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 作者:兩廣總督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京城。
皇宮。
禦書房。
“陛下,這是長平侯用八百裏加急送回來的。”
錦衣衛指揮使賽哈智恭敬的站在朱棣麵前,雙手呈上楊軒讓人送回來的折子。
侍候在一旁的王忠見此,上前接過,轉呈給朱棣。
不過朱棣的心情並不怎麽好。
上一個八百裏加急才來沒幾天,這就又來一個。
這幾天他正為楊軒說的問題頭疼呢!
也不知道這次又是什麽事!
想到這裏,朱棣心中就是一陣無奈。
畢竟動用八百裏加急,肯定不是小事。
朱棣接過,檢查了一番包裝,隨後拆開,取出包裝中的折子。
不過看著看著,朱棣的麵色就變得凝重起來。
隻因為折子中寫的都是關於白蓮教的信息和名單。
其中不少信息朱棣也是頭一次知道,就比如,京城和白蓮教有聯係的商人、官員以及聯係的方式,暗號。
江浙、湖廣三地,白蓮教剛剛發動叛亂,就被朱棣派去的小老三和朱權給帶人鎮壓了。
之後順藤摸瓜,又抓獲了不少白蓮教餘孽。
不過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嘍囉,沒有多少高價值的目標。
起碼長老這個級別的,他們沒有抓到。
朱棣沒有耽擱多長時間,立馬將名單抄錄了一份,交給賽哈智。
“這上麵的人,要麽是白蓮教中人,要麽和白蓮教有關係。”
“記住,不要放跑一個。”
朱棣叮囑道,語氣嚴肅。
“是。”
賽哈智恭敬接過名單,一點也不敢怠慢,隨後,躬身退出了禦書房。
他的心裏也是忍不住一陣感歎,陛下對長平侯實在是太信任了。
回到錦衣衛衙門,賽哈智立馬召集手下,隨後開始安排抓人。
禦書房中,氣氛並沒有因為賽哈智的離開而有所緩和。
朱棣看著名單上某幾個名字,怎麽也想不通。
自己對他們已經夠好的了,可為什麽還有人勾結白蓮教呢?
“該死,都該死!”
“朕過去就是太心慈手軟了!”
朱棣在心裏狠狠罵道,同時也不忘反思一下。
好一會兒,他才平息下來,心裏也有了決斷。
不過,目前最緊要的,還是清剿白蓮教餘孽,以及解決此次叛亂所暴露出的問題。
新政本來就是對百姓有好處的,按理說他們不應該反對朝廷。
哪怕是被人脅迫,也應該猶豫再猶豫。
可他們偏偏非常賣力,處處透露著古怪。
事後楊軒經過審問和了解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白蓮教的功勞。
其蠱惑人心的本領當真是不凡。
他們大肆宣揚朝廷對藩王的超高待遇,還有藩王在封地內多行不法之事。
以此挑起百姓的不滿,使得百姓與朝廷對立。
“既如此,那就削藩吧!”
“也該敲打敲打這些弟弟侄子了。”
朱棣心中想著。
他登基之初削藩,雖然拿掉了藩王們的軍政大權,但並非什麽也沒有付出。
本質上是一場利益交換。
畢竟那個時候才登基多久,諸王要是聯起手搞他一下,他還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現如今,他登基十餘年,威望如日中天。
地位穩的不能再穩。
再次削藩,他有足夠的自信,鎮壓下一切不服的聲音。
隻是,自信歸自信,但這次削藩,到底要怎麽削,卻是個問題。
朱棣想問問楊軒,可惜人不在京城。
想了想,提筆寫下一封書信,內容就一個意思:事情是你提出來的,那你肯定有解決的辦法,趕緊的,別墨跡。
當然,還有楊軒在信中的請示,朱棣也是統一做了回複:你特娘的搞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我不是給了你便宜行事的權力嘛,四\/\/川的一應事務,你自己做主,盡快恢複民生經濟,還有生產,完事兒後跟我說一下就行了。
看起來像是朱棣在說楊軒沒有一點主見,實際上心中滿意極了。
皇帝嘛,對於權力肯定是敏感的。
這與私交無關。
寫完信,密封好,朱棣又讓人加急給楊軒送去。
幾天後,楊軒的回信來了。
隻有一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朱棣拿著楊軒的回信去找老和尚姚廣孝解惑。
路上不斷在心裏埋怨楊軒,有什麽話直接說不好嘛,非要當謎語人。
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
雞鳴寺,得知朱棣來意的姚廣孝,並不著急開口。
而是先泡了一壺茶,待茶香彌漫,給朱棣倒上了一杯。
“陛下,請用茶!”
老和尚微微一笑。
聞言,朱棣抬眼看了一下老和尚,然後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根本不似品茶,反倒像是在糟蹋好茶。
姚廣孝的表情並沒有變化,顯然是早就習慣了朱棣這個樣子。
“茶,朕已經喝了,你趕緊說說楊軒這話是什麽意思。”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話我知道,但這跟削藩有什麽關係?”
聽著朱棣這話,老和尚姚廣孝看破不說破。
有些話,朱棣這個皇帝不想說,這個時候臣子就得主動幫忙分憂。
“陛下,如今我大明有藩王二十多位,郡王近百。”
“恕臣說句大不敬的話。”
“打您提高藩王們的俸祿待遇之後,這每年的花費就得不少。”
“這還隻是第一二代藩王。”
“往後,這些宗室隻會越來越多,若全都由朝廷供養。”
“那遲早會把朝廷吃空的。”
“那怕是現在朝廷財政相比於洪武年間有了極大的改善。”
“也經不起這麽花費啊!”
緊接著,姚廣孝就給朱棣做了一道算術題。
這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
這一代又一代,供養需要的花費,簡直就是呈幾何倍數提升。
朱棣知道宗室以後會成為朝廷的負擔,但還是頭一次這麽直觀的觀看。
“如此說來,再次削藩,是勢在必行的了!”朱棣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開口。
“是的。”姚廣孝點點頭。
“那此次削藩,要怎麽削?”朱棣問。
“就是長平侯的那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細說!”
……
皇宮。
禦書房。
“陛下,這是長平侯用八百裏加急送回來的。”
錦衣衛指揮使賽哈智恭敬的站在朱棣麵前,雙手呈上楊軒讓人送回來的折子。
侍候在一旁的王忠見此,上前接過,轉呈給朱棣。
不過朱棣的心情並不怎麽好。
上一個八百裏加急才來沒幾天,這就又來一個。
這幾天他正為楊軒說的問題頭疼呢!
也不知道這次又是什麽事!
想到這裏,朱棣心中就是一陣無奈。
畢竟動用八百裏加急,肯定不是小事。
朱棣接過,檢查了一番包裝,隨後拆開,取出包裝中的折子。
不過看著看著,朱棣的麵色就變得凝重起來。
隻因為折子中寫的都是關於白蓮教的信息和名單。
其中不少信息朱棣也是頭一次知道,就比如,京城和白蓮教有聯係的商人、官員以及聯係的方式,暗號。
江浙、湖廣三地,白蓮教剛剛發動叛亂,就被朱棣派去的小老三和朱權給帶人鎮壓了。
之後順藤摸瓜,又抓獲了不少白蓮教餘孽。
不過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嘍囉,沒有多少高價值的目標。
起碼長老這個級別的,他們沒有抓到。
朱棣沒有耽擱多長時間,立馬將名單抄錄了一份,交給賽哈智。
“這上麵的人,要麽是白蓮教中人,要麽和白蓮教有關係。”
“記住,不要放跑一個。”
朱棣叮囑道,語氣嚴肅。
“是。”
賽哈智恭敬接過名單,一點也不敢怠慢,隨後,躬身退出了禦書房。
他的心裏也是忍不住一陣感歎,陛下對長平侯實在是太信任了。
回到錦衣衛衙門,賽哈智立馬召集手下,隨後開始安排抓人。
禦書房中,氣氛並沒有因為賽哈智的離開而有所緩和。
朱棣看著名單上某幾個名字,怎麽也想不通。
自己對他們已經夠好的了,可為什麽還有人勾結白蓮教呢?
“該死,都該死!”
“朕過去就是太心慈手軟了!”
朱棣在心裏狠狠罵道,同時也不忘反思一下。
好一會兒,他才平息下來,心裏也有了決斷。
不過,目前最緊要的,還是清剿白蓮教餘孽,以及解決此次叛亂所暴露出的問題。
新政本來就是對百姓有好處的,按理說他們不應該反對朝廷。
哪怕是被人脅迫,也應該猶豫再猶豫。
可他們偏偏非常賣力,處處透露著古怪。
事後楊軒經過審問和了解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白蓮教的功勞。
其蠱惑人心的本領當真是不凡。
他們大肆宣揚朝廷對藩王的超高待遇,還有藩王在封地內多行不法之事。
以此挑起百姓的不滿,使得百姓與朝廷對立。
“既如此,那就削藩吧!”
“也該敲打敲打這些弟弟侄子了。”
朱棣心中想著。
他登基之初削藩,雖然拿掉了藩王們的軍政大權,但並非什麽也沒有付出。
本質上是一場利益交換。
畢竟那個時候才登基多久,諸王要是聯起手搞他一下,他還真不一定能扛得住。
現如今,他登基十餘年,威望如日中天。
地位穩的不能再穩。
再次削藩,他有足夠的自信,鎮壓下一切不服的聲音。
隻是,自信歸自信,但這次削藩,到底要怎麽削,卻是個問題。
朱棣想問問楊軒,可惜人不在京城。
想了想,提筆寫下一封書信,內容就一個意思:事情是你提出來的,那你肯定有解決的辦法,趕緊的,別墨跡。
當然,還有楊軒在信中的請示,朱棣也是統一做了回複:你特娘的搞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我不是給了你便宜行事的權力嘛,四\/\/川的一應事務,你自己做主,盡快恢複民生經濟,還有生產,完事兒後跟我說一下就行了。
看起來像是朱棣在說楊軒沒有一點主見,實際上心中滿意極了。
皇帝嘛,對於權力肯定是敏感的。
這與私交無關。
寫完信,密封好,朱棣又讓人加急給楊軒送去。
幾天後,楊軒的回信來了。
隻有一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朱棣拿著楊軒的回信去找老和尚姚廣孝解惑。
路上不斷在心裏埋怨楊軒,有什麽話直接說不好嘛,非要當謎語人。
也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
雞鳴寺,得知朱棣來意的姚廣孝,並不著急開口。
而是先泡了一壺茶,待茶香彌漫,給朱棣倒上了一杯。
“陛下,請用茶!”
老和尚微微一笑。
聞言,朱棣抬眼看了一下老和尚,然後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根本不似品茶,反倒像是在糟蹋好茶。
姚廣孝的表情並沒有變化,顯然是早就習慣了朱棣這個樣子。
“茶,朕已經喝了,你趕緊說說楊軒這話是什麽意思。”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這話我知道,但這跟削藩有什麽關係?”
聽著朱棣這話,老和尚姚廣孝看破不說破。
有些話,朱棣這個皇帝不想說,這個時候臣子就得主動幫忙分憂。
“陛下,如今我大明有藩王二十多位,郡王近百。”
“恕臣說句大不敬的話。”
“打您提高藩王們的俸祿待遇之後,這每年的花費就得不少。”
“這還隻是第一二代藩王。”
“往後,這些宗室隻會越來越多,若全都由朝廷供養。”
“那遲早會把朝廷吃空的。”
“那怕是現在朝廷財政相比於洪武年間有了極大的改善。”
“也經不起這麽花費啊!”
緊接著,姚廣孝就給朱棣做了一道算術題。
這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
這一代又一代,供養需要的花費,簡直就是呈幾何倍數提升。
朱棣知道宗室以後會成為朝廷的負擔,但還是頭一次這麽直觀的觀看。
“如此說來,再次削藩,是勢在必行的了!”朱棣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開口。
“是的。”姚廣孝點點頭。
“那此次削藩,要怎麽削?”朱棣問。
“就是長平侯的那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