事,還得和寄餘商量商量,我這就去外頭,沒我準話,你先別忙著鬧騰。」
「自是要等老爺決斷。」沈氏越發眉開眼笑。
李氏也忙忙飄去了外頭,等那趙知州著裝整齊往外走,她想了一想,還是決定跟著能定主意的關鍵人,就沒聽見沈氏和僕婦的一番對話。
「夫人,老爺可答應了?」這僕婦,就是一直陪在沈氏身邊進出那位,是沈氏的陪房,快四十的年紀,丈夫姓郭,她的女兒,卻是跟了沈皇後進宮侍候,郭媽媽在沈家也好趙家也罷,都是極體麵的人物,撮合趙家長子蘭庭和春歸婚配這樁事,原來是出自郭媽媽的主意。
「老爺是個什麽性情,我還拿得準,這事沒有十停,也不下八停了,我隻是擔心,蘭庭那頭……怕沒這麽容易。」沈氏嘆息:「別的家,兒子都是聽老子娘的,咱們家倒好,老子沒有老子的威嚴,兒子沒有兒子的順從。」
郭媽媽卻道:「那顧大姑娘,生得十分好容色,老話說得好,人不風流枉少年,又不說老奴冷眼看著,大爺往常就愛和六皇子交道,走動得多的那幾個,也都是些倜儻風流的公子,屋裏頭不一樣收著幾幅仕女畫?要知道夫人屬意的這位,是個絕色佳人,這事就成了五停;再者,若非夫人提醒,老奴也沒留意,顧姑娘竟未纏足,夫人可別忘了,咱們家大姑娘該纏足的時候,也是又哭又鬧,大爺尋常雖遠著大姑娘,不喜大姑娘跋扈,當時卻也為這事發了話,不讓大姑娘受這痛苦,為此還和老夫人爭執了幾句,一著急,說那些纏了金蓮的女子,走路扭扭捏捏,有的甚至要讓人抱來抱去,都不像個健康人,哪點美了?大爺一看顧姑娘行動爽利,性情也不柔弱,說不得那五停也就成了。」
「話雖如此,可媽媽也別忘了,因著前頭朱氏的事,蘭庭指不定把我怎麽想,更不提當中還有老夫人一直挑唆著,在他婚事上頭,興許更加聽從老夫人的主張。」沈氏更見愁悶了。
「雖說老太爺故世前發了話,但姻緣之事,大爺還需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件事兒,隻要先說服了老爺點頭,往北平家裏去封信,叫大爺來汾州侍疾,再一逼壓,說隆靈寺住持斷言,老爺自來汾州遇見多少厄困,大爺和顧姑娘婚事一衝,全都解了,大爺迫於孝道,也隻能認同,隻要婚事一成,大爺看著新奶奶是這般人物品格,心裏隻會記夫人的好,哪裏還聽得進老夫人的挑唆。」
沈氏頷首:「但願得如此吧,老夫人心心念念,就要助著惠妃母子和姐姐、太孫作對,偏蘭庭又是個這樣的才品,我隻怕晉國公更加屬意招蘭庭為孫女婿呢。」說著又恨聲道:「我那時還在北平,聽姐姐的話,想著把芳丫頭配給蘭庭,廢盡心思曲曲折折,總算是試探得蘭庭並不反感,也不知三姐夫是怎麽想的,臨了他倒給我來個變卦,要不離京前就把蘭庭的婚事定了,也不至於這樣被動。」
郭媽媽也嘆了口氣,惋惜道:「芳姑娘若成了咱們大奶奶,依顧大姑娘的姿色,夫人將她薦給娘娘,指不定有更大的用處。」
「事情哪有這麽簡單,鄭秋的小子就算恃強淩弱,又沒鬧出多大的風波來,頂多彈劾鄭秋一個教子不嚴,鄭秋毫髮不損,更何況施良行?」
「這事成與不成,老爺還是和尹先生商量商量再說,我隻望著,老爺能幫,多少還是使些力,一來有紀姐姐的情麵,再者,我還想著那顧大姑娘既機智伶俐,又美貌無雙,和蘭庭倒是般配,真要能成了咱們兒媳,一家人的事,還能看她被別人欺負了去?」
李氏一聽這話,再顧不得那些禮法體統,雙眼瞪成了銅鈴,直盯著知州老爺幾乎沒把那張端端正正的麵頰燒穿兩個窟窿。
又聽趙知州道:「蘭庭那情況,怕是和這女子不般配吧。」
難道知州老爺的兒子有什麽不妥?李氏心裏又打起鼓來。
「怎麽不般配?顧大姑娘論家世,的確低微了些,但也是出身耕讀傳家的世族,她父親可是弘復六年的舉人,有功名在身,難得是這姑娘知書達禮,又節烈孝順,身處逆境卻還能反抗權貴,這等剛毅貞節,正該得朝廷表彰。」
原來知州老爺是嫌棄春歸的家世,李氏不由長嘆:若不是丈夫橫死異鄉,等日後中了進士,春歸便是官宦之女,又怎會被人挑剔呢?
「不妥不妥,蘭庭的婚事,母親也有主張。」
「老爺難道真想任老夫人折騰,和晉國公府聯姻?」沈氏冷笑道:「老爺難道忘了父親一再提醒,太孫可也就要婚配了,晉國公府盡管炙手可熱,太孫及鄭家連萬家可都盯著,真依了老夫人,難道老爺也想著奪儲?」
「莫胡說!」趙知州重重一拍床鋪。
李氏被嚇了一跳,驚叫出聲,好在她這時無論發出多大的動靜,旁人也是聽不見的。
沈氏卻一點沒被嚇到,撇著嘴角反而笑起來:「我怎麽說,說什麽都不要緊,橫豎一家子,各長一顆心腳還紮在同根繩子上,繩子一斷都得摔地下,重要的是皇上怎麽看,娘娘怎麽看,官場上那些人又要怎麽看,蘭庭這還沒起步,就因一樁婚事卷進漩渦,對趙家而言,可是禍非福。」
李氏又盯著趙知州猛瞧,見他把那眉毛鬆了緊緊了鬆,一掀被子,穿著條褻褲裸著小腿就站起來……李氏嚇得生生退後一步。
「這件事,還得和寄餘商量商量,我這就去外頭,沒我準話,你先別忙著鬧騰。」
「自是要等老爺決斷。」沈氏越發眉開眼笑。
李氏也忙忙飄去了外頭,等那趙知州著裝整齊往外走,她想了一想,還是決定跟著能定主意的關鍵人,就沒聽見沈氏和僕婦的一番對話。
「夫人,老爺可答應了?」這僕婦,就是一直陪在沈氏身邊進出那位,是沈氏的陪房,快四十的年紀,丈夫姓郭,她的女兒,卻是跟了沈皇後進宮侍候,郭媽媽在沈家也好趙家也罷,都是極體麵的人物,撮合趙家長子蘭庭和春歸婚配這樁事,原來是出自郭媽媽的主意。
「老爺是個什麽性情,我還拿得準,這事沒有十停,也不下八停了,我隻是擔心,蘭庭那頭……怕沒這麽容易。」沈氏嘆息:「別的家,兒子都是聽老子娘的,咱們家倒好,老子沒有老子的威嚴,兒子沒有兒子的順從。」
郭媽媽卻道:「那顧大姑娘,生得十分好容色,老話說得好,人不風流枉少年,又不說老奴冷眼看著,大爺往常就愛和六皇子交道,走動得多的那幾個,也都是些倜儻風流的公子,屋裏頭不一樣收著幾幅仕女畫?要知道夫人屬意的這位,是個絕色佳人,這事就成了五停;再者,若非夫人提醒,老奴也沒留意,顧姑娘竟未纏足,夫人可別忘了,咱們家大姑娘該纏足的時候,也是又哭又鬧,大爺尋常雖遠著大姑娘,不喜大姑娘跋扈,當時卻也為這事發了話,不讓大姑娘受這痛苦,為此還和老夫人爭執了幾句,一著急,說那些纏了金蓮的女子,走路扭扭捏捏,有的甚至要讓人抱來抱去,都不像個健康人,哪點美了?大爺一看顧姑娘行動爽利,性情也不柔弱,說不得那五停也就成了。」
「話雖如此,可媽媽也別忘了,因著前頭朱氏的事,蘭庭指不定把我怎麽想,更不提當中還有老夫人一直挑唆著,在他婚事上頭,興許更加聽從老夫人的主張。」沈氏更見愁悶了。
「雖說老太爺故世前發了話,但姻緣之事,大爺還需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件事兒,隻要先說服了老爺點頭,往北平家裏去封信,叫大爺來汾州侍疾,再一逼壓,說隆靈寺住持斷言,老爺自來汾州遇見多少厄困,大爺和顧姑娘婚事一衝,全都解了,大爺迫於孝道,也隻能認同,隻要婚事一成,大爺看著新奶奶是這般人物品格,心裏隻會記夫人的好,哪裏還聽得進老夫人的挑唆。」
沈氏頷首:「但願得如此吧,老夫人心心念念,就要助著惠妃母子和姐姐、太孫作對,偏蘭庭又是個這樣的才品,我隻怕晉國公更加屬意招蘭庭為孫女婿呢。」說著又恨聲道:「我那時還在北平,聽姐姐的話,想著把芳丫頭配給蘭庭,廢盡心思曲曲折折,總算是試探得蘭庭並不反感,也不知三姐夫是怎麽想的,臨了他倒給我來個變卦,要不離京前就把蘭庭的婚事定了,也不至於這樣被動。」
郭媽媽也嘆了口氣,惋惜道:「芳姑娘若成了咱們大奶奶,依顧大姑娘的姿色,夫人將她薦給娘娘,指不定有更大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