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鑫皺眉沉思片刻後,不得不開口問道:“大都,是不是還有其他跟我身世有關的線索?”
李顯也跟著沉默片刻,答道:“也許有,也許沒有,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隻要去尋找,總會找到相關的線索。”
“大都,哪裏?”
“我一定要告訴你嗎?”
“你若不說,我自然也不會用暴力撬開你的嘴。但是你自己清楚,把我騙來杭州,你還能繼續騙我去大都嗎?”
李顯繼續沉默。
雖然被甄鑫看穿了目的,但是兩個人其實心裏都很清楚,在這一場無聲較量之中,起碼在目前李顯還是處於被動的位置。
不能殺甄鑫,起碼是目前不能殺,這必然是出於某個人的指令。
把甄鑫帶去大都,也一樣是出自此人的指令。
有怯薛軍在時,李顯都沒辦法強行讓甄鑫隨他前往大都,更何況目前資源幾乎斷絕的情況。
隻是為什麽要把甄鑫帶去大都,別說甄鑫猜不透原因,李顯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甄鑫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晃著二郎腿,對著苟順說道:“你出去,跟李四一起,燒些熱水,最好再泡些茶來。長夜漫漫,喝完茶,咱們明天就回南海去。”
苟順一隻眼看著甄鑫,另一隻眼看著李顯,嘀咕著出門而去。
“你就不能換一種方式來威脅我嗎?”李顯幽怨地看向甄鑫。
甄鑫幾乎一蹦而起,這目光,真他娘的讓人討厭!
“你知道我脾氣,答應你的事,我會去做而且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但是沒答應你的事,那隻能憑我心意來。”
主動權確實是在甄鑫手中,他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李顯卻不行。
甚至於不能讓甄鑫在杭州待太長時間。
皇帝讓葉李南下執掌浙江,已經擺明了態度:自己若是完不成任務,那就讓葉李來!
可是現在什麽人都調動不了,又如何讓自己去完成這個任務?
李顯心裏,第一次生出對於遠在大都那個皇帝的怨憤。
而且,杭州城內,隨著甄鑫的到來,暗流已經開始湧動。稍不注意,連自己都可能陷入這個旋渦而不能自拔,更別說已經成為風暴中心的甄鑫。
李顯拉過另一把椅子坐下,盡可能地保持著淡然的語氣,說道:“行,我就告訴你關於這幅畫的事情。”
“等等。”
李顯眉尖微挑。
“你先告訴我,是怎麽找到我的。”
“我……我憑什麽告訴你?”李顯怒道。
“嗬嗬,因為我突然想知道了。”
“你……”李顯緊握拳頭,一副隨時準備砸出去模樣。
“我可以答應你一個不太過分的條件。”甄鑫趕緊安撫道。
李顯鬆開手掌,沉吟道:“你在杭州所有的行動,必須與我先行商議。”
“我做什麽,還得經過你同意不成?”
“不,我知道我阻止不了你,隻是不想被你牽累。萬一你惹了大麻煩,我可以先保住自己的安全。”
“你意思是,你隨時準備扔下我先跑?”
“是的!”李顯坦然說道。
“好吧……看在你如此坦誠的份上,我答應你!”
偷偷離開杭州,也算行動之一吧!李顯暗暗地鬆了口氣,雖然未必得憑此限定甄鑫的行動,但有他的這個承諾,萬一出事也可以跟他把賬算清楚。
“我還是從這幅畫像說起吧……”
“可以。”甄鑫一手搭在桌沿,攤開四肢擺出舒適的姿勢作聆聽狀。
“這幅畫,是我五六年前,從大都太極書院中無意得到……”
“太極書院,幹嘛的?”
“別打斷我,細節的東西,自己去問你的軍師!”
也對,天下書院,大概沒有老謝不了解的。甄鑫攤開手掌,示意李顯繼續。
“我不清楚是不是有人故意讓我得到這幅畫像,吸引我注意力的,不是畫中的女子,也不是畫中的小孩子,而是這個玉帶鉤。這種玉帶鉤,名為螭龍玉帶鉤,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甄鑫茫然,這次不是裝的。
李顯隻好自問自答道:“這種玉帶鉤,唐宋時並不多見,是本朝依照漢時製式所造。而且,能佩帶龍形玉帶鉤的,隻有皇族!”
本朝的皇族……甄鑫幾乎想就此躺平了。
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與身世有關的線索,卻又指向皇族。那麽自己天天累死累活,到底圖個啥?
可是,自己委實很難接受自己是個蒙古人啊!
若是故宋那些遺老知道自己可能是個蒙古人,會不會將自己烹而分食?
似乎是看出甄鑫的糾結,李顯繼續打擊道:“當年皇帝以汗王之弟親征大理之前,曾經給他的長子真金留下一個玉帶鉤。並告訴他的那些幕僚們,若南征大理失敗無法回到北方,希望他們可以扶持長子真金作為漢地之主。”
這希望,現在還有效嗎?我是不是可以拿著那個玉帶鉤,讓北方人支持自己成為漢地的新主人?甄鑫心裏苦笑。
“我已經確認過,這畫像上的螭龍玉帶鉤,正是皇帝當年留給真金的那一枚。
不過,真金太子在十多年前,便已不再佩帶這枚玉帶鉤。也許是丟了,也許已經將其珍藏起來,也許,是送給了某個人……”
甄鑫心裏發澀,卻隻能一臉無辜地看著李顯。
說是在幫助甄鑫尋找他身世的線索,李顯何嚐不是通過這些手段,來挖掘甄鑫身上的秘密。
甄鑫是不是真金的私生子,李顯依然無法確認。但是目前起碼可以確定的是,這畫像上的小孩子,必然是甄鑫無疑。
即便甄鑫不肯承認,李顯也有八成的把握甄鑫曾見過這個玉帶鉤。
“我把這幅畫呈於皇帝,他看過之後,沒有做任何評述。卻讓我南下,領江西行省泉府司,尋找畫像上的男孩子。”
甄鑫皺著眉頭說道:“皇帝沒任何評述,什麽意思?”
李顯兩手一攤,“就是字麵意思。”
既不說這孩子跟真金有關係,也不說跟真金沒關係。這也是李顯始終想不明白的關鍵點。
如果這孩子是真金遺落於民間之子,無論他的母親是否蒙古人,都算是王室血脈,應當動用全力來尋找這孩子。若這畫像隻是有人隨意而作,那就不應該讓自己如無頭蒼蠅般外出尋找。
而且,還是去江南?
要知道,真金這一生,都沒有去過江南!
但是皇帝不願意說的事情,李顯可沒辦法撬開金口。
李顯也跟著沉默片刻,答道:“也許有,也許沒有,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隻要去尋找,總會找到相關的線索。”
“大都,哪裏?”
“我一定要告訴你嗎?”
“你若不說,我自然也不會用暴力撬開你的嘴。但是你自己清楚,把我騙來杭州,你還能繼續騙我去大都嗎?”
李顯繼續沉默。
雖然被甄鑫看穿了目的,但是兩個人其實心裏都很清楚,在這一場無聲較量之中,起碼在目前李顯還是處於被動的位置。
不能殺甄鑫,起碼是目前不能殺,這必然是出於某個人的指令。
把甄鑫帶去大都,也一樣是出自此人的指令。
有怯薛軍在時,李顯都沒辦法強行讓甄鑫隨他前往大都,更何況目前資源幾乎斷絕的情況。
隻是為什麽要把甄鑫帶去大都,別說甄鑫猜不透原因,李顯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甄鑫拉過一把椅子坐下,晃著二郎腿,對著苟順說道:“你出去,跟李四一起,燒些熱水,最好再泡些茶來。長夜漫漫,喝完茶,咱們明天就回南海去。”
苟順一隻眼看著甄鑫,另一隻眼看著李顯,嘀咕著出門而去。
“你就不能換一種方式來威脅我嗎?”李顯幽怨地看向甄鑫。
甄鑫幾乎一蹦而起,這目光,真他娘的讓人討厭!
“你知道我脾氣,答應你的事,我會去做而且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但是沒答應你的事,那隻能憑我心意來。”
主動權確實是在甄鑫手中,他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李顯卻不行。
甚至於不能讓甄鑫在杭州待太長時間。
皇帝讓葉李南下執掌浙江,已經擺明了態度:自己若是完不成任務,那就讓葉李來!
可是現在什麽人都調動不了,又如何讓自己去完成這個任務?
李顯心裏,第一次生出對於遠在大都那個皇帝的怨憤。
而且,杭州城內,隨著甄鑫的到來,暗流已經開始湧動。稍不注意,連自己都可能陷入這個旋渦而不能自拔,更別說已經成為風暴中心的甄鑫。
李顯拉過另一把椅子坐下,盡可能地保持著淡然的語氣,說道:“行,我就告訴你關於這幅畫的事情。”
“等等。”
李顯眉尖微挑。
“你先告訴我,是怎麽找到我的。”
“我……我憑什麽告訴你?”李顯怒道。
“嗬嗬,因為我突然想知道了。”
“你……”李顯緊握拳頭,一副隨時準備砸出去模樣。
“我可以答應你一個不太過分的條件。”甄鑫趕緊安撫道。
李顯鬆開手掌,沉吟道:“你在杭州所有的行動,必須與我先行商議。”
“我做什麽,還得經過你同意不成?”
“不,我知道我阻止不了你,隻是不想被你牽累。萬一你惹了大麻煩,我可以先保住自己的安全。”
“你意思是,你隨時準備扔下我先跑?”
“是的!”李顯坦然說道。
“好吧……看在你如此坦誠的份上,我答應你!”
偷偷離開杭州,也算行動之一吧!李顯暗暗地鬆了口氣,雖然未必得憑此限定甄鑫的行動,但有他的這個承諾,萬一出事也可以跟他把賬算清楚。
“我還是從這幅畫像說起吧……”
“可以。”甄鑫一手搭在桌沿,攤開四肢擺出舒適的姿勢作聆聽狀。
“這幅畫,是我五六年前,從大都太極書院中無意得到……”
“太極書院,幹嘛的?”
“別打斷我,細節的東西,自己去問你的軍師!”
也對,天下書院,大概沒有老謝不了解的。甄鑫攤開手掌,示意李顯繼續。
“我不清楚是不是有人故意讓我得到這幅畫像,吸引我注意力的,不是畫中的女子,也不是畫中的小孩子,而是這個玉帶鉤。這種玉帶鉤,名為螭龍玉帶鉤,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甄鑫茫然,這次不是裝的。
李顯隻好自問自答道:“這種玉帶鉤,唐宋時並不多見,是本朝依照漢時製式所造。而且,能佩帶龍形玉帶鉤的,隻有皇族!”
本朝的皇族……甄鑫幾乎想就此躺平了。
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與身世有關的線索,卻又指向皇族。那麽自己天天累死累活,到底圖個啥?
可是,自己委實很難接受自己是個蒙古人啊!
若是故宋那些遺老知道自己可能是個蒙古人,會不會將自己烹而分食?
似乎是看出甄鑫的糾結,李顯繼續打擊道:“當年皇帝以汗王之弟親征大理之前,曾經給他的長子真金留下一個玉帶鉤。並告訴他的那些幕僚們,若南征大理失敗無法回到北方,希望他們可以扶持長子真金作為漢地之主。”
這希望,現在還有效嗎?我是不是可以拿著那個玉帶鉤,讓北方人支持自己成為漢地的新主人?甄鑫心裏苦笑。
“我已經確認過,這畫像上的螭龍玉帶鉤,正是皇帝當年留給真金的那一枚。
不過,真金太子在十多年前,便已不再佩帶這枚玉帶鉤。也許是丟了,也許已經將其珍藏起來,也許,是送給了某個人……”
甄鑫心裏發澀,卻隻能一臉無辜地看著李顯。
說是在幫助甄鑫尋找他身世的線索,李顯何嚐不是通過這些手段,來挖掘甄鑫身上的秘密。
甄鑫是不是真金的私生子,李顯依然無法確認。但是目前起碼可以確定的是,這畫像上的小孩子,必然是甄鑫無疑。
即便甄鑫不肯承認,李顯也有八成的把握甄鑫曾見過這個玉帶鉤。
“我把這幅畫呈於皇帝,他看過之後,沒有做任何評述。卻讓我南下,領江西行省泉府司,尋找畫像上的男孩子。”
甄鑫皺著眉頭說道:“皇帝沒任何評述,什麽意思?”
李顯兩手一攤,“就是字麵意思。”
既不說這孩子跟真金有關係,也不說跟真金沒關係。這也是李顯始終想不明白的關鍵點。
如果這孩子是真金遺落於民間之子,無論他的母親是否蒙古人,都算是王室血脈,應當動用全力來尋找這孩子。若這畫像隻是有人隨意而作,那就不應該讓自己如無頭蒼蠅般外出尋找。
而且,還是去江南?
要知道,真金這一生,都沒有去過江南!
但是皇帝不願意說的事情,李顯可沒辦法撬開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