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綜同人)鋼筋鐵骨菟絲花 作者:簡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說?說你是如何知道這等機密消息的?嗯?”郗融語調上挑,嗯得一聲拖得長長的。
在責問聲中國,郗徹又一次紅了臉。“我,我偷聽,不是有意的。”
“窺探尊長居所,竊聽秘聞,中傷長輩,離間父子,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你的名聲要不要了?你可是郗家長孫!”
“不是,不是,我沒有,我……那我該怎麽辦?阿父?”
“保密,不要告訴任何人!”柔聲引誘。
“可是,萬一事發,祖父沒有防備,咱家怎麽辦?終究是隱患啊!”郗徹著急,他自懂事以來,就被教導以家族為先,如今卻要坐視家族蒙難,他做不到!
“隱患,暗疾矣。你要把暗疾挑明成重病嗎?你祖父一片丹心,忠於朝廷,是何等自得忠臣孝子之家。你若把這事捅出去,就是讓祖父和大伯反目成仇。謀逆啊,你是讓父殺子,還是子憎父?”
“書中不是這麽教的。直道而行,直言相諫。所謂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家又諍子,不敗其家。我該告訴祖父的!”
郗融幽幽一嘆,“書中可有教過你,親親相隱,為了長輩,保守秘密,懂嗎?”
“可是……”
“懂嗎!”郗融厲聲嗬斥。
郗徹條件反射答道:“懂了。”
“你也不必擔心隱患,為父會辦妥的。”
“父親,您有辦法?”郗徹眼睛亮起來,若是有不驚動長輩消除隱患的辦法自然最好。
郗融微笑頷首,“好了,快去沐浴更衣吧。我吩咐廚房上一碗薑湯,喝下睡一覺,若是著涼,明日我叫府醫來。”
“阿嚏——”人啊,說不得。剛說著涼,郗徹就應景打了個噴嚏。
郗融揮手讓兒子去洗漱,自己卻沉下臉色,快步走出院子。“來人,去廚房要一碗薑湯來,再給小郎備熱湯新衣。”
“郎君,小的這就去辦,廚房一直留著火呢。”
“哎,這孩子,這麽大了還喜歡聽雨。不好好在花園亭子裏待著,非要冒雨跑回來,摔了一身泥。”
“郎君勿憂,小郎還小呢。”
“小什麽小,薑湯來了你看著他喝下去,謹防他怕辣不喝。”郗融一邊和僕人閑聊,一邊往外走。
回到自己的住處,換了一身黑色衣裳,帶了兜帽披風,郗融又往走。
“還下著雨呢,你往哪兒去?”李氏忙問。
“今夜雨打芭蕉,猶如翠珠落玉盤,聲聲動聽,我去園中聽雨。”郗融捋著山羊須,望著院外雨幕,好似心神都在這動人的自然之景上,十分有名士風範。
“雨有什麽好聽的?罷了,罷了,去吧。記得帶傘!”李氏從後麵追上,遞了傘給郗融,回頭嘀咕道:“名士風流,生病就真風流了!”
郗融撐著傘,沿著兒子跑回來的路重走一回,把有可能暴露郗徹今日行蹤的小細節都一一掩藏在雨幕中。
最後,郗融撐著傘站在大兄院外迴廊下躲雨,一群小丫頭嘰嘰喳喳頂著蓑衣跑過來。
“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二郎君安。”女婢們見郗融在,嚇得立刻禁聲,恭敬福禮。
“大兄院門口為何無人值守,你們到哪裏去了,若是有人來了,無人通稟,豈不失禮。”
“二郎君恕罪,婢子們幫忙收衣服去了。今日雨大,不曾有人來訪……”
“哼!”
領頭的婢女發現自己好像說錯話了,二郎君也是人啊。
周氏服侍郗超睡下,聽得外麵有動靜,沿著迴廊出來,笑問:“二弟來了,快請屋裏坐。”
“嫂嫂。”郗融行禮,躬身道:“今夜雨絲如幕,小弟心隨意動出來聽雨。走到門前,卻見無一人值守,怕有婢女怠慢,方才出聲詢問。”
“二弟有心了。今夜你大哥醉酒歇下了,這些小丫頭站著也無事,打發她們去各處幫忙也好。這雨來得急,家裏各處都忙亂著呢。多謝二弟費心,咱們家裏不講究這些虛禮。雨大,快些屋裏坐。”周氏笑得溫柔,二弟長於文才,為人端方,並無壞心。
果然,郗融又一作揖,“嫂嫂想得周到,是小弟莽撞了。雨夜寒涼,請嫂嫂早些歇息,小弟告退。”
周氏目送郗融走入雨中,自回屋中不提。
而郗融在雨夜中逛了半天園子,回到大兒子的院中,招守在房門口的小廝來問:“你們小郎睡下了嗎?”
“睡下了,喝了滿滿一碗薑湯,額頭都冒汗呢。”小廝拱手賠笑。
“若不是你們跟在他身邊卻不知規勸,小郎怎麽淪落到喝薑湯的地步。今晚入夜的時候,小郎執意去聽雨,你們怎麽不攔著?”
“小郎說要往大郎君院中去,不許小的們跟著……”
“還敢狡辯!”郗融厲聲嗬斥,嚇得那倆小廝立刻跪地求饒。“我剛到大兄院中去過,詢問值守侍女,無人拜訪。你卻說小郎曾去,分明是蓄意推脫。不但不能規勸主家,反而滿口謊話……”
“郎君恕罪,郎君恕罪!小的錯了,日後一定規勸小郎,規行矩步,再不偷懶。”
在責問聲中國,郗徹又一次紅了臉。“我,我偷聽,不是有意的。”
“窺探尊長居所,竊聽秘聞,中傷長輩,離間父子,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你的名聲要不要了?你可是郗家長孫!”
“不是,不是,我沒有,我……那我該怎麽辦?阿父?”
“保密,不要告訴任何人!”柔聲引誘。
“可是,萬一事發,祖父沒有防備,咱家怎麽辦?終究是隱患啊!”郗徹著急,他自懂事以來,就被教導以家族為先,如今卻要坐視家族蒙難,他做不到!
“隱患,暗疾矣。你要把暗疾挑明成重病嗎?你祖父一片丹心,忠於朝廷,是何等自得忠臣孝子之家。你若把這事捅出去,就是讓祖父和大伯反目成仇。謀逆啊,你是讓父殺子,還是子憎父?”
“書中不是這麽教的。直道而行,直言相諫。所謂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家又諍子,不敗其家。我該告訴祖父的!”
郗融幽幽一嘆,“書中可有教過你,親親相隱,為了長輩,保守秘密,懂嗎?”
“可是……”
“懂嗎!”郗融厲聲嗬斥。
郗徹條件反射答道:“懂了。”
“你也不必擔心隱患,為父會辦妥的。”
“父親,您有辦法?”郗徹眼睛亮起來,若是有不驚動長輩消除隱患的辦法自然最好。
郗融微笑頷首,“好了,快去沐浴更衣吧。我吩咐廚房上一碗薑湯,喝下睡一覺,若是著涼,明日我叫府醫來。”
“阿嚏——”人啊,說不得。剛說著涼,郗徹就應景打了個噴嚏。
郗融揮手讓兒子去洗漱,自己卻沉下臉色,快步走出院子。“來人,去廚房要一碗薑湯來,再給小郎備熱湯新衣。”
“郎君,小的這就去辦,廚房一直留著火呢。”
“哎,這孩子,這麽大了還喜歡聽雨。不好好在花園亭子裏待著,非要冒雨跑回來,摔了一身泥。”
“郎君勿憂,小郎還小呢。”
“小什麽小,薑湯來了你看著他喝下去,謹防他怕辣不喝。”郗融一邊和僕人閑聊,一邊往外走。
回到自己的住處,換了一身黑色衣裳,帶了兜帽披風,郗融又往走。
“還下著雨呢,你往哪兒去?”李氏忙問。
“今夜雨打芭蕉,猶如翠珠落玉盤,聲聲動聽,我去園中聽雨。”郗融捋著山羊須,望著院外雨幕,好似心神都在這動人的自然之景上,十分有名士風範。
“雨有什麽好聽的?罷了,罷了,去吧。記得帶傘!”李氏從後麵追上,遞了傘給郗融,回頭嘀咕道:“名士風流,生病就真風流了!”
郗融撐著傘,沿著兒子跑回來的路重走一回,把有可能暴露郗徹今日行蹤的小細節都一一掩藏在雨幕中。
最後,郗融撐著傘站在大兄院外迴廊下躲雨,一群小丫頭嘰嘰喳喳頂著蓑衣跑過來。
“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二郎君安。”女婢們見郗融在,嚇得立刻禁聲,恭敬福禮。
“大兄院門口為何無人值守,你們到哪裏去了,若是有人來了,無人通稟,豈不失禮。”
“二郎君恕罪,婢子們幫忙收衣服去了。今日雨大,不曾有人來訪……”
“哼!”
領頭的婢女發現自己好像說錯話了,二郎君也是人啊。
周氏服侍郗超睡下,聽得外麵有動靜,沿著迴廊出來,笑問:“二弟來了,快請屋裏坐。”
“嫂嫂。”郗融行禮,躬身道:“今夜雨絲如幕,小弟心隨意動出來聽雨。走到門前,卻見無一人值守,怕有婢女怠慢,方才出聲詢問。”
“二弟有心了。今夜你大哥醉酒歇下了,這些小丫頭站著也無事,打發她們去各處幫忙也好。這雨來得急,家裏各處都忙亂著呢。多謝二弟費心,咱們家裏不講究這些虛禮。雨大,快些屋裏坐。”周氏笑得溫柔,二弟長於文才,為人端方,並無壞心。
果然,郗融又一作揖,“嫂嫂想得周到,是小弟莽撞了。雨夜寒涼,請嫂嫂早些歇息,小弟告退。”
周氏目送郗融走入雨中,自回屋中不提。
而郗融在雨夜中逛了半天園子,回到大兒子的院中,招守在房門口的小廝來問:“你們小郎睡下了嗎?”
“睡下了,喝了滿滿一碗薑湯,額頭都冒汗呢。”小廝拱手賠笑。
“若不是你們跟在他身邊卻不知規勸,小郎怎麽淪落到喝薑湯的地步。今晚入夜的時候,小郎執意去聽雨,你們怎麽不攔著?”
“小郎說要往大郎君院中去,不許小的們跟著……”
“還敢狡辯!”郗融厲聲嗬斥,嚇得那倆小廝立刻跪地求饒。“我剛到大兄院中去過,詢問值守侍女,無人拜訪。你卻說小郎曾去,分明是蓄意推脫。不但不能規勸主家,反而滿口謊話……”
“郎君恕罪,郎君恕罪!小的錯了,日後一定規勸小郎,規行矩步,再不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