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穿成掌印太監的硃砂痣 作者:話舊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皇帝又被她召過去,責問一番。
楊本影質問道:「朝中大臣,入獄的那麽多,阿娘難不成想鬧大了,把所有良臣都下獄,倚重那些奸宦做事嗎?」
朱瑩盤腿坐在桌案前,用紅筆批覆著邊境遞來的奏章。
聽了他的話,她笑了笑,說道:「聖上到底是擔憂我處置了賢臣呢,還是擔憂我抓的人太多呢?」
楊本影一陣心虛,聲音也不確定起來:「自然是怕阿娘害了良臣,讓他們冷了心。」
自從那日來西清宮質問後,楊本影再叫她「阿娘」,總是僵硬得很,仿佛不情不願,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
朱瑩並不在意這些變化,隻淡淡地說道:「聖上,你不是。你隻是怕我抓的人太多了,因此遭受忌憚,並從我這裏,想到你的以後。」
楊本影沒有說話。
朱瑩又說:「你是皇帝,應該學會取捨。若是從前,由著他們倒也罷了,可如今北方、西北,俱有外敵入侵,能守邊的人卻少,如此,那些文人的嘴合該閉上。」
楊本影張口結舌地聽著,本能地想要反駁。
可他什麽都說不出來。
他終於想起一個問題,拿來給自己撐麵子,問道:「朝中將領那麽多,為什麽阿娘卻說守邊的人少?」
他甚至有些尖銳地道:「爹爹在日,能戍邊的都和王詠有牽連,難不成離了他們,朝中就無人了嗎?」
朱瑩撇過一個眼神。
她說:「還有常家子弟,可獨當一麵。」
「朕……」楊本影不服氣,還想說話。
朱瑩卻打斷了他。
她悵然地望著雕梁,似自言自語:「我若召回王詠,也不知應該不應該。」
第86章 召回王詠
小皇帝才十多歲,尚且對這些朝堂上的彎彎繞繞不明白。
他不悅地聽著朱瑩自語,忍不住道:「不殺他已經是爹爹仁德,阿娘要召回他做什麽?外麵人的言語難道阿娘就聽不見嗎,又想和他一起亂政麽?」
朱瑩停了筆,轉向他。
她忽覺這麽多年下來,自己忽略了小皇帝的某種心理。
他很容易被他人言論影響,去懷疑自己看到的一切。
哪怕旁人的流言蜚語,與他親眼所見之事,大相逕庭。
她指尖描摹著桌角花紋,間或輕輕敲擊,思索著自己的教育,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好像沒什麽太大的毛病。那些細微的不足之處,也已經讓宮中的其他人填補上了。
那麽,大約便是她與他的血緣,成了橫亙在他們之間的詛咒吧。
當他聽說撫養自己長大之人,正是殺害自己的生母之人時,便自覺地認為,一切錯誤都在她的身上。
也或許是皇權分外誘人的緣故。
她活了兩世。
兩世的歷史,有相同也有不同,交織於一處,在權利的角逐中,顯露出驚人的一致來。
為了權利,丈夫可以丟開妻子,母親可以拋棄兒子,做父親的皇帝可以殺死養成的太子,做王爺的兄弟也可以對兄長悍然下手。
那麽,她和小皇帝這樣的關係,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放在史書中後,便更是凐沒於萬千記載之中,微不足道的幾句話罷了。
楊本影倔強地看著她。
朱瑩本有許多話要說,與他對視片刻後,又覺得索然無味。
那些話全都沉沒於心肺,隻有說不清的感覺浮於表麵,朱瑩隻覺煩躁,淡淡地問:「亂政?」
楊本影點頭。
「我若是真要勾結宦官亂政,隻怕這大齊,如今已經沒你什麽事了。」朱瑩說。
楊本影一下子漲紅了臉。
他才要爭執,朱瑩已經命令宮人將他帶出去:「聖上既然有閑心,想這些有的沒的,不如去找先生,把從前逃過的課全都補上。」
他在粗壯的宮人手中,連掙紮都使不上力氣,最後被強行帶出了正殿,塞進車駕,由內衛一路護送,送去先生那裏。
走出殿門時,他忽然聽到裏頭,隱約飄來一句「愚不可及」。
似乎是嘆息,又似乎是陳述。
隻是不知道在說什麽人。
·
天瑞十年末,錢成璧病故。
他是個老人,年紀大了,一年一年地熬著寒冬,可惜沒能熬過這一年的飛雪寒霜。
朱瑩命兩個內閣大學士,分別為他寫下祭文和墓誌銘,又派陳太監帶著自己的諭祭,前往送葬。
天瑞十一年初,又有大臣趁錢成璧死去這件大事,彈劾王詠。
奏章裏言語間涉及到梁吉,又傳開了,傳到梁吉耳朵裏時,已經變得含義不佳。
錢公病故,於梁吉而言已經是莫大的打擊,又聽到這樣的傳聞,滿腔悲憤不知如何疏解。
朱瑩得知以後,派人帶她的旨意,前往安撫,叫他隻管戍守,不必在意流言。
同年五月中旬,越安又加進犯,聲勢浩大。
以梁吉一人管著三省之兵,本來沒什麽可擔心之處,可惜他手下得用的人實在不多,因而西北三省岌岌可危。
武舉開設,選□□的將領,放眼整個大齊來看,到底還是有限。
他們在宦海中沉浮,從中脫穎而出的將才,這裏分一點,那裏分一點,數目依舊捉襟見肘,少得令人著急。
七月時,梁吉病了一場,派人回京求援,朱瑩打算任用常家子弟,前往西北禦敵。
楊本影質問道:「朝中大臣,入獄的那麽多,阿娘難不成想鬧大了,把所有良臣都下獄,倚重那些奸宦做事嗎?」
朱瑩盤腿坐在桌案前,用紅筆批覆著邊境遞來的奏章。
聽了他的話,她笑了笑,說道:「聖上到底是擔憂我處置了賢臣呢,還是擔憂我抓的人太多呢?」
楊本影一陣心虛,聲音也不確定起來:「自然是怕阿娘害了良臣,讓他們冷了心。」
自從那日來西清宮質問後,楊本影再叫她「阿娘」,總是僵硬得很,仿佛不情不願,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樣。
朱瑩並不在意這些變化,隻淡淡地說道:「聖上,你不是。你隻是怕我抓的人太多了,因此遭受忌憚,並從我這裏,想到你的以後。」
楊本影沒有說話。
朱瑩又說:「你是皇帝,應該學會取捨。若是從前,由著他們倒也罷了,可如今北方、西北,俱有外敵入侵,能守邊的人卻少,如此,那些文人的嘴合該閉上。」
楊本影張口結舌地聽著,本能地想要反駁。
可他什麽都說不出來。
他終於想起一個問題,拿來給自己撐麵子,問道:「朝中將領那麽多,為什麽阿娘卻說守邊的人少?」
他甚至有些尖銳地道:「爹爹在日,能戍邊的都和王詠有牽連,難不成離了他們,朝中就無人了嗎?」
朱瑩撇過一個眼神。
她說:「還有常家子弟,可獨當一麵。」
「朕……」楊本影不服氣,還想說話。
朱瑩卻打斷了他。
她悵然地望著雕梁,似自言自語:「我若召回王詠,也不知應該不應該。」
第86章 召回王詠
小皇帝才十多歲,尚且對這些朝堂上的彎彎繞繞不明白。
他不悅地聽著朱瑩自語,忍不住道:「不殺他已經是爹爹仁德,阿娘要召回他做什麽?外麵人的言語難道阿娘就聽不見嗎,又想和他一起亂政麽?」
朱瑩停了筆,轉向他。
她忽覺這麽多年下來,自己忽略了小皇帝的某種心理。
他很容易被他人言論影響,去懷疑自己看到的一切。
哪怕旁人的流言蜚語,與他親眼所見之事,大相逕庭。
她指尖描摹著桌角花紋,間或輕輕敲擊,思索著自己的教育,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好像沒什麽太大的毛病。那些細微的不足之處,也已經讓宮中的其他人填補上了。
那麽,大約便是她與他的血緣,成了橫亙在他們之間的詛咒吧。
當他聽說撫養自己長大之人,正是殺害自己的生母之人時,便自覺地認為,一切錯誤都在她的身上。
也或許是皇權分外誘人的緣故。
她活了兩世。
兩世的歷史,有相同也有不同,交織於一處,在權利的角逐中,顯露出驚人的一致來。
為了權利,丈夫可以丟開妻子,母親可以拋棄兒子,做父親的皇帝可以殺死養成的太子,做王爺的兄弟也可以對兄長悍然下手。
那麽,她和小皇帝這樣的關係,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放在史書中後,便更是凐沒於萬千記載之中,微不足道的幾句話罷了。
楊本影倔強地看著她。
朱瑩本有許多話要說,與他對視片刻後,又覺得索然無味。
那些話全都沉沒於心肺,隻有說不清的感覺浮於表麵,朱瑩隻覺煩躁,淡淡地問:「亂政?」
楊本影點頭。
「我若是真要勾結宦官亂政,隻怕這大齊,如今已經沒你什麽事了。」朱瑩說。
楊本影一下子漲紅了臉。
他才要爭執,朱瑩已經命令宮人將他帶出去:「聖上既然有閑心,想這些有的沒的,不如去找先生,把從前逃過的課全都補上。」
他在粗壯的宮人手中,連掙紮都使不上力氣,最後被強行帶出了正殿,塞進車駕,由內衛一路護送,送去先生那裏。
走出殿門時,他忽然聽到裏頭,隱約飄來一句「愚不可及」。
似乎是嘆息,又似乎是陳述。
隻是不知道在說什麽人。
·
天瑞十年末,錢成璧病故。
他是個老人,年紀大了,一年一年地熬著寒冬,可惜沒能熬過這一年的飛雪寒霜。
朱瑩命兩個內閣大學士,分別為他寫下祭文和墓誌銘,又派陳太監帶著自己的諭祭,前往送葬。
天瑞十一年初,又有大臣趁錢成璧死去這件大事,彈劾王詠。
奏章裏言語間涉及到梁吉,又傳開了,傳到梁吉耳朵裏時,已經變得含義不佳。
錢公病故,於梁吉而言已經是莫大的打擊,又聽到這樣的傳聞,滿腔悲憤不知如何疏解。
朱瑩得知以後,派人帶她的旨意,前往安撫,叫他隻管戍守,不必在意流言。
同年五月中旬,越安又加進犯,聲勢浩大。
以梁吉一人管著三省之兵,本來沒什麽可擔心之處,可惜他手下得用的人實在不多,因而西北三省岌岌可危。
武舉開設,選□□的將領,放眼整個大齊來看,到底還是有限。
他們在宦海中沉浮,從中脫穎而出的將才,這裏分一點,那裏分一點,數目依舊捉襟見肘,少得令人著急。
七月時,梁吉病了一場,派人回京求援,朱瑩打算任用常家子弟,前往西北禦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