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池的麵上一片空白,她佇立在原地,紋絲不動,仿佛成了一尊石像,隻是她的目光卻牢牢定在朱厚照的臉上。良久,她才開口:“葛林怎麽說?”


    劉瑾不耐煩道:“葛林怎麽說不重要。我不能在外朝沒人說話。這才是我好好照顧你,還放你出來的原因。天子命在旦夕,又無子嗣,馬上就要過繼!”


    月池一震,她問道:“……過繼。給他過繼一個兒子?”


    劉瑾擺擺手:“怎麽能給他過繼。你傻了,忘了《皇明祖訓》是怎麽說得嗎。”


    他一字一句念了出來,顯然是這些日子早已爛熟於心:“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並如前式。”


    他接著道:“聽明白沒有,按照祖訓,得立他的弟弟啊。”


    月池直勾勾地盯著劉瑾:“你莫不是忘了,他沒有弟弟。”


    劉瑾呸道:“對啊,這天殺的,先帝爺為了一個女人不多生,皇爺為了一個假男人壓根不生。這下好了,都斷子絕孫吧!我先前叫你生,你不生,如今連生的機會都沒有了吧,如今隻能從憲宗爺一脈選人了。”


    他忽然又一個箭步上前,他緊緊拽住月池:“這個人選,必須由咱們來定。一定要找年紀小的,性格軟弱的,這個祖宗我已是伺候夠了,要是還來這麽一個,我真真是熬不住了。”


    月池凝視著他,目光冷如刀鋒:“可他還活著,尚有一口氣在,你何至於如此迫不及待。”


    劉瑾道:“這算什麽迫不及待,這要是能行,我今日就想發喪了。”


    他窺見月池的神色,似被嚇了一跳,接著又道:“你別這麽看我,你以為我想嗎?皇爺隻有丁點兒大的時候,咱家就陪在他身邊了。我看著他越長越高,越長越俊,這麽多年了,就是一個貓兒狗兒,都有感情了,何況是這麽一個大活人……可我沒有辦法,我真的是沒法子了。李越,這一切都要怪你,都是你害的!”


    月池冷笑一聲:“利欲熏心的鼠輩,何必歸咎於人。”


    劉瑾啐道:“我是鼠輩?我看是你懂個屁才是。你知道嗎,他知道了。”


    月池有些茫然地看向他,就聽劉瑾嘶聲道:“我和你在南廡房裏說得那些話……他一直都差人跟在我們後麵……全部都被聽見了,都被聽見了!我被抓了回來,我以為我馬上就要被宰了,誰知道,他還沒來得及殺我,自己就氣得第二次嘔了血……”


    月池的雙耳似被震得“嗡嗡”地響。他說話的聲音極低,如毒蛇吐信的絲絲之聲,可在她聽來,卻像是一聲霹靂。過了許久,她才緩緩抬眸,她咬緊牙關:“原來是為這個?竟然是為這個?”


    劉瑾深吸一口氣:“當然是為這個。天地良心,我本來隻是想促成一段好姻緣,再讓我混得更好一點。我從頭到尾都沒想過要幹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是你在這裏不斷攛掇我。皇爺被你氣暈了,要是醒來,我也會和你一樣,被打成叛逆。你倒是還能靠獻身撿回一條命,可我能怎麽著,我隻能這麽著!”


    月池的雙手微微發顫:“這麽說,你是要弑君了?”


    劉瑾瞥了朱厚照一眼,不答反問:“我們在他床畔說了這麽久,他連一點兒醒來的意思都沒有,你就……不覺得稀奇嗎?”


    “要麽不做,要做就做絕。”


    月池感覺有些眩暈,局勢變化得太快,即便是她,也感受到了莫大的衝擊。她沒想到,前幾天隻是她在衝動之下謀劃未來,可如今劉瑾竟然真的付諸實施,居然還成功了一半。朱厚照已經倒下,外頭連一點兒風聲都沒傳出去。而她本人,也被困在了這裏。


    這下輪到劉瑾苦苦勸她了:“你有什麽過不去的。他是什麽樣的人,你比我更清楚。一旦他的病情好轉,你這輩子都不要想踏出皇宮一步。你甘心一輩子都困在這裏嗎?讓你的新政,你的宏圖壯誌,全部化作泡影嗎?主弱才能臣強!到時候我把持朱批,你把持票擬,夏皇後對你情根深種,張太後又是不管事的,隻要把張家喂飽,她什麽都能答應。這個天下,不就在我們手中。”


    內閣在奏本之上,貼上批閱建議以進呈,而司禮監則持朱筆批閱。如果能把持這一進一出,天下大事的確都盡在掌握之中。


    “我的要求不多,財貨我已經盡有,我隻是要自己名留青史,成為古今第一宦官完人而已。而你李越,隻是讓他們俯首聽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們完全可以攜手,天下不知天子,不知男子,隻知我們二人之名。這叫什麽,這才叫痛快!”


    “難道你之前才隻是說說,到了這個節骨眼,你也下不了手了?你可別忘了,你還有致命的把柄在我手裏,你要揭穿,可以啊,隻是你私通的事,你女扮男裝的事,那就要人人盡知了。你的罪過,足以夷十族。”


    月池最後隻被留下半天的思考時間。劉瑾的理由也很充分,他要去抓緊說服張太後,有了太後的懿旨,他就能調江彬入宮,隻有兵權在他們手中,接下來才有力壓群臣的可能。


    而月池不知道的是,在她走後,剛剛還昏迷不醒的朱厚照施施然起身,而適才說得神采飛揚的劉瑾則開始伏地不起。朱厚照嗤笑一聲:“怕什麽,你演得很好。”


    劉公公一麵要防備月池發現,一麵又要說出這麽多足以把頭砍爛的話,都覺得自己馬上要窒息而死了。他聞言道:“老奴不敢居功,都是您的本子,寫得好……”真他媽不虧是從小看話本的,什麽屁話詭計都敢往上頭寫。


    朱厚照道:“朕雖能寫,可卻不能真演。”


    劉瑾不解:“可她明顯是已然亂了神思。”


    朱厚照搖頭:“最多一個時辰,她就會發覺不對。畢竟憑你想造反,還是太過勉強了。叫楊玉派一些人,把守弘德殿。”


    劉瑾一愣,小心翼翼道:“你是要讓她覺得,楊玉也要那啥了?”


    朱厚照微微一笑:“你們都是依附朕而生,朕若沒了,朝野上那些大臣,能把你們撕碎。如今朕既然不起,於情於理你們都該去找下家了,不是嗎?”


    劉瑾聞言膽戰心驚:“老奴不敢,老奴不敢,老奴是丁點兒這樣的心思都沒有啊!這不是演戲試李越嗎?”


    朱厚照道:“誰知道呢,‘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1】”


    第334章 數到雲峰第幾重


    即便李越之容堪比褒姒,皇爺也決不會做周幽王。


    在君主集權達到高峰的明代, 皇上哪怕隻是身上掉下一根頭發,隻要他有心追究,都能在朝野引起軒然大波。更何況, 他已經近十日沒有上朝了。在此期間, 外朝除了李越,沒有一個人能在近禦前陛見, 東廠和錦衣衛封鎖了整個宮禁,宮人和低位太監甚至不能隨意地走動。


    二十四監的大鐺們早就急成了一團亂麻,劉瑾拿著皇上的聖旨勒令他們安分守己,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卻越發懷疑這份聖旨的真實性。蕭敬兩眼凹陷, 已是幾宿未能合眼:“先是李越病重,皇上見了他之後, 緊接著就不起。如今,兩人都在乾清宮中,而我等竟不能近一步。這讓我怎能安心?”


    另一位老太監戴義早已是垂垂老朽,閉門不出,可碰到這樣的大事,他也不得不出了門子,聞言顫顫巍巍道:“你且莫急, 劉瑾必有私心,可他的膽子還不至於大到謀逆。”


    李榮聞言也微微闔首:“說句不好聽的, 咱們太監謀逆,滑天下之大稽。”


    他們早就人老成精,看得太明白了。宦官從一開始就沒有獲得政治合法性, 他們即便掌握了權位, 也沒有子嗣來繼承, 這使得他們隻能對現任皇帝俯首帖耳,不敢越雷池一步。朱厚照的一舉一動,不僅關乎政局的穩定,更與他們的身家名位密切相關。這叫他們怎麽能不緊張呢?再加上,好歹有先帝和看著當今長大的情分在,於公於私他們都必須在這裏商議對策,采取措施。


    蕭敬道:“皇上的身子一向康健,脈案寫明的病因隻是風寒,要真是如此,這樣將養著也不是大事,壞就壞在,為何不允我們去陛見?”


    李榮道:“恐怕不是風寒那麽簡單,你們別忘了,萬歲是見了李越,才倒下。而李越聽說現在都昏迷不醒。咱們都在這宮裏呆了這麽多年,憲宗爺的舊事,難道都拋諸腦後了嗎?”


    他還記得,憲宗爺當日還在京郊祭祀,那時漫天都是大霧,他們這些下人見到這樣的情形,心裏都不由咯噔一下,皇帝來祭祀天地,如何會出現這等昏暗之景。果然,憲宗爺剛一回宮,宮人就來報說萬妃薨逝。他現在都記得憲宗爺的神情,他沒有落淚,也沒有叫嚷,隻是久久佇立在原地。左右都嚇了一跳,哭著勸皇爺節哀。他就像被哭聲驚醒了一樣,拔腿就跑,直奔到了貴妃的靈前。而到了貴妃的靈前,他竟然也沒掉一滴眼淚,他隻是拿著梳子,細細替她梳理鬢發,描眉塗朱,一如生前恩愛時一樣。


    當時的周太後和王皇後早已驚得魂不附體,再也不敢說萬貴妃半句不是,隻是勸他以江山為重,善自珍重。可憲宗爺隻是望著她們,這才滾下淚來道:“兒臣不孝,萬侍長去,吾亦當去矣。”


    萬侍長是貴妃做宮人時,憲宗對她的稱呼。他們做了幾十年的夫妻,到了她去了之後,他又叫出孩提時的稱呼了。果然憲宗爺自此一病不起,不出數月就一命嗚呼,年僅四十一歲。


    此言一出,諸位大鐺俱是變了顏色。有人接口道:“沒錯,如不是李越命在旦夕,皇後豈會那般失態,皇上豈會匆匆從皇陵騎馬疾馳而回。”


    蕭敬比其他人更為害怕,他作為皇帝近侍,更了解皇帝的狀況,也比其他人都更清楚,皇上因李越病了多少次,而在李越死訊傳來時,他嘔了多少血。而其他人雖沒親眼得見,可到底在一個宮裏,如何沒有耳聞。


    這個猜測的確是最符合眼下的事態邏輯,因此所有人都信了八九成。戴義見狀歎息不已:“為了一個男子,鬧成這樣……實在是……”


    而此事劉瑾的作為,也有了嶄新的含義。皇帝如果真的病重,又不肯見外人,這時誰在他的身邊,都可以提名他的繼承人。誰能對他所說的皇帝的最後命令提出質疑?【1】


    蕭敬罵道:“這個刁奴,這是要翻天呐!混成東廠督主還不滿足,還想著做一個趙高不成。”


    他們開始商量對策,他們想到的第一個辦法,就是請張太後和夏皇後去見皇上。劉瑾他膽子再大,也攔不住太後吧。隻要太後和皇後前往照料,就不怕他一手遮天。然而,還不待他們動作,宮中就有了新異變,錦衣衛指揮使楊玉調動人馬,拱衛乾清宮,而宮中傳來一道命令,命皇庶子江彬入宮覲見。


    這個時候,皇帝的親衛守衛乾清宮,另一個手握重兵的大將要入宮覲見,事情的性質一下就發生了質的變化。再也沒人懷疑皇上的身體狀況,如果不是天子馬上就要駕崩,劉瑾怎麽敢這麽做?


    巍峨繁華的京都,驟然蒙上一層昏暗的色彩。新任的內閣首輔緊急召集閣臣,商量應對之法。這群一把年紀的老先生們,在雨水中哭靈數日,何嚐不是都病了幾日,沒曾想,剛一出門就碰到這樣的境況。謝遷如在夢中:“怎麽就到了這個地步!”


    王鼇亦歎:“早知當日,就應謝恩。”


    劉健年事最高,這次亦病得最重,可麵臨這樣的情形,他卻是當機立斷:“元輔,應立刻入宮請見。”


    這是為了見到朱厚照,當麵確認朱厚照的情況。可楊廷和思忖良久後,卻否決了這個提議,原因很簡單:“楊玉已與劉瑾沆瀣一氣,如我等入宮,豈非是要一鍋端了。”


    謝遷急急道:“那皇上的安危,難道就不顧了麽?”


    楊廷和道:“當然要顧,我們要請宮中大鐺謁見太後,請太後下懿旨,一定要太醫會診,並將脈案傳閱我等。但我們不得不做兩手準備,皇上身邊,一定要有蕭敬等忠心耿耿的宦官侍奉。如若萬歲真的不起,屆時劉瑾矯詔,那麽我們才是真正再無辦法。”


    劉健補充道:“還得嚴令各大衙門,緊守門戶,如若藩王、邊將擅自離開駐地,就地擒拿,決不能容!”


    王鼇心領神會,他道:“我立刻轉答叔厚,還請元輔囑托都察院,命各地巡按禦史多多關注。”


    劉健也道:“我即刻去囑托兵部與五軍都督府,嚴守京營的動向。並囑托一清,看好九邊,絕不能有絲毫的亂子。”


    謝遷則道:“我這就想辦法捎信入宮。”


    內閣一動,京中大小衙門也跟著動了起來。而這樣的消息,通過各類渠道,很快就傳到了京都之外,向帝國四麵八方輻射出去。許多人都開始蠢蠢欲動。


    李越惹來的仇恨不少,可皇帝本人招致的仇怨更多。他所興的大案,所打的廷仗,所行的新政,都多多少少觸動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很多人都悄悄樂見他的死亡,畢竟有這麽一個精明透頂又殺伐果斷的主子,壓在上頭,誰的差事都不好辦。可死了舊的,總得迎來新的,這個新主脾性如何,關乎所有人的命數。


    他們不願意讓以楊廷和為代表的一脈來決定新帝的人選,誰都想要一個傀儡以便掌控,可內閣天生就比他們站得高、離得近,若真挑出一個小孩子,那麽大事小事不都是楊廷和等人說了算,那又和現下有何區別。大家左思右想,倒不如堅持兄終弟及,選一個較為年長的昏庸之輩。屆時,他們隻要以利誘之,以色惑之,以玩樂迷之,還愁他折騰什麽新政呢?並且,對年長者來說,以小宗入大宗,隻怕更難接受,清流固守底線,不肯讓步,而他們卻不在意哪個皇帝一脈會斷子絕孫。到了那時,自有一番驚天動地的清洗。


    而部分藩王們更是蠢蠢欲動,《宗藩條例》大大約束了他們的利益,可他們沒有護衛,早已失去了抵抗中央的能力。他們過去迫切想通過賄賂皇帝的寵臣,來獲得更多的特權,可有李越攔著,這些人說什麽都沒用。這下好了,李越要死了,皇帝也要殉情了,天家隻能過繼了,這不正是釜底抽薪的天賜良機嗎?特別是憲宗爺一脈,擠破頭想讓自己的兒子入嗣。他們想得很美,先讓自己的兒子認孝宗爺做爹,等到兒子站穩腳跟後,再把爹認回來。


    這撥人通過張家的親眷,和壽寧侯、建昌伯搭上了線,通過劉氏家族、魏彬等人的親眷等等,和劉瑾搭上了線。劉公公看著這群不要命的人,心中積壓已久的畏懼,終於達到了頂峰。


    他在宅中枯坐了一宿。張文冕見此情景,憂心不已。他自出了這樣的事後,亦是頗覺不安。到了這個時候,也隻有他們倆能在一起商量商量對策。劉瑾看見他來,隻說了一個字:“坐。”


    張文冕歎道:“督主還是在憂心李越?”


    劉瑾往日總會將月池埋怨一番,可今兒他卻是張了張嘴,滿腔苦水倒不出,隻化作一絲苦笑。張文冕驚疑道:“難道李越真有那麽大的膽子?”


    劉瑾搖了搖頭,他的神態很奇異,有些想笑,又帶有嘲意,明明笑不出,卻又想努力擠出一點來。他道:“嗬,李越。鬧到這個地步,你還覺得皇爺隻是為了一個李越嗎?”


    他們前期把絕大多數注意力都集中在李越身上,認為皇爺設這個局,固然有敲打官員的意思,但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李越。他畢竟是天子,他要真要想除掉一批人,何須廢這樣的勁扣一個謀反的名頭。當年殺那麽多人,誰又敢說什麽呢。也隻有李越的真心,值得他這樣迂回輾轉。


    所以,劉瑾在麵對李越時,表現得極為狠辣,將朱厚照的話本演了個十成十。因為他知道李越的為人,吃軟不吃硬,遇強則強,遇弱反倒會心軟。皇爺越弱勢,越孤立無援,她反而會更加顧念往日的情分。李越果然因此糾結起來,他的心也落下了一半,覺得這場鬧劇很快就能落下帷幕。


    可沒想到,朱厚照接下來卻叫他召錦衣衛拱衛乾清宮。他這時就察覺到了不對。可他不能不從命,他隻能盡力安慰自己,那畢竟是李越,如果隻是光打雷不下雨,如何能唬住她。


    而在楊玉聽命把乾清宮圍了個水泄不通後,皇爺又真要求他,擇日召江彬入宮。在皇帝病重的時候,由一個宦官出麵,召執掌一大京營的伯爵入宮。這樣的陣仗,要是隻用來試探一個女人的真心,未免也太離譜了些,離譜到隻有周幽王的烽火戲諸侯堪與之相提並論。可即便李越之容堪比褒姒,皇爺也決不會做周幽王。


    這時,劉公公就發現,恐怕是中計了。待到這無數奇葩,希望找上他,換一個皇帝時,他這種不祥的噩兆就達到了極點。他成為了一個魚餌,一個吸引魚兒前仆後繼來咬鉤的魚餌。而他宦官的身份,又為除掉這些魚,設置了一個極好的理由。在大明朝,自王振之亂後,要問什麽黨最容易倒台,倒台之後牽連最大,稍微通點文墨的都會告訴你,是閹黨。那時,他難道還能喊冤嗎,四處給人說,這些不是我想做的,我隻是奉命,想試試李越是不是真愛皇上。


    而這一切的打算,皇爺雖沒有明說,可卻連半點掩飾的意思都沒有。他笑嘻嘻地告訴他,他們要演的是一出破鏡重圓,可誰能想到,破鏡重圓的背景是一場兵荒馬亂呢?


    老劉這下是真的悔青了腸子,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自己的性命。他突然抬頭:“不行,我不能一步步等死,這一線生機,就隻能落在李越身上了。”


    張文冕聽罷他的掙紮,早已是麵如死灰,此刻聽他這樣道,也不由歎息:“李越,事到如今,李越又能如何。你我都知,李越最大的王牌,是在韃靼。可近日,我們的人探到消息,錦衣衛有一批人,往河間府去了。”


    “河間府?”劉瑾聽得頗為耳熟,突然恍然大悟,張彩之父正是河間府通判,他的家族久居河間!


    劉瑾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難怪之前要一直問,那個孩子究竟是誰所出,難怪還要給李越服安神藥,自個兒特地裝病,將她困在宮中。他對外還宣稱,李越是病重,他是因此而一病不起。”


    張文冕咬牙道:“那最後,李越是病愈還是‘病死’,不是皇爺一句話的功夫嗎?”


    第335章 宓妃愁坐芝田館


    李越的身份暴露,這個三角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張彩佇立在河岸邊, 潺潺的流水,在他腳邊流淌。夕陽正在天際熊熊燃燒,地平線上的雲彩在輝煌中逝去, 隻留下胭脂色的澄空。牧人和馬群成了夕陽前的剪影, 最後的日光給他們鍍上一層金紅,他們好像要跑進夕陽之中。


    張彩就這麽一動不動, 他也好像要融化在餘暉之中了。可夕陽到底還是謝幕了,熔流的金汁被暮色一點點吞噬,幽幽的藍光從東方天空中鋪成開來,幾點疏星點綴在雲間,萬物由披金戴銀化作昏暗一片。張彩突然有了一種想要落淚的衝動, 連太陽都有落下去的時候,何況是人呢?


    月池和他約定, 三個月通信一次,如今時辰已至,信件卻遲遲不到,他就知道,是出事了……他既然主管兩國通商,如何會不在宣大等地安插眼線。而由多方打探確認的消息,更是讓他的心跌落穀底。


    他起先真的以為是月池的身子出了狀況, 她本是江南的湖邊柳,卻早在這大漠風沙, 風刀霜劍中憔悴不堪。然而,聖上也隨之一病不起的消息,卻即刻將他從萬念俱灰的情緒中拉出來。他本能就感覺到了, 這不對勁。李越如果真的一病不起, 嚴重到了留宮不出的地步, 那她女兒身的身份,鐵定是保不住了。為何直到今日,宮中也沒有半點消息泄露出來。按理說,皇帝病重,宮中再怎麽樣也該亂上一陣。難道除了皇帝本人,還有人能夠立即執掌宮權,將整個紫禁城管得如鐵桶一般,讓太醫院、宦官、宮人、錦衣衛,全部閉口不言。這本身就太不合情理。


    在這個前提下,他再看皇帝病重後,劉瑾、楊玉封鎖宮禁,幾召江彬,連閣老都不能近身等諸多變數後,就更覺匪夷所思。那可是朱厚照,李越“死”的時候,都沒聽說他要隨之而去,還不忘剪除勳貴,進行大洗牌。怎麽李越如今隻是病了,他反而連發布口諭的精神都沒有了。隻要他願意,他完全能以司禮監壓製劉瑾,以禦馬監壓製錦衣衛,以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嚴格管控京軍,怎麽都不至於到如今這個地步。各方勢力蠢蠢欲動,盼著能按照《皇明祖訓》,為天下換一個主子。對皇帝不滿的人,對新政不滿的人,往上爬有野心的人,都蹦躂了起來。


    如若聖上真的病危,那麽李越的身份就不該瞞得一絲不漏,如若聖上還能穩定大局,如何又會放任這些跳梁小醜如此張狂。這究竟是為什麽?張彩百思不得其解。長夜漫漫中,他將書頁翻得嘩嘩作響,卻無意間在過去的典籍中得到了答案。


    《史記》有言:“景帝嚐體不安,心不樂,屬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善視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心嗛之而未發也。”


    這說得是漢景帝時候的故事,景帝有一次身體不適,試探栗姬,言說將諸子托付給栗姬,希望栗姬能善待其子。然而,栗姬竟然麵帶怒容,出言不遜,景帝因此心生不愉,隻是隱忍未發。到了日後時機成熟後,他果斷了廢了栗姬母子,改立漢武帝。


    皇上和景帝既然同為帝王,當然也有相似之處,譬如身為君主的多疑和狡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貴極人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姽嫿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姽嫿娘並收藏貴極人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