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珚聞言,心道阿潯真是同自己心意相通,不由道:「阿潯所思,亦朕之所慮。朕亦有所想,故而前來同阿潯商議。」
沈潯輕輕點了點頭,端坐身子。每每言說政事,沈潯麵龐便斂了笑意,麵色沉靜似水,柳眉下,雙目清澈。
「陛下,臣之所思有二。其一,右僕射薛崇,跟隨臣多年,臣對他一直頗為信任。未曾想,他竟與那豫王暗中勾結。查得緣由,乃是薛崇覺著仕途再獲升遷無望,卻又不甘居於左僕射崔寧之之下。豫王暗中書信拉攏,許諾高官厚祿,甚至以尚書令一位誘之,薛崇這才投了豫王。其二,城門校尉曹毅,竟膽敢在春蒐大典行刺。獵場眾目睽睽,不論得手與否,曹毅都是死罪難逃。臣一度疑惑,是何原因能讓曹毅以死效命豫王一黨。經查,原來早在趙瑗潛回溱國時,曹毅親眷便被其黨羽暗中挾持,迫使曹毅就範。趙瑗欲奪帝京,城門是要塞,故而先聲奪人,拿下城門校尉曹毅。」
趙珚麵色凝重,點頭道:「阿潯所言,亦是朕憂心所在。尚書衙署乃一國機要,城門防守乃皇城命門。偏偏這兩處皆出了紕漏。趙瑗與那豫王,一個久未歸國,一個遠在封邑,卻能在暗中操縱得了他們……豈不叫朕憤然。」趙瑗說著,雙眉蹙起,連著廣袖下的手都緊緊握了起來。
沈潯頷首:「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對去國諸王,日後更要嚴加防範。想那晉時八王之亂,漢時七國之亂,皆因諸王謀逆而起。以史為鑑,我溱國朝廷切不可掉以輕心。」
趙珚聽言,料想沈潯必然已在思索應對之法,於是問道:「阿潯可有何對策?」
沈潯未答,卻問趙珚道:「陛下,吾等在此春蒐狩獵,是為何?」
趙珚一怔,回道:「溱國祖製,四時狩獵,實則訓練兵士,任命將帥,弘揚尚武之氣。」
沈潯頷首:「一國軍隊對朝廷至關重要。兵強馬壯,於外,可禦外敵,於內,可平內亂。而軍中將帥更是重中之重。臣縱觀溱國兵製,身居軍職要位者,大多出身權貴,或權貴之親眷。拿校尉孫堯來說,他便是豫王外甥,這才衷心於趙瑗,與豫王裏應外合。」
趙珚嘆道:「阿潯說的是,自溱國開國,便是如此。開國之時,為溱國建立功勳的,不是高祖之兄弟,便是高祖屬下兵將。開國後,高祖兄弟自是去國封王,那些兵將則多數在軍中任職高位,又頻頻與皇親聯姻,其子嗣親眷承襲軍中高位者無數。」
「是以,這官位承襲需要革新。」沈潯說著,目視趙珚:「將帥者,當任人以賢,不論出身如何,隻要有勇有謀,武藝卓越,忠君愛國,便可立得軍功,封官封爵。」
沈潯此言,說到趙珚心裏。趙珚展眉,喜道:「就依阿潯所言,不日就頒布政令。」
沈潯這才露出微笑。她眉目流轉,繼續道:「眼下正有一人,臣覺得可當大任。」
「哦?是誰?」
「議郎將郭予。」沈潯道,「此人雖出身寒門,卻忠君不二,亦勇武多謀,行事機敏,是將帥之才。」
趙珚頷首,經歷諸多變故,郭予之能有目共睹。趙珚習武之人,征戰沙場,自知良將難求,心中也早已認定郭予,欲委以大任。可忽的,趙珚不知為何想起那日,沈潯自天牢探視趙瑗而回,下了馬車,轉眸對著郭予溫柔一笑……心中頓時「咯噔」起來。趙珚一國之主,大事上自是秉公嚴明,郭予難得良才,趙珚必會重用,隻是想到阿潯似是對他格外留心,於是忍不住欲「提醒」沈潯一二。
想及此,趙珚雙頰微紅,對著沈潯,嘟囔道:「郭予自是將帥之才,堪當大任,隻是……阿潯日後,不許對郭予笑得那麽溫柔。」
誒?沈潯一愣,即便聰慧如她,也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趙珚這突然而至的腦迴路。見沈潯愣住,趙珚疑心沈潯是惦記郭予,沒來由地賭氣道:「阿潯那日從天牢歸來,對他笑得那麽溫柔,朕不高興。」
沈潯這才醒過味來,暗嘆趙珚傻氣,不由低眉掩唇,輕笑出聲。
此時,本在沈潯榻邊窩著的那隻兔兒,似是聞得聲響,蹦躂噠地跳了過來,向沈潯膝頭爬去。
沈潯感到兔兒動作,含笑彎身,將它抱起,放在懷中撫摸,一麵摸一麵對兔兒道:「兔兒兔兒,你怎的來了?陛下方才命我不準對郭予笑,那,我對兔兒笑可好?」
趙珚:……
趙珚看著沈潯逗弄懷中白兔,竟莫名心生羨慕……哼,這兔兒躺在沈潯懷中那處柔軟,閑適愜意,悠然自得……趙珚咬牙,腦中頓時想著,兔兒是烤著吃好,還是蒸著吃比較香……
正當趙珚思索時,沈潯悠悠開口:「陛下可知,臣給這兔兒起了名字。」
趙珚晃過神,什麽?阿潯還給這兔兒起了名字?
「臣喚它茵茵。」沈潯笑著,目光露出一絲狡黠,「茵者,從草,因聲。綠草叢叢,謂之『茵』,兔兒食草,喚它『茵茵』,乃是望它吃食無憂。陛下覺得可好?」
趙珚:「……好,好。」趙珚愣愣,似是覺著哪裏不對卻又說不出來。
沈潯一襲絳紅衣裳,頭戴白玉簪,手中兔兒亦渾身白皙,趙珚看著,覺得沈潯真似那月宮仙人,撫著兔兒,怎麽看怎麽和諧。
這時,隻聽得沈潯輕道:「茵茵乃是陛下捉來,送與臣的。臣定會好生養著。」說罷,輕輕戳了戳兔兒肉鼓鼓的腮幫。
沈潯輕輕點了點頭,端坐身子。每每言說政事,沈潯麵龐便斂了笑意,麵色沉靜似水,柳眉下,雙目清澈。
「陛下,臣之所思有二。其一,右僕射薛崇,跟隨臣多年,臣對他一直頗為信任。未曾想,他竟與那豫王暗中勾結。查得緣由,乃是薛崇覺著仕途再獲升遷無望,卻又不甘居於左僕射崔寧之之下。豫王暗中書信拉攏,許諾高官厚祿,甚至以尚書令一位誘之,薛崇這才投了豫王。其二,城門校尉曹毅,竟膽敢在春蒐大典行刺。獵場眾目睽睽,不論得手與否,曹毅都是死罪難逃。臣一度疑惑,是何原因能讓曹毅以死效命豫王一黨。經查,原來早在趙瑗潛回溱國時,曹毅親眷便被其黨羽暗中挾持,迫使曹毅就範。趙瑗欲奪帝京,城門是要塞,故而先聲奪人,拿下城門校尉曹毅。」
趙珚麵色凝重,點頭道:「阿潯所言,亦是朕憂心所在。尚書衙署乃一國機要,城門防守乃皇城命門。偏偏這兩處皆出了紕漏。趙瑗與那豫王,一個久未歸國,一個遠在封邑,卻能在暗中操縱得了他們……豈不叫朕憤然。」趙瑗說著,雙眉蹙起,連著廣袖下的手都緊緊握了起來。
沈潯頷首:「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對去國諸王,日後更要嚴加防範。想那晉時八王之亂,漢時七國之亂,皆因諸王謀逆而起。以史為鑑,我溱國朝廷切不可掉以輕心。」
趙珚聽言,料想沈潯必然已在思索應對之法,於是問道:「阿潯可有何對策?」
沈潯未答,卻問趙珚道:「陛下,吾等在此春蒐狩獵,是為何?」
趙珚一怔,回道:「溱國祖製,四時狩獵,實則訓練兵士,任命將帥,弘揚尚武之氣。」
沈潯頷首:「一國軍隊對朝廷至關重要。兵強馬壯,於外,可禦外敵,於內,可平內亂。而軍中將帥更是重中之重。臣縱觀溱國兵製,身居軍職要位者,大多出身權貴,或權貴之親眷。拿校尉孫堯來說,他便是豫王外甥,這才衷心於趙瑗,與豫王裏應外合。」
趙珚嘆道:「阿潯說的是,自溱國開國,便是如此。開國之時,為溱國建立功勳的,不是高祖之兄弟,便是高祖屬下兵將。開國後,高祖兄弟自是去國封王,那些兵將則多數在軍中任職高位,又頻頻與皇親聯姻,其子嗣親眷承襲軍中高位者無數。」
「是以,這官位承襲需要革新。」沈潯說著,目視趙珚:「將帥者,當任人以賢,不論出身如何,隻要有勇有謀,武藝卓越,忠君愛國,便可立得軍功,封官封爵。」
沈潯此言,說到趙珚心裏。趙珚展眉,喜道:「就依阿潯所言,不日就頒布政令。」
沈潯這才露出微笑。她眉目流轉,繼續道:「眼下正有一人,臣覺得可當大任。」
「哦?是誰?」
「議郎將郭予。」沈潯道,「此人雖出身寒門,卻忠君不二,亦勇武多謀,行事機敏,是將帥之才。」
趙珚頷首,經歷諸多變故,郭予之能有目共睹。趙珚習武之人,征戰沙場,自知良將難求,心中也早已認定郭予,欲委以大任。可忽的,趙珚不知為何想起那日,沈潯自天牢探視趙瑗而回,下了馬車,轉眸對著郭予溫柔一笑……心中頓時「咯噔」起來。趙珚一國之主,大事上自是秉公嚴明,郭予難得良才,趙珚必會重用,隻是想到阿潯似是對他格外留心,於是忍不住欲「提醒」沈潯一二。
想及此,趙珚雙頰微紅,對著沈潯,嘟囔道:「郭予自是將帥之才,堪當大任,隻是……阿潯日後,不許對郭予笑得那麽溫柔。」
誒?沈潯一愣,即便聰慧如她,也一下子沒反應過來,趙珚這突然而至的腦迴路。見沈潯愣住,趙珚疑心沈潯是惦記郭予,沒來由地賭氣道:「阿潯那日從天牢歸來,對他笑得那麽溫柔,朕不高興。」
沈潯這才醒過味來,暗嘆趙珚傻氣,不由低眉掩唇,輕笑出聲。
此時,本在沈潯榻邊窩著的那隻兔兒,似是聞得聲響,蹦躂噠地跳了過來,向沈潯膝頭爬去。
沈潯感到兔兒動作,含笑彎身,將它抱起,放在懷中撫摸,一麵摸一麵對兔兒道:「兔兒兔兒,你怎的來了?陛下方才命我不準對郭予笑,那,我對兔兒笑可好?」
趙珚:……
趙珚看著沈潯逗弄懷中白兔,竟莫名心生羨慕……哼,這兔兒躺在沈潯懷中那處柔軟,閑適愜意,悠然自得……趙珚咬牙,腦中頓時想著,兔兒是烤著吃好,還是蒸著吃比較香……
正當趙珚思索時,沈潯悠悠開口:「陛下可知,臣給這兔兒起了名字。」
趙珚晃過神,什麽?阿潯還給這兔兒起了名字?
「臣喚它茵茵。」沈潯笑著,目光露出一絲狡黠,「茵者,從草,因聲。綠草叢叢,謂之『茵』,兔兒食草,喚它『茵茵』,乃是望它吃食無憂。陛下覺得可好?」
趙珚:「……好,好。」趙珚愣愣,似是覺著哪裏不對卻又說不出來。
沈潯一襲絳紅衣裳,頭戴白玉簪,手中兔兒亦渾身白皙,趙珚看著,覺得沈潯真似那月宮仙人,撫著兔兒,怎麽看怎麽和諧。
這時,隻聽得沈潯輕道:「茵茵乃是陛下捉來,送與臣的。臣定會好生養著。」說罷,輕輕戳了戳兔兒肉鼓鼓的腮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