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還算識得禮數!”
芩嬤嬤把南星瞪了眼,生生把他的話逼了回去,又轉眼重新打量下羅紈之,見她柔柔弱弱,麵露愁色。
一看就十分好拿捏。
“那就走吧!”芩嬤嬤因為她乖順,沒有讓人架著她。
羅紈之怯怯應“是”。
從扶光院到老夫人住的磐鬆院路程不短,幾個人頂著烈日一路走來,穿過兩棵鬆柏老樹,就見一處白霧繚繞的院落。
穿過廊橋,進入正堂,老夫人膝前有幾位年輕的女郎環繞,其中兩個還與羅紈之在家塾有過點頭之交。
“老夫人,人帶來了!”芩嬤嬤急不可耐地打斷謝老夫人與謝家小娘子的和睦氛圍。
羅紈之走至中央,在一幹人或好奇或審視的注視下,自然抬起臉,直視被人簇擁在中間的老夫人。
已是花甲之年的王老夫人精神矍鑠,除卻花白的頭發和眼角的皺紋,她看起來算不得老,而且還因為她那雙明銳的眸子顯得格外精明,讓人不敢小覷。
“你就是羅九娘?聽聞前些日子鬧出不少事來。”她淡淡出聲,語氣裏不辯喜怒。
羅紈之目光瞥向站定在老夫人身後,昂首挺胸的芩嬤嬤。
可見在此之前,她沒少往老夫人耳中添油加醋。
不過芩嬤嬤算是估錯了,若以為她會因為畏懼馬上跪地求饒更是大錯特錯。
羅紈之迎回老夫人的目光,很快眼眶裏淚霧彌漫,語氣低落道:“回老夫人的話,阿紈確實在前段時間經曆了不少事情。”
這一垂淚,讓她那張美麗的臉猶如雨過的海。棠花,嬌憐動人。
芩嬤嬤都看直了眼。
這女郎剛可不是這幅做派,怎麽一到老夫人麵前,就先委屈上了?
“哦?”王老夫人也沒有料到她會是這個好像還打算向她訴苦的反應。
要不是真的軟弱,要不就是心機深沉。
羅紈之馬上一點頭,趁機就講其自己被騙到林子一事的前因後果。
謝三郎到扶桑城,對下邊的人又是懲戒又是調派,鬧得動靜很大,這樣的事情早有人傳信給還在歸途的老夫人得知。
謝昀管理部曲手下那都是他作為宗子的權力,可當這個前提是為一個出身低微的小女郎出氣,足以讓老夫人提高警惕。
“阿紈也不知道為何那位侍衛要如此對我,但是能夠救下郎君,阿紈無怨無悔。”說罷,她就站在那兒,目光不偏不倚望著老夫人,嬌柔卻不軟弱。
好似即便老夫人要為這件事“為難”她,她也不會後悔自己進去涉險。
芩嬤嬤忍不住破口罵:“你這刁潑的女郎!東拉西扯這些作甚!”
她分明是在混淆視聽。
老夫人抬手止住了芩嬤嬤,“哦?為何?”
羅紈之目光澄澈,既沒有謙卑也沒有貪慕,隻是平靜道:“郎君出色優異,乃世間少有,就如稀世寶玉,盼其能玉澤萬世,故而不忍其有半分損傷。”
老夫人心中一動。
她何嚐不也是這樣,從一眾年幼的孫輩當中一眼看出三郎非凡品,從此對他百般嗬護培養,更不願意他受到任何傷害。
羅紈之和她有相同的覺悟,無疑讓她心中的怒火平息不少。
“話雖說得好聽,但你也不能否認自個對三郎、九郎別有用心。”芩嬤嬤就怕老夫人被羅紈之三言兩語說動,連忙道:“這可是大家有目共睹。”
老夫人立刻又拉起了臉。
不錯,這女郎天生一雙多情的美目,一看就會勾人,兄弟鬩牆這樣的事會帶來太多不安定的因素,這是謝家絕對不允許的。
“我與三郎、九郎都清白著,芩嬤嬤何苦急著要汙我名聲?”羅紈之泫然欲淚,微微哽咽道:“九娘出身雖非高貴,遭此劫難無處言說,隻願安穩度日,絕不想挑弄是非,惹出讓郎君為難之事!”
她句句在訴說自己的委屈,又句句另有所指。
讓郎君為難的另有其人,她不過是救了郎君又給人害了。
芩嬤嬤一張老臉黑了個徹底。
旁邊乖乖聽著的謝家小女郎搖了搖老夫人的手臂,“祖母,我覺得羅娘子說的有道理欸,更何況她與九兄一起的時候大多都是在研究功課,我們幾個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像是……”
她瞟了眼凶巴巴的芩嬤嬤,放低了聲音道:“不像是有些人說的那樣不堪。”
老夫人沒有料到自己的小孫女居然會幫羅紈之說話。
這全靠羅紈之在家塾裏從不惹是生非,認真學習的態度所致,夫子們起初不看好她,後邊見她果真是來讀書的,漸漸也接納她了。
而謝家的小郎君、小女郎們又看見九郎待她格外和善親切,自然而然也覺得她為人還不錯,身份低點也不是什麽很大的事。
所以這個關頭才願意為她說一兩句公道話。
羅紈之低頭擦了下眼淚,沒有出聲,任由老夫人把她反覆打量。
等到芩嬤嬤再想開口的時候,羅紈之才及時道:“老夫人,至於那日我不慎飲用了下了藥的酒,又被人別有用心送到九郎院子,此事尚存不少疑點,因芩娘子不配合,故而還不知道是誰對我下的手,對我下手也就罷了,阿紈是無足輕重,但我到底還是扶光院的人,萬一讓郎君也喝到或碰到不幹不淨的東西……”
對外,三郎並沒有公布羅紈之究竟是中了什麽藥,外界猜測很多,所以羅紈之這一說就把事情變得嚴重起來。
總而言之那藥肯定不會是好東西。
老夫人臉色逐漸難看,一旦代入羅紈之口中所說的那些事,她再無法忍受。
確實,這件事必須嚴查!
無論底下人如何爭寵爭鬥,都不該牽扯到謝家的郎君身上,尤其是三郎。
“說的不錯,千不該萬不該這件事不能發生在三郎的周圍,芩嬤嬤,這件事既然牽扯進阿玲,那就查清楚些,看看是誰在後頭搞的鬼。”
芩嬤嬤暗暗倒抽了口氣,她瞪著羅紈之,整張臉都氣得發抖。
羅紈之朝她輕揚唇角。
在她的淺笑中,芩嬤嬤這才回味過來羅紈之先前的示弱,心中震驚。
這女郎難道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到老夫人麵前,趁此機會引起老夫人的重視?
“芩嬤嬤?”老夫人疑惑身邊人沒有反應。
難道她不願意早點還芩玲兒清白嗎?
芩嬤嬤咬咬牙道:“老夫人,即便要查,這女郎也不該再留在三郎身邊了啊!”
她不屑地瞥了眼羅紈之,道:“聽聞常康王看上了這女郎,還想要她,隻是三郎不肯,故而還與常康王鬧得有些不愉快,不過是個小女郎,既然被王爺惦記上了,也不好再留在三郎身邊了,還不如做個順手人氣。”
羅紈之沒想到芩嬤嬤這麽不要臉,身上的血都涼了一半,但見老夫人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急道:“老夫人……”
“我來遲了麽,好熱鬧啊。”
人未至,先聽見一道笑聲,緊接著有婢女挑起遮陽的竹簾,就見一位儀容溫雅的美婦抱著一隻通體雪白的貓兒,領著幾位仆婦進來。
羅紈之馬上就認出了她。
是先前在家塾樹下見過的那位娘子。
她果然是位身份尊貴的夫人。
“二伯母!”還在老夫人膝邊的小女郎立刻站了起來,甜甜喊了聲。
蕭夫人走上前,順勢把貓兒放進小女郎懷裏,叫她到邊上玩去,自己走上前坐到老夫人下手的位置。
羅紈之雖然猜到她尊貴,但沒料到她就是謝三郎的生母,那位蕭夫人。
老夫人擰著眉,“你怎麽來了。”
聽語氣,似乎不怎麽待見這位蕭夫人。
“我約了羅娘子一起賞花,卻左等右等見不到人,這才知道是給母親請來了,所以也不請自來。”蕭夫人對羅紈之一笑。
羅紈之愣了下,觸及那位蕭夫人和善的目光才明白她的好意,心中微動。
老夫人哼了聲,指著她肩頭衣擺上殘留的木樨花瓣道:“省省吧,誰不知道闔府上下就數你是個懶骨頭,無事不登三寶殿。”
花都落了一身,可見在門口站著聽熱鬧不止一小會了。
蕭夫人笑吟吟也不解釋,伸手淡定地把花瓣拍了拍,才笑道:“這不是事關我兒麽,做母親的自然要擔心些,聽聞拖了好幾日沒有結果,我就過來問一句,不奇怪吧?”
事情發生在扶光院的人身上,所以蕭夫人說事關三郎也無錯。
周圍的人,麵色各異。
這蕭夫人向來隨性,不拘小節,故而外邊都說她有名士之風。
但是熟悉的人都明白,她才是那個最難對付的。
“芩嬤嬤,你侄孫女是不是有什麽難言之隱?你身為長輩應當多開解一二,不該為了一點小性子,耽擱了老夫人以及我們的時間,對不對?”她溫聲細語,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
芩嬤嬤卻在她敏銳的目光下冷汗涔涔,訥訥道:“是,老奴回去就跟她說,定要她知而不言!”
蕭夫人轉頭又笑眼彎彎看著老夫人,“這事本也與羅娘子無關,母親問她也問不出什麽。”
老夫人聽出她的意思,沒好氣地擺擺手,“你既然著急賞花,領走就是。”
蕭夫人歡歡喜喜起身拜謝老夫人,“母親疼我,那我便不打擾母親休息了。”
說罷就叫上羅紈之一起離開。
從她進來到坐下再到出去,全程不過幾句話,未到半炷香的功夫。
可見她實在任性。
羅紈之啞然,隨蕭夫人一路往外,見仆婦為她撐傘遮陽,她自個捏著把刀扇搖個不停,酷暑炎熱令她不適。
可她卻還特意來跑了這一趟。
羅紈之不解,蕭夫人為何會來“救”她?
蕭夫人的住處叫風儀院,四周繁花錦簇,有風來時,花香沁鼻。
正屋窗洞敞開,垂著湘妃竹簾遮光,四角還擺放著冒著寒氣的冰鑒,故而比外邊涼快不少。
蕭夫人換了身淺碧色紗羅裙,烏發鬆挽,比起在老夫人屋中時鬆弛不少,隨意一抬手讓羅紈之落座。
羅紈之略有些不自然。
比起謝老夫人,她其實更害怕麵對蕭夫人。
或許因為她是三郎的生母,和三郎有著更密切的關係。
而她正為與三郎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所煩憂。
芩嬤嬤把南星瞪了眼,生生把他的話逼了回去,又轉眼重新打量下羅紈之,見她柔柔弱弱,麵露愁色。
一看就十分好拿捏。
“那就走吧!”芩嬤嬤因為她乖順,沒有讓人架著她。
羅紈之怯怯應“是”。
從扶光院到老夫人住的磐鬆院路程不短,幾個人頂著烈日一路走來,穿過兩棵鬆柏老樹,就見一處白霧繚繞的院落。
穿過廊橋,進入正堂,老夫人膝前有幾位年輕的女郎環繞,其中兩個還與羅紈之在家塾有過點頭之交。
“老夫人,人帶來了!”芩嬤嬤急不可耐地打斷謝老夫人與謝家小娘子的和睦氛圍。
羅紈之走至中央,在一幹人或好奇或審視的注視下,自然抬起臉,直視被人簇擁在中間的老夫人。
已是花甲之年的王老夫人精神矍鑠,除卻花白的頭發和眼角的皺紋,她看起來算不得老,而且還因為她那雙明銳的眸子顯得格外精明,讓人不敢小覷。
“你就是羅九娘?聽聞前些日子鬧出不少事來。”她淡淡出聲,語氣裏不辯喜怒。
羅紈之目光瞥向站定在老夫人身後,昂首挺胸的芩嬤嬤。
可見在此之前,她沒少往老夫人耳中添油加醋。
不過芩嬤嬤算是估錯了,若以為她會因為畏懼馬上跪地求饒更是大錯特錯。
羅紈之迎回老夫人的目光,很快眼眶裏淚霧彌漫,語氣低落道:“回老夫人的話,阿紈確實在前段時間經曆了不少事情。”
這一垂淚,讓她那張美麗的臉猶如雨過的海。棠花,嬌憐動人。
芩嬤嬤都看直了眼。
這女郎剛可不是這幅做派,怎麽一到老夫人麵前,就先委屈上了?
“哦?”王老夫人也沒有料到她會是這個好像還打算向她訴苦的反應。
要不是真的軟弱,要不就是心機深沉。
羅紈之馬上一點頭,趁機就講其自己被騙到林子一事的前因後果。
謝三郎到扶桑城,對下邊的人又是懲戒又是調派,鬧得動靜很大,這樣的事情早有人傳信給還在歸途的老夫人得知。
謝昀管理部曲手下那都是他作為宗子的權力,可當這個前提是為一個出身低微的小女郎出氣,足以讓老夫人提高警惕。
“阿紈也不知道為何那位侍衛要如此對我,但是能夠救下郎君,阿紈無怨無悔。”說罷,她就站在那兒,目光不偏不倚望著老夫人,嬌柔卻不軟弱。
好似即便老夫人要為這件事“為難”她,她也不會後悔自己進去涉險。
芩嬤嬤忍不住破口罵:“你這刁潑的女郎!東拉西扯這些作甚!”
她分明是在混淆視聽。
老夫人抬手止住了芩嬤嬤,“哦?為何?”
羅紈之目光澄澈,既沒有謙卑也沒有貪慕,隻是平靜道:“郎君出色優異,乃世間少有,就如稀世寶玉,盼其能玉澤萬世,故而不忍其有半分損傷。”
老夫人心中一動。
她何嚐不也是這樣,從一眾年幼的孫輩當中一眼看出三郎非凡品,從此對他百般嗬護培養,更不願意他受到任何傷害。
羅紈之和她有相同的覺悟,無疑讓她心中的怒火平息不少。
“話雖說得好聽,但你也不能否認自個對三郎、九郎別有用心。”芩嬤嬤就怕老夫人被羅紈之三言兩語說動,連忙道:“這可是大家有目共睹。”
老夫人立刻又拉起了臉。
不錯,這女郎天生一雙多情的美目,一看就會勾人,兄弟鬩牆這樣的事會帶來太多不安定的因素,這是謝家絕對不允許的。
“我與三郎、九郎都清白著,芩嬤嬤何苦急著要汙我名聲?”羅紈之泫然欲淚,微微哽咽道:“九娘出身雖非高貴,遭此劫難無處言說,隻願安穩度日,絕不想挑弄是非,惹出讓郎君為難之事!”
她句句在訴說自己的委屈,又句句另有所指。
讓郎君為難的另有其人,她不過是救了郎君又給人害了。
芩嬤嬤一張老臉黑了個徹底。
旁邊乖乖聽著的謝家小女郎搖了搖老夫人的手臂,“祖母,我覺得羅娘子說的有道理欸,更何況她與九兄一起的時候大多都是在研究功課,我們幾個都是有目共睹的,不像是……”
她瞟了眼凶巴巴的芩嬤嬤,放低了聲音道:“不像是有些人說的那樣不堪。”
老夫人沒有料到自己的小孫女居然會幫羅紈之說話。
這全靠羅紈之在家塾裏從不惹是生非,認真學習的態度所致,夫子們起初不看好她,後邊見她果真是來讀書的,漸漸也接納她了。
而謝家的小郎君、小女郎們又看見九郎待她格外和善親切,自然而然也覺得她為人還不錯,身份低點也不是什麽很大的事。
所以這個關頭才願意為她說一兩句公道話。
羅紈之低頭擦了下眼淚,沒有出聲,任由老夫人把她反覆打量。
等到芩嬤嬤再想開口的時候,羅紈之才及時道:“老夫人,至於那日我不慎飲用了下了藥的酒,又被人別有用心送到九郎院子,此事尚存不少疑點,因芩娘子不配合,故而還不知道是誰對我下的手,對我下手也就罷了,阿紈是無足輕重,但我到底還是扶光院的人,萬一讓郎君也喝到或碰到不幹不淨的東西……”
對外,三郎並沒有公布羅紈之究竟是中了什麽藥,外界猜測很多,所以羅紈之這一說就把事情變得嚴重起來。
總而言之那藥肯定不會是好東西。
老夫人臉色逐漸難看,一旦代入羅紈之口中所說的那些事,她再無法忍受。
確實,這件事必須嚴查!
無論底下人如何爭寵爭鬥,都不該牽扯到謝家的郎君身上,尤其是三郎。
“說的不錯,千不該萬不該這件事不能發生在三郎的周圍,芩嬤嬤,這件事既然牽扯進阿玲,那就查清楚些,看看是誰在後頭搞的鬼。”
芩嬤嬤暗暗倒抽了口氣,她瞪著羅紈之,整張臉都氣得發抖。
羅紈之朝她輕揚唇角。
在她的淺笑中,芩嬤嬤這才回味過來羅紈之先前的示弱,心中震驚。
這女郎難道從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到老夫人麵前,趁此機會引起老夫人的重視?
“芩嬤嬤?”老夫人疑惑身邊人沒有反應。
難道她不願意早點還芩玲兒清白嗎?
芩嬤嬤咬咬牙道:“老夫人,即便要查,這女郎也不該再留在三郎身邊了啊!”
她不屑地瞥了眼羅紈之,道:“聽聞常康王看上了這女郎,還想要她,隻是三郎不肯,故而還與常康王鬧得有些不愉快,不過是個小女郎,既然被王爺惦記上了,也不好再留在三郎身邊了,還不如做個順手人氣。”
羅紈之沒想到芩嬤嬤這麽不要臉,身上的血都涼了一半,但見老夫人若有所思的樣子,不由急道:“老夫人……”
“我來遲了麽,好熱鬧啊。”
人未至,先聽見一道笑聲,緊接著有婢女挑起遮陽的竹簾,就見一位儀容溫雅的美婦抱著一隻通體雪白的貓兒,領著幾位仆婦進來。
羅紈之馬上就認出了她。
是先前在家塾樹下見過的那位娘子。
她果然是位身份尊貴的夫人。
“二伯母!”還在老夫人膝邊的小女郎立刻站了起來,甜甜喊了聲。
蕭夫人走上前,順勢把貓兒放進小女郎懷裏,叫她到邊上玩去,自己走上前坐到老夫人下手的位置。
羅紈之雖然猜到她尊貴,但沒料到她就是謝三郎的生母,那位蕭夫人。
老夫人擰著眉,“你怎麽來了。”
聽語氣,似乎不怎麽待見這位蕭夫人。
“我約了羅娘子一起賞花,卻左等右等見不到人,這才知道是給母親請來了,所以也不請自來。”蕭夫人對羅紈之一笑。
羅紈之愣了下,觸及那位蕭夫人和善的目光才明白她的好意,心中微動。
老夫人哼了聲,指著她肩頭衣擺上殘留的木樨花瓣道:“省省吧,誰不知道闔府上下就數你是個懶骨頭,無事不登三寶殿。”
花都落了一身,可見在門口站著聽熱鬧不止一小會了。
蕭夫人笑吟吟也不解釋,伸手淡定地把花瓣拍了拍,才笑道:“這不是事關我兒麽,做母親的自然要擔心些,聽聞拖了好幾日沒有結果,我就過來問一句,不奇怪吧?”
事情發生在扶光院的人身上,所以蕭夫人說事關三郎也無錯。
周圍的人,麵色各異。
這蕭夫人向來隨性,不拘小節,故而外邊都說她有名士之風。
但是熟悉的人都明白,她才是那個最難對付的。
“芩嬤嬤,你侄孫女是不是有什麽難言之隱?你身為長輩應當多開解一二,不該為了一點小性子,耽擱了老夫人以及我們的時間,對不對?”她溫聲細語,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
芩嬤嬤卻在她敏銳的目光下冷汗涔涔,訥訥道:“是,老奴回去就跟她說,定要她知而不言!”
蕭夫人轉頭又笑眼彎彎看著老夫人,“這事本也與羅娘子無關,母親問她也問不出什麽。”
老夫人聽出她的意思,沒好氣地擺擺手,“你既然著急賞花,領走就是。”
蕭夫人歡歡喜喜起身拜謝老夫人,“母親疼我,那我便不打擾母親休息了。”
說罷就叫上羅紈之一起離開。
從她進來到坐下再到出去,全程不過幾句話,未到半炷香的功夫。
可見她實在任性。
羅紈之啞然,隨蕭夫人一路往外,見仆婦為她撐傘遮陽,她自個捏著把刀扇搖個不停,酷暑炎熱令她不適。
可她卻還特意來跑了這一趟。
羅紈之不解,蕭夫人為何會來“救”她?
蕭夫人的住處叫風儀院,四周繁花錦簇,有風來時,花香沁鼻。
正屋窗洞敞開,垂著湘妃竹簾遮光,四角還擺放著冒著寒氣的冰鑒,故而比外邊涼快不少。
蕭夫人換了身淺碧色紗羅裙,烏發鬆挽,比起在老夫人屋中時鬆弛不少,隨意一抬手讓羅紈之落座。
羅紈之略有些不自然。
比起謝老夫人,她其實更害怕麵對蕭夫人。
或許因為她是三郎的生母,和三郎有著更密切的關係。
而她正為與三郎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所煩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