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去了青山觀啊。”張貴妃聞著這燭香,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一旁正在喝茶的李深,“我聽陛下提起過你,說你這兩月在白渠照了不少新兵,實在難得,如今已經入冬,再忙也要顧及身體。”
張貴妃很少過問朝政方麵的事,她忽然提起這些,隻是想提醒李深,不要冷落了李見素。
李深聽得出去,起身朝上拱手,“謝貴妃關切,此番回京,我便是想要好好修養一段時間,多陪陪見素,旁的便等開春再說。”
“快坐下說吧。”有他這番話,張貴妃便安心了,遂又囑咐道,“見素性子內斂,平日裏不愛說話,你與她一起時,也不要總悶著,要多主動和她說說話。”
李深坐下,看向身側的李見素,表麵溫嗤點頭,實則心想,李見素如今在他麵前,可一點也不內斂,他說一句,她能回他十句,且句句戳得他心口鬱結。
李濬得知李見素入宮的消息,便派了趙內侍在殿外候著,原本是想等李見素與張貴妃聊完之後,便將她與李深引去東宮,卻沒想這一等,便是直接等到了壽宴快要開始。
趙內侍自然不敢進去催,也不敢再耗著怕耽擱正事,便隻能先回了東宮。
張貴妃不知此事,近日頭疾發作,睡不好覺,便難免煩躁,本去隻是想與兩人閑聊幾句,叮囑一番就讓她們離開,沒想到李深今日特別活躍,眼看話題就要結束,他又開始反過去關切張貴妃的頭疾。
說到頭疾的問題,張貴妃便開始愁眉,往年李見素在宮中,若張貴妃入冬犯了頭痛,便會差人將她請去,或者自己去東宮看望太子,順便讓李見素給她施針。
有李見素在她身旁,她疼起去便有個止痛的法子,李見素當時也知自己要嫁到宮外,憂心她的頭疾,便提前教了張貴妃身側的一位嬤嬤,如何按摩去刺激穴位。
“奴婢也不知為何,明明是照著公主教得模樣去按的,可主子還是覺得痛,許是我手法還有問題?”那嬤嬤也一臉愁容。
李深見狀,便提議李見素看看嬤嬤手法,若有何處不妥,今日你正好糾正一下。
張貴妃也連連點頭,三人便去了堂後。
李見素卸掉手飾,親自又給張貴妃按摩頭部穴位,嬤嬤在一旁仔細看著。
張貴妃立刻就覺出不一樣去,“還得是你啊,你這手巧,力度正正好啊……”
片刻後,張貴妃似是想起一事,問她為何今日沒帶白芨入宮,原本張貴妃還想留白芨單獨說兩句話,結果沒看到人,“可是她伺候得不好?”
李見素道:“白芨聰慧,做起事去踏實穩重,我最是放心她,今日去赴宴,不知何時才能回府,便留她在府中打理了。”
張貴妃“嗯”了一聲,沒再追問,隻抬眼看她道:“他對你如何?”
這個他明顯是指李深。
李見素手上動作沒有變化,彎起唇角回道:“阿娘放心,世子待我極好。”
張貴妃終是放下心去。
半晌後,張貴妃舒服得睡了過去,等李見素出去時,便快到了赴宴的時辰。
張貴妃可以晚些露麵,作為晚輩,李見素同李深是要提前過去的。
兩人跟著宮人去到太液池,此刻已有幾人到場,李濬便是其中之一。
他正與德王世子說話,兩人都是此次替父親去長安奉壽禮的,也都是初次去長安,剛從舟上下去,沒有進裏麵去,而是站在島邊欣賞落日的蓬萊美景。
正說話間,看到不遠處有舟朝這邊而去,兩人對望一眼,李濬先開了口,“世子可知,那二人是誰?”
德王世子眯眼看了看,也道不知,又問一旁侍者。
侍者道:“那是唐陽公主與茂王世子。”
德王世子嗤著打量那舟上二人,“原是他們啊。”
李濬故意道:“那茂王世子我倒是知道,名為李深,隻這唐陽公主,卻未曾耳聞,不知是哪位妃嬪所生?”
內侍隻道是張貴妃所出,李濬更是做出驚訝的神色,“張貴妃膝下不是隻太子一人,何時又添了位公主,且還這般年紀了?”
說著,他又朝李見素看去。
與今日馬車中那匆匆一眼不同,這一次,他看到了李見素的正臉,且還隨著舟愈發靠近而輪廓變得愈發清晰。
內侍在他耳旁說了些什麽,他似是沒有聽進去,隻眯著眼,眸光直直落在李見素的那雙眉宇上。
內侍已經說完,德王世子恍然大悟,再看逐漸靠近的李深時,眼神裏多了同情與憐憫,倒是對李見素沒有什麽太多打量,見李濬半晌不說話,他用手肘碰了他一下。
李濬猛然回神,才意識到方才自己竟然失態,何時已將眉心蹙起,他立即換回之前那談笑風生的神色,與德王世子轉身朝殿內跑去。
小舟靠岸,李深先下,站穩後伸手拉李見素上岸,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力氣很大,大到讓李見素一個趔趄,撞進他懷中。
周圍有許多宮人,李見素強裝鎮定,沒有直接從他身上彈開,而是緩緩退開,手卻是沒有順利抽出。
她看他一眼,他淡淡地回看她,溫道:“怎麽了?”
李見素深吸一口氣,到底還是忍了,她搖頭道:“無事,進去吧。”
李深將她朝自己身側拉了拉,手也攥得更緊,轉身之時,眸光再次掃向那不遠處,乘舟而去的李濬。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蓬萊殿正殿中,已有多人落座,今日到場皆是皇室中人,李見素許多都未曾見過,唯一相熟的便是那坐在不遠處的廣德公主。
上次兩人在萬壽公主的賞菊宴上見過麵,廣德公主年歲雖不大,品性卻是極好,待她也極為友善。
兩人看到對方時,皆互相頷首見禮。
李見素與李深被宮人引到一處矮桌旁,還未落座,便聽殿外傳來內侍的聲音,“太子到——”
眾人皆起身行禮。
李濬坐著輪椅來到殿內,被趙內侍推至左邊為首的席位,喚眾人落座。
他目光冷冷淡淡掃過殿內,卻是不受控製地落在了李見素身上。
與此同時,李見素也朝他看來,兩人目光相撞,皆愣了一瞬,隨後又默契地含笑點頭,再緩緩移開。
李濬眼中,李見素清瘦不少。
李見素眼中,他也如此,甚至麵色有些過於蒼白。
她輕輕歎了口氣,暗自懊惱,今日光顧著在張貴妃那邊待著,竟沒有抽出時間去一趟東宮,也不知入冬後,太子咳疾可又犯了,還有他的腿腳,不知恢複的如何?
這樣想著,李見素不由又朝李濬看去。
李見素坐在右側第一排的中下方,李濬與德王質子坐在右側第二排,靠上的位置。
李濬稍一側目,與德王質子說話時,眸光正好能望見李見素的側臉,他表麵含笑聊天,實則那眸子時不時就朝李見素看去。
雍容華貴的裝束與清冷樸素的身影,明明相差甚遠,卻是越看越相似,越看越能融合到一處去。
李濬手中酒盞慢慢握緊,仰頭喝下一杯,讓侍者重新滿上後,索性直接起身,拿著酒杯走了過去。
此時壽宴還未開,席麵上隻有水果和酒水,李深方才一落座,就拿了個橘子開始剝,仿佛真與李見素濃情蜜意,他將剝好的橘子,就擱在李見素手邊。
李見素沒有吃,李深捏起一個,要朝她唇邊送,幸虧李見素反應快,看到他的舉動,趕忙抬手接了過去,不由嗔了他一眼。
李深卻是笑了一下,眸光不經意掃了眼上首,見李濬正在朝這邊看,他唇角弧度更深。
“質子與公主,可當真讓人羨慕。”李濬端著酒盞忽然出現,李見素和李湛皆抬眼朝他看來。
這是三人“第一次”見麵。
李深和李見素正要起身,李濬忽然抬手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
李濬今日給人印象便是如此,隨性灑脫,不喜拘謹。
話說中,他已是盤膝而坐,就坐在李湛身邊,朝兩人笑著道:“我是棣王質子李濬,方才問了侍者才知,二人便是茂王質子與唐陽公主。”
李湛也朝他一笑,端起酒盞,兩人說了一番場麵話,便碰盞而飲。
李濬一抬手,身後侍者上前又將酒盞滿上,這次,他可以大大方方這般近距離地看著李見素。
她清秀的眉眼中,目光平靜清冷,唇角微揚,似是在笑,卻讓人莫名覺得疏遠。
“聽聞公主師承不問散人,通曉醫術,今日有幸碰見,可能讓我借機詢問一二?”李濬笑著問道。
李見素看了眼身旁李湛,朝李濬點了點頭。
李濬道:“我父王這兩年若是伏案看書之後,起身時偶會頭暈目眩,且腳下還會不穩,這該如何?”
李見素問:“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可有留意棣王坐在那裏有多久?”
“他好看話本,有時候一看便是兩個多時辰,非要將那話本子一口氣看完才罷。”李濬無奈地笑著搖頭。
李見素沒想到一個堂堂的王爺,竟然會是這般性子,她一時啞然,忍不住笑了一下,“此症狀可大可小,因久坐不換姿勢而導致血液不暢,猛然起身便會頭暈。”
李濬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我讓他……”
他故意隻說一半,讓李見素下意識去接後半句。
“讓他試著慢慢起身,盡可能不要有太大動作。”果然,李見素順著他的話,補上了後半句。
李濬神色未變,繼續看著她問:“那日常飲食方麵,可有何要注意?”
李見素覺得有些奇怪,棣王的那些反應,不算什麽疑難雜症,隨意尋個懂醫術者,應當能都說出這些話,不過想來也許是頭次見麵,尋不到什麽話題,便借機聊上兩句吧。
李見素如實回答:“切忌油膩,清淡飲食,多飲水。”
李濬舉起酒盞,伸到李見素麵前。
李見素與他禮節性輕輕碰盞。
她抬袖遮麵,垂眸飲了一口。
他亦是用寬袖擋在麵前,卻並未立即飲下,而是在與李見素碰杯之處,深吸一口氣,捕捉到了一絲桂花的甜香。
他眸光更顯明亮,那硬朗堅毅的麵容上,笑容更深。
“有勞公主了,再會。”說罷,李濬起身回到自己桌邊落座。
他最後的這句“再會”,讓李湛不禁回頭又朝他看去。
“你與他見過麵?”李湛拿起一瓣橘子,遞給李見素時,湊近她低語。
李見素配合地接過橘子,放入口中,搖頭回道:“沒有,今日是第一次。”
可說完後,她眉心卻是不著痕跡地蹙了一下。
她的確和李濬第一次見麵,可不知為何,總覺得李濬讓她,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就連方才兩人說話的內容,都有些詭異的似曾相識。
——傷口已經縫合,你可以自己慢慢起身,但盡可能不要大動作移動,傷口也切忌碰水。
——記得多飲水。
這些話,李見素早已記不清楚,卻一字一句刻在李濬的腦海中,那時在那小破屋中,她幫他縫合了傷口之後,便說了這番話,在之後,她便起身離去,再也沒有回來看過他。
李濬怎會不知,棣王久坐頭暈的症狀要如何處理,他方才是故意尋此借口,來誘導李見素說出了與那日相似的話。
兩次的話語略有不同,但都說到了“慢慢起身”“切忌”,還有“多飲水”這些字詞。
張貴妃很少過問朝政方麵的事,她忽然提起這些,隻是想提醒李深,不要冷落了李見素。
李深聽得出去,起身朝上拱手,“謝貴妃關切,此番回京,我便是想要好好修養一段時間,多陪陪見素,旁的便等開春再說。”
“快坐下說吧。”有他這番話,張貴妃便安心了,遂又囑咐道,“見素性子內斂,平日裏不愛說話,你與她一起時,也不要總悶著,要多主動和她說說話。”
李深坐下,看向身側的李見素,表麵溫嗤點頭,實則心想,李見素如今在他麵前,可一點也不內斂,他說一句,她能回他十句,且句句戳得他心口鬱結。
李濬得知李見素入宮的消息,便派了趙內侍在殿外候著,原本是想等李見素與張貴妃聊完之後,便將她與李深引去東宮,卻沒想這一等,便是直接等到了壽宴快要開始。
趙內侍自然不敢進去催,也不敢再耗著怕耽擱正事,便隻能先回了東宮。
張貴妃不知此事,近日頭疾發作,睡不好覺,便難免煩躁,本去隻是想與兩人閑聊幾句,叮囑一番就讓她們離開,沒想到李深今日特別活躍,眼看話題就要結束,他又開始反過去關切張貴妃的頭疾。
說到頭疾的問題,張貴妃便開始愁眉,往年李見素在宮中,若張貴妃入冬犯了頭痛,便會差人將她請去,或者自己去東宮看望太子,順便讓李見素給她施針。
有李見素在她身旁,她疼起去便有個止痛的法子,李見素當時也知自己要嫁到宮外,憂心她的頭疾,便提前教了張貴妃身側的一位嬤嬤,如何按摩去刺激穴位。
“奴婢也不知為何,明明是照著公主教得模樣去按的,可主子還是覺得痛,許是我手法還有問題?”那嬤嬤也一臉愁容。
李深見狀,便提議李見素看看嬤嬤手法,若有何處不妥,今日你正好糾正一下。
張貴妃也連連點頭,三人便去了堂後。
李見素卸掉手飾,親自又給張貴妃按摩頭部穴位,嬤嬤在一旁仔細看著。
張貴妃立刻就覺出不一樣去,“還得是你啊,你這手巧,力度正正好啊……”
片刻後,張貴妃似是想起一事,問她為何今日沒帶白芨入宮,原本張貴妃還想留白芨單獨說兩句話,結果沒看到人,“可是她伺候得不好?”
李見素道:“白芨聰慧,做起事去踏實穩重,我最是放心她,今日去赴宴,不知何時才能回府,便留她在府中打理了。”
張貴妃“嗯”了一聲,沒再追問,隻抬眼看她道:“他對你如何?”
這個他明顯是指李深。
李見素手上動作沒有變化,彎起唇角回道:“阿娘放心,世子待我極好。”
張貴妃終是放下心去。
半晌後,張貴妃舒服得睡了過去,等李見素出去時,便快到了赴宴的時辰。
張貴妃可以晚些露麵,作為晚輩,李見素同李深是要提前過去的。
兩人跟著宮人去到太液池,此刻已有幾人到場,李濬便是其中之一。
他正與德王世子說話,兩人都是此次替父親去長安奉壽禮的,也都是初次去長安,剛從舟上下去,沒有進裏麵去,而是站在島邊欣賞落日的蓬萊美景。
正說話間,看到不遠處有舟朝這邊而去,兩人對望一眼,李濬先開了口,“世子可知,那二人是誰?”
德王世子眯眼看了看,也道不知,又問一旁侍者。
侍者道:“那是唐陽公主與茂王世子。”
德王世子嗤著打量那舟上二人,“原是他們啊。”
李濬故意道:“那茂王世子我倒是知道,名為李深,隻這唐陽公主,卻未曾耳聞,不知是哪位妃嬪所生?”
內侍隻道是張貴妃所出,李濬更是做出驚訝的神色,“張貴妃膝下不是隻太子一人,何時又添了位公主,且還這般年紀了?”
說著,他又朝李見素看去。
與今日馬車中那匆匆一眼不同,這一次,他看到了李見素的正臉,且還隨著舟愈發靠近而輪廓變得愈發清晰。
內侍在他耳旁說了些什麽,他似是沒有聽進去,隻眯著眼,眸光直直落在李見素的那雙眉宇上。
內侍已經說完,德王世子恍然大悟,再看逐漸靠近的李深時,眼神裏多了同情與憐憫,倒是對李見素沒有什麽太多打量,見李濬半晌不說話,他用手肘碰了他一下。
李濬猛然回神,才意識到方才自己竟然失態,何時已將眉心蹙起,他立即換回之前那談笑風生的神色,與德王世子轉身朝殿內跑去。
小舟靠岸,李深先下,站穩後伸手拉李見素上岸,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力氣很大,大到讓李見素一個趔趄,撞進他懷中。
周圍有許多宮人,李見素強裝鎮定,沒有直接從他身上彈開,而是緩緩退開,手卻是沒有順利抽出。
她看他一眼,他淡淡地回看她,溫道:“怎麽了?”
李見素深吸一口氣,到底還是忍了,她搖頭道:“無事,進去吧。”
李深將她朝自己身側拉了拉,手也攥得更緊,轉身之時,眸光再次掃向那不遠處,乘舟而去的李濬。
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蓬萊殿正殿中,已有多人落座,今日到場皆是皇室中人,李見素許多都未曾見過,唯一相熟的便是那坐在不遠處的廣德公主。
上次兩人在萬壽公主的賞菊宴上見過麵,廣德公主年歲雖不大,品性卻是極好,待她也極為友善。
兩人看到對方時,皆互相頷首見禮。
李見素與李深被宮人引到一處矮桌旁,還未落座,便聽殿外傳來內侍的聲音,“太子到——”
眾人皆起身行禮。
李濬坐著輪椅來到殿內,被趙內侍推至左邊為首的席位,喚眾人落座。
他目光冷冷淡淡掃過殿內,卻是不受控製地落在了李見素身上。
與此同時,李見素也朝他看來,兩人目光相撞,皆愣了一瞬,隨後又默契地含笑點頭,再緩緩移開。
李濬眼中,李見素清瘦不少。
李見素眼中,他也如此,甚至麵色有些過於蒼白。
她輕輕歎了口氣,暗自懊惱,今日光顧著在張貴妃那邊待著,竟沒有抽出時間去一趟東宮,也不知入冬後,太子咳疾可又犯了,還有他的腿腳,不知恢複的如何?
這樣想著,李見素不由又朝李濬看去。
李見素坐在右側第一排的中下方,李濬與德王質子坐在右側第二排,靠上的位置。
李濬稍一側目,與德王質子說話時,眸光正好能望見李見素的側臉,他表麵含笑聊天,實則那眸子時不時就朝李見素看去。
雍容華貴的裝束與清冷樸素的身影,明明相差甚遠,卻是越看越相似,越看越能融合到一處去。
李濬手中酒盞慢慢握緊,仰頭喝下一杯,讓侍者重新滿上後,索性直接起身,拿著酒杯走了過去。
此時壽宴還未開,席麵上隻有水果和酒水,李深方才一落座,就拿了個橘子開始剝,仿佛真與李見素濃情蜜意,他將剝好的橘子,就擱在李見素手邊。
李見素沒有吃,李深捏起一個,要朝她唇邊送,幸虧李見素反應快,看到他的舉動,趕忙抬手接了過去,不由嗔了他一眼。
李深卻是笑了一下,眸光不經意掃了眼上首,見李濬正在朝這邊看,他唇角弧度更深。
“質子與公主,可當真讓人羨慕。”李濬端著酒盞忽然出現,李見素和李湛皆抬眼朝他看來。
這是三人“第一次”見麵。
李深和李見素正要起身,李濬忽然抬手道:“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
李濬今日給人印象便是如此,隨性灑脫,不喜拘謹。
話說中,他已是盤膝而坐,就坐在李湛身邊,朝兩人笑著道:“我是棣王質子李濬,方才問了侍者才知,二人便是茂王質子與唐陽公主。”
李湛也朝他一笑,端起酒盞,兩人說了一番場麵話,便碰盞而飲。
李濬一抬手,身後侍者上前又將酒盞滿上,這次,他可以大大方方這般近距離地看著李見素。
她清秀的眉眼中,目光平靜清冷,唇角微揚,似是在笑,卻讓人莫名覺得疏遠。
“聽聞公主師承不問散人,通曉醫術,今日有幸碰見,可能讓我借機詢問一二?”李濬笑著問道。
李見素看了眼身旁李湛,朝李濬點了點頭。
李濬道:“我父王這兩年若是伏案看書之後,起身時偶會頭暈目眩,且腳下還會不穩,這該如何?”
李見素問:“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可有留意棣王坐在那裏有多久?”
“他好看話本,有時候一看便是兩個多時辰,非要將那話本子一口氣看完才罷。”李濬無奈地笑著搖頭。
李見素沒想到一個堂堂的王爺,竟然會是這般性子,她一時啞然,忍不住笑了一下,“此症狀可大可小,因久坐不換姿勢而導致血液不暢,猛然起身便會頭暈。”
李濬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那我讓他……”
他故意隻說一半,讓李見素下意識去接後半句。
“讓他試著慢慢起身,盡可能不要有太大動作。”果然,李見素順著他的話,補上了後半句。
李濬神色未變,繼續看著她問:“那日常飲食方麵,可有何要注意?”
李見素覺得有些奇怪,棣王的那些反應,不算什麽疑難雜症,隨意尋個懂醫術者,應當能都說出這些話,不過想來也許是頭次見麵,尋不到什麽話題,便借機聊上兩句吧。
李見素如實回答:“切忌油膩,清淡飲食,多飲水。”
李濬舉起酒盞,伸到李見素麵前。
李見素與他禮節性輕輕碰盞。
她抬袖遮麵,垂眸飲了一口。
他亦是用寬袖擋在麵前,卻並未立即飲下,而是在與李見素碰杯之處,深吸一口氣,捕捉到了一絲桂花的甜香。
他眸光更顯明亮,那硬朗堅毅的麵容上,笑容更深。
“有勞公主了,再會。”說罷,李濬起身回到自己桌邊落座。
他最後的這句“再會”,讓李湛不禁回頭又朝他看去。
“你與他見過麵?”李湛拿起一瓣橘子,遞給李見素時,湊近她低語。
李見素配合地接過橘子,放入口中,搖頭回道:“沒有,今日是第一次。”
可說完後,她眉心卻是不著痕跡地蹙了一下。
她的確和李濬第一次見麵,可不知為何,總覺得李濬讓她,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就連方才兩人說話的內容,都有些詭異的似曾相識。
——傷口已經縫合,你可以自己慢慢起身,但盡可能不要大動作移動,傷口也切忌碰水。
——記得多飲水。
這些話,李見素早已記不清楚,卻一字一句刻在李濬的腦海中,那時在那小破屋中,她幫他縫合了傷口之後,便說了這番話,在之後,她便起身離去,再也沒有回來看過他。
李濬怎會不知,棣王久坐頭暈的症狀要如何處理,他方才是故意尋此借口,來誘導李見素說出了與那日相似的話。
兩次的話語略有不同,但都說到了“慢慢起身”“切忌”,還有“多飲水”這些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