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到最後一步跟他結完婚了,你都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渣的有多徹底。
有些男人婚前裝得一往情深啥都願意,結婚之後立馬翻臉,巴不得你當牛做馬給他們老x家傳宗接代且掙錢養家,還得把這功勞扣在自己兒子頭上,不能讓兒子落了一個軟飯硬吃的名頭。
話說回來,日子雖然過得沒希望,可原主也沒什麽怨言,畢竟村裏的媳婦都是這麽過來的,隻是沒想到田家把鄉間地頭的事兒也都扔給了她一個新媳婦。
老兩口認為媳婦娶進來了,自己就該享受兒子媳婦的孝順,應該享福了。兒子不能叫他們享福沒關係,兒媳婦能叫他們享福就行了。
所以田家的幾畝地也都是原主在種著,人更是嫁出去以後沒半個月人就瘦得能摸到骨頭。
可原主還真是一個能幹的,一個女人硬生生的扛起了養家的重擔,在發現自己懷孕之後,被田家這麽虐待也好好的保住了孩子。
要不是女兒生出來後因為家裏人沒注意得風寒而去了,她說不定還真的能當牛做馬的伺候田家人一輩子。
在女兒死後,原主心如死灰,對田家徹底冷了心。
畢竟田榮是在小寡婦跑了之後才回過頭來找她的,她為了孩子也願意回田家,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現在孩子沒了她也沒了希望,就一個人獨自搬了出去。
隻可惜的是,她當初被田榮帶回去的時候休書也被他撕碎了,所以在後來洪冬香回豐南村的時候,原主才會被田榮輕而易舉的給賣了出去。
文瓊感覺到文大哥亦步亦趨的跟著自己,忍不住又是翻了一個白眼。
她搞不明白文大哥在說完那番話後一副愧疚的表情又是為了哪般,明明在維護洪冬香的時候他還挺理直氣壯的。
要是維護到底,她還認為他算一個男人,可是維護完了又擔心妹子生氣是為什麽?
就像原主本來經歷的那樣,文瓊被田榮欺負過後,文大哥捏著拳頭雙眼赤紅的想要去找田榮算帳,給自己妹子報仇。
可在父母的一番說服下,又覺得妹子嫁給田榮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以後不會連累了他那沒影的孩子的名聲。
這種兩相矛盾的心態,文瓊認為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實在是不理解這代表什麽。
難道就是嘴上說一說,覺得愧疚隻是為了光明正大的叫自己享受原主嫁出去後那筆彩禮錢留給他自己用?
上輩子出事之後,文大嫂那邊怕文家這邊的事情連累了他們家,便商量著讓小兩口快速的成了親,省得以後叫人家亂說話。
成親以後,文大哥也沒見得有多心疼他這個妹子,反而在文大嫂認為小姑子名聲壞了,以後指不定要他們兒子養老的時候,任由自己媳婦磋磨這個妹子。
等到田家那邊來提親並且送來了聘金銀子的時候,他甚至還抱頭在妹子門外坐了一晚,借著一副愧疚憔悴的姿態說服原生嫁到田家。
然後理所應當的把原主聘禮銀子從爹娘那裏拿著收回了自己小家,沒有拿出哪怕一點給妹子置辦嫁妝的心思。
田家父母對原主瞧不上的原因也有這一點,給了聘禮銀子又沒有陪嫁,那就相當於他們把這個媳婦買回來了,買回來的媳婦還不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等到後頭原主在田家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甚至田榮誣衊原主並且要寫休書的時候,文大哥也沒見出來給妹子說哪怕一句公道話,更別提撐腰了。
在原主被休棄之後也沒有接納原主回家,任由原主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村子的外圍。
可等到家裏有事,孩子忙不過來或地裏活幹不過來的時候,他還能理直氣壯的叫原主回去幫忙。
過河拆橋都沒他這麽利索的,幫忙的時候連口飯水都不給吃喝,更別提其他的了。
說實話,文瓊壓根就不會對原主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想法,畢竟大時代大環境都是如此。
你要求一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女子覺醒可能嗎?
尤其是身邊人或者城裏的貴女也都不如兒子重要的情況下,你讓她怎麽覺醒?
所以她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將所處的環境打點的好一點,能讓原主回來後過稍微順心一點的日子。
但還有一點比較苦逼的是,古代環境下不像現代那樣,就算遇到極品父母極品親戚也能想辦法在斷了關係之後自己過活。
雖然那樣還有可能被纏上,但自己隻要立得住就並不怕什麽。
可古代講究的是一個從父、從夫、從子,自己在沒想到絕對的好辦法之前,絕對不能讓001把自己抽離出來,要不然文家父母還能再把原主賣一次。
但相對的,收拾了田榮這個極品渣男之後,文家父母就算是為了嫁女兒幫扶兒子也不會找的太離譜。
在不傷害自己家和兒子的利益前提下,他們隻要腦子正常,就不可能把閨女往火坑裏推。
而且以原主的家世和品貌,未來找的夫家也大多數都是附近村子裏,至少家境不會相差的太大。但凡換個差不多的人家,以原主的性子也都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這種時候就別想找一個沒有極品公婆或是極品小姑或是極品妯娌的人家了,差不多就得了,想必原主也覺得這樣的日子她能撐得住。
當然,最好還是要讓文家父母給原主找一個長輩比較省心的家庭。在孝道大於天的情況下,長輩省心可比妯娌省心好相處多了。
有些男人婚前裝得一往情深啥都願意,結婚之後立馬翻臉,巴不得你當牛做馬給他們老x家傳宗接代且掙錢養家,還得把這功勞扣在自己兒子頭上,不能讓兒子落了一個軟飯硬吃的名頭。
話說回來,日子雖然過得沒希望,可原主也沒什麽怨言,畢竟村裏的媳婦都是這麽過來的,隻是沒想到田家把鄉間地頭的事兒也都扔給了她一個新媳婦。
老兩口認為媳婦娶進來了,自己就該享受兒子媳婦的孝順,應該享福了。兒子不能叫他們享福沒關係,兒媳婦能叫他們享福就行了。
所以田家的幾畝地也都是原主在種著,人更是嫁出去以後沒半個月人就瘦得能摸到骨頭。
可原主還真是一個能幹的,一個女人硬生生的扛起了養家的重擔,在發現自己懷孕之後,被田家這麽虐待也好好的保住了孩子。
要不是女兒生出來後因為家裏人沒注意得風寒而去了,她說不定還真的能當牛做馬的伺候田家人一輩子。
在女兒死後,原主心如死灰,對田家徹底冷了心。
畢竟田榮是在小寡婦跑了之後才回過頭來找她的,她為了孩子也願意回田家,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現在孩子沒了她也沒了希望,就一個人獨自搬了出去。
隻可惜的是,她當初被田榮帶回去的時候休書也被他撕碎了,所以在後來洪冬香回豐南村的時候,原主才會被田榮輕而易舉的給賣了出去。
文瓊感覺到文大哥亦步亦趨的跟著自己,忍不住又是翻了一個白眼。
她搞不明白文大哥在說完那番話後一副愧疚的表情又是為了哪般,明明在維護洪冬香的時候他還挺理直氣壯的。
要是維護到底,她還認為他算一個男人,可是維護完了又擔心妹子生氣是為什麽?
就像原主本來經歷的那樣,文瓊被田榮欺負過後,文大哥捏著拳頭雙眼赤紅的想要去找田榮算帳,給自己妹子報仇。
可在父母的一番說服下,又覺得妹子嫁給田榮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以後不會連累了他那沒影的孩子的名聲。
這種兩相矛盾的心態,文瓊認為自己作為一個正常人實在是不理解這代表什麽。
難道就是嘴上說一說,覺得愧疚隻是為了光明正大的叫自己享受原主嫁出去後那筆彩禮錢留給他自己用?
上輩子出事之後,文大嫂那邊怕文家這邊的事情連累了他們家,便商量著讓小兩口快速的成了親,省得以後叫人家亂說話。
成親以後,文大哥也沒見得有多心疼他這個妹子,反而在文大嫂認為小姑子名聲壞了,以後指不定要他們兒子養老的時候,任由自己媳婦磋磨這個妹子。
等到田家那邊來提親並且送來了聘金銀子的時候,他甚至還抱頭在妹子門外坐了一晚,借著一副愧疚憔悴的姿態說服原生嫁到田家。
然後理所應當的把原主聘禮銀子從爹娘那裏拿著收回了自己小家,沒有拿出哪怕一點給妹子置辦嫁妝的心思。
田家父母對原主瞧不上的原因也有這一點,給了聘禮銀子又沒有陪嫁,那就相當於他們把這個媳婦買回來了,買回來的媳婦還不是他們說什麽就是什麽?
等到後頭原主在田家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甚至田榮誣衊原主並且要寫休書的時候,文大哥也沒見出來給妹子說哪怕一句公道話,更別提撐腰了。
在原主被休棄之後也沒有接納原主回家,任由原主一個人孤零零的住在村子的外圍。
可等到家裏有事,孩子忙不過來或地裏活幹不過來的時候,他還能理直氣壯的叫原主回去幫忙。
過河拆橋都沒他這麽利索的,幫忙的時候連口飯水都不給吃喝,更別提其他的了。
說實話,文瓊壓根就不會對原主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想法,畢竟大時代大環境都是如此。
你要求一個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女子覺醒可能嗎?
尤其是身邊人或者城裏的貴女也都不如兒子重要的情況下,你讓她怎麽覺醒?
所以她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將所處的環境打點的好一點,能讓原主回來後過稍微順心一點的日子。
但還有一點比較苦逼的是,古代環境下不像現代那樣,就算遇到極品父母極品親戚也能想辦法在斷了關係之後自己過活。
雖然那樣還有可能被纏上,但自己隻要立得住就並不怕什麽。
可古代講究的是一個從父、從夫、從子,自己在沒想到絕對的好辦法之前,絕對不能讓001把自己抽離出來,要不然文家父母還能再把原主賣一次。
但相對的,收拾了田榮這個極品渣男之後,文家父母就算是為了嫁女兒幫扶兒子也不會找的太離譜。
在不傷害自己家和兒子的利益前提下,他們隻要腦子正常,就不可能把閨女往火坑裏推。
而且以原主的家世和品貌,未來找的夫家也大多數都是附近村子裏,至少家境不會相差的太大。但凡換個差不多的人家,以原主的性子也都能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這種時候就別想找一個沒有極品公婆或是極品小姑或是極品妯娌的人家了,差不多就得了,想必原主也覺得這樣的日子她能撐得住。
當然,最好還是要讓文家父母給原主找一個長輩比較省心的家庭。在孝道大於天的情況下,長輩省心可比妯娌省心好相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