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綜同人)鋼筋鐵骨菟絲花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魏武帝曹操篡漢之後,中原大地都隻能保持相對和平,所以形成了軍政何合一的政治理念。晉以裙帶關係篡魏,又不敵北邊諸胡攻伐,南渡偏安一隅。連操縱廢立之人都隻能是掌握軍權的大司馬桓溫,軍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這麽多活生生的例子在,世人應該崇拜軍人、嚮往軍權才對。可人家就不,如今世族任職還講究“清貴”,比如著作郎、秘書郎、黃門郎這種在皇帝身邊擔任秘書、機要之類的官職最受歡迎。治理百姓、勸課農商那是“濁官”。
隻看此時受人追捧的美男,就能窺見他們的審美,衛玠是被看殺,何郎傅粉被傳為沒談,受人追捧的是女性化的美。
嘖嘖,雖然晉人的政治理念有問題,但審美眼光還是有的。王憐花摸著下巴想道。
用過午飯,王憐花帶著盧釗一起去莊園瓷窯看新燒製的白瓷。
王憐花一身勁裝,不帶衙役隨從,翻身上馬,奔馳而去。他如今功法小成,世間鮮有敵手,除非出動大軍,否則留不下他。王憐花身量已經到成人高度,隻是麵容看著稚嫩,感謝此時偏於女性化的審美,少年人單薄的身形也不奇怪,加之王憐花氣質穩重,到晉興兩年來做的事情有目共睹,大家也不再以年齡看輕他。
到了莊園門口,守門人恭敬送他們進去,大師傅已經等在瓷窯門口。
“趙師辛苦,今早送上的白瓷我已見了,果真巧奪天工。有了白瓷,於我是如虎添翼,趙師是我的恩人啊!”王憐花快步上前,扶起行禮的趙師傅。
“明公過譽,我一燒瓷匠人,得明公知遇之恩,才能繼續燒製瓷器,明公才是在下恩人。”趙師傅,頭髮花白、鬍子拉碴,不知什麽年紀。若說他年紀大,摔打泥胚的時候,一身腱子肉,比年輕小夥子還能幹。若說他正在壯年,一頭花白的頭髮也沒有說服力。
不管他的年紀,王憐花看中的是趙師的技藝。最先遇到他的時候,他正用小爐子燒造瓷器,日子過得可憐巴巴,一屋子圖紙,燒出的瓷器雖然精美,可他沒有門路,就擺在集市上賣。能在集市買賣的人都是市井人家,對他們而言,用陶器裝東西和用瓷器裝東西有什麽區別。
趙師賣瓷被人“碰瓷”,有人汙衊他是主家逃奴,偷的瓷器。
王憐花路過,救了他,送他去暫居的小屋,卻在屋中見著滿屋圖紙和那低矮的窯爐,當場請他到自己的莊園,專門燒製瓷器。
王憐花忘不了趙師當時的表情:“世人都崇尚青瓷,青翠瑩潤,光彩照人。我燒的瓷不一樣,我燒白瓷,通體白色,不喜雜色。”
“無妨,無妨,光彩照人不一定要青色,白色也行。若是你以後燒厭了白色,可以燒其他顏色。若是你隻喜歡白色,我找其他人燒其他顏色也一樣。”
“窯爐可不便宜。”
“我有的是錢!”
王憐花憑藉土豪作風,挖到一枚技術人才,才有如今成規模的白瓷窯爐。
從回憶中清醒過來,王憐花笑道:“趙師帶我參觀一下窯爐吧。”
趙師點頭,帶著王憐花往裏麵走。雖然來過好幾次,但每次見都有新收穫。此時的窯並不像王憐花印象中烤鴨或者烤麵包那種圓頂窯,上頭一個大煙囪。而是依地勢而建造,隨著山坡的走勢,傾斜建造。煙向上走、氣隨煙升,這樣的窯升降溫度都快,可以快速燒成還原氣氛。因窯身宛如一條火龍自山上而下,還得了個響亮的名號“龍窯”。
龍窯就是一個長條,分為窯頭、窯室、窯尾三段。窯頭為火膛,用來點火;窯室放置待燒的器物;窯尾為出煙口。窯的兩側築有窯牆,牆中開窯門,用來裝窯、出窯。窯的兩側各開有一排柴孔,用來分段添加燃料。走到窯頭就是參觀者能到的終點了,前麵都是密封的,去也看不到什麽。
“這一爐剛開始燒,明公往上走也看不出什麽。”趙師傅淡定站在窯口,不再往裏帶。若要給他演示則要開爐,不在固定時間開爐,這一爐瓷器就算毀了。
跟在一旁的盧釗簡直為主公手底下這群不會說話的人操碎心,你就不能說為了主公的安全,不往裏走嗎?這話聽著是怕主公壞了瓷器,是吧?是吧!
王憐花十分尊重技術人才,就在窯口看著窯工把木材投入柴孔,笑問:“之前送來的石炭沒用嗎?”
“在新建的窯爐試驗。溫度還不能拿捏準確,不敢作用在正燒製的窯爐上。”
王憐花沒看到瓷器,不過看到了窯工精神飽滿、鬥誌昂揚的模樣,心裏也踏實了。
趙師傅把他領到主院客廳,拱手奉上一份圖紙:“明公給的石炭,燒出火焰更明亮,溫度更高。龍窯不能經受,在下有個想法,想改建窯爐。”
“這可是一大筆錢啊,現在不燒得挺好嗎?”盧釗被王憐花安排管著一部分財物,一聽要投錢就頭大。之前兩年瓷窯作坊一直虧損,好不容易見了成效,這傢夥居然又要錢,他哪裏是燒瓷的,他是燒錢呢!
王憐花擺手,讓盧釗先別說話:“有多大把握成功?”
趙師傅老實搖頭:“沒有把握。”
“要投多少錢?”
“一年至少百金。”
有這麽多活生生的例子在,世人應該崇拜軍人、嚮往軍權才對。可人家就不,如今世族任職還講究“清貴”,比如著作郎、秘書郎、黃門郎這種在皇帝身邊擔任秘書、機要之類的官職最受歡迎。治理百姓、勸課農商那是“濁官”。
隻看此時受人追捧的美男,就能窺見他們的審美,衛玠是被看殺,何郎傅粉被傳為沒談,受人追捧的是女性化的美。
嘖嘖,雖然晉人的政治理念有問題,但審美眼光還是有的。王憐花摸著下巴想道。
用過午飯,王憐花帶著盧釗一起去莊園瓷窯看新燒製的白瓷。
王憐花一身勁裝,不帶衙役隨從,翻身上馬,奔馳而去。他如今功法小成,世間鮮有敵手,除非出動大軍,否則留不下他。王憐花身量已經到成人高度,隻是麵容看著稚嫩,感謝此時偏於女性化的審美,少年人單薄的身形也不奇怪,加之王憐花氣質穩重,到晉興兩年來做的事情有目共睹,大家也不再以年齡看輕他。
到了莊園門口,守門人恭敬送他們進去,大師傅已經等在瓷窯門口。
“趙師辛苦,今早送上的白瓷我已見了,果真巧奪天工。有了白瓷,於我是如虎添翼,趙師是我的恩人啊!”王憐花快步上前,扶起行禮的趙師傅。
“明公過譽,我一燒瓷匠人,得明公知遇之恩,才能繼續燒製瓷器,明公才是在下恩人。”趙師傅,頭髮花白、鬍子拉碴,不知什麽年紀。若說他年紀大,摔打泥胚的時候,一身腱子肉,比年輕小夥子還能幹。若說他正在壯年,一頭花白的頭髮也沒有說服力。
不管他的年紀,王憐花看中的是趙師的技藝。最先遇到他的時候,他正用小爐子燒造瓷器,日子過得可憐巴巴,一屋子圖紙,燒出的瓷器雖然精美,可他沒有門路,就擺在集市上賣。能在集市買賣的人都是市井人家,對他們而言,用陶器裝東西和用瓷器裝東西有什麽區別。
趙師賣瓷被人“碰瓷”,有人汙衊他是主家逃奴,偷的瓷器。
王憐花路過,救了他,送他去暫居的小屋,卻在屋中見著滿屋圖紙和那低矮的窯爐,當場請他到自己的莊園,專門燒製瓷器。
王憐花忘不了趙師當時的表情:“世人都崇尚青瓷,青翠瑩潤,光彩照人。我燒的瓷不一樣,我燒白瓷,通體白色,不喜雜色。”
“無妨,無妨,光彩照人不一定要青色,白色也行。若是你以後燒厭了白色,可以燒其他顏色。若是你隻喜歡白色,我找其他人燒其他顏色也一樣。”
“窯爐可不便宜。”
“我有的是錢!”
王憐花憑藉土豪作風,挖到一枚技術人才,才有如今成規模的白瓷窯爐。
從回憶中清醒過來,王憐花笑道:“趙師帶我參觀一下窯爐吧。”
趙師點頭,帶著王憐花往裏麵走。雖然來過好幾次,但每次見都有新收穫。此時的窯並不像王憐花印象中烤鴨或者烤麵包那種圓頂窯,上頭一個大煙囪。而是依地勢而建造,隨著山坡的走勢,傾斜建造。煙向上走、氣隨煙升,這樣的窯升降溫度都快,可以快速燒成還原氣氛。因窯身宛如一條火龍自山上而下,還得了個響亮的名號“龍窯”。
龍窯就是一個長條,分為窯頭、窯室、窯尾三段。窯頭為火膛,用來點火;窯室放置待燒的器物;窯尾為出煙口。窯的兩側築有窯牆,牆中開窯門,用來裝窯、出窯。窯的兩側各開有一排柴孔,用來分段添加燃料。走到窯頭就是參觀者能到的終點了,前麵都是密封的,去也看不到什麽。
“這一爐剛開始燒,明公往上走也看不出什麽。”趙師傅淡定站在窯口,不再往裏帶。若要給他演示則要開爐,不在固定時間開爐,這一爐瓷器就算毀了。
跟在一旁的盧釗簡直為主公手底下這群不會說話的人操碎心,你就不能說為了主公的安全,不往裏走嗎?這話聽著是怕主公壞了瓷器,是吧?是吧!
王憐花十分尊重技術人才,就在窯口看著窯工把木材投入柴孔,笑問:“之前送來的石炭沒用嗎?”
“在新建的窯爐試驗。溫度還不能拿捏準確,不敢作用在正燒製的窯爐上。”
王憐花沒看到瓷器,不過看到了窯工精神飽滿、鬥誌昂揚的模樣,心裏也踏實了。
趙師傅把他領到主院客廳,拱手奉上一份圖紙:“明公給的石炭,燒出火焰更明亮,溫度更高。龍窯不能經受,在下有個想法,想改建窯爐。”
“這可是一大筆錢啊,現在不燒得挺好嗎?”盧釗被王憐花安排管著一部分財物,一聽要投錢就頭大。之前兩年瓷窯作坊一直虧損,好不容易見了成效,這傢夥居然又要錢,他哪裏是燒瓷的,他是燒錢呢!
王憐花擺手,讓盧釗先別說話:“有多大把握成功?”
趙師傅老實搖頭:“沒有把握。”
“要投多少錢?”
“一年至少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