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元,對於鍾嶽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但是讓他心動的原因在於,隻要能通過這場現場書畫,獲得這三千元助學金,也就變相地意味著他的作品賣了三千元,而且還能跟那些書法名家交流探討,增長知識,這樣一舉多得的事情,他當然要參加了。


    顧秦跟他下了車,去了一趟附近的銀行,等開完戶回來,文化館外已經站了不少人了。今日文化館還不能讓遊客進入,盡管如此,還是吸引了不少人過來圍觀。


    “鍾嶽,不去買些紙筆什麽的嗎?裏邊可沒有專門提供的紙筆,到時候再出來可就麻煩了。”


    鍾嶽拍了拍書包,笑道:“本來就是準備向黃老先生請教一些問題,特地帶了紙筆還有墨水的,沒想到派上用場了。”


    顧秦將相機的包遞給他,“給,幫我拿著,這麽好的素材,得選個好角度拍下來才行,待會兒咱們不急著進去,反正現場書畫要下午才舉行,等剪彩結束了咱們好好逛逛,我請你吃肯德基。”


    “行了,你一個高三黨哪裏有這麽多閑錢,上次幫忙辦休學的事情還沒好好謝你呢,這頓我請了。”


    顧秦拿著相機,朝鍾嶽臉龐上按下快門,笑道:“小瞧我,那次鍾氏魏碑的專題報道,我可是拿了不小的一筆獎勵呢,本來就有些不好意思,請一頓飯算什麽。”


    “小顧?”


    “黃旭?”


    戴著鴨舌帽的男子用手摸了摸顧秦的頭,一副壞笑的樣子,“行啊,這才一年沒見,連哥哥都不叫了?”


    男子看了眼鍾嶽手裏拿著的相機包,便問道:“這位是……”


    “鍾嶽。”


    黃旭眉頭一挑,“就是你寫的那個神乎其神的鍾繇傳人?”


    “額……”


    “這麽自信滿滿,看來下午的書畫大賽,你也要參加咯?倒是要一睹鍾繇傳人的風采了。小顧,你要不要現在跟我進去?待會兒剪彩了可就要等好久才能入館了,我的導師就在館內,咱們現在就能進去。”


    顧秦笑笑,說道:“不了,我這還得拍照呢,黃旭……哥,你先進去吧。”


    黃旭拉了拉鴨舌帽,“那我就先進去了,等會兒見。”


    就在眾人的矚目下,黃旭出示了工作證後,便大張旗鼓地走進了文化館。


    “那報紙你能給我看看嗎?”鍾嶽現在越來越懷疑,明光日報是不是一家不正經的報社了,怎麽會有這麽多人對他有這樣那樣的嘲諷。


    “啊……還是別看了啦。”


    鍾嶽越著顧秦心虛的樣子,淡淡地說道:“身為一個記者,難道不知道新聞的第一要素就是如實報道嗎?”


    “我們是一家文學報社……”


    鍾嶽眼皮一跳,文學報社?那你起個某某日報,這麽正經幹什麽?


    “所以你就文學修飾了一下?”


    顧秦咬了咬嘴唇,用蚊子般的聲音說道:“也沒太誇張,就是用了些武俠小說裏,隱世家族的筆觸……”


    “我暈……”


    鍾嶽簡直是要被小妞給氣死了,難怪這幾天遇到的人一個個都陰陽怪氣的,感情是被顧秦的這篇報道給帶歪了。


    周圍的一圈警戒線已經被拉好,不少保安站定,從館內走出了不少西裝筆挺的領導以及穿著各異的文化名人。


    各式各樣的攝像機、照相機,哢哢哢地拍個不停。


    “下麵有請張副市長發表賀詞。”


    一堆記者在邊上又是狂摁相機。講話的內容,鍾嶽大抵是從小聽到大的那套詞,無非就是狗尾續貂,先拿什麽精神文明建設作為開篇,後來再胡扯一些沒用的。


    “下麵,我宣布,著名書法家、曆史學家,市勞動模範,省級代表,張邵林先生,任文化館第一任館長,有請張館長主持文化館開幕儀式!”


    顧秦拍好了素菜,用胳膊頂了頂鍾嶽,“看到了沒,這位張老可是美院的榮譽教授,聽說他的作品,之前還被當成國禮,送給外國元首呢。”


    “真的假的?”


    “騙你幹什麽,聽我爸說,這位張老先生本來是要請到首都美院當教授的,隻是心係故鄉,才回到徽州來的,現在就在徽州美院當個客座教授,畢竟年事已高,經不起每天上課了。”


    鍾嶽看著白發飄飄,有些仙風道骨樣子的張邵林,“聽你爸說?你爸也是書協的?”


    “額……算是吧,快看,要剪彩了!”


    這位張館長說話倒是簡潔明快,十餘個市裏的領導跟名人,一字排開,站在紅絲帶之內,拿著剪刀,一起為文化館的落成剪彩。


    “諸位,很抱歉,今日文化館一些設施還未完善,所以除了有邀請函的特邀嘉賓,今日文化館並不對外開放,謝謝諸位配合。”


    顧秦收起了相機,“走吧,咱們先進去逛逛。”


    整個文化館,光從外形看去,就很有風格特色,主色調依舊以徽派傳統建築的黑白形式為主旋律,看上去既複古又包含了時尚元素。鍾嶽二人在保安狐疑地檢查完邀請函之後,溜進了文化館,迎麵望去,那個大玻璃展櫃中的,居然就是他家那半塊碑!


    此刻,已經有不少人站在展櫃前邊,欣賞著上邊的碑刻。


    “真沒想到,咱們市裏居然能夠出土品相這麽完好,碑刻如此精美的魏碑,比那《張猛龍碑》都不遑多讓,真是太震撼了!”


    一位老書法家臉都快貼到玻璃上了,“隻可惜沒有拓片啊,不然也能臨摹一二了。現在封存在這展櫃裏,也隻能是過過眼癮了。”


    “幾位不要遺憾,今日文化館開館,我這個做館長的,備了一分薄禮,送給前來到訪的每一位嘉賓,當中就有以前掃描好的鍾氏碑拓片。”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老張啊,這比送錢更實在啊。”一位市裏書協的書法大家樂嗬嗬地說道,“對了,這碑為什麽就半塊啊?我看這上邊所書的內容,底下很有可能是當年鍾繇從蔡邕那裏獲得的筆法《九勢》的記載,若是能夠得到這個筆法,恐怕真是莫大的榮幸了!”


    黃明川不經意間,也看到了一旁的鍾嶽,眯縫著眼笑道:“幾位,當事人在這裏呢。要想知道這個情況啊,問這位後生就行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溝書畫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忘三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忘三川並收藏山溝書畫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