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秀清道:“是從兩個道童身上。”
千千道:“道童?難道是金童、銀童?”
馮秀清道:“我不知道他們叫什麽,但我在石柱周圍查看情況時,察覺到對麵半山腰有兩個孩子鬼鬼祟祟地躲在樹後向這邊看來。那時我離開,便是去找他們。兩個孩子雖不會武功,腳下輕功卻很利落,我追了好一會才追上,居然在他們身上發現了好幾包炸/藥。我本想質問他們究竟是誰指使的,但他們都是啞巴,說不出話來。我知道你們撐不了多久,沒有跟他們糾纏,拿了炸/藥便返回山洞。也不知那兩個孩子去了哪裏。”
千千憤憤地道:“原來是那兩個小混蛋想要把我們困在山洞裏,真是壞死了!”
眾人都沒有多言,大家心裏都清楚,如果沒有師祖道人的命令,兩個道童又怎敢那樣做呢?但他們不願多想,寧願把這件事當做是兩個孩子的膽大妄為、自作主張。
第148章 曲終人散
眾人在竹裏館休息了一天。
蕭琴見自己包袱中唯獨不見那張無弦琴和曲譜,便四處尋找,最終竟在師祖的書房尋到了。
琴已上弦,應當是出自師祖之手。隨手撥弄,聲音清亮動人。
琴旁放著那本《曲終人散》,念及這些日子發生的種種,也算悲涼得應景。
蕭琴坐在桌前,翻開曲譜讀了一遍,記在心中,彈奏了起來。
她本想回到仙樂教,隻在琴韻姑娘的墳前彈奏此曲,但此時琴曲具在,又久未奏曲,一時間忍不住技癢。
此曲雖曰“曲終人散”,卻意外地並不悲涼哀怨。曲調蓬勃大氣,浩如煙海,大有相忘於江湖的釋然與豁達。
想那作古三人,雖然生前種種悲情虐戀,令人唏噓,但真正曲終人散之時,撒手的撒手,釋懷的釋懷,留戀的留戀,也未嚐不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南宮乙聞聲進了房間,等待蕭琴曲終,二人一同在師祖的書房隨意翻看起來。他們發現在師祖的書案上放著幾本打開的書,很顯然是師祖這幾日還在研讀的。
蕭琴有些好奇,翻開來看,竟都是醫書,有《秘傳眼科龍木論》十卷、《銀海精微》兩卷,另有《世醫得效方》、《古今醫統大全》等零散的若幹卷。
蕭琴拿起一卷《秘傳眼科龍木論》,道:“我雙目失明後,爹和師父也從各處搜尋治眼睛的醫書,這部《龍木倫》我是見過的,但隻有殘缺不全的兩卷,沒想到師祖這裏竟有全套。這本《銀海精微》我卻沒有聽過,看樣子也是治眼病的醫書,墨跡居然還新的很。”
南宮乙拿過一卷《銀海精微》,道:“道家以目為銀海,難不成這是師祖所作?”
師祖道人曾說蕭琴的眼睛可以治,隻是需要些時日,看來並非虛言。蕭琴想到師祖這兩日還在研讀治眼睛的醫書,心中又是一陣難過。南宮乙的心情更為複雜,他想不明白為何師祖一邊說要眾人陪葬,一邊還對蕭琴的眼病如此上心。
蕭琴道:“師祖說他將所有典籍都傳給師父,不知我問師父要了這些書,她會不會給我呢?哎,就算要來了,我也沒有幾日可以研讀了。”
南宮乙道:“我雖對醫術一竅不通,但從現在開始研究,也應該不算晚吧?”
二人相視一笑,決定去找馮秀清討書。
此時,馮秀清卻已收拾好行裝,打算離去。
蕭琴見狀,問道:“師父,您這麽急著就要離開?”
馮秀清道:“為師本應替師父守靈至頭七,奈何有要事在身。我與峨眉掌門雲眉師太約定下月初一在峨眉一會,還有半個月的時間,若不馬上動身,恐怕會負約。而且我也想走一趟蜀中謝家,笑兒出了如此大事,也怪我平日管教不多,是應上門賠個不是。”
“師父獨自上路?”
“我想帶著千千一起去。如今她無所依靠,就讓她跟著我吧。”
蕭琴聽師父這樣說,便放心了。
“那師祖這裏呢?”
“江師弟會替我照看。”
“師父與江師叔二十幾年未見,再聚又如此匆匆,是不是……”
馮秀清淡淡一笑,“來日方長。他說他願意一直留在竹裏館,同我一起繼承師父的遺誌。我行走江湖多年,恐怕難以停留在一個地方,江師弟願意替我照看這裏、照看師父,我也就放心了。能時常回來看一眼,也讓我在漂泊江湖時心有所依。況且,這裏離蘇州也不算太遠……琴兒,你今後有何打算?”
蕭琴想了想,道:“我打算先回趟家待上幾日,再回太原處理一些仙樂教的事情。至於之後……我同南宮乙商量,先去武當拜會居正掌門,再去四川謝家,他想代江雲生給謝家賠個不是。這一趟走下來,恐怕就要大半年的時間了。我們路上還會尋訪名醫,天大地大,說不定就能遇到可以醫治我眼睛的神醫呢。”
馮秀清見蕭琴如此豁達,微笑道:“有南宮乙陪著你,我也就放心了。”
蕭琴又道:“師父,師祖桌上的那些醫書,你若現在不用,能否先借我一陣子?我瞧師祖那有好多治眼疾的書,說不定能找到些妙方。”
馮秀清卻麵有難色,“琴兒,不是師父小氣,隻不過你來晚了一步,那些書已經被別人要去了。”
千千道:“道童?難道是金童、銀童?”
馮秀清道:“我不知道他們叫什麽,但我在石柱周圍查看情況時,察覺到對麵半山腰有兩個孩子鬼鬼祟祟地躲在樹後向這邊看來。那時我離開,便是去找他們。兩個孩子雖不會武功,腳下輕功卻很利落,我追了好一會才追上,居然在他們身上發現了好幾包炸/藥。我本想質問他們究竟是誰指使的,但他們都是啞巴,說不出話來。我知道你們撐不了多久,沒有跟他們糾纏,拿了炸/藥便返回山洞。也不知那兩個孩子去了哪裏。”
千千憤憤地道:“原來是那兩個小混蛋想要把我們困在山洞裏,真是壞死了!”
眾人都沒有多言,大家心裏都清楚,如果沒有師祖道人的命令,兩個道童又怎敢那樣做呢?但他們不願多想,寧願把這件事當做是兩個孩子的膽大妄為、自作主張。
第148章 曲終人散
眾人在竹裏館休息了一天。
蕭琴見自己包袱中唯獨不見那張無弦琴和曲譜,便四處尋找,最終竟在師祖的書房尋到了。
琴已上弦,應當是出自師祖之手。隨手撥弄,聲音清亮動人。
琴旁放著那本《曲終人散》,念及這些日子發生的種種,也算悲涼得應景。
蕭琴坐在桌前,翻開曲譜讀了一遍,記在心中,彈奏了起來。
她本想回到仙樂教,隻在琴韻姑娘的墳前彈奏此曲,但此時琴曲具在,又久未奏曲,一時間忍不住技癢。
此曲雖曰“曲終人散”,卻意外地並不悲涼哀怨。曲調蓬勃大氣,浩如煙海,大有相忘於江湖的釋然與豁達。
想那作古三人,雖然生前種種悲情虐戀,令人唏噓,但真正曲終人散之時,撒手的撒手,釋懷的釋懷,留戀的留戀,也未嚐不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南宮乙聞聲進了房間,等待蕭琴曲終,二人一同在師祖的書房隨意翻看起來。他們發現在師祖的書案上放著幾本打開的書,很顯然是師祖這幾日還在研讀的。
蕭琴有些好奇,翻開來看,竟都是醫書,有《秘傳眼科龍木論》十卷、《銀海精微》兩卷,另有《世醫得效方》、《古今醫統大全》等零散的若幹卷。
蕭琴拿起一卷《秘傳眼科龍木論》,道:“我雙目失明後,爹和師父也從各處搜尋治眼睛的醫書,這部《龍木倫》我是見過的,但隻有殘缺不全的兩卷,沒想到師祖這裏竟有全套。這本《銀海精微》我卻沒有聽過,看樣子也是治眼病的醫書,墨跡居然還新的很。”
南宮乙拿過一卷《銀海精微》,道:“道家以目為銀海,難不成這是師祖所作?”
師祖道人曾說蕭琴的眼睛可以治,隻是需要些時日,看來並非虛言。蕭琴想到師祖這兩日還在研讀治眼睛的醫書,心中又是一陣難過。南宮乙的心情更為複雜,他想不明白為何師祖一邊說要眾人陪葬,一邊還對蕭琴的眼病如此上心。
蕭琴道:“師祖說他將所有典籍都傳給師父,不知我問師父要了這些書,她會不會給我呢?哎,就算要來了,我也沒有幾日可以研讀了。”
南宮乙道:“我雖對醫術一竅不通,但從現在開始研究,也應該不算晚吧?”
二人相視一笑,決定去找馮秀清討書。
此時,馮秀清卻已收拾好行裝,打算離去。
蕭琴見狀,問道:“師父,您這麽急著就要離開?”
馮秀清道:“為師本應替師父守靈至頭七,奈何有要事在身。我與峨眉掌門雲眉師太約定下月初一在峨眉一會,還有半個月的時間,若不馬上動身,恐怕會負約。而且我也想走一趟蜀中謝家,笑兒出了如此大事,也怪我平日管教不多,是應上門賠個不是。”
“師父獨自上路?”
“我想帶著千千一起去。如今她無所依靠,就讓她跟著我吧。”
蕭琴聽師父這樣說,便放心了。
“那師祖這裏呢?”
“江師弟會替我照看。”
“師父與江師叔二十幾年未見,再聚又如此匆匆,是不是……”
馮秀清淡淡一笑,“來日方長。他說他願意一直留在竹裏館,同我一起繼承師父的遺誌。我行走江湖多年,恐怕難以停留在一個地方,江師弟願意替我照看這裏、照看師父,我也就放心了。能時常回來看一眼,也讓我在漂泊江湖時心有所依。況且,這裏離蘇州也不算太遠……琴兒,你今後有何打算?”
蕭琴想了想,道:“我打算先回趟家待上幾日,再回太原處理一些仙樂教的事情。至於之後……我同南宮乙商量,先去武當拜會居正掌門,再去四川謝家,他想代江雲生給謝家賠個不是。這一趟走下來,恐怕就要大半年的時間了。我們路上還會尋訪名醫,天大地大,說不定就能遇到可以醫治我眼睛的神醫呢。”
馮秀清見蕭琴如此豁達,微笑道:“有南宮乙陪著你,我也就放心了。”
蕭琴又道:“師父,師祖桌上的那些醫書,你若現在不用,能否先借我一陣子?我瞧師祖那有好多治眼疾的書,說不定能找到些妙方。”
馮秀清卻麵有難色,“琴兒,不是師父小氣,隻不過你來晚了一步,那些書已經被別人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