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他方聽到上首的人說:“這事想來是下頭人的疏忽,難道本官差去的人都沒有告訴你們,本官不收禮的嗎?”
馬員外愕然抬頭,身後也傳來竊竊私語,就聽李禦史道:“竟然連話都能傳漏,要這些人還有何用,都換了去吧。”
換了?!馬員外萬不曾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就一句話的功夫,這麽雷厲風行的嗎?李禦史身旁的一位老爺也如吞了蒼蠅一般,隻見他期期艾艾道:“李禦史,這恐怕……”
李禦史微微一笑:“我知道周禦史你宅心仁厚,可這些狐假虎威的小人,想來是做慣了這種事,待會兒去他們家中一搜,定會搜出不少新鮮物什。若讓這起子人在外借著我們的名頭為非作歹,那不是誤了我們自個兒,索性都換了去。難道偌大的宣府,還找不出幾個好人充差役不成。您說是吧?”
周禦史還能說什麽,隻能唯唯而已。馬員外低下了頭,隻聽遠遠傳來幾聲叫嚷,但很快就被悶哼聲取代,接著就連一點兒聲音都沒了。被拖出去了……他正滿心茫然時,就聽李禦史道:“諸位都是有名的紳士,朝廷的官員數目有限,治理一方,整頓風紀,許多時候是靠各位的兢兢業業。”
眾人忙說:“這是份內之事……禦史言重了。”
馬員外聽到這裏時已經有些不解,難道是因為韃靼犯邊,所以朝廷覺得要來給他們緊緊繩,接著他又聽李禦史道:“宣府地處險要,此地的平安,甚至關係到京師的穩固。是以,萬歲才遣本官來,想問問諸位,自己所在的村落中,可有什麽難處,需要朝廷來解決?”
解決難處?馬員外心裏根本沒當真,哪有這樣的事,老爺們不來刮地皮找事就謝天謝地了,還指望他們解決事。他聽到旁邊的張秀才道:“回稟禦史,聖上英明仁厚,大人們亦是愛民如子。晚生所在的張家屯,真真是一片和樂。”
“回稟禦史,晚生所在的二台子亦是如此,民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齊頌天恩。”
“回稟禦史,晚生所在的郜家窪不僅民淳俗厚,並且年年都是五穀豐登。這都有賴諸位大人的德庇呐。”
“是是是!”馬員外眼見大家都要把詞說完了,趕快抓住機會跟上,“回稟禦史,我們申家屯村也是……”
誰知,輪到他了,這馬屁卻拍到了馬腿上。李禦史重重將茶碗磕在桌上,道:“夠了。”
馬員外被嚇了一個激靈,他忙深揖到底,連頭都不敢抬。他眼看一雙皂靴慢慢踱到他麵前來,扶起了他。李禦史道:“本官奔波數日而來,可不是聽大家這些話啊。即便沒有大難處,難不成一點兒小事都沒有嗎?”
馬員外脫口而出:“自是沒有、沒有聖上,英明神武,我等沐浴天恩……”
他說到最後自個兒都說不下去了,隱隱覺得有點不對勁,李禦史的話想是另有深意啊,他怎麽想是期盼他們說出問題來。難不成是官員內鬥,他需要誰的把柄,這可萬萬不能摻和進去。
許是他的臉色太差,李禦史忽而笑道:“你們是想到哪裏去了。罷了,就實話告訴大家吧,本官因開罪了萬歲出京,到了此地自然是要舉止有度、有所建樹。而韃靼年年犯邊,我們這兒是勝少敗多,皇上心裏對各位同僚也有些……是以,我們得做點實事,方能讓聖上龍心大悅。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紳士,對所在村子的境況想必是一清二楚,何不說說,助我們一臂之力呢?”
原來是這樣,馬員外這才放下了幾分心,誰知張秀才又道:“竟是如此,禦史何不在此修一座報恩寺,為皇爺祈福,這不是比在鄉裏折騰,更能挽回聖心?”
一旁的周禦史聽罷就眼前一亮:“是啊,是啊,李禦史,這倒是個好主意。萬歲崇佛,若我們能修一座宏偉的寺院,豈不是更能彰顯我們一片忠心?”
李禦史擺擺手道:“我也是想過這點,隻是這做不到萬歲心坎上啊,萬歲日日為此地的安穩擔憂。咱們修一座廟,不僅耗費銀錢,或許還會讓聖上覺得我們不務正業,這不是……適得其反嗎?依我看,事無大小,仔細做一些,累計起來,也算得是功德了。”
周禦史聽罷點頭稱是,兩位老爺都點了頭,底下的鄉紳才敢期期艾艾地開口。每說一點,李禦史就讚一句,說得多的,李禦史甚至還會垂詢姓名。眾人不由起了攀比之心。
就連馬員外自個兒也不願落後,他已經兩次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如今好不容易找準了方向,當然要多說一下,從流民流竄,說到水旱蝗災害,再談到韃靼燒殺搶掠,說到口幹舌燥方停歇。
李禦史聽得顏色愈發和煦,當日中午就在觀風堂中擺宴,宴席之上詩詞唱和,甚至提出還將他們的詩句集成詩集,以傳後世。這對文人來說,是天大的榮耀。到了最後,大家個個喜笑顏開。
馬員外樂陶陶地回家,馬太太早就已經失魂落魄了,見他這樣歡喜地帶著一堆禮物回來,正是如墜五裏雲霧中。馬員外拍拍馬太太的肩道:“不用害怕,不用害怕,原來是到這兒來累功勳的,我幫了不少的忙,禦史待我十分親切,還說要把我的兩首詩刊印成書呢,到時候一定要供在祠堂裏,光宗耀祖。”
馬太太還是聽得懵懵懂懂,卻不由跟著高興起來。這兩夫妻以為事情到了這兒應該就了了,沒曾想到,他們再回村裏去收租時,就聽到家裏的長工激動不已地道:“老爺,老爺,王麻子全家都被抓起了,還有沙河塄村的孫大、劉虎……他們都被繩子牽著,被兵爺押著,說著是要給我們修河堤呢!”
馬員外聽得一愣,他回想起自己在李禦史麵前說得話,流民、水患,這動作也太快了吧?
第193章 烏紗頭上有青天
無妨,皇後生一個也是一樣的。
東嶽廟的院落中, 時春拎著食盒,急急忙忙地進來:“快別看了,剛熬出來的燕窩粥, 趕快喝了。”
月池放下文書來, 乖乖地坐到八仙桌旁。時春打開食盒,先取出粥來, 白瓷碗中血燕呈現深紅色,晶瑩剔透。接著,她又拿出藥瓶來,取下瓶塞,倒出一粒丸藥, 濃鬱的藥氣撲麵而來。
月池看到血燕時還有幾分開心,可下一刻瞧見了藥, 神情一下就變了。時春望著她:“看什麽,良藥苦口利於病。貞筠千叮嚀萬囑咐,讓我盯著你吃,一天都不準漏。自這一日日地藥補食補,你的臉色好多了。吃完休息一會之後,咱們再出去打一套長拳。”
“又要打拳?”月池扶額,“好姐姐, 今兒饒了我吧,讓我歇歇成不成, 這還有不少情報要看,晚上還要開會呢……”
“公務是做不完的。”時春皺起眉,月池來宣府的這一次大病, 著實把她嚇壞了,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你不是答應我,我一天研讀幾頁書,你就鍛煉多少刻鍾嗎?我把《吳子》的治兵篇和論將篇都記下來了,好逐字逐句做了注解。”
月池目露喜色:“大姐這是發奮圖強了啊。”
時春揚揚眉:“都來了這兒,我豈能不多加用功。”
月池拍拍手:“好得很,大姐一看就有梁紅玉之風。”梁紅玉是南宋時的巾幗英雄。
時春失笑,她把藥丸推到月池麵前:“禦史老爺也頗有房玄齡之相,隻是若再健壯些,就更像了。快吃吧。”
月池無奈,她一麵喝藥一麵苦笑道:“我看,我隻有懼內時,最肖房玄齡。”
時春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她走到書案前看到堆積如山的紙張,隻見上麵事無巨細,從村落的人口、田產,到當地的公共設施情況,應有盡有,不由疑惑道:“阿越,張彩雖說不頂用,但錦衣衛做得卻不錯。既如此,你為何還要召集鄉紳,當麵問他們呢?他們支支吾吾半天,看得人氣不打一處來,結果說得還沒有這上頭記得多。”
月池硬將藥丸吞了下去,又灌了好幾口白水,這才將味道壓下去一些。她一勺一勺喝著血燕,向時春解釋道:“使密探刺探民間到底不是長久之道,也不是正道。關鍵還是要打通言路。鄉紳如此行徑,雖讓我不滿,可後來仔細一想,也怪不得他們。你還記得上行下效的意思嗎?”
時春點點頭:“齊桓公喜歡穿紫衣服,一國之人便都學著穿紫色。鄒君喜歡戴長纓,滿朝文武的帽子上便都有長纓。上位者是什麽風氣,下位者就有樣學樣。”
月池道:“記得很好。這些鄉紳照麵就是厚禮美女,開口就是歌功頌德,一拍腦袋就是媚上之策,難道他們天性就是奸詐小人嗎?顯然不是,是以往在此的官吏大擺威風,才把他們慢慢變成了這樣。”
她起身負手道:“朝廷高居於草野之上,普通百姓有災有難有苦,很少直接驚官動府。他們與朝廷之間,使用得最多的連接中介,就是鄉紳鄉賢。村中如有小困難,就由鄉紳鄉賢與族裏一道解決,如有大困難,就應當由鄉紳們向衙門反應,由政府來解決。但如今,這條連接的渠道,被這群屍位素餐的貪官汙吏給毀了。百姓有苦楚時,能忍就忍,忍無可忍時,就隻能鋌而走險。”
時春恍然大悟,她道:“就像我們家一樣。他們逼上門,害得我們全村都不得安寧,可我們連一個伸冤的地方都沒有,最後就隻能當逃犯,哥哥他們也都去了。我要不是遇見你,我早就沒命了。”
月池拍拍她的肩膀:“都過去了。我們相遇得太晚了,可在這裏,對有些人來說,我或許來得還算及時。一場兩場的暴亂和民變,都會被這些地方官壓下來,往往隻有席卷多地,人數眾多的大規模起義,才會讓中央略略重視,但也不一定會采取對策。但那時官民之間的矛盾已然十分尖刻,朝廷在平民心中也是極不可信了,這樣的大起義多來幾次,王朝的覆滅也就在眼前了。”
時春撇撇嘴:“或許換個人來,還會更好些。你那麽討厭那個人,為何還要為他們家的天下費盡心思。”
月池無奈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家之天下。若鬧到那一步,隻怕早就是白骨成山,生靈塗炭了。再說了,若沒了這家,最有可能的就是外頭的北元卷土重來了,那還不如這一個呢。”
時春默默點頭:“好吧,好吧,漢家江山,總不能落入胡虜手中。唉,你說,先帝爺為何就不多生一個呢?”
月池一時忍俊不禁:“無妨,皇後娘娘生一個也是一樣的。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再靜待時機也就是了。我既然到了這裏,雖然不能像在京一樣大動幹戈,但至少得做一點實事,要讓這邊塞之地,更加安定。首要第一步,就是要重建公信力。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
時春定定地看著她,她的臉頰浮現出一層淡淡的紅暈,雙眼明亮如星子,朝氣和銳氣重新在她身上出現,她又開始躊躇滿誌,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又問道:“那第二步呢?”
月池開始來回踱步,慢慢思索著說:“第二步,我想效仿先輩,設立數個缿筒,到處擺放,讓百姓可以匿名投狀紙進來。這樣,我通過篩選,將其分門別類,交托到各級官吏和裏老手中,要他們一樁樁地處置。”
時春聽到了一個嶄新的名詞:“缿筒是什麽?”
月池道:“是西漢趙廣漢的創製,仿照存錢罐的模樣而設立的舉報箱,形狀就像瓶子一樣,頂端隻有一個小孔,狀紙一投進去,就取不出來,除非手裏有鑰匙。我還可以張貼說一定會保守秘密,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哎,大姐,你覺得這樣可行嗎?”
她轉過身望向她,陽光從她的身後慢慢流淌進來,輕盈柔軟得就像夢一樣。時春的眼角突然有些濕潤,她吸了吸鼻子,笑道:“當然可行了。我覺得你這樣就很好,比起在京裏和那群混賬勾心鬥角,如今做得事雖小,卻有意義多了。”
月池想了想歎道:“可如不勾心鬥角,就隻能動一些邊邊角角。”
這下輪到時春來拍拍她的肩膀:“沒事的,沒事的,我們這些鄉下人比宮裏人要有良心得多,也要苦得多,隻要能保命糊口,就很好了。咱們慢慢來,能撈一個是一個,撈兩個就是賺了!”
月池笑道:“對,撈兩個就是賺!”
月池素來是個行動派,打定了注意之後,第二日就去見了都禦史劉達。劉達在知曉她不收厚禮,又處置衙役之後,心中就有些惴惴不安,不管在哪個時候,能拿錢解決的事就不算大事,如果既不貪財又不好色,那就證明此人所圖甚大,不是個好相與的。
他在聽月池說罷來意後,就感覺十分棘手,因為若是幫了忙,萬一李越得罪了人,他也要受池魚之殃,可出言阻止,開罪了李越,也不是明智之舉。
他索性讓出訟議之權,隻道:“您果然是年少有為,一心為民呐。此事老夫本應親自出麵,與您一同主理此事,隻可惜,為防韃靼來犯,老夫得去主持營修防禦工程,實在是分身乏術。不若這樣,您就在巡按察院主事,院中的官吏悉聽您的調遣,您看如何?”
月池看到他閃爍的神色,就知曉他打得是什麽主意,她樂得獨掌一院,怎會不應允。她想了想還道:“院中的衙役數目有限,恐不夠用。前日抓捕流民和犯人,有勞朱總兵差人,您看是否可以向朱總兵求一道令牌?”
劉達道:“您既開了口,那有什麽不可以的呢?我們這就去與朱總兵商議,索性讓他撥一隊人馬聽從李禦史的號令。這兒就是兵多,盡管用。”
月池笑道:“這感情好,有勞劉翁費心了。”這下有了公堂,有了官吏,還有了兵卒,還有劉公公在一旁搭手,做事就要方便許多。
月池即刻就差工匠定做了數十個缿筒,又讓兵士將缿筒安置在小巷深處,又命師爺寫了幾十張告示貼到了公示處。剛開始,所有的缿筒都是空空如也。後來,月池派遣士卒抓捕流民,將這些人全部充作勞改犯,和鄉民一起修建水利等公共設施。
至於資金和具體營造安排,全部由劉瑾負責。雖說地方上太監本來就對城池營建有建言獻策之權,但他沒想到,自己落到這裏來,竟然混到了在村裏給這些下等人做監工的地步。可李越以勢壓人,他不得不從,並且隻要有工程就有牟利的機會,他手裏有了錢,就能打自己的小九九。是以,劉公公還真是幹得熱火朝天,效率奇高。
村中沒有流民,治安自然是立竿見影地改善,而堤壩、水井和蓄水池等的修建,又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慢慢的,村裏人對這個新來大官的感官有了變化,缿筒之中也開始有了狀紙了。
月池每日看著這些狀紙,真是哭笑不得,大部分都是財產糾紛,雇工與雇主間的矛盾,地主與佃戶之間的拉扯。雖說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月池也沒指望一上來就辦個大案,要是連小事都斷不好,老百姓怎麽敢將大事托付於她。
她將狀紙依照原告、被告的身份分派給裏老、紳士、知縣和知府,全程注目、責令他們速速辦理。這也讓總兵官朱振、都禦史劉達以及京中的勳貴放下心來,還以為李越是要鬧個大新聞,沒想到隻是這些事,那還是多盯著萬歲這邊,不必對他空耗神思了。
皇上親閱東官廳,可是多少年難得一見的大場麵,其背後的政治意味,讓人不由深思。
第194章 彈劍歌和誌閬巔
今日既是大閱之禮,也是謝師之禮。
《明史·禮誌》有雲:“親征為首, 遣將次之。方出師,有禡祭之禮。及還,有受降、奏凱獻俘、論功行賞之禮。平居有閱武、大射。”皇帝親自參加的京師閱兵典禮被稱為“大閱”, 是最為隆重的軍政之禮。
在洪武至永樂年間, 大閱之禮經常舉行,往往是在皇帝禦駕親征之前, 由皇帝親自檢閱軍隊。但隨著重文抑武的加劇,皇帝們的體格也一代不如一代,閱兵禮在朱厚照的爺爺憲宗爺時,一共就小打小鬧地舉行了三次,其中還有兩次, 都是在西苑辦的。在父親孝宗爺在位時,更是一次都沒有舉行過。而正德爺登基後, 他破天荒地說要辦了,而且不是在西苑裏湊合來一場,他是要去近郊大辦。
這可難壞了眾人,在朝會上是眾口一詞,都說沒錢,沒有必要搞這些繁文縟節。
朱厚照看透了他們的心思,他道:“朕也知曉國家艱難, 太倉空虛。先帝在時,朕便主持削減宮中開支, 這些年來不論是兩宮千秋還是朕的萬壽,都以簡樸為主。怎麽,即便如此, 還是連一場大閱的銀錢都湊不出嗎。唉, 那朕明日就隻喝粥果腹罷了。光祿寺卿來算算, 朕喝多少天粥,能勉強湊夠這閱兵的銀錢?”
這種混不吝的話,古往今來也隻有他能說出口,雖說大家都知道,他是絕不可能隻喝粥的。可他這話既然說出口,就算是裝樣子,大家夥也不能直挺挺立著了。百官都齊齊跪下,言說萬萬不可。光祿寺卿更是一個頭兩個大,這不是在談大閱嗎,怎麽會扯到他頭上來。
他忙伏地道:“聖上萬金之軀,又正值壯年,怎可如此損毀,叫臣等委實良心難安啊!”
他忽覺恍然大悟,萬歲一定是又嫌棄光祿寺既花錢多,飯又做得難吃了。萬歲做太子時整頓宮廷財政,也一並好好敲打了光祿寺,問他為何開國時每年都隻需十來萬白銀,如今每年卻要花上三十萬之多。八千多名廚子做得飯,連經筵上的臣子都吃不下,隻能去喂飽仆從。聖上還責罵他道:“這就是身為小九卿做得事,連尋常管家都不及?”
他那次被唬得日夜難安,回去好生整頓了一番,將廚子裁到了六千名,又少貪錢送禮,將花費壓到了二十萬白銀左右。看來這還是壓得還不夠。
他忙道:“萬歲恕罪,萬歲恕罪,微臣定當竭盡全力,好生整頓寺內財務。還請聖上千萬保重龍體才是。”
朱厚照高居寶座之上,手下的蟠龍扶手輝煌奪目。他道:“韃靼連年犯邊,殺我軍士,害我百姓,朕為天子,不能庇護子民,連閱兵練兵的銀錢都拿不出,叫朕還有何臉麵保重自個兒。”
文武百官的頭伏得更低了,從內閣首輔和勳貴武將開始,都在一一請罪。《國語》有言“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皇上若一味強逼,他們還可直言勸諫,可他如今竟然學會了以退為進。皇上這樣說來,他們若再想不出法子來辦大閱,便是既不能抵禦外敵,又不能侍奉主上,日後史家工筆,豈不是滿紙的庸臣。
可若要辦大閱,也是件難事。戶部提出,他們需要籌集資金。禮部尚書表示《大明會典》和《大明集禮》都沒有先例可行,種種儀製需要禮部再重新商議。工部尚書請旨是不是得修個觀軍台,再整修道路,鎮遠侯和王侍郎也表示東官廳演練方陣、騎射也需要時間和精力。這一起了一個頭,就有遙遙無期之態。
朱厚照聽得逐漸皺起了眉,可不能這個樣子,這拖字訣一起,說不定要到明年去。他多次督促加快進度,最後還是新入閣的東閣大學士予以了解決之道。
楊廷和道:“我朝太祖皇帝有言‘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傾覆;若弓馬不素習而欲攻戰,鮮不敗者,故使汝等練之。’今聖上秉承祖訓,行大閱之禮,也是為督促眾兵士勤加演練,不墮先輩之雄風。即如此,何不免去繁文縟節,以演兵對陣為重,一來避免靡費,二來激勵士卒。”
這番話正說到朱厚照心坎上,他本來就隻是借大閱督厲眾軍,敲打各級將官而已,朝廷窮成了這樣,他也不忍將軍費花在這些虛事上。因此,他聽罷之後,龍顏大悅,索性就讓楊廷和牽頭來主持大閱事宜。楊廷和領命後,果然辦得妥妥貼貼,讓朱厚照都暗道:“提楊先生入閣,委以重任,果然是明智之舉。”
到了大閱當日,朱厚照難得高高興興地早起,在侍從的服飾下著戎服。隻見他頭戴抹金鳳翅盔,身上內著五彩雲龍紋窄袖袍,外罩魚鱗葉明甲。這罩甲精細非常,前胸有赤金雲龍裝飾,兩肩也有金色獸頭肩甲。他多年習武,身姿挺拔,又是身居高位,氣度非比尋常,穿上這一身,再佩上腰刀、箭囊,盡管前些日子因病瘦了不少,也不損他雄姿英發之態。
他在落地穿衣鏡前轉了兩三回圈,左右都止不住地誇讚:“聖上威武如此,真乃我朝第一美丈夫!”
第一美丈夫?朱厚照麵上笑意一僵,他斥道:“朕又不是那虛有其表、倔頭倔腦的小白臉,要臉蛋作甚,沒得讓人恥笑。”
那小太監一愣,忙自打嘴巴道:“是是是,是奴才說錯了,萬歲是、是滿腹真才實學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得韃靼人,滿地找牙……”
朱厚照聽這沒頭沒腦的話不由笑罵道:“行了,大喜的日子,朕不想見血。下去吧。”
語罷,他就騎上他的棗紅馬,在官軍簇擁下,直奔長安左門,一路上鉦鼓齊鳴,好不聲勢浩大。按理說出了皇城,就應封鎖道路,讓百姓回避。但正德爺覺得,應該讓京城百姓都瞻仰他的天顏才是,於是他不顧群臣反對,允許百姓夾道歡迎,在樓宇中觀看。
一時之間,鮮花滿天飛舞,歡呼聲一重比一重高亢,朱厚照單手牽馬,一路都在揮手。從長安左門到安定門這一截路,竟然生生走了一個多時辰。等到了閱兵場後,武將是戎服跪迎,文職上官就是一身大紅便服。待朱厚照坐進了禦幄後,大閱典禮就正式開始了。
禮部議出的流程是先是陣型操演,再依次閱射、閱火器。但他們沒想到的是,每一流程,皇帝本人都要親自摻和進去。李東陽等老臣正立在看台下,忽然之間,眼前的走方陣的將士都開始動起來,一時隻見塵土四起,旌旗烈烈。一群老大爺,老眼昏花,半晌都不知發生了何事,就聽閱兵場中央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列六花陣!”
隨著帥旗的指揮,士卒在短暫的驚慌後,飛快奔到相應的位置上,在一陣兵荒馬亂後,終於成了陣型,外側形成了六個方陣,而在方陣中央是一個圓陣。六個方陣圍繞著一個圓陣,就好似六朵花瓣繞著花蕊一般,六花之名由此而起。
這是唐時大將李靖的創製,堪稱是將帥必學之陣,在場的許多武將也認了出來。
馬員外愕然抬頭,身後也傳來竊竊私語,就聽李禦史道:“竟然連話都能傳漏,要這些人還有何用,都換了去吧。”
換了?!馬員外萬不曾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就一句話的功夫,這麽雷厲風行的嗎?李禦史身旁的一位老爺也如吞了蒼蠅一般,隻見他期期艾艾道:“李禦史,這恐怕……”
李禦史微微一笑:“我知道周禦史你宅心仁厚,可這些狐假虎威的小人,想來是做慣了這種事,待會兒去他們家中一搜,定會搜出不少新鮮物什。若讓這起子人在外借著我們的名頭為非作歹,那不是誤了我們自個兒,索性都換了去。難道偌大的宣府,還找不出幾個好人充差役不成。您說是吧?”
周禦史還能說什麽,隻能唯唯而已。馬員外低下了頭,隻聽遠遠傳來幾聲叫嚷,但很快就被悶哼聲取代,接著就連一點兒聲音都沒了。被拖出去了……他正滿心茫然時,就聽李禦史道:“諸位都是有名的紳士,朝廷的官員數目有限,治理一方,整頓風紀,許多時候是靠各位的兢兢業業。”
眾人忙說:“這是份內之事……禦史言重了。”
馬員外聽到這裏時已經有些不解,難道是因為韃靼犯邊,所以朝廷覺得要來給他們緊緊繩,接著他又聽李禦史道:“宣府地處險要,此地的平安,甚至關係到京師的穩固。是以,萬歲才遣本官來,想問問諸位,自己所在的村落中,可有什麽難處,需要朝廷來解決?”
解決難處?馬員外心裏根本沒當真,哪有這樣的事,老爺們不來刮地皮找事就謝天謝地了,還指望他們解決事。他聽到旁邊的張秀才道:“回稟禦史,聖上英明仁厚,大人們亦是愛民如子。晚生所在的張家屯,真真是一片和樂。”
“回稟禦史,晚生所在的二台子亦是如此,民風淳樸,百姓安居樂業,齊頌天恩。”
“回稟禦史,晚生所在的郜家窪不僅民淳俗厚,並且年年都是五穀豐登。這都有賴諸位大人的德庇呐。”
“是是是!”馬員外眼見大家都要把詞說完了,趕快抓住機會跟上,“回稟禦史,我們申家屯村也是……”
誰知,輪到他了,這馬屁卻拍到了馬腿上。李禦史重重將茶碗磕在桌上,道:“夠了。”
馬員外被嚇了一個激靈,他忙深揖到底,連頭都不敢抬。他眼看一雙皂靴慢慢踱到他麵前來,扶起了他。李禦史道:“本官奔波數日而來,可不是聽大家這些話啊。即便沒有大難處,難不成一點兒小事都沒有嗎?”
馬員外脫口而出:“自是沒有、沒有聖上,英明神武,我等沐浴天恩……”
他說到最後自個兒都說不下去了,隱隱覺得有點不對勁,李禦史的話想是另有深意啊,他怎麽想是期盼他們說出問題來。難不成是官員內鬥,他需要誰的把柄,這可萬萬不能摻和進去。
許是他的臉色太差,李禦史忽而笑道:“你們是想到哪裏去了。罷了,就實話告訴大家吧,本官因開罪了萬歲出京,到了此地自然是要舉止有度、有所建樹。而韃靼年年犯邊,我們這兒是勝少敗多,皇上心裏對各位同僚也有些……是以,我們得做點實事,方能讓聖上龍心大悅。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紳士,對所在村子的境況想必是一清二楚,何不說說,助我們一臂之力呢?”
原來是這樣,馬員外這才放下了幾分心,誰知張秀才又道:“竟是如此,禦史何不在此修一座報恩寺,為皇爺祈福,這不是比在鄉裏折騰,更能挽回聖心?”
一旁的周禦史聽罷就眼前一亮:“是啊,是啊,李禦史,這倒是個好主意。萬歲崇佛,若我們能修一座宏偉的寺院,豈不是更能彰顯我們一片忠心?”
李禦史擺擺手道:“我也是想過這點,隻是這做不到萬歲心坎上啊,萬歲日日為此地的安穩擔憂。咱們修一座廟,不僅耗費銀錢,或許還會讓聖上覺得我們不務正業,這不是……適得其反嗎?依我看,事無大小,仔細做一些,累計起來,也算得是功德了。”
周禦史聽罷點頭稱是,兩位老爺都點了頭,底下的鄉紳才敢期期艾艾地開口。每說一點,李禦史就讚一句,說得多的,李禦史甚至還會垂詢姓名。眾人不由起了攀比之心。
就連馬員外自個兒也不願落後,他已經兩次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如今好不容易找準了方向,當然要多說一下,從流民流竄,說到水旱蝗災害,再談到韃靼燒殺搶掠,說到口幹舌燥方停歇。
李禦史聽得顏色愈發和煦,當日中午就在觀風堂中擺宴,宴席之上詩詞唱和,甚至提出還將他們的詩句集成詩集,以傳後世。這對文人來說,是天大的榮耀。到了最後,大家個個喜笑顏開。
馬員外樂陶陶地回家,馬太太早就已經失魂落魄了,見他這樣歡喜地帶著一堆禮物回來,正是如墜五裏雲霧中。馬員外拍拍馬太太的肩道:“不用害怕,不用害怕,原來是到這兒來累功勳的,我幫了不少的忙,禦史待我十分親切,還說要把我的兩首詩刊印成書呢,到時候一定要供在祠堂裏,光宗耀祖。”
馬太太還是聽得懵懵懂懂,卻不由跟著高興起來。這兩夫妻以為事情到了這兒應該就了了,沒曾想到,他們再回村裏去收租時,就聽到家裏的長工激動不已地道:“老爺,老爺,王麻子全家都被抓起了,還有沙河塄村的孫大、劉虎……他們都被繩子牽著,被兵爺押著,說著是要給我們修河堤呢!”
馬員外聽得一愣,他回想起自己在李禦史麵前說得話,流民、水患,這動作也太快了吧?
第193章 烏紗頭上有青天
無妨,皇後生一個也是一樣的。
東嶽廟的院落中, 時春拎著食盒,急急忙忙地進來:“快別看了,剛熬出來的燕窩粥, 趕快喝了。”
月池放下文書來, 乖乖地坐到八仙桌旁。時春打開食盒,先取出粥來, 白瓷碗中血燕呈現深紅色,晶瑩剔透。接著,她又拿出藥瓶來,取下瓶塞,倒出一粒丸藥, 濃鬱的藥氣撲麵而來。
月池看到血燕時還有幾分開心,可下一刻瞧見了藥, 神情一下就變了。時春望著她:“看什麽,良藥苦口利於病。貞筠千叮嚀萬囑咐,讓我盯著你吃,一天都不準漏。自這一日日地藥補食補,你的臉色好多了。吃完休息一會之後,咱們再出去打一套長拳。”
“又要打拳?”月池扶額,“好姐姐, 今兒饒了我吧,讓我歇歇成不成, 這還有不少情報要看,晚上還要開會呢……”
“公務是做不完的。”時春皺起眉,月池來宣府的這一次大病, 著實把她嚇壞了,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沒柴燒。你不是答應我,我一天研讀幾頁書,你就鍛煉多少刻鍾嗎?我把《吳子》的治兵篇和論將篇都記下來了,好逐字逐句做了注解。”
月池目露喜色:“大姐這是發奮圖強了啊。”
時春揚揚眉:“都來了這兒,我豈能不多加用功。”
月池拍拍手:“好得很,大姐一看就有梁紅玉之風。”梁紅玉是南宋時的巾幗英雄。
時春失笑,她把藥丸推到月池麵前:“禦史老爺也頗有房玄齡之相,隻是若再健壯些,就更像了。快吃吧。”
月池無奈,她一麵喝藥一麵苦笑道:“我看,我隻有懼內時,最肖房玄齡。”
時春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她走到書案前看到堆積如山的紙張,隻見上麵事無巨細,從村落的人口、田產,到當地的公共設施情況,應有盡有,不由疑惑道:“阿越,張彩雖說不頂用,但錦衣衛做得卻不錯。既如此,你為何還要召集鄉紳,當麵問他們呢?他們支支吾吾半天,看得人氣不打一處來,結果說得還沒有這上頭記得多。”
月池硬將藥丸吞了下去,又灌了好幾口白水,這才將味道壓下去一些。她一勺一勺喝著血燕,向時春解釋道:“使密探刺探民間到底不是長久之道,也不是正道。關鍵還是要打通言路。鄉紳如此行徑,雖讓我不滿,可後來仔細一想,也怪不得他們。你還記得上行下效的意思嗎?”
時春點點頭:“齊桓公喜歡穿紫衣服,一國之人便都學著穿紫色。鄒君喜歡戴長纓,滿朝文武的帽子上便都有長纓。上位者是什麽風氣,下位者就有樣學樣。”
月池道:“記得很好。這些鄉紳照麵就是厚禮美女,開口就是歌功頌德,一拍腦袋就是媚上之策,難道他們天性就是奸詐小人嗎?顯然不是,是以往在此的官吏大擺威風,才把他們慢慢變成了這樣。”
她起身負手道:“朝廷高居於草野之上,普通百姓有災有難有苦,很少直接驚官動府。他們與朝廷之間,使用得最多的連接中介,就是鄉紳鄉賢。村中如有小困難,就由鄉紳鄉賢與族裏一道解決,如有大困難,就應當由鄉紳們向衙門反應,由政府來解決。但如今,這條連接的渠道,被這群屍位素餐的貪官汙吏給毀了。百姓有苦楚時,能忍就忍,忍無可忍時,就隻能鋌而走險。”
時春恍然大悟,她道:“就像我們家一樣。他們逼上門,害得我們全村都不得安寧,可我們連一個伸冤的地方都沒有,最後就隻能當逃犯,哥哥他們也都去了。我要不是遇見你,我早就沒命了。”
月池拍拍她的肩膀:“都過去了。我們相遇得太晚了,可在這裏,對有些人來說,我或許來得還算及時。一場兩場的暴亂和民變,都會被這些地方官壓下來,往往隻有席卷多地,人數眾多的大規模起義,才會讓中央略略重視,但也不一定會采取對策。但那時官民之間的矛盾已然十分尖刻,朝廷在平民心中也是極不可信了,這樣的大起義多來幾次,王朝的覆滅也就在眼前了。”
時春撇撇嘴:“或許換個人來,還會更好些。你那麽討厭那個人,為何還要為他們家的天下費盡心思。”
月池無奈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家之天下。若鬧到那一步,隻怕早就是白骨成山,生靈塗炭了。再說了,若沒了這家,最有可能的就是外頭的北元卷土重來了,那還不如這一個呢。”
時春默默點頭:“好吧,好吧,漢家江山,總不能落入胡虜手中。唉,你說,先帝爺為何就不多生一個呢?”
月池一時忍俊不禁:“無妨,皇後娘娘生一個也是一樣的。我們做好自己的本分,再靜待時機也就是了。我既然到了這裏,雖然不能像在京一樣大動幹戈,但至少得做一點實事,要讓這邊塞之地,更加安定。首要第一步,就是要重建公信力。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
時春定定地看著她,她的臉頰浮現出一層淡淡的紅暈,雙眼明亮如星子,朝氣和銳氣重新在她身上出現,她又開始躊躇滿誌,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她又問道:“那第二步呢?”
月池開始來回踱步,慢慢思索著說:“第二步,我想效仿先輩,設立數個缿筒,到處擺放,讓百姓可以匿名投狀紙進來。這樣,我通過篩選,將其分門別類,交托到各級官吏和裏老手中,要他們一樁樁地處置。”
時春聽到了一個嶄新的名詞:“缿筒是什麽?”
月池道:“是西漢趙廣漢的創製,仿照存錢罐的模樣而設立的舉報箱,形狀就像瓶子一樣,頂端隻有一個小孔,狀紙一投進去,就取不出來,除非手裏有鑰匙。我還可以張貼說一定會保守秘密,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哎,大姐,你覺得這樣可行嗎?”
她轉過身望向她,陽光從她的身後慢慢流淌進來,輕盈柔軟得就像夢一樣。時春的眼角突然有些濕潤,她吸了吸鼻子,笑道:“當然可行了。我覺得你這樣就很好,比起在京裏和那群混賬勾心鬥角,如今做得事雖小,卻有意義多了。”
月池想了想歎道:“可如不勾心鬥角,就隻能動一些邊邊角角。”
這下輪到時春來拍拍她的肩膀:“沒事的,沒事的,我們這些鄉下人比宮裏人要有良心得多,也要苦得多,隻要能保命糊口,就很好了。咱們慢慢來,能撈一個是一個,撈兩個就是賺了!”
月池笑道:“對,撈兩個就是賺!”
月池素來是個行動派,打定了注意之後,第二日就去見了都禦史劉達。劉達在知曉她不收厚禮,又處置衙役之後,心中就有些惴惴不安,不管在哪個時候,能拿錢解決的事就不算大事,如果既不貪財又不好色,那就證明此人所圖甚大,不是個好相與的。
他在聽月池說罷來意後,就感覺十分棘手,因為若是幫了忙,萬一李越得罪了人,他也要受池魚之殃,可出言阻止,開罪了李越,也不是明智之舉。
他索性讓出訟議之權,隻道:“您果然是年少有為,一心為民呐。此事老夫本應親自出麵,與您一同主理此事,隻可惜,為防韃靼來犯,老夫得去主持營修防禦工程,實在是分身乏術。不若這樣,您就在巡按察院主事,院中的官吏悉聽您的調遣,您看如何?”
月池看到他閃爍的神色,就知曉他打得是什麽主意,她樂得獨掌一院,怎會不應允。她想了想還道:“院中的衙役數目有限,恐不夠用。前日抓捕流民和犯人,有勞朱總兵差人,您看是否可以向朱總兵求一道令牌?”
劉達道:“您既開了口,那有什麽不可以的呢?我們這就去與朱總兵商議,索性讓他撥一隊人馬聽從李禦史的號令。這兒就是兵多,盡管用。”
月池笑道:“這感情好,有勞劉翁費心了。”這下有了公堂,有了官吏,還有了兵卒,還有劉公公在一旁搭手,做事就要方便許多。
月池即刻就差工匠定做了數十個缿筒,又讓兵士將缿筒安置在小巷深處,又命師爺寫了幾十張告示貼到了公示處。剛開始,所有的缿筒都是空空如也。後來,月池派遣士卒抓捕流民,將這些人全部充作勞改犯,和鄉民一起修建水利等公共設施。
至於資金和具體營造安排,全部由劉瑾負責。雖說地方上太監本來就對城池營建有建言獻策之權,但他沒想到,自己落到這裏來,竟然混到了在村裏給這些下等人做監工的地步。可李越以勢壓人,他不得不從,並且隻要有工程就有牟利的機會,他手裏有了錢,就能打自己的小九九。是以,劉公公還真是幹得熱火朝天,效率奇高。
村中沒有流民,治安自然是立竿見影地改善,而堤壩、水井和蓄水池等的修建,又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慢慢的,村裏人對這個新來大官的感官有了變化,缿筒之中也開始有了狀紙了。
月池每日看著這些狀紙,真是哭笑不得,大部分都是財產糾紛,雇工與雇主間的矛盾,地主與佃戶之間的拉扯。雖說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月池也沒指望一上來就辦個大案,要是連小事都斷不好,老百姓怎麽敢將大事托付於她。
她將狀紙依照原告、被告的身份分派給裏老、紳士、知縣和知府,全程注目、責令他們速速辦理。這也讓總兵官朱振、都禦史劉達以及京中的勳貴放下心來,還以為李越是要鬧個大新聞,沒想到隻是這些事,那還是多盯著萬歲這邊,不必對他空耗神思了。
皇上親閱東官廳,可是多少年難得一見的大場麵,其背後的政治意味,讓人不由深思。
第194章 彈劍歌和誌閬巔
今日既是大閱之禮,也是謝師之禮。
《明史·禮誌》有雲:“親征為首, 遣將次之。方出師,有禡祭之禮。及還,有受降、奏凱獻俘、論功行賞之禮。平居有閱武、大射。”皇帝親自參加的京師閱兵典禮被稱為“大閱”, 是最為隆重的軍政之禮。
在洪武至永樂年間, 大閱之禮經常舉行,往往是在皇帝禦駕親征之前, 由皇帝親自檢閱軍隊。但隨著重文抑武的加劇,皇帝們的體格也一代不如一代,閱兵禮在朱厚照的爺爺憲宗爺時,一共就小打小鬧地舉行了三次,其中還有兩次, 都是在西苑辦的。在父親孝宗爺在位時,更是一次都沒有舉行過。而正德爺登基後, 他破天荒地說要辦了,而且不是在西苑裏湊合來一場,他是要去近郊大辦。
這可難壞了眾人,在朝會上是眾口一詞,都說沒錢,沒有必要搞這些繁文縟節。
朱厚照看透了他們的心思,他道:“朕也知曉國家艱難, 太倉空虛。先帝在時,朕便主持削減宮中開支, 這些年來不論是兩宮千秋還是朕的萬壽,都以簡樸為主。怎麽,即便如此, 還是連一場大閱的銀錢都湊不出嗎。唉, 那朕明日就隻喝粥果腹罷了。光祿寺卿來算算, 朕喝多少天粥,能勉強湊夠這閱兵的銀錢?”
這種混不吝的話,古往今來也隻有他能說出口,雖說大家都知道,他是絕不可能隻喝粥的。可他這話既然說出口,就算是裝樣子,大家夥也不能直挺挺立著了。百官都齊齊跪下,言說萬萬不可。光祿寺卿更是一個頭兩個大,這不是在談大閱嗎,怎麽會扯到他頭上來。
他忙伏地道:“聖上萬金之軀,又正值壯年,怎可如此損毀,叫臣等委實良心難安啊!”
他忽覺恍然大悟,萬歲一定是又嫌棄光祿寺既花錢多,飯又做得難吃了。萬歲做太子時整頓宮廷財政,也一並好好敲打了光祿寺,問他為何開國時每年都隻需十來萬白銀,如今每年卻要花上三十萬之多。八千多名廚子做得飯,連經筵上的臣子都吃不下,隻能去喂飽仆從。聖上還責罵他道:“這就是身為小九卿做得事,連尋常管家都不及?”
他那次被唬得日夜難安,回去好生整頓了一番,將廚子裁到了六千名,又少貪錢送禮,將花費壓到了二十萬白銀左右。看來這還是壓得還不夠。
他忙道:“萬歲恕罪,萬歲恕罪,微臣定當竭盡全力,好生整頓寺內財務。還請聖上千萬保重龍體才是。”
朱厚照高居寶座之上,手下的蟠龍扶手輝煌奪目。他道:“韃靼連年犯邊,殺我軍士,害我百姓,朕為天子,不能庇護子民,連閱兵練兵的銀錢都拿不出,叫朕還有何臉麵保重自個兒。”
文武百官的頭伏得更低了,從內閣首輔和勳貴武將開始,都在一一請罪。《國語》有言“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皇上若一味強逼,他們還可直言勸諫,可他如今竟然學會了以退為進。皇上這樣說來,他們若再想不出法子來辦大閱,便是既不能抵禦外敵,又不能侍奉主上,日後史家工筆,豈不是滿紙的庸臣。
可若要辦大閱,也是件難事。戶部提出,他們需要籌集資金。禮部尚書表示《大明會典》和《大明集禮》都沒有先例可行,種種儀製需要禮部再重新商議。工部尚書請旨是不是得修個觀軍台,再整修道路,鎮遠侯和王侍郎也表示東官廳演練方陣、騎射也需要時間和精力。這一起了一個頭,就有遙遙無期之態。
朱厚照聽得逐漸皺起了眉,可不能這個樣子,這拖字訣一起,說不定要到明年去。他多次督促加快進度,最後還是新入閣的東閣大學士予以了解決之道。
楊廷和道:“我朝太祖皇帝有言‘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傾覆;若弓馬不素習而欲攻戰,鮮不敗者,故使汝等練之。’今聖上秉承祖訓,行大閱之禮,也是為督促眾兵士勤加演練,不墮先輩之雄風。即如此,何不免去繁文縟節,以演兵對陣為重,一來避免靡費,二來激勵士卒。”
這番話正說到朱厚照心坎上,他本來就隻是借大閱督厲眾軍,敲打各級將官而已,朝廷窮成了這樣,他也不忍將軍費花在這些虛事上。因此,他聽罷之後,龍顏大悅,索性就讓楊廷和牽頭來主持大閱事宜。楊廷和領命後,果然辦得妥妥貼貼,讓朱厚照都暗道:“提楊先生入閣,委以重任,果然是明智之舉。”
到了大閱當日,朱厚照難得高高興興地早起,在侍從的服飾下著戎服。隻見他頭戴抹金鳳翅盔,身上內著五彩雲龍紋窄袖袍,外罩魚鱗葉明甲。這罩甲精細非常,前胸有赤金雲龍裝飾,兩肩也有金色獸頭肩甲。他多年習武,身姿挺拔,又是身居高位,氣度非比尋常,穿上這一身,再佩上腰刀、箭囊,盡管前些日子因病瘦了不少,也不損他雄姿英發之態。
他在落地穿衣鏡前轉了兩三回圈,左右都止不住地誇讚:“聖上威武如此,真乃我朝第一美丈夫!”
第一美丈夫?朱厚照麵上笑意一僵,他斥道:“朕又不是那虛有其表、倔頭倔腦的小白臉,要臉蛋作甚,沒得讓人恥笑。”
那小太監一愣,忙自打嘴巴道:“是是是,是奴才說錯了,萬歲是、是滿腹真才實學的,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得韃靼人,滿地找牙……”
朱厚照聽這沒頭沒腦的話不由笑罵道:“行了,大喜的日子,朕不想見血。下去吧。”
語罷,他就騎上他的棗紅馬,在官軍簇擁下,直奔長安左門,一路上鉦鼓齊鳴,好不聲勢浩大。按理說出了皇城,就應封鎖道路,讓百姓回避。但正德爺覺得,應該讓京城百姓都瞻仰他的天顏才是,於是他不顧群臣反對,允許百姓夾道歡迎,在樓宇中觀看。
一時之間,鮮花滿天飛舞,歡呼聲一重比一重高亢,朱厚照單手牽馬,一路都在揮手。從長安左門到安定門這一截路,竟然生生走了一個多時辰。等到了閱兵場後,武將是戎服跪迎,文職上官就是一身大紅便服。待朱厚照坐進了禦幄後,大閱典禮就正式開始了。
禮部議出的流程是先是陣型操演,再依次閱射、閱火器。但他們沒想到的是,每一流程,皇帝本人都要親自摻和進去。李東陽等老臣正立在看台下,忽然之間,眼前的走方陣的將士都開始動起來,一時隻見塵土四起,旌旗烈烈。一群老大爺,老眼昏花,半晌都不知發生了何事,就聽閱兵場中央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列六花陣!”
隨著帥旗的指揮,士卒在短暫的驚慌後,飛快奔到相應的位置上,在一陣兵荒馬亂後,終於成了陣型,外側形成了六個方陣,而在方陣中央是一個圓陣。六個方陣圍繞著一個圓陣,就好似六朵花瓣繞著花蕊一般,六花之名由此而起。
這是唐時大將李靖的創製,堪稱是將帥必學之陣,在場的許多武將也認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