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大哥即將要走的時候我告訴他以後別給烏龜喂那麽多名貴中藥了,喂多了反倒對它身體不好。
他問我為什麽,既然人吃這些東西能補,咋到了烏龜身上就反而有害了呢?
他說他平時就看烏龜總是無精打采的,還尋思回去之後多給烏龜吃點好的藥補補精氣神,讓它多活兩年呢。
聽他這麽說我就告訴他:
“哥啊,你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像烏龜這種東西是不需要補精氣神的,它自己本身的狀態就很好了。”
接下來我又詳細地給他解釋了一下何為精、氣、神,以及動物和人之間的精氣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周易·係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意思是說,精致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遊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
在古代講究養生的人,都把“精、氣、神”稱為人身的三寶。
如人們常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
同樣,對動物來說,它們也都有精氣神這三寶。
又有少數的一些動物,先天在這些方麵就比較豐足,所以無需通過丹藥或者什麽其他的方式來滋補調養。
精足:以鹿為代表,鹿一年隻交配一次
氣足:以龜為代表,烏龜整年不吃,仍可生存。
神足:以鶴為代表,鶴飛千裏後,稍作休息又可翱翔千裏。
鹿因精足,所以從幼鹿到成鹿,樣貌都很俊美。
龜因氣足,生命力頑強,是長壽的代表。
鶴因神足,鶴的神韻,僅次於鳳凰,故稱仙鶴。
所以我告訴這個大哥,他家的這隻烏龜長壽與否並不在於他喂的那些名貴草藥,而在於讓烏龜自己調和身體本身就夠了。
大哥聽完了這些之後告訴我他知道了,回去以後再也不會瞎給這隻大烏龜吃一些進補的東西了。
我說這才對,烏龜這種東西就是這樣的,有時候可能看起來它蔫巴巴的,感覺好像它身體不太好的樣子。
但其實人家一點事都沒有,之所以烏龜會表現的像是生病了一樣,恰恰是因為它太健康了。
這一點在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修行人口中被叫作“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哥聽了我說的這八個字之後似懂非懂地推著大烏龜走了。
不過從他的表情裏我看出來了,他雖然不一定懂了這八個字的意思。
但他一定已經懂了自己家的烏龜是健康的,不會再隨便給這個烏龜進補了。
講到這簡單給大家引申一下這所謂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四十五章的內容。
這一部分的原文如下: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躁勝寒, 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翻譯成我們現代漢語的大概意思就是: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
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
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
躁動克服寒冷,清靜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這一章講的是辯證法思想。
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麵看來是一種情況,實質上卻又是一種情況。表麵情況和實際情況有時完全相反。
就像這個大哥的這隻烏龜一樣,人家蔫巴是因為人家本身已經很健康了。
這烏龜自己已經是神完氣足的狀態,所以不再需要進食一些大補的中藥或是食物了。
咱大家在生活中其實也應該這樣,很多時候不要光看事物的表象,應該多去辯證地思考一下事情的內在如何。
就比如這些年我認識過很多家裏有小孩的年輕父母,一到天冷了看孩子鬧就生怕孩子凍著,左一層右一層地給孩子添加衣物。
又或者是天天閑著沒事就把孩子哄睡了,怕孩子一天到晚地玩再把身體累壞了。
但這樣其實反而會讓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差。
因為人在幼年的時期都是先天一炁豐沛的狀態,精氣神都很足,做家長的根本就不需要過多地幹涉孩子。
而像我們成年人有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容易畏寒、容易沒來由的疲勞,又或者是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四處不舒服。
這些其實很多都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之三寶消耗太大了。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大家普遍的生活壓力都比較大,也都不太注重對自己身體的保養,就很容易因為缺少精氣神而出現亞健康的狀態。
要是感覺自己身體哪裏不太對勁了,不太舒服了。
輕的話就先自己調整飲食,改變作息規律,多做體育運動多曬太陽。
重的話就直接去醫院,找專業的大夫給你看看,中醫也行,西醫也行。
你有病人家能給你治病,你沒病的話人家也會給你一些調養身體的建議。總歸都是沒有壞處的。
最後這一圈下來,所有的辦法都試過了,要是實在實在還是不行的話,再研究從玄學的方麵入手,再去找人給你看虛病。
像之前有個小夥子來找我,跟我說他平時總是耳鳴,身體也總感覺乏力,每天感覺幹什麽都提不起精神來。
我給他點香一看發現他身上啥虛病都沒有,他所說的所有症狀都是實病,壓根都是由自己身體本身得來的。
至於他為啥會這樣,我不用猜大概也能知道,大家都是年輕人,誰還不懂誰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三個不良愛好:看片、熬夜看片、熬夜餓著肚子看片。
以上這些都是非常消耗精氣神的事情,希望看到這章的姑娘小夥們都能引以為戒哦。
他問我為什麽,既然人吃這些東西能補,咋到了烏龜身上就反而有害了呢?
他說他平時就看烏龜總是無精打采的,還尋思回去之後多給烏龜吃點好的藥補補精氣神,讓它多活兩年呢。
聽他這麽說我就告訴他:
“哥啊,你這個思路是對的,但是像烏龜這種東西是不需要補精氣神的,它自己本身的狀態就很好了。”
接下來我又詳細地給他解釋了一下何為精、氣、神,以及動物和人之間的精氣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周易·係辭上》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意思是說,精致的氣凝聚而成物形,氣魂遊散而造成變化,考察物形的變化,這就能夠知曉\"鬼神\"的真實狀態。
在古代講究養生的人,都把“精、氣、神”稱為人身的三寶。
如人們常說的:“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
同樣,對動物來說,它們也都有精氣神這三寶。
又有少數的一些動物,先天在這些方麵就比較豐足,所以無需通過丹藥或者什麽其他的方式來滋補調養。
精足:以鹿為代表,鹿一年隻交配一次
氣足:以龜為代表,烏龜整年不吃,仍可生存。
神足:以鶴為代表,鶴飛千裏後,稍作休息又可翱翔千裏。
鹿因精足,所以從幼鹿到成鹿,樣貌都很俊美。
龜因氣足,生命力頑強,是長壽的代表。
鶴因神足,鶴的神韻,僅次於鳳凰,故稱仙鶴。
所以我告訴這個大哥,他家的這隻烏龜長壽與否並不在於他喂的那些名貴草藥,而在於讓烏龜自己調和身體本身就夠了。
大哥聽完了這些之後告訴我他知道了,回去以後再也不會瞎給這隻大烏龜吃一些進補的東西了。
我說這才對,烏龜這種東西就是這樣的,有時候可能看起來它蔫巴巴的,感覺好像它身體不太好的樣子。
但其實人家一點事都沒有,之所以烏龜會表現的像是生病了一樣,恰恰是因為它太健康了。
這一點在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修行人口中被叫作“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哥聽了我說的這八個字之後似懂非懂地推著大烏龜走了。
不過從他的表情裏我看出來了,他雖然不一定懂了這八個字的意思。
但他一定已經懂了自己家的烏龜是健康的,不會再隨便給這個烏龜進補了。
講到這簡單給大家引申一下這所謂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第四十五章的內容。
這一部分的原文如下:
“大成若缺, 其用不弊。 大盈若衝,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躁勝寒, 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翻譯成我們現代漢語的大概意思就是:
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有殘缺一樣,但它的作用永遠不會衰竭;
最充盈的東西,好似是空虛一樣,但是它的作用是不會窮盡的。
最正直的東西,好似有彎曲一樣;最靈巧的東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辯才,好似不善言辭一樣。
躁動克服寒冷,清靜克服暑熱。清靜無為才能統治天下。
這一章講的是辯證法思想。
老子認為有些事物表麵看來是一種情況,實質上卻又是一種情況。表麵情況和實際情況有時完全相反。
就像這個大哥的這隻烏龜一樣,人家蔫巴是因為人家本身已經很健康了。
這烏龜自己已經是神完氣足的狀態,所以不再需要進食一些大補的中藥或是食物了。
咱大家在生活中其實也應該這樣,很多時候不要光看事物的表象,應該多去辯證地思考一下事情的內在如何。
就比如這些年我認識過很多家裏有小孩的年輕父母,一到天冷了看孩子鬧就生怕孩子凍著,左一層右一層地給孩子添加衣物。
又或者是天天閑著沒事就把孩子哄睡了,怕孩子一天到晚地玩再把身體累壞了。
但這樣其實反而會讓孩子的身體越來越差。
因為人在幼年的時期都是先天一炁豐沛的狀態,精氣神都很足,做家長的根本就不需要過多地幹涉孩子。
而像我們成年人有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容易畏寒、容易沒來由的疲勞,又或者是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四處不舒服。
這些其實很多都是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之三寶消耗太大了。
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大家普遍的生活壓力都比較大,也都不太注重對自己身體的保養,就很容易因為缺少精氣神而出現亞健康的狀態。
要是感覺自己身體哪裏不太對勁了,不太舒服了。
輕的話就先自己調整飲食,改變作息規律,多做體育運動多曬太陽。
重的話就直接去醫院,找專業的大夫給你看看,中醫也行,西醫也行。
你有病人家能給你治病,你沒病的話人家也會給你一些調養身體的建議。總歸都是沒有壞處的。
最後這一圈下來,所有的辦法都試過了,要是實在實在還是不行的話,再研究從玄學的方麵入手,再去找人給你看虛病。
像之前有個小夥子來找我,跟我說他平時總是耳鳴,身體也總感覺乏力,每天感覺幹什麽都提不起精神來。
我給他點香一看發現他身上啥虛病都沒有,他所說的所有症狀都是實病,壓根都是由自己身體本身得來的。
至於他為啥會這樣,我不用猜大概也能知道,大家都是年輕人,誰還不懂誰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三個不良愛好:看片、熬夜看片、熬夜餓著肚子看片。
以上這些都是非常消耗精氣神的事情,希望看到這章的姑娘小夥們都能引以為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