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完小朱瞻基,楊軒又帶著他在京城到處逛了逛。


    天黑前送他回了東宮。


    三日後,朱棣正式宣布了對北征有功將士的賞賜。


    首先就是寧王朱權,給他的賞賜主要還是錢財。


    另外給他的幾個女兒都冊封了郡主,賞賜了一大筆錢。


    年齡夠的,賜婚。


    朱權的兒子很少,本來有三個,但是二兒子早夭,現在隻有兩個兒子。


    嫡長子早在永樂初年,朱棣就冊封他為世子,現在這還活著的小兒子,朱棣順勢冊封郡王。


    此次封賞,朱權很滿意。


    主要是他已經學會了識時務。


    其次楊軒、朱高煦等人被賞賜了不少錢財。


    還有一些將領,該升官的升官,該發財的發財。


    大體上,大家還是很滿意的。


    唯一有意見的,應該就是戶部尚書夏原吉了。


    朱棣花錢大手大腳,這每年的財政收入,根本不夠花。


    給夏原吉愁的,一下朝就去跟朱棣訴苦。


    說自己這戶部尚書沒法幹了。


    朱棣能怎麽辦,夏原吉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朝廷還真少不了他這個戶部尚書。


    沒辦法的朱棣隻能好言勸說,順便畫畫大餅。


    然後從自己的小金庫中拿出一些錢,交給夏原吉,充實國庫。


    這才將人哄走。


    禦書房,朱棣生著悶氣。


    也沒心思處理事物,感覺哪哪都不得勁兒。


    想了想,又讓人去把楊軒叫來,跟自己聊會兒。


    良久。


    “啥事兒啊,我這回家剛躺下,就被你叫過來了。”


    楊軒進來,行完君臣之禮,便開口問道。


    “國庫沒錢了,剛剛夏原吉又從我的內帑挖出去一筆錢。”


    朱棣一臉肉疼道。


    “我當啥事兒,就這啊!”楊軒找了個位置坐下,隨口道。


    “什麽叫就這,沒錢了,朝廷沒錢了!”


    朱棣有些生氣。


    “誰讓你花錢大手大腳的。”楊軒翻翻白眼。


    今年五十萬大軍北征,花費巨大。


    回來之後賞賜撫恤,又是一大筆錢。


    國庫直接被掏空了。


    別看這些年財政收入比洪武朝翻了翻,但是朱棣花的多,一年下來也沒多少結餘。


    “你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朱棣反駁。


    隨後語氣也認真了起來:“現在離過年也就兩個月時間了,過年怕是連紅包都發不出來了。”


    “你趕緊給我想想辦法。”


    看得出來,朝廷確實很缺錢。


    “我能有什麽辦法,無非就是開源節流罷了!”


    楊軒攤攤手。


    “對了,《永樂大典》修了好幾年了,現在怎麽樣了?”


    楊軒想起修書這事兒,問道。


    這個名字是朱棣去年起的,楊軒覺得他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功績才取的。


    “回來後一堆的事情,還沒來得及過問,我現在把人叫過來問問。”


    朱棣說道,讓人去傳解縉。


    沒多久,解縉到來。


    “臣解縉參見陛下!”


    “平身吧!”


    “謝陛下!”


    解縉起身。


    “朕問你,《永樂大典》修的如何了?”


    朱棣問道。


    “稟陛下!”


    “《永樂大典》已修完,近兩個月,臣正帶著同僚們進行複審。”解縉回答。


    這部書已經修了五年了,再加上朱棣不遺餘力的支持。


    五年時間,不短了。


    “既已修完,為何不稟報?”朱棣問道。


    “稟陛下,《永樂大典》可謂是古今第一奇書,它應該是完美的。”


    “臣不希望它呈現在陛下麵前的時候,有任何一點點的瑕疵。”解縉回答道。


    聞言,朱棣露出滿意的笑容。


    “不錯,你很用心!”


    “這都是臣分內之事。”解縉謙虛了一句,但還是能看出他眸子中的得意。


    朱棣沒有在意這點小問題。


    有才華的人,驕傲是應該的。


    他又問了解縉一些問題,最後囑咐:“抓緊時間,盡早複審完,朕要親眼看到你口中完美的《永樂大典》。”


    “臣遵旨!”


    解縉興奮的退了下去。


    禦書房中又剩下了楊軒和朱棣兩人。


    “剛才的話你也聽到了,你有什麽想法?”朱棣道。


    “我剛剛想了想,既然《永樂大典》已經修完,那今年過年,就賞賜群臣《永樂大典》吧!”楊軒道。


    “你怎麽想的,這能隨便賞賜?”


    “而且《永樂大典》的規模你又不是不知道。”朱棣黑著臉。


    《永樂大典》全書共兩萬兩千八百七十七卷(目錄六十卷),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約3.7億字,匯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無比龐大,放在一起能堆滿整座房子。


    楊軒提議讓他賞賜臣子《永樂大典》,這不是為難人嗎?


    更何況他為了修這部書,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賞賜出去,自己豈不是給他們做了嫁衣?


    聽到朱棣的話,楊軒有些無奈。


    這人啊,身上有著絕大多數皇帝的通病。


    他覺得《永樂大典》還是應該擴散開來的好。


    《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無比的珍貴。


    如果隻有一部,那麽一旦損毀,將是整個民族的損失。


    他想了想,在腦海中組織了一下語言。


    “我說的賞賜,不是讓你把正本賞賜出去,而是挑選其中的一部分,刊印出來,用來賞賜。”


    “《永樂大典》的珍貴程度,不用多說,在文官們的眼中,這比稀世珍寶還要珍貴。”


    “哪怕隻是賞賜他們其中一冊,他們也會感恩戴德。”


    “用來鼓勵群臣,再合適不過。”


    “而且有了第一冊之後,他們就想要第二冊,這個時候,我們再刊印出來售賣,則可增加朝廷的收入。”


    聽完楊軒的話,朱棣卻是皺起了眉。


    他並不想讓《永樂大典》流到民間。


    對此,楊軒隻能耐心跟朱棣解釋。


    “《永樂大典》確實是曠世奇書,是留給子孫後代最大的財富。”


    “但是如果隻有一部的話,遺失、損毀的概率就太大了。”


    “正好,我還想建議你再弄個副本,留給後世皇帝。”


    “正本到時候做你的陪葬品就行了。”


    被人當著麵討論自己死後的事,確實不是什麽好的體驗。


    朱棣的臉色黑如鍋底。


    “總之,多刊印一些,流落民間也好,賞賜給官員也好。”


    “我們要盡最大的可能讓《永樂大典》能夠流傳至後世。”


    “這是功在千秋的事。”


    “狡兔還有三窟呢!”


    接著楊軒又拿很多典籍遺失的事舉例子,就是讓朱棣明白,《永樂大典》對於整個民族的意義,對民族數千年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行吧,我知道了。”


    朱棣認真思考過後,還是決定聽取楊軒的建議。


    在為《永樂大典》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朱棣也發現了有些典籍在漫長的曆史當中或毀於戰亂,或遺失。


    多次為之遺憾!


    朱棣也不想自己花費巨大人力物力編纂的《永樂大典》無法流傳到後世子孫的手裏。


    那樣的話,他怕是能氣的從棺材裏爬出來。


    “這些事,說起來輕巧,但都是花錢的事。”


    “朝廷的財政,你現在也知道了。”


    計劃很好,但現實也不能不顧。


    回血的事兒,還早的很。


    楊軒坐在椅子上沉思。


    好一會兒,他開口道:


    “秋糧已經征收,現在也花得差不多了。”


    “今年的收入就隻剩下兩個市舶司的關稅了。”


    “應該可以頂一頂。”


    夏糧和秋糧,現在基本上都換成寶鈔和白銀了,減少了貪汙,增加了朝廷的收入。


    不過,幾十年下來,寶鈔不可避免的會貶值。


    適當的增發寶鈔,可以使大明的經濟更繁榮。


    當年楊軒編寫的那本關於寶鈔的小冊子,朱棣朱高熾他們的都讀過,知道不節製的印發寶鈔對大明的危害。


    所以朱棣一直感覺錢不夠花,束手束腳的。


    “《永樂大典》複審完後,刊印出售應該都是明年的事了。”


    “嗯…明年的經濟,應該能好一點。”


    “算算時間,鄭和率領的船隊,明年就能回來了。”


    “應該能帶來不少收入。”


    鄭和是永樂七年三月出海的,現在時間過去了一年半多一點。


    這次去的地方更遠,不過永樂九年下半年應該就能回來了。


    “那就這樣吧,今年能省就省。”


    朱棣也沒什麽好辦法。


    好在數年時間,運河已經疏通的差不多了,以後南方運到北方的糧食,能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損耗。


    同時朝廷也不用再花幾十萬,上百萬兩疏通運河了。


    這麽一想,朱棣的心情就好多了。


    察覺到朱棣的情緒變化,楊軒也不知道朱棣又想到了什麽好事。


    隻能暗自腹誹一聲神經。


    “對了,交趾的事,老大和姚廣孝已經做好計劃,並且初步實施了。”


    “但是吧,還是太仁慈了。”


    “不過這倒也符合老大的性子。”


    “仁厚嘛!”


    “所以我打算讓老二來負責這件事,你覺得怎麽樣?”


    朱棣回頭看向楊軒,話題跳躍的很快。


    “不怎麽樣。”楊軒搖搖頭。


    他明白,交趾的這個計劃,有傷天和,誰負責,誰最後就要背鍋。


    朱高熾是太子,素來仁厚,若讓他將這個計劃負責到底,對他的名聲損害很大。


    畢竟,這個計劃要殺很多人,還要發配很多讀書人到交趾教化當地人。


    得罪了讀書人,口誅筆伐都是輕的。


    關乎身前身後名,所以朱棣才打算趁著計劃剛開始,就換掉朱高熾。


    讓老二朱高煦接手。


    他可沒有老大朱高熾那麽仁厚,讓他負責這個計劃,到時候交趾必然人頭滾滾。


    同樣朝堂上也會有不少文官被發配流放到交趾,這就是一個得罪人的事。


    計劃成功之後,必然會背上罵名。


    最重要的是,一個嗜殺之人,是當不成儲君,坐不上那個位置的。


    同時失去讀書人的支持,也是必然的。


    朱棣這麽一搞,可謂是一石三鳥。


    楊軒並不知道,朱棣還有更深層的用意。


    借此機會,打壓太子黨中的那些文官,遏製他們的發展速度。


    直接一石好幾鳥。


    “要不,還是我來負責這個計劃吧!”楊軒想了想,又道。


    他不怕背上罵名,也不怕得罪人,畢竟他的名聲本來就不怎麽好。


    當然,保護老二也是一方麵。


    小老二七八歲的時候就來到京城學習,是他看著長大的。


    投入的感情也不少。


    他不能看著朱老四這麽坑兒子。


    “你?”朱棣審視著楊軒,好像聽到了什麽奇怪的事。


    畢竟一直以來,楊軒都是不喜歡管事的,基本上都是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今天怎麽了?


    “對,沒錯。”


    “這個計劃是我提出來的,我來執行是最合適的。”楊軒點點頭。


    “不行。”朱棣搖搖頭。


    楊軒的身上,還兼任著太子少傅,妥妥太子黨。


    讓他來負責,那自己打壓太子黨的計劃怎麽辦?


    被朱棣拒絕,讓楊軒有些意外。


    他猛然意識到,朱棣這個調整,並沒有他想的那麽簡單。


    他蹙起眉頭思索。


    太子,漢王……


    “你要動太子黨?”


    他倏地看向朱棣。


    “既然你猜出來了,那我也就不瞞你了。”


    “沒錯,我就是要打壓太子黨。”


    “我在外出征的這半年裏,文官的發展勢頭有些大。”


    “再不遏製一下,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


    “就投靠老大的那些個文官,背地裏都是什麽樣的人,他真的了解過嗎?”


    “趁著這個機會,我幫他清理一下蛀蟲。”


    朱棣見瞞不住楊軒,索性也說開了。


    “所以你就坑老二?”


    “你應該知道,這件事有多麽得罪人,最後還要背上罵名。”


    楊軒坐直身子。


    “我知道。”朱棣點點頭。


    “他可是你兒子啊!”


    “所以他才是最合適的。”


    “不管他最後做的怎麽樣,就憑他是我兒子,也不會有事的。”


    “你…”


    楊軒氣的不行。


    “你不是支持老大嘛,正好老二負責交趾的事,得罪人的事,背罵名的事都讓他做了。”


    “徹底斷了他的心思。”


    “不挺好的嘛!”


    朱棣看著楊軒,道。


    ……


    卡文了兄弟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廣總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廣總督並收藏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