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沒有感覺到賀勝滿腔的驚惶與擔憂,朱清靠著搖搖晃晃的船沿,一邊啜著酒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著劉家港的戰事。
歎著本該歸他掌管的百萬石糧食,以及三百多艘海船,就此換了主人。
偶然間,也會埋怨朝廷始終不願給他的船隊配備戰兵,以至於劉家港的護衛,連一身皮甲都沒有,更別說強弓硬弩。
平日裏有錢便是吃喝玩樂,戰備鬆懈。一個月最多集中訓練一次,以應付從未過來檢查過軍紀的上官。
畢竟從來沒有哪一位官員,會將朱清以及他的手下,當作一支軍隊來看待。
對於這樣一支僅次於蒲家的海上力量,朝廷也絕不允許有人將其視為軍隊!
在朱清如夢似囈般的訴說中,樓船隨著日月島一眼望不到頭的船隊,搖入錢塘江,圍住眼前的周家渡水寨。
賀勝這時才突然醒悟,日月島軍搶走了劉家港的糧食、擊潰澉浦水軍之後,這是準備兵進杭州!
駐紮於周家渡口的這支兩千餘人軍隊,與其說是水軍,不如說是一個碩大的擺渡商社。
錢塘江上下遊共八個官營渡口,全歸他們管轄。同時還收取南來北往的貨物稅賦,戰時的兵馬轉運,以及水站的運營。
在浙江行省,但凡是當兵的,無不想擠破腦袋把自己塞入這支水軍。
實在是太有錢了!
但是想進入這支水軍可不容易,考核的不是戰力,而是背景!
麵對這樣的一支軍隊,可想而知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大炮剛響,千餘隻癡肥的水兵,便一哄而散。
賀勝終於看見了製造出這驚天轟響的大炮。
黑乎乎的鐵鑄炮筒長約七尺,炮架被固定於船艏位置,但是似乎可以前後移動。
火藥自炮口塞入,一人拿著塞子自炮口往裏壓實,而後置入一個鐵球。炮手點燃位於炮筒尾部的引信之後,引爆炮筒中的火藥,利用其爆炸力將鐵球發射而出。
道理應當很簡單,可是為什麽軍器監裏的家夥從來不知道去研發這種火器?
若論威力,其實也是有限。每次發射出的一個鐵球,會按固定的軌跡拋落。雖然速度快,要躲按道理也能躲得過去,除非目標是固定的建築物。
可是戰場上,誰會傻傻地站在那讓你射?
賀勝一邊仔細觀望,一邊在心裏作著盡可能詳細的評估。
那發射出的鐵球,大概有十來斤,若被砸中絕無幸理。而且,落在地上時還會跳起,略微改變滾動的方向,不太好防備。
隻是戰場上動輒數萬兵馬對峙,這樣一尊火炮,就算一次能殺傷十數人,似乎對一場戰事也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嚇人,倒是極有效果。
尤其是第一次直麵從天而降的鐵球時,能跑得動已經算是頗為難得。
賀勝心下略定,這日月島的水軍,看來也不過如此……
“轟、轟、轟——”
三門火炮依次吐出鐵彈,炸得營地之內鬼哭狼嚎。
突然,一聲如欲將天撕裂的爆炸響起,“轟隆隆——”
震得江水巨蕩,樓船欲傾。
猝不及防之下,賀勝一骨碌地被震倒在地。待他強忍著眩暈感,抓著不住搖晃的船舷把自己撐起來時,嗡嗡作響的耳中,已聽到任何的聲音。
眼前隻有一艘被炸碎了一半的船隻,以及在江中撲騰著掙紮的日月島水兵。
那火炮,自己把自己給炸了?
這聲極震天動地的爆炸,不僅幾乎震暈了賀勝,也差點將將杭州城內的李顯給震得一蹦而起。
窩在昌樂坊自己小宅院內的李顯,坐在竹椅上,手中一卷書驚落於地,兩眼呆呆地斜望著爆炸聲傳來的方向,心裏愈發惆悵。
天色開始昏沉,好不容易才讓自己進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狀態,因此被崩得無影無蹤。
這聲音,李顯雖然是第一次耳聞,但是他非常清楚,這絕非打雷,更不可能是地動,而是甄鑫曾經向自己描述過的火炮!
日月島,這麽快就把火炮給造出來了……
與甄鑫混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裏,甄鑫雖然知道自己是皇帝派出的密諜,卻從未對自己刻意隱瞞過什麽。
無論是已經在海戰中投入使用的陶彈、改裝過的弩炮,或是改良過的火藥,以及一直在試製的火炮。
甄鑫幾乎是將日月島最應該保密的軍事技術,敞開了讓自己聽、讓自己看。
李顯甚至相信,隻要自己願意去一趟日月島,便能看到更多、更先進的武器。
一個本該提防自己、鄙視自己、厭惡自己的人,卻給了自己這樣的信任,這讓李顯時常生出難以理解的惶惑。
為此,李顯不得不在給皇帝的密報中,隱瞞了許多本來不該隱瞞的信息。
比如火炮的真正威力,以及日月島可能的產量。
可是,今日甄鑫公然將火炮展現於杭州城外,讓李顯發現,即便不曾隱瞞自己的評估,皇帝收到的也是一份錯誤的情報。
這並非是甄鑫給自己挖坑,而是李顯對日月島實力的判斷,過於保守!
誰又能想得到,不過短短一年時間,日月島竟然可以長成這樣的一隻海上怪獸。
火炮的出現,勢必會改變戰爭的規則。戰場之上,兵員數量與質量,從此不會再成為影響勝利的決定因素。而被所有軍隊最為倚重的騎兵,大概從此得退出曆史的舞台。
至於海上的爭鬥……李顯苦笑地搖著頭,若是皇帝知道自己親手扶持了一個讓朝廷完全束手無措的對手,大概會把自己活剮了吧。
雖然不知道日月島水軍現在到底擁有幾尊火炮,但是李顯知道,隻要再給日月島一兩年時間,便可以將大元王朝的海域,徹底封鎖。
北起渤海灣,南至南海,近萬裏的海疆,從此再也無險可守。
乃至順著各條大江大河,逆流而上,斷絕王朝內部南北的水上運輸。
從此之後,大概隻有吐蕃與漠北是安全的。
吐蕃火炮運不上,漠北草原上火炮畢竟跑不過快馬。
但是,杭州完了!
歎著本該歸他掌管的百萬石糧食,以及三百多艘海船,就此換了主人。
偶然間,也會埋怨朝廷始終不願給他的船隊配備戰兵,以至於劉家港的護衛,連一身皮甲都沒有,更別說強弓硬弩。
平日裏有錢便是吃喝玩樂,戰備鬆懈。一個月最多集中訓練一次,以應付從未過來檢查過軍紀的上官。
畢竟從來沒有哪一位官員,會將朱清以及他的手下,當作一支軍隊來看待。
對於這樣一支僅次於蒲家的海上力量,朝廷也絕不允許有人將其視為軍隊!
在朱清如夢似囈般的訴說中,樓船隨著日月島一眼望不到頭的船隊,搖入錢塘江,圍住眼前的周家渡水寨。
賀勝這時才突然醒悟,日月島軍搶走了劉家港的糧食、擊潰澉浦水軍之後,這是準備兵進杭州!
駐紮於周家渡口的這支兩千餘人軍隊,與其說是水軍,不如說是一個碩大的擺渡商社。
錢塘江上下遊共八個官營渡口,全歸他們管轄。同時還收取南來北往的貨物稅賦,戰時的兵馬轉運,以及水站的運營。
在浙江行省,但凡是當兵的,無不想擠破腦袋把自己塞入這支水軍。
實在是太有錢了!
但是想進入這支水軍可不容易,考核的不是戰力,而是背景!
麵對這樣的一支軍隊,可想而知會是什麽樣的結果。
大炮剛響,千餘隻癡肥的水兵,便一哄而散。
賀勝終於看見了製造出這驚天轟響的大炮。
黑乎乎的鐵鑄炮筒長約七尺,炮架被固定於船艏位置,但是似乎可以前後移動。
火藥自炮口塞入,一人拿著塞子自炮口往裏壓實,而後置入一個鐵球。炮手點燃位於炮筒尾部的引信之後,引爆炮筒中的火藥,利用其爆炸力將鐵球發射而出。
道理應當很簡單,可是為什麽軍器監裏的家夥從來不知道去研發這種火器?
若論威力,其實也是有限。每次發射出的一個鐵球,會按固定的軌跡拋落。雖然速度快,要躲按道理也能躲得過去,除非目標是固定的建築物。
可是戰場上,誰會傻傻地站在那讓你射?
賀勝一邊仔細觀望,一邊在心裏作著盡可能詳細的評估。
那發射出的鐵球,大概有十來斤,若被砸中絕無幸理。而且,落在地上時還會跳起,略微改變滾動的方向,不太好防備。
隻是戰場上動輒數萬兵馬對峙,這樣一尊火炮,就算一次能殺傷十數人,似乎對一場戰事也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
嚇人,倒是極有效果。
尤其是第一次直麵從天而降的鐵球時,能跑得動已經算是頗為難得。
賀勝心下略定,這日月島的水軍,看來也不過如此……
“轟、轟、轟——”
三門火炮依次吐出鐵彈,炸得營地之內鬼哭狼嚎。
突然,一聲如欲將天撕裂的爆炸響起,“轟隆隆——”
震得江水巨蕩,樓船欲傾。
猝不及防之下,賀勝一骨碌地被震倒在地。待他強忍著眩暈感,抓著不住搖晃的船舷把自己撐起來時,嗡嗡作響的耳中,已聽到任何的聲音。
眼前隻有一艘被炸碎了一半的船隻,以及在江中撲騰著掙紮的日月島水兵。
那火炮,自己把自己給炸了?
這聲極震天動地的爆炸,不僅幾乎震暈了賀勝,也差點將將杭州城內的李顯給震得一蹦而起。
窩在昌樂坊自己小宅院內的李顯,坐在竹椅上,手中一卷書驚落於地,兩眼呆呆地斜望著爆炸聲傳來的方向,心裏愈發惆悵。
天色開始昏沉,好不容易才讓自己進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狀態,因此被崩得無影無蹤。
這聲音,李顯雖然是第一次耳聞,但是他非常清楚,這絕非打雷,更不可能是地動,而是甄鑫曾經向自己描述過的火炮!
日月島,這麽快就把火炮給造出來了……
與甄鑫混在一起的那些日子裏,甄鑫雖然知道自己是皇帝派出的密諜,卻從未對自己刻意隱瞞過什麽。
無論是已經在海戰中投入使用的陶彈、改裝過的弩炮,或是改良過的火藥,以及一直在試製的火炮。
甄鑫幾乎是將日月島最應該保密的軍事技術,敞開了讓自己聽、讓自己看。
李顯甚至相信,隻要自己願意去一趟日月島,便能看到更多、更先進的武器。
一個本該提防自己、鄙視自己、厭惡自己的人,卻給了自己這樣的信任,這讓李顯時常生出難以理解的惶惑。
為此,李顯不得不在給皇帝的密報中,隱瞞了許多本來不該隱瞞的信息。
比如火炮的真正威力,以及日月島可能的產量。
可是,今日甄鑫公然將火炮展現於杭州城外,讓李顯發現,即便不曾隱瞞自己的評估,皇帝收到的也是一份錯誤的情報。
這並非是甄鑫給自己挖坑,而是李顯對日月島實力的判斷,過於保守!
誰又能想得到,不過短短一年時間,日月島竟然可以長成這樣的一隻海上怪獸。
火炮的出現,勢必會改變戰爭的規則。戰場之上,兵員數量與質量,從此不會再成為影響勝利的決定因素。而被所有軍隊最為倚重的騎兵,大概從此得退出曆史的舞台。
至於海上的爭鬥……李顯苦笑地搖著頭,若是皇帝知道自己親手扶持了一個讓朝廷完全束手無措的對手,大概會把自己活剮了吧。
雖然不知道日月島水軍現在到底擁有幾尊火炮,但是李顯知道,隻要再給日月島一兩年時間,便可以將大元王朝的海域,徹底封鎖。
北起渤海灣,南至南海,近萬裏的海疆,從此再也無險可守。
乃至順著各條大江大河,逆流而上,斷絕王朝內部南北的水上運輸。
從此之後,大概隻有吐蕃與漠北是安全的。
吐蕃火炮運不上,漠北草原上火炮畢竟跑不過快馬。
但是,杭州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