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以後的路,替我好好走下去
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 作者:兩廣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朱棣的話,朱權知道,這一刻終究是來了。
他沒有過多猶豫,點點頭回道:“好,我聽四哥的。”
自己手裏可是有著兵權的,若是不交,自己這個皇帝四哥又豈能放心。
見朱權如此痛快的就交出了兵權,朱棣也是鬆了口氣。
他不想對自己的親弟弟動刀子。
好在,朱權懂進退。
如此,他也能繼續跟弟弟聊感情。
“十七弟啊,感謝你能理解四哥。”
“四哥說的這是哪裏話,我打了大半輩子的仗,留下了一身的傷,也想好好享享福了。”
“算一算,我也是快五十的人了,趁著還活著,含飴弄孫,享享天倫之樂,挺好的。”
朱權笑著說道。
朱棣聽著,眼底露出一抹羨慕。
大孫子已經成親好幾年了,重孫女倒是給他生了兩個,但是重孫子一個都沒有。
他有些遺憾。
“想要什麽賞賜,跟四哥說,就藩,也得風風光光的去。”
朱棣道。
“這二十餘年來,四哥給的賞賜一點也不少,幾輩子都花不完,弟弟又豈能貪心
?”
說完,朱權和朱棣兄弟倆相視一眼,齊齊露出笑容。
“不行,一定要賞!”
接著,朱棣又說了一連串的賞賜,並讓大孫子記下,待回京後就落實。
對於自己爺爺說的這些賞賜,朱瞻基沒有一點心疼。
相比於收回兵權,這點付出算得了什麽。
“既如此,那弟弟就厚著臉皮收下了!”
拒絕不了,除了收下,還能怎麽辦。
哪怕是為了安自己四哥的心,自己也得收下這份賞賜。
朱權的兵權就這樣收了回來。
至於小老二和小老三,朱棣沒有說什麽。
他相信,大兒子會安置好兩個弟弟的。
他也相信,這兩個兒子不敢造反。
楊軒是鐵杆的太子黨,也不會看著這哥倆胡來的。
朱棣很放心。
“你們幾個先下去吧,我跟楊軒說幾句話。”
朱棣對著朱瞻基幾人說道。
“是。”
幾人擔憂的退下。
隻留下楊軒和朱棣迎著夕陽並立。
楊軒沒有說話,等著朱棣開口。
“前兩日,我低頭一算。”
“我已經六十五歲了,真是奇哉怪也!”
“早上醒來的時候啊!”
“就覺得自己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
“能開五石弓,用六十斤大刀,披重甲。”
“血戰三天三夜回來,睡大覺!”
“吃十張餅,十斤羊肉!”
說著,二人相視一笑,哈哈大笑起來。
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年少時的畫麵。
“啊!!時間過得真快!”
朱棣長長歎了一口氣,感慨道。
“是啊,真快!”楊軒深有同感的附和了一聲。
“楊軒啊!”沉默了一會兒,朱棣再次開口。
“嗯?”楊軒看向他。
“你說,我就這樣下去見父皇跟大哥,他們會怪我嗎?”
“這段日子,我常常夢到父皇跟大哥。”
“父皇罵我是個逆子,大哥質問我為什麽要造反。”
“我有些怕!”
朱棣緩緩說道。
雖然老朱留下的密旨,讓朱棣的繼位合法起來,但這一刻,他卻顯得很焦慮、忐忑。
“他們不會怪你,太祖和太子殿下會為你感到驕傲的。”
“想想你這一生的功績,通運河,修《永樂大典》,平定安南,設立交趾布政使司,派遣鄭和六下西洋,五征漠北,封狼居胥,推行新政等一樁樁一件件。”
“這換做是其他帝王,哪怕是完成其中一件功績,就足以自傲,流芳百世。”
“可這些卻都是在永樂一朝完成的。”
“而且國力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一直在上升。”
“未來,史書上肯定會寫下永樂盛世這四個大字。”
“後世子孫也會稱呼你一聲永樂大帝。”
“說你是千古一帝!”
楊軒側頭看著朱棣,認真道。
“永樂大帝,千古一帝。”朱棣細細品味這八個字,隨後輕笑了起來。
“哈哈,你這麽一說,我還真覺得自己有點了不起!”
“想來父皇和大哥知道我的功績,會如你說的那樣,為我感到驕傲。”
“二十餘年來,我勤勤懇懇,就是不想讓父皇失望,讓他知道,自己沒有看錯人。”
楊軒安靜的聽著朱棣說話,沒有打斷。
同時,當初與朱標相處的一幕幕浮現在腦海中。
他想他的太子殿下了!
在太子殿下麵前,他什麽也不用顧忌,可以肆意的釋放天性。
也不用怕犯錯,太子殿下就在他的身後站著。
麵帶微笑,眼神祥和,遮風擋雨。
“楊軒。”
“嗯?”聽到朱棣的呼喚,楊軒回過神。
“我走之後,你來接掌大軍,一定要平安帶回去。”
“老二老三,你也多上點心,他們都很敬重你,也聽你的話。”
聽著朱棣這托孤似的話語,楊軒心裏很不是滋味。
這時,朱棣的手搭在了楊軒的肩膀上。
他看著楊軒的眼睛:“以後的路,替我好好走下去!”
楊軒眼神一凜,也看著朱棣的眼睛。
他不知道,朱棣是不是已經猜到了什麽。
但從朱棣的眼神中看不出什麽。
“你自己的路,自己走,憑什麽讓我替你走!”楊軒轉移目光,眼睛閃動,控製著自己的情緒。
“答應我!”朱棣說道。
楊軒忍著鼻尖的酸澀,好一會兒,回了一聲“好”。
朱棣聽到了,他笑了,笑得很放鬆。
他收回自己的手,握著韁繩,調轉馬頭,大笑著駛下了山丘。
楊軒回過頭,看著朱棣的背影遠去。
看著他踩著斡難河的河水漫步向前。
朱瞻基等人也是看著朱棣的背影,駐足良久。
隱約間,他們好似看到,一幅巨大的地圖出現在朱棣的腳下。
標注著山川,河流,平原……
在地圖的正中間,一個大大的“明”字浮現。
就好似帝王,在巡視自己的疆域。
此時的夕陽即將落下,天空已經被渲染成了紅色。
它倒映著朱棣腳下的地圖,也讓地圖染上了一抹紅。
一麵麵軍旗接連浮現,好似在訴說著朱棣開疆擴土的功績。
朱棣的身影越走越遠,孤寂的背影倒映在楊軒等人的眼眸之中。
慢慢地,消失不見,和腳下巨大的地圖融為一體。
……
與此同時,京師。
一直連軸轉的朱高熾累倒了。
此時的他正躺在床榻上休息,似乎是心有所感。
他睜開了眼睛,就看到自己老爹坐在床邊。
身上還穿著盔甲,好似才從戰場上下來。
“爹,您什麽時候回來的?”
他看著老爹,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
“仗打完了,我就回來了!”
“先趕過來看看你。”
感受到老爹的關心,朱高熾臉上浮現笑容。
然後就見到老爹攤開雙手,就像小時候一樣。
隨後變戲法似的,手中多出了一個小物件兒。
“認得出來嗎?”
朱棣將手上的小物件兒遞給兒子。
後者接過仔細看了看,然後道:“這是…匈奴人的青銅鳳鳥?”
朱棣笑了笑:“我就知道你喜歡,你從小身體不好,我每一次出征回來,都要給你帶禮物。”
聽到這話,朱高熾也跟著笑了笑。
“這次,我的大營駐紮在匈奴人的遺址上,你要是去了,還能找到不少。”
“好在,出去小半年,沒有白跑一趟。”
聽著老爹的話,朱高熾道:“爹,勝負並不重要,隻要您平安回來就好。”
“咱大明國力強盛,懷柔,征繳,都可如意。”
“不必汲汲在這一時。”
朱高熾這時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體,愧疚道:“我這身體這時候病了,也起不來,實在是,不能為國家出力了。”
“你的身體,都是我累垮的。”朱棣臉上寫滿了愧疚和自責。
“我太固執了,後麵的一攤子事情,還得你來收拾。”
“咱們倆,雖是吵吵鬧鬧。”
“我對你還是放心的。”
朱高熾輕輕點著頭。
就聽老爹繼續說:“你明白,我明白。”
“別人都不明白。”
“苦了你了,孩子!”
聽著這些暖心的話,朱高熾眼眶濕潤。
二十餘年了,父親終於認可了他。
自己的付出,父親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
“爹,您出去征戰這小半年,我時時地掛念著您。”
“隻要您能回來,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天底下就沒有什麽難事。”
朱高熾忍著落淚的衝動,說著自己的心裏話。
“這小半年,我也常掛念你。”朱棣也是如此說道。
父子倆看著彼此,所有的隔閡,消散一空。
他們都明白彼此在各自心中的重要性。
“老大,起來,陪我走走!”
朱棣說著,將兒子從床榻上扶了起來。
然後握著兒子的手腕,往外走去。
朱高熾跟在父親身邊,感覺一身輕鬆。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體,然後看著老爹:“爹,我好像完全好了。”
他很開心,笑出了聲。
父子倆跨過一個個門檻,朱高熾忽然問道:“爹,爹?”
“您……您要帶我去哪兒啊?”
“去大殿,馬上登基!”
“我出發時不是和你說過嘛,要親自主持你的登基大典。”
“咱們大明朝啊,還有一百年的好日子過呢!”
朱棣停下腳步,看著兒子,語氣有些著急。
“爹,那您容我換件衣裳吧!”
“我不能穿著睡袍去繼位啊!”
“爹,你稍微等我一會兒!”
“你稍微等我一會兒,啊!”
朱高熾轉身就要去換衣服,卻一不小心碰掉了擺在旁邊的花瓶。
清脆的聲音響起,等他再回頭,卻已不見了父親的身影。
朱高熾愣住了。
他四處看去,小心的呼喚。
“爹?”
“爹?”
“爹!”
再回首,媳婦兒帶著兩個兒媳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的。
但朱高熾的注意力根本沒在她們身上,而是徑直從她們中間穿過去。
嘴裏還在不斷呼喚著父親。
“爹!爹!”
“你等等我呀!”
“爹,別走那麽快啊!”
“爹,爹?”
“爹?”
他的聲音中,好像還帶著一絲哭腔,和一絲迷茫。
就像和大人走丟的孩子,不知所措。
“爹,等等我,爹!”
“爹!”
不知不覺間,他又回到了床榻前。
看著空蕩蕩的床榻,他愣住了。
隨後緩緩轉過身,看著跟進來的媳婦兒和兒媳。
“看著我幹嗎,快拿衣裳去啊!”
“朝服!”
“爹等著我繼位呢!”
他著急強調。
然而媳婦兒和兩個兒媳都是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爹來了!”
他說道。
太子妃張氏看著丈夫這個樣子,小心翼翼道:“可是,父皇沒來呀!”
“沒來?”朱高熾疑惑了一下。
“啊!”太子妃張氏小聲回應。
“胡說,剛剛還在這兒跟我聊天呢!”
朱高熾不相信,但看著媳婦兒不信的樣子,又解釋:“爹還給了我一個匈奴人的青銅鳳鳥。”
他轉過身就在床榻上找起來,以證明父親真的來過。
“鳳鳥呢?”
“鳳鳥呢?”
他把床榻上的蠶絲被和枕頭都給扔到了地上。
下一刻,就在床頭找到了青銅鳳鳥。
他拿給媳婦兒看。
“看,這不是?”
太子妃張氏滿臉不可思議。
這時朱高熾盯著手中的青銅鳳鳥,緩緩坐在床榻上。
“我爹,他真來過!”
他呆呆的呢喃。
情緒卻是再也控製不住,就這樣抽泣了起來。
“爹……”
……
楊軒按照朱棣的交代,接管了大軍。
小老二和小老三也沒有趁機率軍奪權篡位。
他們和一眾將領在盔甲外麵穿著素衣,普通士卒腰間綁著白帶。
白綾掛在旗杆上,一路撒著紙錢。
帶著朱棣的棺槨,往京師走去。
九月初,他們終於回來了。
已經提前收到通知的朱高熾領著文武百官,身著孝衣,出城三十裏迎接。
護送朱棣的棺槨至已經布置好的靈堂。
京城哭聲一片。
楊軒當眾宣讀朱棣遺旨,太子朱高熾靈前繼位。
人群中,小老二和小老三麵色複雜。
一抹不甘,自小老二的眼底一閃而過。
朱高熾為朱棣上諡號“啟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葬於長陵,與徐皇後合葬!
《永樂大典》原本陪葬。
…
朱棣走了,他不是一個好人,但卻是一個好皇帝。
他這一生,犯過錯,也立過功。
但功績遠遠大於過錯。
千秋後人會記得這個宵衣旰食,爬冰臥雪,為國家,為民族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的永樂大帝。
他叫朱棣,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一個…想要向父親證明自己的…兒子。
……
第三卷完了,心裏空蕩蕩的,以後和楊軒鬥嘴的人沒有了,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又背負了一個承諾。
下一卷仁宣篇篇幅應該沒這麽長了,可能幾十章就結束了。
以後的番外裏,朱棣能親眼看到朱高熾的登基大典,彌補這個遺憾。
他沒有過多猶豫,點點頭回道:“好,我聽四哥的。”
自己手裏可是有著兵權的,若是不交,自己這個皇帝四哥又豈能放心。
見朱權如此痛快的就交出了兵權,朱棣也是鬆了口氣。
他不想對自己的親弟弟動刀子。
好在,朱權懂進退。
如此,他也能繼續跟弟弟聊感情。
“十七弟啊,感謝你能理解四哥。”
“四哥說的這是哪裏話,我打了大半輩子的仗,留下了一身的傷,也想好好享享福了。”
“算一算,我也是快五十的人了,趁著還活著,含飴弄孫,享享天倫之樂,挺好的。”
朱權笑著說道。
朱棣聽著,眼底露出一抹羨慕。
大孫子已經成親好幾年了,重孫女倒是給他生了兩個,但是重孫子一個都沒有。
他有些遺憾。
“想要什麽賞賜,跟四哥說,就藩,也得風風光光的去。”
朱棣道。
“這二十餘年來,四哥給的賞賜一點也不少,幾輩子都花不完,弟弟又豈能貪心
?”
說完,朱權和朱棣兄弟倆相視一眼,齊齊露出笑容。
“不行,一定要賞!”
接著,朱棣又說了一連串的賞賜,並讓大孫子記下,待回京後就落實。
對於自己爺爺說的這些賞賜,朱瞻基沒有一點心疼。
相比於收回兵權,這點付出算得了什麽。
“既如此,那弟弟就厚著臉皮收下了!”
拒絕不了,除了收下,還能怎麽辦。
哪怕是為了安自己四哥的心,自己也得收下這份賞賜。
朱權的兵權就這樣收了回來。
至於小老二和小老三,朱棣沒有說什麽。
他相信,大兒子會安置好兩個弟弟的。
他也相信,這兩個兒子不敢造反。
楊軒是鐵杆的太子黨,也不會看著這哥倆胡來的。
朱棣很放心。
“你們幾個先下去吧,我跟楊軒說幾句話。”
朱棣對著朱瞻基幾人說道。
“是。”
幾人擔憂的退下。
隻留下楊軒和朱棣迎著夕陽並立。
楊軒沒有說話,等著朱棣開口。
“前兩日,我低頭一算。”
“我已經六十五歲了,真是奇哉怪也!”
“早上醒來的時候啊!”
“就覺得自己是二十幾歲的小夥子。”
“能開五石弓,用六十斤大刀,披重甲。”
“血戰三天三夜回來,睡大覺!”
“吃十張餅,十斤羊肉!”
說著,二人相視一笑,哈哈大笑起來。
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年少時的畫麵。
“啊!!時間過得真快!”
朱棣長長歎了一口氣,感慨道。
“是啊,真快!”楊軒深有同感的附和了一聲。
“楊軒啊!”沉默了一會兒,朱棣再次開口。
“嗯?”楊軒看向他。
“你說,我就這樣下去見父皇跟大哥,他們會怪我嗎?”
“這段日子,我常常夢到父皇跟大哥。”
“父皇罵我是個逆子,大哥質問我為什麽要造反。”
“我有些怕!”
朱棣緩緩說道。
雖然老朱留下的密旨,讓朱棣的繼位合法起來,但這一刻,他卻顯得很焦慮、忐忑。
“他們不會怪你,太祖和太子殿下會為你感到驕傲的。”
“想想你這一生的功績,通運河,修《永樂大典》,平定安南,設立交趾布政使司,派遣鄭和六下西洋,五征漠北,封狼居胥,推行新政等一樁樁一件件。”
“這換做是其他帝王,哪怕是完成其中一件功績,就足以自傲,流芳百世。”
“可這些卻都是在永樂一朝完成的。”
“而且國力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一直在上升。”
“未來,史書上肯定會寫下永樂盛世這四個大字。”
“後世子孫也會稱呼你一聲永樂大帝。”
“說你是千古一帝!”
楊軒側頭看著朱棣,認真道。
“永樂大帝,千古一帝。”朱棣細細品味這八個字,隨後輕笑了起來。
“哈哈,你這麽一說,我還真覺得自己有點了不起!”
“想來父皇和大哥知道我的功績,會如你說的那樣,為我感到驕傲。”
“二十餘年來,我勤勤懇懇,就是不想讓父皇失望,讓他知道,自己沒有看錯人。”
楊軒安靜的聽著朱棣說話,沒有打斷。
同時,當初與朱標相處的一幕幕浮現在腦海中。
他想他的太子殿下了!
在太子殿下麵前,他什麽也不用顧忌,可以肆意的釋放天性。
也不用怕犯錯,太子殿下就在他的身後站著。
麵帶微笑,眼神祥和,遮風擋雨。
“楊軒。”
“嗯?”聽到朱棣的呼喚,楊軒回過神。
“我走之後,你來接掌大軍,一定要平安帶回去。”
“老二老三,你也多上點心,他們都很敬重你,也聽你的話。”
聽著朱棣這托孤似的話語,楊軒心裏很不是滋味。
這時,朱棣的手搭在了楊軒的肩膀上。
他看著楊軒的眼睛:“以後的路,替我好好走下去!”
楊軒眼神一凜,也看著朱棣的眼睛。
他不知道,朱棣是不是已經猜到了什麽。
但從朱棣的眼神中看不出什麽。
“你自己的路,自己走,憑什麽讓我替你走!”楊軒轉移目光,眼睛閃動,控製著自己的情緒。
“答應我!”朱棣說道。
楊軒忍著鼻尖的酸澀,好一會兒,回了一聲“好”。
朱棣聽到了,他笑了,笑得很放鬆。
他收回自己的手,握著韁繩,調轉馬頭,大笑著駛下了山丘。
楊軒回過頭,看著朱棣的背影遠去。
看著他踩著斡難河的河水漫步向前。
朱瞻基等人也是看著朱棣的背影,駐足良久。
隱約間,他們好似看到,一幅巨大的地圖出現在朱棣的腳下。
標注著山川,河流,平原……
在地圖的正中間,一個大大的“明”字浮現。
就好似帝王,在巡視自己的疆域。
此時的夕陽即將落下,天空已經被渲染成了紅色。
它倒映著朱棣腳下的地圖,也讓地圖染上了一抹紅。
一麵麵軍旗接連浮現,好似在訴說著朱棣開疆擴土的功績。
朱棣的身影越走越遠,孤寂的背影倒映在楊軒等人的眼眸之中。
慢慢地,消失不見,和腳下巨大的地圖融為一體。
……
與此同時,京師。
一直連軸轉的朱高熾累倒了。
此時的他正躺在床榻上休息,似乎是心有所感。
他睜開了眼睛,就看到自己老爹坐在床邊。
身上還穿著盔甲,好似才從戰場上下來。
“爹,您什麽時候回來的?”
他看著老爹,有些不可置信的問道。
“仗打完了,我就回來了!”
“先趕過來看看你。”
感受到老爹的關心,朱高熾臉上浮現笑容。
然後就見到老爹攤開雙手,就像小時候一樣。
隨後變戲法似的,手中多出了一個小物件兒。
“認得出來嗎?”
朱棣將手上的小物件兒遞給兒子。
後者接過仔細看了看,然後道:“這是…匈奴人的青銅鳳鳥?”
朱棣笑了笑:“我就知道你喜歡,你從小身體不好,我每一次出征回來,都要給你帶禮物。”
聽到這話,朱高熾也跟著笑了笑。
“這次,我的大營駐紮在匈奴人的遺址上,你要是去了,還能找到不少。”
“好在,出去小半年,沒有白跑一趟。”
聽著老爹的話,朱高熾道:“爹,勝負並不重要,隻要您平安回來就好。”
“咱大明國力強盛,懷柔,征繳,都可如意。”
“不必汲汲在這一時。”
朱高熾這時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體,愧疚道:“我這身體這時候病了,也起不來,實在是,不能為國家出力了。”
“你的身體,都是我累垮的。”朱棣臉上寫滿了愧疚和自責。
“我太固執了,後麵的一攤子事情,還得你來收拾。”
“咱們倆,雖是吵吵鬧鬧。”
“我對你還是放心的。”
朱高熾輕輕點著頭。
就聽老爹繼續說:“你明白,我明白。”
“別人都不明白。”
“苦了你了,孩子!”
聽著這些暖心的話,朱高熾眼眶濕潤。
二十餘年了,父親終於認可了他。
自己的付出,父親都是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的。
“爹,您出去征戰這小半年,我時時地掛念著您。”
“隻要您能回來,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天底下就沒有什麽難事。”
朱高熾忍著落淚的衝動,說著自己的心裏話。
“這小半年,我也常掛念你。”朱棣也是如此說道。
父子倆看著彼此,所有的隔閡,消散一空。
他們都明白彼此在各自心中的重要性。
“老大,起來,陪我走走!”
朱棣說著,將兒子從床榻上扶了起來。
然後握著兒子的手腕,往外走去。
朱高熾跟在父親身邊,感覺一身輕鬆。
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身體,然後看著老爹:“爹,我好像完全好了。”
他很開心,笑出了聲。
父子倆跨過一個個門檻,朱高熾忽然問道:“爹,爹?”
“您……您要帶我去哪兒啊?”
“去大殿,馬上登基!”
“我出發時不是和你說過嘛,要親自主持你的登基大典。”
“咱們大明朝啊,還有一百年的好日子過呢!”
朱棣停下腳步,看著兒子,語氣有些著急。
“爹,那您容我換件衣裳吧!”
“我不能穿著睡袍去繼位啊!”
“爹,你稍微等我一會兒!”
“你稍微等我一會兒,啊!”
朱高熾轉身就要去換衣服,卻一不小心碰掉了擺在旁邊的花瓶。
清脆的聲音響起,等他再回頭,卻已不見了父親的身影。
朱高熾愣住了。
他四處看去,小心的呼喚。
“爹?”
“爹?”
“爹!”
再回首,媳婦兒帶著兩個兒媳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的。
但朱高熾的注意力根本沒在她們身上,而是徑直從她們中間穿過去。
嘴裏還在不斷呼喚著父親。
“爹!爹!”
“你等等我呀!”
“爹,別走那麽快啊!”
“爹,爹?”
“爹?”
他的聲音中,好像還帶著一絲哭腔,和一絲迷茫。
就像和大人走丟的孩子,不知所措。
“爹,等等我,爹!”
“爹!”
不知不覺間,他又回到了床榻前。
看著空蕩蕩的床榻,他愣住了。
隨後緩緩轉過身,看著跟進來的媳婦兒和兒媳。
“看著我幹嗎,快拿衣裳去啊!”
“朝服!”
“爹等著我繼位呢!”
他著急強調。
然而媳婦兒和兩個兒媳都是呆呆的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爹來了!”
他說道。
太子妃張氏看著丈夫這個樣子,小心翼翼道:“可是,父皇沒來呀!”
“沒來?”朱高熾疑惑了一下。
“啊!”太子妃張氏小聲回應。
“胡說,剛剛還在這兒跟我聊天呢!”
朱高熾不相信,但看著媳婦兒不信的樣子,又解釋:“爹還給了我一個匈奴人的青銅鳳鳥。”
他轉過身就在床榻上找起來,以證明父親真的來過。
“鳳鳥呢?”
“鳳鳥呢?”
他把床榻上的蠶絲被和枕頭都給扔到了地上。
下一刻,就在床頭找到了青銅鳳鳥。
他拿給媳婦兒看。
“看,這不是?”
太子妃張氏滿臉不可思議。
這時朱高熾盯著手中的青銅鳳鳥,緩緩坐在床榻上。
“我爹,他真來過!”
他呆呆的呢喃。
情緒卻是再也控製不住,就這樣抽泣了起來。
“爹……”
……
楊軒按照朱棣的交代,接管了大軍。
小老二和小老三也沒有趁機率軍奪權篡位。
他們和一眾將領在盔甲外麵穿著素衣,普通士卒腰間綁著白帶。
白綾掛在旗杆上,一路撒著紙錢。
帶著朱棣的棺槨,往京師走去。
九月初,他們終於回來了。
已經提前收到通知的朱高熾領著文武百官,身著孝衣,出城三十裏迎接。
護送朱棣的棺槨至已經布置好的靈堂。
京城哭聲一片。
楊軒當眾宣讀朱棣遺旨,太子朱高熾靈前繼位。
人群中,小老二和小老三麵色複雜。
一抹不甘,自小老二的眼底一閃而過。
朱高熾為朱棣上諡號“啟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孝文皇帝”,廟號太宗。
葬於長陵,與徐皇後合葬!
《永樂大典》原本陪葬。
…
朱棣走了,他不是一個好人,但卻是一個好皇帝。
他這一生,犯過錯,也立過功。
但功績遠遠大於過錯。
千秋後人會記得這個宵衣旰食,爬冰臥雪,為國家,為民族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的永樂大帝。
他叫朱棣,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一個…想要向父親證明自己的…兒子。
……
第三卷完了,心裏空蕩蕩的,以後和楊軒鬥嘴的人沒有了,他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又背負了一個承諾。
下一卷仁宣篇篇幅應該沒這麽長了,可能幾十章就結束了。
以後的番外裏,朱棣能親眼看到朱高熾的登基大典,彌補這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