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張瀾半信半疑。


    郭濤看了葉青瑤一眼,忙不迭點頭應道:“是,是的……張參將,我……”


    “帶他去軍營。”


    張瀾打斷他,下令後即扭頭離開。


    “張參將,他是您的……”後麵幾個人有些不知所措,他們想搞明白郭濤與張瀾的關係。


    “路上認識的,算不上熟,帶他下去吧,”張瀾推著葉青瑤,頭也不回道,“我把這小姑娘送到城裏就回軍營。你們也早點離開此地,不要逗留,免得那玩意又出來吃人。”


    “是!”


    聽得背後齊刷刷應聲,葉青瑤不禁好奇道:“‘那玩意’?是什麽?”


    “所以我問,你還記得你昨晚做了什麽嗎?”


    “我做了夢,我……”葉青瑤想到自己還一身臭味,正是那活物的血灑了她一身,“嘔……我好像殺了一個東西。”


    “是這個東西嗎?”


    張瀾示意停步,側旁一群人便停下交流,自覺讓出一條道,露出一具黑乎乎的龐然大物。


    “哎喲我日!”葉青瑤看清那東西,忍不住爆粗罵一聲太陽,“這是啥?!”


    眼前應是一具動物的屍體:軀體看著像一種蜥蜴,橫臥著就有半人高、五丈長,四條胳膊也跟人一樣粗壯——幸好此時已無力地癱在兩側。


    而它的頭——這蜥蜴並沒有一個屬於蜥蜴該有的腦袋。


    應該說,那是個骷髏,一個骨骼外露的頭顱,並且這骨骼,怎麽看怎麽像個人頭……


    “人頭”口微張,從兩排尖銳的牙齒中溢出不少觸手一般的舌頭。


    “我們發現你們的時候,它大半個身子壓在你身上,好不容易才把它拖過來的。但這到底是什麽呢?”張瀾喃喃道,“我也是第一次見。”


    他們對著這東西靜默了一陣。作為人而言,這世上有很多東西未曾見過,尚處於陌生。人對未知理當保有敬畏,所以葉青瑤想,她是在敬畏著:沒想到這天地間竟能孕育出這麽奇醜的東西來!


    張瀾開始說故事:“我小時候聽家鄉那些鬼故事,說有個人有天發現家中爬出一條家蛇。若是尋常的蛇也就罷了,但那條蛇卻頂了個狀若人形的腦袋。這人害怕,就一柴刀把那蛇剁死了。傳言,蛇之類的動物若要修煉得道,需要先修行成人。被剁死的那條蛇就是修行到一半,才把人的頭修煉出來,可惜沒福氣修行完全成人……”


    “那後來呢?”葉青瑤追問。


    “那人後來也死了,”張瀾那手在鼻子前扇了扇,“所以您殺了這種鬼玩意,還請自求多福。”


    “……”


    蜥蜴一身墨綠色的鱗片在陽光下閃爍著晶瑩的光澤,但臭氣也是熏天。


    “你覺得它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的?”她問。


    “我怎麽知道!”張瀾不耐煩道,“也可能它是一條龍。”


    “這鬼樣子能是龍??”


    “又不是符合你想像的才算是,”張瀾對那屍體指指點點,“你看有爪子,有尾巴,鱗片倒著長,還能在晚上製造陰兵借道的幻象,以致這地方多年來的種種傳說……我隻能想到《三才圖會》裏的蜃龍。”


    所謂蜃龍,來自於明人王圻和他兒子王思義的想像,書寫時天馬行空,所謂“雉雞與龍□□而生的蛋”常人看來也著實荒唐,但現在有一個相似的依據就在這裏。


    書裏的龍會塑造出空中樓閣,而昨晚,她和郭濤確實看到了如同海市蜃樓的幻象。


    “走吧,留在這裏也無濟於事……你幹什麽?”


    張瀾沒來得及阻止,葉青瑤如被吸引般,漸漸靠近那顆頭,將手掌撫了上去。


    夢術催動,一瞬間,奔湧而出的記憶沖入她的腦海:無數的人、無數的魂、生者的、死者的、吃人的、被吃的……統統堆積到她眼中!


    “散!”眼看神識即將被吞沒,她大喝一聲恢復了清醒。


    身邊眾人一退,都被她的舉動嚇了一跳。


    “你……沒事兒吧?”有人問,接著看向張瀾,眼神也變得古怪起來,好似在說:張參將,您義妹是不是腦子有問題?


    “我要它的腦袋!”她旁若無人地站起身,要求道。


    張瀾反應過來,立刻訓斥:“你要這個幹什麽臭烘烘的!”


    “我斬殺的,這是我的獵物!”她理直氣壯,說起來……也不是沒有道理。


    “好吧,隨你的便,走走!回去洗澡去!淋了一身臭血臭死了!”張瀾再次捏住鼻子,命人用斧子斬下怪物首級,這便讓葉青瑤抱著走了。


    他們沿著古街往回走,一路上望去,兩側房屋破敗,大張的門窗裏黑洞洞,曾幾何時這裏也是人聲鼎沸的小城。


    葉青瑤想到夜晚所看到的街景,再看現下的殘敗景象,記憶與現實兩相交疊,心口一陣悶堵。


    她還聽到身旁張瀾絮絮叨叨說些當地的傳說,他說那動物是龍不是沒有依據,因為據說葉霖當時,就在城裏囚了一條龍,後來龍怎麽樣了不知道,外人更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臨時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渺緲孤舟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渺緲孤舟客並收藏江湖臨時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