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半地穴房屋回望,農田的盡頭有條山脈,山不高,勝在連綿不斷。這山有些來歷,往前數兩千多年,曾經擁有燕國修築的長城;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重修內外長城,將燕長城、趙長城、秦長城連成一帶,經漢朝增補,終於形成了中國最早的萬裏長城。


    這條山脈歷經多年風吹雨打,又遭後代廢棄,那蜿蜒的土石長城早已不復存焉。直到明代修築新的萬裏長城,因國土麵積比之秦朝有所擴大,新的長城更是繞過這裏,往更北延伸而去。此後這一條山脈,便徹徹底底地失去其戰略價值了。


    戰略價值雖沒有了,好在風景仍在。山上植被多,大片大片的黃櫨樹鋪滿山坳,其間點綴紅楓、鬆柏,一到秋天,富有層次的紅色便湧出來,那景色與北京的香山相比,也不遑多讓。


    隻是這土地貧瘠,不宜用來種地,加上山體陡峭,少有人走,也就沒開出山路來。以前村裏的小孩喜歡「探險」,常常偷溜上山。山上風大,起風的時候,飛石沙粒在空中打著旋兒,撲簌撲簌往人身上撞,這時候下盤必須得穩,一個疏忽,就可能被大風捲走。


    說來令人唏噓,好幾年前就有幾個十幾歲的小孩,約在一起爬山。好容易爬到山頂,前麵就是陡峭的崖壁,正待拍照留念,忽而發覺同行人裏麵少了一個。幾個人打原路返回,一路尋一路喊,最後在半山腰找到同伴的外套,人卻不見了。


    這小孩做事慢吞,不愛上趕在前麵,一個人慢悠悠跟在最後頭。風起時,那孩子沒站穩,被風帶了出去,前麵沒一個人發現。他從山腰一路滾到山腳,周圍又沒防護的設施,可憐這孩子,就這麽喪了命。


    從那以後,再沒人爬過這山了。


    -


    高岡隻撥了一隊人過去,隻是為一個猜測,先讓一小波人去探一探。陸清野也說了,雖然在山丘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一定就在那邊,不必過多浪費人力。


    上山比他們想像的容易:隻要沒風,或者起風時下盤穩,雙腳緊緊抓地,危險其實並不大。


    他們繞著山頭做了地毯式搜尋,並沒發現有墓葬,倒是在半山腰處找到了一個洞。這洞不小,裏頭正中有燒過的火膛,洞壁上畫滿朱紅色塗鴉,線條流暢幹淨,畫的是跳舞的小人,手拉著手,臂纏流動飄逸的絲帶。


    空氣中似漂浮著一種香味,聞著像公共衛生間用的檀木香氣。


    高岡將洞內的情況實時傳送給陸清野,看完這些圖像信息,對方告訴他:壁畫內容與人麵魚紋一樣,都是甕棺葬陶盆的圖案,又讓高岡叫人挖出火膛,刨掉坑底燒過的木炭餘燼。


    他們用了警棍,對準坑底一捅,那裏的「土層」瞬間塌陷,輕鬆捅出一個洞來,一股濃鬱的檀木香氣立馬湧出,直直灌進在場人員的鼻腔裏。


    高岡表情一沉,抓起多餘的警棍,加入進去。坑底的洞越來越大,很快,另一個空間顯露出來。


    在場的人,全部愣在原地。


    那是一個巨大的方形空間,與火坑洞之間以木梯相連,木梯正下方有一塊長方形木板,手電的光從這塊木板向四周延伸,將這裏的全貌一點一點揭開來。


    空間的東南角擱著一張「小床」,被子已經破了,厚厚的幹草堆充作床墊;小床後麵的土壁貼有一張發舊的風景畫,周遭畫了一個假窗框,合做窗景。


    再往兩邊看,牆上用繩子吊著一塊醃肉,旁邊掛著幾隻略有變形的鍋瓢,都帶著柄,奇怪的是柄上都用麻繩纏著,表麵粗礪硌手,這麽一看,許是為著防滑。


    而另外三個角,則各擺放了一組甕棺葬具,其中一組,表麵畫著中原仰韶文化的花瓣紋飾。滿空間濃鬱的檀木香氣,便是從這裏散發出來的。


    高岡最怕的情況還是出現了,先前失蹤的三個孩子,身子蜷成嬰孩狀,被放置在甕棺葬具裏,傷口都在脖子上,一刀斃命。


    三個孩子死亡時間不一,最早的,基本隻剩下一具白骨;最晚的,屍體才剛腐爛不久。而那濃鬱悶人的檀木香氣,正好用來掩蓋屍體臭味。


    專組立馬針對現場展開工作,高岡來到木梯下方,蹲下身子,敲了敲腳下的木板。聲音聽著空曠,他於是摸到木板邊緣,摳住縫隙往上一提,一絲涼意纏上他的手腕。


    高岡心一凜,叫了人來,把木板揭開。


    木板之下是一個墓穴,四麵以豎直的木板作壁,周圍一圈擺滿了已經快要蔫掉的鮮花。坑底躺著一具白骨,全身筆直,屍體雙手擱在腹部,姿勢安詳,屍骨上及屍體四周均勻鋪灑著一層朱紅色粉末。


    看股骨和骨盆的形狀,這是一位女性。


    陸清野一麵看著高岡傳回來的實時畫麵,一麵與他解釋:朱紅色粉末是鮮血的象徵,在遠古時期用赤鐵礦磨成,被認為是生命的來源和寄生處。


    「它寄託了一種希望,祝願死者能夠在另一個世界復活。」


    「那三個無辜孩子呢?擺在角落裏,這又是代表什麽?」


    「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甕棺葬要麽是普通的兒童葬式,要麽就是埋柱下做地基,顯然,這裏的三套甕棺葬,哪個都不是。所以我猜測,兇手把他們用作陪葬,這也驗證了我的另一個猜想。」


    法醫和取證員從山洞下來,高岡給他們讓了位,站到一邊,繼續問他:「什麽猜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之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山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山藍並收藏風起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