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冀寧的此次製作,季椽沒有參與,也沒有幫忙。這等於是一次考試,他不能幫忙,而且他也想看看宋冀寧自己的水平。
然後,宋冀寧做出了並不輸他的東西。
他製造的槍聲定位係統原理與季椽的不謀而合,隻是外觀上,由於技術水平所限,使用了三個信號轉換器才轉換成定位係統,外型變成了三個相連的小雷達,沒能達到預想的便攜效果。
朱老師走到跟前時,忍不住笑著問:“這是什麽?雷達?音響?”
“報告老師,這是槍聲定位係統。”
“你怎麽做了三個……好吧,把你的設計圖拿來給我看看。”
設計圖畫得有些亂,宋冀寧在線路上改了好幾次,但總體還能看得出設計思路和應用程式。原本笑著的朱老師愣了愣,收斂笑容,認真看起來:“解釋一下你的設計思路。”
“是!”
宋冀寧提出應把槍聲定位係統用於狙擊戰中的想法,讓旁邊的軍官和士兵都很感興趣,漸漸圍上來聽他講解,不時點頭認同他的說法。
待宋冀寧解說完畢,那名部隊長官點頭:“這小子對遊擊戰挺懂的啊,要真有這玩意,我們在老山區和越國那幫猴子就好打了!怎麽樣朱博士,這玩意能研究出來嗎?”
朱老師點點頭:“光說沒用,先拿去測試一下。”
本來隻是一次小作業,是否成功看看設計圖就行了,但既然部隊有興趣,朱老師便讓他們拿到樹林裏試試看。
隨著一聲槍響,樹林裏發出了嘀嘀的機械聲,過了一會,兩個士兵出來報告:“報告,儀器顯示和開槍處有5米誤差。”
宋冀寧遺憾的垂下肩。差1米都打不中敵人,何況是5米的誤差。
朱老師感興趣的是另一件事:“槍聲定位的反應速度怎麽樣?”
“大約十幾秒。”
朱老師擊掌:“很不錯了,可以按這個方向研究看看……宋冀寧,你回去畫個完整的設計圖給我……”
其實他並不需要一名學生給他畫設計圖,隻是最初的設計原理來自宋冀寧,他不能占一名學生這點便宜,讓他寫份設計圖,到時在項目通過時會給他加個名。
宋冀寧受到的誇獎讓後邊沒被檢查到的同學有些騷動,大家都躍躍欲試,希望自己製造的儀器也能一鳴驚人。可惜大部份人製造的都是中規中矩的小雷達,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朱老師很快來到季椽桌前,看到了一台巴掌大小的儀器。樣式也有些像小雷達,但又不太一樣,於是道:“季椽,圖紙給我,說說你的設計思路。”
季椽也是自製的槍聲定位係統,比起宋冀寧,他的已經算半成品了。不過礙於設備材料,這東西有一點兒大,仍舊不適合攜帶。
朱老師看到圖紙愣了,這份草圖比起其他人的相對來說更完整,設計思路,使用的公式,線路的設計,信號轉換的數值等,都寫得很詳細。設計思路和宋冀寧的一樣,但像是他的完整版。
“你和宋冀寧一起商量的?”
季椽搖頭:“不,我們各自想的。”
“你們還真有默契。張排長,你拿去測試一下。”
有兩名士兵聽令拿著儀器到樹林裏測試,槍響之後不久,兩名士兵走出來,一臉怔愣。
“怎麽樣?”張排長問。
“嗯……啊,報告!”兩名士兵回神,一臉興趣:“定位到了,好快,一開槍小趙躲藏的位置就被定位到了!”
“哦?誤差呢?”
“誤差1米範圍以內。”
製作的材料並非精密元件,自然沒有那麽完美。1米誤差在狙擊戰中算是巨大的錯誤,但隻要好好調整,再改用精密元件,基本上完全可以達到精準定位。
這項技術最難的問題就在於“精準定位”這點,讓季椽自己來研究,他也研究不了,時代差距所差的不隻是技術,還有很多重要的元器件。不過國家有那麽多優秀的技術員,相信給他們點時間,一定能研究出來的,季椽從不懷疑這個國家的科研能力。
朱老師拿過這台儀器看了看,又看看完整的圖紙,讚賞的說:“這已經是半成品了,季椽,了不起……”
和季椽的比起來,宋冀寧的就不夠看了。但是之前朱老師已經交待過宋冀寧,不好變更,隻得對季椽道:“你回去也畫一份完整的設計圖給我,最好寫篇論文。”
算了,把兩人的名字都加上好了。
宋冀寧並不知道朱老師讓他畫設計圖是為了以後開展項目時給他掛個名,他純把它當成作業來完成。周子伊等同學也不明白,他們還好奇的問:“宋冀寧,季椽,老師要你們的圖紙幹什麽?”
“可能是課後作業吧!”宋冀寧叼著筆頭無所謂道:“像作文那樣,寫得好的要貼在教室後的黑板報上?”
“不可能吧,而且我們沒有黑板報啊!”他們上課的教室類似於大學的階梯教室,沒有黑板報這種東西。
宋冀寧聳聳肩:“那就是推薦發表論文,季椽不是被要求寫論文了嗎?”他轉向季椽:“對吧,緣緣?”
季椽不能告訴他們實情,隻是點頭:“或許吧,如果能發表就好了。”
幾天後,兩人一起把設計圖和論文交給朱老師時,聽到他說:“我會以你們的設計為基礎,申請一個研究項目,到時如果通過的話,我會在檔案上寫下你們的名字。”
“哦,隨便吧!”宋冀寧對這種虛名沒什麽興趣,隨意說道。
季椽也隻是點點頭:“祝老師能通過項目審核。”
他同樣不在意這些,隻希望上邊能通過審批,讓後世的技術能提前問世,為軍備增加一份力量。
經過這次課程之後,大家呆在教室的時間越來越少,進入實驗室或軍備區的時間漸漸增多,所學也越來越偏向軍工。季椽學到了很多後世學不會的技術,後世的機械和儀器都很先進,人們更習慣依賴機械。但這年代的老技術員,幾乎靠的都是純手工技術,基本上給他們隨便一把工具,就沒有他們改造不了的東西。
以前季椽看到“技術員手工敲出一台機械零件”的故事時,還懷疑是不是誰寫的雞湯文而已。他現在不懷疑了,這年代的技術員真的能做得到。
培訓接近尾聲的時候,季椽和宋冀寧突然接到一份調令。
然後,宋冀寧做出了並不輸他的東西。
他製造的槍聲定位係統原理與季椽的不謀而合,隻是外觀上,由於技術水平所限,使用了三個信號轉換器才轉換成定位係統,外型變成了三個相連的小雷達,沒能達到預想的便攜效果。
朱老師走到跟前時,忍不住笑著問:“這是什麽?雷達?音響?”
“報告老師,這是槍聲定位係統。”
“你怎麽做了三個……好吧,把你的設計圖拿來給我看看。”
設計圖畫得有些亂,宋冀寧在線路上改了好幾次,但總體還能看得出設計思路和應用程式。原本笑著的朱老師愣了愣,收斂笑容,認真看起來:“解釋一下你的設計思路。”
“是!”
宋冀寧提出應把槍聲定位係統用於狙擊戰中的想法,讓旁邊的軍官和士兵都很感興趣,漸漸圍上來聽他講解,不時點頭認同他的說法。
待宋冀寧解說完畢,那名部隊長官點頭:“這小子對遊擊戰挺懂的啊,要真有這玩意,我們在老山區和越國那幫猴子就好打了!怎麽樣朱博士,這玩意能研究出來嗎?”
朱老師點點頭:“光說沒用,先拿去測試一下。”
本來隻是一次小作業,是否成功看看設計圖就行了,但既然部隊有興趣,朱老師便讓他們拿到樹林裏試試看。
隨著一聲槍響,樹林裏發出了嘀嘀的機械聲,過了一會,兩個士兵出來報告:“報告,儀器顯示和開槍處有5米誤差。”
宋冀寧遺憾的垂下肩。差1米都打不中敵人,何況是5米的誤差。
朱老師感興趣的是另一件事:“槍聲定位的反應速度怎麽樣?”
“大約十幾秒。”
朱老師擊掌:“很不錯了,可以按這個方向研究看看……宋冀寧,你回去畫個完整的設計圖給我……”
其實他並不需要一名學生給他畫設計圖,隻是最初的設計原理來自宋冀寧,他不能占一名學生這點便宜,讓他寫份設計圖,到時在項目通過時會給他加個名。
宋冀寧受到的誇獎讓後邊沒被檢查到的同學有些騷動,大家都躍躍欲試,希望自己製造的儀器也能一鳴驚人。可惜大部份人製造的都是中規中矩的小雷達,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朱老師很快來到季椽桌前,看到了一台巴掌大小的儀器。樣式也有些像小雷達,但又不太一樣,於是道:“季椽,圖紙給我,說說你的設計思路。”
季椽也是自製的槍聲定位係統,比起宋冀寧,他的已經算半成品了。不過礙於設備材料,這東西有一點兒大,仍舊不適合攜帶。
朱老師看到圖紙愣了,這份草圖比起其他人的相對來說更完整,設計思路,使用的公式,線路的設計,信號轉換的數值等,都寫得很詳細。設計思路和宋冀寧的一樣,但像是他的完整版。
“你和宋冀寧一起商量的?”
季椽搖頭:“不,我們各自想的。”
“你們還真有默契。張排長,你拿去測試一下。”
有兩名士兵聽令拿著儀器到樹林裏測試,槍響之後不久,兩名士兵走出來,一臉怔愣。
“怎麽樣?”張排長問。
“嗯……啊,報告!”兩名士兵回神,一臉興趣:“定位到了,好快,一開槍小趙躲藏的位置就被定位到了!”
“哦?誤差呢?”
“誤差1米範圍以內。”
製作的材料並非精密元件,自然沒有那麽完美。1米誤差在狙擊戰中算是巨大的錯誤,但隻要好好調整,再改用精密元件,基本上完全可以達到精準定位。
這項技術最難的問題就在於“精準定位”這點,讓季椽自己來研究,他也研究不了,時代差距所差的不隻是技術,還有很多重要的元器件。不過國家有那麽多優秀的技術員,相信給他們點時間,一定能研究出來的,季椽從不懷疑這個國家的科研能力。
朱老師拿過這台儀器看了看,又看看完整的圖紙,讚賞的說:“這已經是半成品了,季椽,了不起……”
和季椽的比起來,宋冀寧的就不夠看了。但是之前朱老師已經交待過宋冀寧,不好變更,隻得對季椽道:“你回去也畫一份完整的設計圖給我,最好寫篇論文。”
算了,把兩人的名字都加上好了。
宋冀寧並不知道朱老師讓他畫設計圖是為了以後開展項目時給他掛個名,他純把它當成作業來完成。周子伊等同學也不明白,他們還好奇的問:“宋冀寧,季椽,老師要你們的圖紙幹什麽?”
“可能是課後作業吧!”宋冀寧叼著筆頭無所謂道:“像作文那樣,寫得好的要貼在教室後的黑板報上?”
“不可能吧,而且我們沒有黑板報啊!”他們上課的教室類似於大學的階梯教室,沒有黑板報這種東西。
宋冀寧聳聳肩:“那就是推薦發表論文,季椽不是被要求寫論文了嗎?”他轉向季椽:“對吧,緣緣?”
季椽不能告訴他們實情,隻是點頭:“或許吧,如果能發表就好了。”
幾天後,兩人一起把設計圖和論文交給朱老師時,聽到他說:“我會以你們的設計為基礎,申請一個研究項目,到時如果通過的話,我會在檔案上寫下你們的名字。”
“哦,隨便吧!”宋冀寧對這種虛名沒什麽興趣,隨意說道。
季椽也隻是點點頭:“祝老師能通過項目審核。”
他同樣不在意這些,隻希望上邊能通過審批,讓後世的技術能提前問世,為軍備增加一份力量。
經過這次課程之後,大家呆在教室的時間越來越少,進入實驗室或軍備區的時間漸漸增多,所學也越來越偏向軍工。季椽學到了很多後世學不會的技術,後世的機械和儀器都很先進,人們更習慣依賴機械。但這年代的老技術員,幾乎靠的都是純手工技術,基本上給他們隨便一把工具,就沒有他們改造不了的東西。
以前季椽看到“技術員手工敲出一台機械零件”的故事時,還懷疑是不是誰寫的雞湯文而已。他現在不懷疑了,這年代的技術員真的能做得到。
培訓接近尾聲的時候,季椽和宋冀寧突然接到一份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