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綜同人)鋼筋鐵骨菟絲花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朝廷不成,那就自己想想辦法吧。
王獻之頂著一腦門官司回來,剛進屋子就見餘姚公主坐在上首,堂下跪著一個身著粉衣的年輕女子。
餘姚公主見他回來,連忙起身相迎,“郎君回來了。”
王獻之客氣回禮,“公主安。”
這麽多年的夫妻,兩人之間卻隻有這麽客客氣氣兩個短句,然後就結束了所有寒暄交談。
王獻之坐在,立刻有僕人上前為他脫靴,他的足疾已經嚴重到每天回來必須立刻處理的地步,到冬日更嚴重,連路都不能走。
“患處醃臢,還請公主迴避。”王獻之溫和有禮。
“郎君保重。”餘姚公主輕輕點頭,無悲無喜,扶著侍女的手平靜離開。這些年冰冷的婚姻生活,已經讓餘姚公主明白,王獻之絕不會對她溫和柔軟,如今晉朝麵臨北方胡人近百萬兵力,國家傾覆在即,一個小小的公主,又有什麽資格擺架子。
走到迴廊上,餘姚公主看著迴廊外熱烈的陽光灑在花兒上,開的最潑辣最艷麗的那朵,就在自己手邊。可自己隻能冷冰冰站在廊下陰影裏,咫尺天涯。
餘姚公主走了,跪在堂上的女子立刻起來,熟門熟路從多寶閣抽屜裏取出藥膏,跪坐在王獻之身邊。僕人已經奉上熱水、錦帕,王獻之忍著疼痛,任由她施為。
“郎主,用了藥就不疼了。這是小娘子特意著人送來的,裏麵一味蛇油膏還是小娘子親自從山中抓的冬眠烏梢蛇煉製。可憐小娘子一片孝心,嬌滴滴的女郎,若不是孝心虔誠,怎麽會親自上山捕蛇呢?”這套說辭,桃葉已經說過很多遍的,可每說一遍,桃葉都能預料到這話的威力。郎主必定心情緩和,被足疾折磨也更能忍耐。
今日,王獻之的反應卻不在她預料之中。王獻之沉默著,雙手緊緊握住胡床護手,手背上崩出青筋。
“桃葉,唱支歌吧,你的歌聲能忘憂。”王獻之幽幽道,這是他的愛妾桃葉。心愛的妻子再嫁,女兒成家,餘姚公主在王獻之口中心裏始終隻是公主。這樣暗淡的日子,唯有桃葉這抹亮色,才讓人不至於太過悲苦。
桃葉一邊給王獻之換藥包紮患處,一邊唱歌,清亮婉轉的聲音猶如春日黃鸝鳥,一首《烏夜啼》在房中蕩漾開來:“遠望千裏煙,隱當在歡家。欲飛無兩翅,當奈獨思何……當奈獨思何……”
王獻之的書童從外麵快步走進來,送上一卷書信。王獻之看吧,嘆息道:“盡人事聽天命,徒呼奈何!”王獻之揮手讓書童按計劃辦事,無力垂下的手裏,一係可見書信上淮陰的蠟印。
郗道茂嫁給羊直,淮陰直麵東線主戰場,郗道茂擔心丈夫兒子,也擔心遠在益州的女兒。她所有的精力財物都投入到淮陰戰場上,但她的女兒怎麽辦?郗道茂從牙縫裏擠出一條船的物資運過來,請王獻之幫忙送到西線。
王獻之能怎麽辦?他的私財在當初離婚之時大部分給了妻兒,這些年的積蓄他也沒打算死扣著不放。可即便他願意,女兒能不能收到還是兩回事。如今各地糧價飛漲,王獻之從自家存糧中想方設法分了五千石出來,又一一採購各色物資,湊了一船。帶著郗道茂的物資,趕赴西線戰場。
如今的晉興和方義已經成為兩座孤城,大秦並不無能,裴元略癱瘓之後,很快來了新的主事人姚萇。與裴元略不同,姚萇乃羌族首領之子,部族戰敗被俘之後,苻堅任舊重用他,屢立戰功。姚萇也是典型的胡人戰法,依靠本部族的力量,不搞漢人那套仁義禮智信的說詞,以戰養戰,擅長用騎兵、奇兵,悍勇至極。
姚萇剛一接受裴元略的勢力,就立刻攻打晉興方義,不浪費功夫在收攏人心、打壓裴元略就不上。化內部矛盾為外部矛盾是最有效解決矛盾的方式,姚萇總覺不出這樣的大道理,但直覺係的他已經在這麽幹了。
姚萇兵多將廣,作戰勇猛,加之裴元略一手訓練出來的水軍,直接包圍了晉興方義,斷了他們與城外的聯繫。
城頭上每天都有屍體抬下來,城中氣氛日益悲涼。
清早,圖恩穿著一身暗紅色麻衣,帶著去病、延年到方義後衙,她身兼數職,經常到處跑,但縣衙總是一個縣的中心。如今城外被圍,百姓紛紛逃到縣城周邊,邊境的山林無人再入,生怕碰上不講道理的胡人賊兵,隻一些巡邏隊時刻巡邏,警惕有人翻山越嶺而來。
晉興、方義百姓被圍困在城裏,開始的時候,還有儲備物資,內外交通雖然艱難,但船隊這些年的底子還在,多多少少能弄些東西進來。自姚萇包圍之後,拉起了封鎖線,城內物資越來越困難。
圖恩開始組織城內婦女老人織布、養雞、種地、種菜,感謝圖恩對植物的親和力。兩縣是山區,可耕種土地稀少,人又都集中到縣城附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圖恩開始發展水培蔬菜,節約出來的土地全部種成主糧。
豆芽、韭黃、蒜苗、白菜、青菜、小萵筍……大多數綠葉蔬菜都能用水培。
還有衣裳,郗家布名傳天下,圖恩如今卻隻穿麻衣。圖恩也在晉興建了水紡車,可水紡車再厲害,也要有原料才行。之前是運北方大棉桃、南方運好蠶繭,如今封鎖之下隻能就地取材——用麻。圖恩也換下絲綢棉布錦繡華服,穿起麻衣。
王獻之頂著一腦門官司回來,剛進屋子就見餘姚公主坐在上首,堂下跪著一個身著粉衣的年輕女子。
餘姚公主見他回來,連忙起身相迎,“郎君回來了。”
王獻之客氣回禮,“公主安。”
這麽多年的夫妻,兩人之間卻隻有這麽客客氣氣兩個短句,然後就結束了所有寒暄交談。
王獻之坐在,立刻有僕人上前為他脫靴,他的足疾已經嚴重到每天回來必須立刻處理的地步,到冬日更嚴重,連路都不能走。
“患處醃臢,還請公主迴避。”王獻之溫和有禮。
“郎君保重。”餘姚公主輕輕點頭,無悲無喜,扶著侍女的手平靜離開。這些年冰冷的婚姻生活,已經讓餘姚公主明白,王獻之絕不會對她溫和柔軟,如今晉朝麵臨北方胡人近百萬兵力,國家傾覆在即,一個小小的公主,又有什麽資格擺架子。
走到迴廊上,餘姚公主看著迴廊外熱烈的陽光灑在花兒上,開的最潑辣最艷麗的那朵,就在自己手邊。可自己隻能冷冰冰站在廊下陰影裏,咫尺天涯。
餘姚公主走了,跪在堂上的女子立刻起來,熟門熟路從多寶閣抽屜裏取出藥膏,跪坐在王獻之身邊。僕人已經奉上熱水、錦帕,王獻之忍著疼痛,任由她施為。
“郎主,用了藥就不疼了。這是小娘子特意著人送來的,裏麵一味蛇油膏還是小娘子親自從山中抓的冬眠烏梢蛇煉製。可憐小娘子一片孝心,嬌滴滴的女郎,若不是孝心虔誠,怎麽會親自上山捕蛇呢?”這套說辭,桃葉已經說過很多遍的,可每說一遍,桃葉都能預料到這話的威力。郎主必定心情緩和,被足疾折磨也更能忍耐。
今日,王獻之的反應卻不在她預料之中。王獻之沉默著,雙手緊緊握住胡床護手,手背上崩出青筋。
“桃葉,唱支歌吧,你的歌聲能忘憂。”王獻之幽幽道,這是他的愛妾桃葉。心愛的妻子再嫁,女兒成家,餘姚公主在王獻之口中心裏始終隻是公主。這樣暗淡的日子,唯有桃葉這抹亮色,才讓人不至於太過悲苦。
桃葉一邊給王獻之換藥包紮患處,一邊唱歌,清亮婉轉的聲音猶如春日黃鸝鳥,一首《烏夜啼》在房中蕩漾開來:“遠望千裏煙,隱當在歡家。欲飛無兩翅,當奈獨思何……當奈獨思何……”
王獻之的書童從外麵快步走進來,送上一卷書信。王獻之看吧,嘆息道:“盡人事聽天命,徒呼奈何!”王獻之揮手讓書童按計劃辦事,無力垂下的手裏,一係可見書信上淮陰的蠟印。
郗道茂嫁給羊直,淮陰直麵東線主戰場,郗道茂擔心丈夫兒子,也擔心遠在益州的女兒。她所有的精力財物都投入到淮陰戰場上,但她的女兒怎麽辦?郗道茂從牙縫裏擠出一條船的物資運過來,請王獻之幫忙送到西線。
王獻之能怎麽辦?他的私財在當初離婚之時大部分給了妻兒,這些年的積蓄他也沒打算死扣著不放。可即便他願意,女兒能不能收到還是兩回事。如今各地糧價飛漲,王獻之從自家存糧中想方設法分了五千石出來,又一一採購各色物資,湊了一船。帶著郗道茂的物資,趕赴西線戰場。
如今的晉興和方義已經成為兩座孤城,大秦並不無能,裴元略癱瘓之後,很快來了新的主事人姚萇。與裴元略不同,姚萇乃羌族首領之子,部族戰敗被俘之後,苻堅任舊重用他,屢立戰功。姚萇也是典型的胡人戰法,依靠本部族的力量,不搞漢人那套仁義禮智信的說詞,以戰養戰,擅長用騎兵、奇兵,悍勇至極。
姚萇剛一接受裴元略的勢力,就立刻攻打晉興方義,不浪費功夫在收攏人心、打壓裴元略就不上。化內部矛盾為外部矛盾是最有效解決矛盾的方式,姚萇總覺不出這樣的大道理,但直覺係的他已經在這麽幹了。
姚萇兵多將廣,作戰勇猛,加之裴元略一手訓練出來的水軍,直接包圍了晉興方義,斷了他們與城外的聯繫。
城頭上每天都有屍體抬下來,城中氣氛日益悲涼。
清早,圖恩穿著一身暗紅色麻衣,帶著去病、延年到方義後衙,她身兼數職,經常到處跑,但縣衙總是一個縣的中心。如今城外被圍,百姓紛紛逃到縣城周邊,邊境的山林無人再入,生怕碰上不講道理的胡人賊兵,隻一些巡邏隊時刻巡邏,警惕有人翻山越嶺而來。
晉興、方義百姓被圍困在城裏,開始的時候,還有儲備物資,內外交通雖然艱難,但船隊這些年的底子還在,多多少少能弄些東西進來。自姚萇包圍之後,拉起了封鎖線,城內物資越來越困難。
圖恩開始組織城內婦女老人織布、養雞、種地、種菜,感謝圖恩對植物的親和力。兩縣是山區,可耕種土地稀少,人又都集中到縣城附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圖恩開始發展水培蔬菜,節約出來的土地全部種成主糧。
豆芽、韭黃、蒜苗、白菜、青菜、小萵筍……大多數綠葉蔬菜都能用水培。
還有衣裳,郗家布名傳天下,圖恩如今卻隻穿麻衣。圖恩也在晉興建了水紡車,可水紡車再厲害,也要有原料才行。之前是運北方大棉桃、南方運好蠶繭,如今封鎖之下隻能就地取材——用麻。圖恩也換下絲綢棉布錦繡華服,穿起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