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男人,是隔壁床的。


    兩個小偷站在門口。視線被包廂門擋了一半,看不見裏麵的兩個人。年輕的那個探頭進來,高岡帶著葉湑往裏湊,兩人之間雖離得近,高岡卻始終與她留了一層距離,不至於緊貼在她身上。可即便如此,滾燙的體溫仍舊毫無障礙地在兩人之間傳遞。


    「走反了,這間剛來過。」看到熟睡的老鍾和馬臉,年輕的那個收起刀片,回頭對同伴說。


    年長些的經驗豐富,他眉頭一皺,心頭突突直跳,總覺得不安生。待定神後,他拽著年輕的那個低聲道了句:抓緊離開!


    年長的不敢逗留,當即往車廂連接處走。


    或許是偷盜行為太順利,年輕的那個心情不錯,一想到待會下了火車就又可以快活一陣子,腳步都變得高興起來,慢悠悠跟在同伴身後,一點不見他急。


    隔開了小偷的視線,高岡騰一下離開葉湑,迅速用眼神將她打量一遍。她皺了皺眉,就聽見他壓低聲音:「鞋帶借我用下。」


    葉湑看著他沒說話,短短幾秒間,她的大腦飛速運轉:在餐車時她看見這男人開著手機前置,原本以為他在自拍錄視頻,現在想來,應該是借著手機在觀察這兩個小偷。


    再往深了想,說不準,他也聽能懂小偷的黑話。


    她目光微閃——麵前這個男人,不簡單。


    想明白這些後,葉湑彎下腰,動作靈活地解開鞋帶,遞到高岡手裏。


    拿到鞋帶,高岡悄悄拉開包廂門,挪到兩個小偷後頭:剛才他一直跟在後麵觀察,這兩人年長的那個行竊,年輕的那個望風。


    望風的走得慢,離他更近,高岡飛起一腳,將那人踢倒在地,然後踩在他腰上,借力一躥,如猛獸撲倒獵物一般,往另一人身上跳去。


    已經倒在地上的人被高岡這麽一踢一踩,慘叫出聲。這一聲喊,終於把車廂熟睡的乘客叫醒了大半,也給他的同夥提了醒。


    可惜晚了,那行竊的動作再快,快不過早有準備的高岡。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被高岡反手鎖在地上,隻怕再差一點,兩條胳膊就被廢了。


    高岡一屁股坐住行竊的,伸手揪住望風的那個,把他往前拖了半截兒,又將他雙手反剪,手背相對,手腕緊貼,用葉湑的鞋帶綁住他,還打了個死結。


    解決完望風的,又用同樣方式製服住另一個,整個過程一氣嗬成,幹淨利落。葉湑全程圍觀——很專業的手法,能讓被綁的人發不了力。


    乘警到得很快,一來就用手銬代替了鞋帶,將小偷帶走,並從他們身上摸出贓物:幾部手機,還有一遝用信封裝的現金。車廂上逐漸嘈雜起來,包廂的門被打開,床頭小夜燈的光從門縫透出來,不時有人探出頭看熱鬧。


    過道太黑,有人打開手機電筒,白光胡亂躥動。


    一片嘈雜中,有驚叫傳來:「我手機呢!啊?!」


    一時間整個車廂躁動不安,吵吵嚷嚷的,幾乎都醒了,乘務員拿著失物,讓被偷的乘客一一認領。


    高岡拿回鞋帶給葉湑,上鋪的老鍾和馬臉徹底醒來,車廂動靜太大,想繼續安睡都不容易。


    知道剛遭了賊,老鍾趕緊摸了摸衣服內兜——手機、身份證、銀行卡都在,沒損失。看來偷的不是老鍾......葉湑迅速把鞋帶係好,視線一轉,看向馬臉。


    後者終於反應過來:「龜兒子你窮瘋了,偷老子的錢!」說完也不走梯子,直接從上鋪跳下來,發出一記重重的悶響。


    那個裝著現金的信封,正好就是馬臉的。幸好有好心人見義勇為,才沒讓他藏的私房錢打水漂。他不住向高岡道謝。


    「敢在火車上帶那麽厚一遝兒現金,著人偷了還找得回來,算你運氣好。」乘務員把信封交還給他。


    馬臉咧著嘴笑,這不一樣,手機裏的錢有多少,他媳婦兒是一清二楚的,這年頭,隻有現金才藏得住。


    -


    有了這麽一出,車廂乘客們徹底睡不著了,有些興奮,還帶了點好奇。


    葉湑豎起耳朵,隔壁包間正繪聲繪色地講述剛才火車上的情形。


    「你是不曉得啊,那兩個小偷凶得很......你問我咋子曉得?我看到他們偷東西了噻。」


    有人看熱鬧不嫌事大,問他怎麽不出聲警告。


    「人家有同夥,還有刀子,雙拳難敵四手,我是有那個心沒那個力。奉勸大家,火車上莫要帶貴重東西,你帶這些,賊娃子不偷你,他偷哪個?」


    話糙理不糙,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命更重要。


    老鍾坐在上鋪一聲不吭,許久以後才悠悠嘆了口氣:「這要是解放前,小偷哪敢這麽囂張啊。那個時候,整個西南都是袍哥的天下......」


    袍哥?葉湑心頭一動,這名字聽著怪耳熟的。她想起來千裏眼在車站給她的小冊子,上麵似乎就有這個。


    對鋪的高岡聽到老鍾這話,來了興趣:「為什麽這麽說?」


    老鍾見有人想聽,頓時來了精神:「要說這個袍哥啊,是我們川渝一帶的民間秘密幫會,最早清朝就有了,那個時候的口號是『反清復明』——」


    馬臉插話:「聽起來有點像《鹿鼎記》裏頭的天地會嘛。」


    老鍾點頭:「對,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袍哥也算是清朝的掘墓人了。最鼎盛的時候是在民國,據說整個川渝,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袍哥成員,上到軍閥、政客、商人,下到農民、流民,全都是袍哥一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起之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山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山藍並收藏風起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