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拍的那幾張,看不太清,你具體描述一下。」


    高岡回憶昨晚的畫麵,回他:「那些坑口子,小的有一人寬,大的有三人寬;內裏空間大,截麵可能像口袋,底部和坑壁做過處理,幹淨、齊整。」


    「照你這個描述,應該是窖穴。」


    高岡沖不遠處的金絲兒招了招手,把電腦遞還給他,手機從左耳換到右耳,繼續與陸清野說話:「窖穴?」


    「就是儲藏東西的洞穴,不占空間,口小底大,比較方便。」


    「那另一個坑呢?這又是什麽?」


    陸清野大概在看照片,頓了幾秒,說:「是房屋,半地穴房屋。坑沿一圈的小洞是柱洞,用來架柱子,搭成圓錐狀,外麵覆蓋茅草作屋頂。我看到照片裏,這個坑有一個斜坡,是吧?」


    「是有一個。」高岡點頭。


    「那就是門道了,朝向是哪兒?」


    高岡看了看方向:「西北方。」


    「看來兇手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比我們以為的還要高,」陸清野說,「這樣,你沿著西北方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類似的土坑。」


    高岡心念一動:「類似的土坑?」


    「對,與它類似,但比它更大,那個是中心房屋。人是群居動物,三戶五戶生活在一起,便成了聚落。遠古時候有一種比較典型的聚落形態,大大小小的半地穴房屋呈現向心式圓形分布,被眾多房屋圍在中央的,就是中心房屋了。」


    「那這中心房屋......」


    陸清野解釋:「是部族裏處理重要事務的場所,兇手既然想模仿遠古先民,沒道理隻挖這一個。不過,一切都隻是我的推測,具體情況還得找了才知道。」


    高岡立刻帶人去找,西北方是大片大片的田地,並沒發現陸清野說的房屋坑穴,他擴大搜索範圍,直到近公路的地方,仍是沒找到。


    葉湑坐在田壟上,看高岡白忙活了一場,叫住他:「我說,你剛要是帶上我,指不定就找到了。」


    「你?」他眉毛上挑。


    葉湑白他一眼,扯起地上的雜草,扔到腳邊。


    高岡蹲下來靠在她身邊,眼睛並不看她,隻把頭偏過去。葉湑耳朵發癢,稍稍避開了點,他卻得寸進尺,追上來,與她靠得更近。


    他說:「待會兒,你跟我走。」


    她倒也沒說錯,這一天天的跟著他瞎轉悠,每次的關鍵線索,可都是她瞎轉出來的。


    回到車上,高岡將裏麵布置一番,又叫上幾個負責這幾起案件的同事,對案子做梳理。這樁樁案件查到現在,大大小小的線索逐漸浮出水麵,他有些想法,但還需要理一遍。


    「現在的情況,重點有三,一是三起失蹤案,」高岡比出食指,右手在紙上做筆記,「失蹤時間全都過了黃金72小時,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線索,從人麵魚紋塗鴉到甕棺葬,三個孩子遇害的可能性,相當大。」


    他語氣如常,葉湑看他一眼,下麵「撕拉」一聲響,她的目光落到他寫的筆記上,紙張被戳出了洞,邊沿翻捲起來。


    「第二是考古隊遇害一案,不見的六隻陶器,正好是三組甕棺葬,對應了失蹤的三個孩子,根據現場找到的線索看,這兩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應是同一人;第三,則是陳家村發現的林頡知屍體一案,這也是破案的關鍵。」


    高岡把寫好的筆記撕下來,貼到小白板上。


    有人說話:「有個問題就是,考古隊遇害一案的兇手,我們一直以為是林頡知,至少他的嫌疑最大。可現在卻又發現他遇害的事實,你說這案子吧,一樁樁一件件,並不複雜,偏偏合在一起,叫人看不懂了。比如說林頡知是兇手,那麽殺他的人,動機是什麽?再一個,如果林頡知不是兇手,為什麽他要偽造陶器花紋,又為什麽孟冠禮身上隻有他一個人的指紋痕跡?」


    高岡沉吟片刻,提筆繼續在紙上做筆記:「幾樁案件放到一起討論,由已知的結果推測未知的原因,缺少任何一環,都容易出現矛盾。既然這樣,我們就把它們分開好了。」


    他寫下林頡知的名字,與「兇手」、「遇害」兩個詞組成一個三角形,相互之間打上雙箭頭。


    他開口講:「首先,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城內的失蹤案不是林頡知做的,且真正的犯罪嫌疑人也在考古工地現場出現過。而且,就目前掌握的證據,我不認為考古隊十三條人命也是林頡知殺的——這個假設出來的前後矛盾太多。」


    不管是現場找到的屬於另一個人的腳印證據,還是林頡知自己留下的求救信號,包括最後林頡知喪命於陳家村,種種跡象,都稀釋了高岡對林頡知的懷疑。


    「所以我們目前暫時隻分析第二個,林頡知不是兇手的情況——先假設一下,考古隊出事當天,林頡知去了文物庫房,原因暫且不知,但應該目睹了兇手行兇的全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林頡知也上了手,或是阻止、或是反抗,因而在現場留下了他的指紋。」


    小小的車內空間,劈裏啪啦響起鍵盤敲擊聲,有一人拿著電腦做記錄,把這些信息轉化為文字,實時分享給偵辦案件的同事。


    「如果假設成立,那麽真正的兇手是用了什麽特殊技巧,讓警方提取不到指紋?」有人發聲。


    「這不難理解,」高岡用筆頭點了點白板,「從李家村麥田那輛車也能看出,兇手在處理指紋方麵,很有些『過人之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之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山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山藍並收藏風起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