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間房門合上,再無其他聲響。


    李見素輕輕呼出一口氣,可餘光掃見身側的男子時,那剛舒展幾分的手又瞬間攥住。


    然不等她開口,身側的床榻一輕,李湛撩開喜帳站了起來。


    他徑直走到紫檀桌旁,拿起酒壺倒了一盞酒,仰頭飲下,擱下酒盞,不知在想什麽,整個人似是定住一般,片刻後,才緩緩轉過身,望向李見素。


    他背光對喜燭而站,跳躍的火光讓她看不清他的神情,但她莫名覺得,此刻的李湛有股說不出的寒意。


    是這一整日太過疲憊的緣故嗎?


    李見素試探性喚了一聲,“世子?”


    李湛沒有回話,提起步子就朝她而來,那幽冷的聲音也在麵前響起,“你是怎麽伺候太子的,便怎麽伺候我。”


    說罷,他站在她的麵前,用那有著醒目刀疤的手,捏起了她的下巴,迫她抬眼與他直視。


    而她也終是看清了李湛的神色。


    這張熟悉又陌生的麵容上,是她從未預料到的陰沉與冰冷。


    第2章 第二章


    夜闌正濃,婚房內本該旖旎繾綣,此刻卻靜謐無聲。


    床榻邊李湛居高臨下,用那沉冷的眼神審視著麵前女子,似是在等她開口為自己辯駁,然女子什麽也沒說,隻怔怔地望著他。


    李見素性子本就內斂,尤其又在宮中待了六年,讓她更加不易喜形於色,可即便如此,此時的她還是紅了眉眼。


    也不知過去多久,她仿佛終於回過神來,垂眸不在看他,強用那強撐的平靜語氣道:“阿翁是在入宮第二年離世的,今上憐我年幼無依,又懂醫術,便留我在東宮,負責太子日常餐食。”


    但顯然,李湛沒有相信,他臉色更沉,再次將她下巴抬起幾分,冷聲質問:“這麽說,太醫署上百餘人,竟皆不如你了?”


    不知是心口忽然生出的那股窒悶所致,還是今日實在太過疲憊,李見素用力合眼,整張臉也顯得愈發蒼白,她深勻幾個呼吸,這才緩緩睜眼,再次朝李湛看去,“我以為,世子應當了解。”


    早在九年前,他便應當了解她的醫術,也應當了解她的為人,卻沒曾想,他會與旁人一樣,對她抱有這樣的猜忌。


    這句話出口時,李見素看似平靜,但語氣裏隱含的失落,很難不讓人覺察。


    李湛似是愣了一瞬,手上的力道也在此刻終於鬆開,他轉過身,語氣漠然地拋下一句:“人是會變的。”


    說罷,他便提步朝屋角的梨花木架走去,那上麵擱著一盆溫水,還有早就備好的香胰子,他將手洗了兩遍,每一遍都無比認真。


    李見素靜靜等他洗完,待他拿著帕子轉過身後,她才扶著床架緩緩起身,“我在東宮時,於太子從未有過伺候,隻是日常的照料。”


    “照料?”李湛忽地笑了,他一麵擦拭著手上的水,一麵回頭看向李見素,“那究竟是何等的照料,能讓太子送出如此厚禮?”


    李見素神情茫然,顯然還不知今晚在喜宴上發生了什麽。


    李湛又是一聲冷笑,將帕子直接丟進竹簍,“東宮來人當著正堂所有賓客之麵,傳太子之意,贈予你唐陽公主,封邑五百戶。”


    “五……五百戶?”李見素心口陡然一震。


    她隻是個名義上的公主,原本封邑僅一百戶,若太子當真給了她五百戶封邑,那豈不是比最受今上疼愛的萬壽公主,還要多出三百戶。


    “不,這不能要的。”李見素終是麵露急色,忍不住上前兩步。


    “為何?”李湛垂眸,目光凝在她因焦急而蹙起的眉心處,冷冷道,“東宮說了,這是太子贈予胞妹的大婚賀禮,怎就收不得呢?”


    胞妹,而非義妹?


    李見素心頭又是一震,“不,這不合乎規矩的……”


    “這五百戶分的是太子私產,隻要他願意,合乎規矩也合乎禮法。”李湛慢慢俯身,湊至她耳畔沉沉道,“你到底是真不知,還是在做戲給我看?”


    李見素並未覺得李湛是在說謊,可太子之前從未與她說過會送她封邑一事,此刻乍然聽到,她整個人都恍惚了。


    她朝後退開兩步,試圖去和李湛解釋,“不,不是的,是、是因為……”


    “是因為什麽?”李湛沒將她放過,她退開一步,他便迎上一步,“因為疼惜你,因為舍不得你,因為害怕你委屈,所以特地用這五百戶封邑來敲打我,讓我知道你在他心中的分量,對麽?”


    這六年中,她以為自己對這些話早已免疫,可不知為何,聽到曾經的那個少年這般說時,她心口窒悶到幾乎要喘不過氣。


    她強忍住鼻腔中的酸意,徹底抿唇不再言語,李湛口中的質問是假,可這五百戶封邑卻是真。


    別說是李湛,便是她自己,也沒法解釋那當著眾人麵送來的五百戶封邑。


    這樣的賀禮,實在貴重到無法讓人理解,也無法令人置信。


    李見素百口莫辯,整個後背都被李湛逼到抵在櫃門上。


    他們之間的距離不過咫尺,李見素清晰地聞到他身上那股濃濃的酒氣。


    李見素閉眼別過臉去,還在用那強撐的克製,讓自己盡可能顯得平靜,“世子,後日入宮麵聖時,我定會與太子說清,今晚……便早些休息吧。”


    李見素心中清楚,李湛今晚定是飲了不少酒,再加上這突如其來的五百封邑,實在難以和他說清。


    李湛嗤笑一聲,冷冷退開,睨向那滿眼鮮紅的床榻,“是我叫人進來扯了床褥,還是你自己來?”


    李見素目光落在竹簍裏那張繡著鴛鴦的帕子上,終是反應過來,李湛方才為何忽然去淨手,以及他為何要扯掉被褥。


    原來,他是在嫌惡她。


    李見素僵在原地,過去幾年中所有的流言蜚語,似乎都不如此刻讓她心中難堪,她袖中的雙手已不知在何時緊緊握住,她唇瓣微顫,許久後才低低出聲,“我來。”


    今年初秋的長安,似乎比往年冷了許多,那夜風仿佛穿過門窗,直往人身骨裏鑽。


    李見素蜷縮在貴妃榻上,雙臂將自己抱得更緊。


    明明她一直以來都在期待與他的重逢,她準備了一肚子話想要與他說,她想問他這六年過得可好,問他那時為何要追出封地,問他手上的傷勢如何……可最後,一句都沒有問出口。


    正如李湛所說,人是會變的。


    她也曾想到過,也許六年的時間,讓他們再次見麵時會少了年少時的親近,可她無論如何也未曾料到,在他們大婚的這個夜晚,他會讓她親手撤掉那床鮮紅的被褥,托著滿身疲憊,獨自睡在外間的貴妃榻上。


    這一晚,李見素想了許多,她想到了阿翁,想到第一次見李湛,想到他們曾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也想到他手上的那道疤……


    李見素也不知自己何時睡著的,隻知再睜眼時,外間天色已經泛白,她腦袋發沉,後背也因昨日的疲憊而感到酸痛,靠在那裏許久才緩緩撐坐起身。


    屋外婢女聽到響動,在門外輕喚一聲,問她可否醒了。


    李見素沒有立即允她們入內,等她收拾好了貴妃榻,這才叫人進屋。


    李湛早在半個時辰前便醒了,他沒有出聲,披著衣服去了耳房洗漱,之後便一直在書房等她。


    采苓不知昨晚發生的事,一麵幫李見素盤發,一麵眉眼藏笑壓低聲道:“世子出去時特地叮囑我們,待公主醒來再進屋伺候,生怕你昨晚累著沒有休息好。”


    李見素像是沒聽見般,不僅沒有回話,神情也未見半分嬌色,反而那眉宇間似還多了絲愁雲。


    采苓覺得奇怪,但李見素從前便是這樣的性子,很多事都憋在心裏,很少會與她閑聊,采苓也沒再說話,順著李見素眸光看去,才發現她一直盯著正在收拾床榻的白芨看。


    白芨也是李見素從宮中帶出的陪嫁,與采苓不同的是,她是由張貴妃親自挑選出來的,張貴妃知道李見素性子過軟,怕她在王府立不住,這才選了一個年級頗長,穩重又聰慧的給她。


    采苓看了一會兒,恍然意識到什麽,連忙湊到李見素耳旁道:“昨晚的床榻是你自己換的?”


    李見素低應一聲,垂下眼。


    采苓將聲音壓得更低,“見素,你又忘了嗎,你現在公主,這些活你吩咐下來便是,不必你自己動手。”


    “昨晚……”李見素深吸一口氣,頭垂得更低,到底還是說不出口的。


    “府中的婢子公主若是不放心,以後這些事喚我和白芨便是。”采苓還以為她是因為羞赧,不願別人碰那些沾了東西的被褥。


    插完最後一根發簪,采苓又補上一句,“有些事,公主是需要習慣的。”便是再羞赧,也不該自己動手。


    兩人說話之際,白芨已帶著那些換下的床鋪退了出去。


    茂王妃在李湛出生不久後,便染病過世,茂王未曾續弦,但也在去嶺南後,納了幾房小妾,添了幾位子嗣。


    但據李見素所知,那時候茂王待李湛極好,從未虧待過他,給他請的師父也是和其他子嗣分開的,可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麽,會讓李湛此次回京,將茂王妃的牌位也一並帶回。


    想到要去祠堂祭拜茂王妃,李見素不敢耽擱時間,匆匆用了些粥餅,便去書房尋他。


    書房門開,一道頎長身影出現在眼前。


    李見素以為會是傳話的小廝,卻沒想一抬眼看到的人會是李湛。


    他今日頭戴白玉發冠,一身湛藍長衫,那俊美出塵的麵容上,露出的溫笑令人如沐春風。


    身後的小婢女隻瞧了一眼,便紅了臉頰慌忙垂眸,李見素卻是一愣,待李湛跨出門檻來到她身側,她才驚覺回神,下意識如昨晚一樣垂眸朝後退開。


    可誰知手臂忽然一緊,是李湛握住了她的手臂。


    “小心些。”李湛溫潤的嗓音,讓他顯得更加儒雅。


    想起昨晚他嫌棄她的模樣,李見素去理衣擺,不動聲色抽開了手。


    李湛未顯不悅,卻也沒再說話,隻與她並肩朝祠堂的方向走去。


    身後婢女早就退到幾米開外,兩人若是此刻低語,不會傳入她們耳中。


    李見素緊了緊袖中的手,試探性低聲開口:“昨晚……”


    “姨母住在瑞和院,待一會兒祭拜完母親,與我一道去看望她。”李湛溫聲打斷了她的話。


    崔姨母是茂王妃的親妹妹,據說二人模樣十分相似,她夫婿三年前病逝,子女皆已成婚,如今在家中閑來無事,得知李湛被賜婚,便主動書信過去,說要來幫忙。


    李湛便派人將她接來了長安,這一待便是半年,府中大小事宜皆是由她操辦。


    見李湛不願去提昨晚的事,李見素隻好不再開口,隻點頭應了一聲。


    待出了清和院,他又開始與她介紹起府中事宜,“瑞和院在府中西側,東側那邊有一片湖……”


    他聲音朗潤溫和,一路上介紹起來也極具耐心,與昨晚那個冷言嘲諷的李湛完全不同,仿佛徹底換了一個人。


    李見素不由在想,昨晚李湛是飲過酒的,再加上太子忽然送出的五百封邑,在酒精的作用下,他對她的苛責也許並非是出自真心。


    這般想著,李見素又朝身側看去。


    許是這一次感受到了她的目光,李湛也朝她看來,兩人相視時,他唇角帶著淡淡的弧度,讓人如沐春風。


    李見素怔了一瞬,終也衝他輕輕彎了唇角。


    從祠堂出來後,他們來到瑞和院。


    剛一進院門,崔姨母便從屋中笑著迎了出來。


    李湛忽然手臂一抬,再一次牽住了她的手。


    李見素指節微顫,下意識又朝後縮,這一次他卻將她握得更緊,用那隻有二人才能聽清的音量,低道:“你想所有人都知道?”


    知道什麽?李見素疑惑抬眼,正好對上李湛清冷的眸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他悔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苑其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苑其靈並收藏他悔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