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二終於回來了,而且是帶著熊大一同來的日月島!
甄鑫大喜,國亂缺良將,那個傲驕的熊大願意過來,也許一頓忽悠之後,正好可以讓他補上這個缺。
正待起身去見熊氏兄弟,又有人來報,一老者手持馬青仝書信,前來拜會。
此人,姓謝名翱。
謝翱?
甄鑫並不認識,就隨口回道:“讓他先等一會,我去見下熊將軍。”
景子願聞言,卻是大驚失色。緊緊地扯住甄鑫的袖子,急急說道:“此人當世大儒,公子必須先去見他一見!”
當世大儒?
對於讀書人,真心沒興趣啊!
見甄鑫依然不為所動,景子願又說道:“謝翱謝皋羽,不僅被譽為當世詩壇之冠,而且曾在文丞相麾下擔任諮議參軍一職!此人前來,公子絕不能讓他離開!快,快!”
文天祥的手下?還擔任過參軍!
狗頭軍師來了?
甄鑫心裏一動,吩咐道:“幹脆,讓他們一起見個麵!”
新建的會議兼接待室,一點也沒有古色古香模樣。
青石為基,紅磚為牆,室內牆上刷有一層薄薄的白石灰,讓整個會議室為得簡樸卻不寒磣。
一張大長桌,兩側擺滿靠背椅,可供二十餘人圍坐商議大事。若在兩邊後側再加一些凳子,會議室裏足以塞下四五十人。
兩個大瓷杯,茶香嫋嫋,年過四十的熊大與年及半百的謝翱相對而坐,彼此怔怔相視。
滿臉橫肉的熊大將軍,依然長褲短褂,敞著的胸膛黝黑發亮。
謝翱一身漿洗得發白的青衫,臉龐清瘦,棱角分明,兩鬢雖霜卻掩蓋不住他曾經的俊朗。微蹙的眉宇之間,似乎隱藏著許多的故事與難以開解的憂思。
“你是,熊飛之子熊士奇!”
“您是,謝皋羽謝先生?”
兩人同時喊道。
果然,這倆認識啊!
一個曾經是文天祥手下。另一個以文粉自居,還拉了一支號稱“零丁軍”的海賊——嗯,是海上自由作戰部隊。
就算之前沒見過麵,也必然都聽說過對方的名頭。
甄鑫一臉鎮定地看著相對而坐的兩個人,心裏樂滋滋,終於知道了為什麽總會有人喜歡扯旗造反。
從者如眾,這種感覺真的是挺不錯的!
看著甄鑫一臉高深莫測,謝翱與熊大各自心驚。
今年五十一歲的謝翱,本是福建浦城人。早年醉心於古樂,曾作《宋祖饒歌鼓吹曲》十二篇,與《宋騎吹曲》十篇,為太常寺采作朝廷樂曲。
臨安陷落後,端宗於福州繼位,改元景炎。右相文天祥受任樞密使、同都督諸路兵馬,傳檄各州、郡,舉兵勤王。謝翱獻出全部家產,招募鄉兵數百,到南劍州投奔文天祥,被委以諮議參軍。開始跟隨文天祥轉戰閩西、粵東與贛南之地。
文天祥兵敗之後,謝翱被迫潛居,並隨時等待丞相的重新召喚。然而,丞相終究還是因為不肯降元而慷慨赴死。
自此,謝翱萬念俱灰,孤身獨行於江南之地,或是借景憑吊文丞相,或是隱於山林之中。偶爾與些老友見麵,也都是心懷故國的大宋遺民。
這些年,東南大亂,總是有人請他出山相助。可是起兵者雖眾,在謝翱眼中,卻如同一盤散沙。再沒人能有振臂一呼之威望,也沒有人真正是為了解救萬民於倒懸。
說是義兵,其實不過是亂民。
這讓謝翱極為失望。
前些日子,在粵東遇見尋訪舊部的馬青仝,相談甚歡。能見到這位潮州守將馬發之侄,謝翱也是感慨良多。
又聽馬青仝所述,甄鑫正在開發日月島,不過半年時間便創造出許多商業奇跡,以此供養許多孤苦無依之人。而且,還免費為許多孩子提供就學的機會。
被譽為當世風流子、足以與關漢卿相媲美的詞曲大家甄鑫,其大作已經開始在廣東各地傳頌。謝翱還真沒想到,此子竟然有此能力與眼光,以一己之力興辦教育,這是如今各大學宮都無力承負的責任!
謝翱生出無限興趣,便拿著馬青仝的介紹信,前來一觀。若日月島真如馬青仝所說那般,哪怕是在此做個教書先生,也是件讓人感覺愜意之事。
至於入夥,還真的未曾生出這種心思。即使是有,也得等他考察上一年半載之後再說。
可是,當他看見坐在對麵這位,名聲遐邇的大海賊,心裏開始隱隱有些不安。
而對於熊大來說,就衝著在甄鑫的幫助之下,失蹤了五六年時間的親弟弟得以重見天日,自己就必須親身前來表示下謝意。
更何況,對於如何瓜分這片海域,熊大也必須前來與日月島進行具體的協商,免得引起雙方在海上不必要的衝突。
可是,當他看到這位曾經跟隨文丞相征戰元軍的謝參軍時,心裏頓時激動難耐。
一方麵,是勾起熊大心中對於文丞相無限的崇慕,恨不得與其抱頭大哭一場。另一方麵,心中卻也有些疑惑,甄公子把這位大神請來,這是打算扯旗起兵了嗎?
那自己與零丁軍,是不是得爭取成為其中的一支隊伍?
哪怕是麵對故宋的其他殘軍,熊大都已經完全不會信任。可是坐在他麵前的,卻是如假包換的謝翱謝參軍!
有謝翱在,就有希望重新召集文丞相舊部,奮力再搏。雖然未必就能實現文丞相的遺願,但是起碼不會讓自己餘生,留下任何的遺憾!
兩個人相視片刻,心中已掠過無數思緒。又將目光轉向甄鑫,上下打量。
這兩道突然投來的火熱目光,讓甄鑫略感不適,清咳一聲後微笑道:“既然兩位都認識,我也就不多做介紹了。兩位能來小島,助我一臂之力,甄某在此,不勝感激!”
兩人心裏又是同時一怔:我沒說要過來助你啊……
甄鑫作悲戚狀,再次站起躬身下拜。
“甄某為三千冤死於泉州的趙氏宗親,為十萬至今不能瞑目的大宋將士,拜謝兩位!”
這帽子,有些大!
連景子願都噌地站了起來,跟著躬身下拜,“景某感謝兩位相助!”
兩人急急回禮,口稱不敢。
甄鑫大喜,國亂缺良將,那個傲驕的熊大願意過來,也許一頓忽悠之後,正好可以讓他補上這個缺。
正待起身去見熊氏兄弟,又有人來報,一老者手持馬青仝書信,前來拜會。
此人,姓謝名翱。
謝翱?
甄鑫並不認識,就隨口回道:“讓他先等一會,我去見下熊將軍。”
景子願聞言,卻是大驚失色。緊緊地扯住甄鑫的袖子,急急說道:“此人當世大儒,公子必須先去見他一見!”
當世大儒?
對於讀書人,真心沒興趣啊!
見甄鑫依然不為所動,景子願又說道:“謝翱謝皋羽,不僅被譽為當世詩壇之冠,而且曾在文丞相麾下擔任諮議參軍一職!此人前來,公子絕不能讓他離開!快,快!”
文天祥的手下?還擔任過參軍!
狗頭軍師來了?
甄鑫心裏一動,吩咐道:“幹脆,讓他們一起見個麵!”
新建的會議兼接待室,一點也沒有古色古香模樣。
青石為基,紅磚為牆,室內牆上刷有一層薄薄的白石灰,讓整個會議室為得簡樸卻不寒磣。
一張大長桌,兩側擺滿靠背椅,可供二十餘人圍坐商議大事。若在兩邊後側再加一些凳子,會議室裏足以塞下四五十人。
兩個大瓷杯,茶香嫋嫋,年過四十的熊大與年及半百的謝翱相對而坐,彼此怔怔相視。
滿臉橫肉的熊大將軍,依然長褲短褂,敞著的胸膛黝黑發亮。
謝翱一身漿洗得發白的青衫,臉龐清瘦,棱角分明,兩鬢雖霜卻掩蓋不住他曾經的俊朗。微蹙的眉宇之間,似乎隱藏著許多的故事與難以開解的憂思。
“你是,熊飛之子熊士奇!”
“您是,謝皋羽謝先生?”
兩人同時喊道。
果然,這倆認識啊!
一個曾經是文天祥手下。另一個以文粉自居,還拉了一支號稱“零丁軍”的海賊——嗯,是海上自由作戰部隊。
就算之前沒見過麵,也必然都聽說過對方的名頭。
甄鑫一臉鎮定地看著相對而坐的兩個人,心裏樂滋滋,終於知道了為什麽總會有人喜歡扯旗造反。
從者如眾,這種感覺真的是挺不錯的!
看著甄鑫一臉高深莫測,謝翱與熊大各自心驚。
今年五十一歲的謝翱,本是福建浦城人。早年醉心於古樂,曾作《宋祖饒歌鼓吹曲》十二篇,與《宋騎吹曲》十篇,為太常寺采作朝廷樂曲。
臨安陷落後,端宗於福州繼位,改元景炎。右相文天祥受任樞密使、同都督諸路兵馬,傳檄各州、郡,舉兵勤王。謝翱獻出全部家產,招募鄉兵數百,到南劍州投奔文天祥,被委以諮議參軍。開始跟隨文天祥轉戰閩西、粵東與贛南之地。
文天祥兵敗之後,謝翱被迫潛居,並隨時等待丞相的重新召喚。然而,丞相終究還是因為不肯降元而慷慨赴死。
自此,謝翱萬念俱灰,孤身獨行於江南之地,或是借景憑吊文丞相,或是隱於山林之中。偶爾與些老友見麵,也都是心懷故國的大宋遺民。
這些年,東南大亂,總是有人請他出山相助。可是起兵者雖眾,在謝翱眼中,卻如同一盤散沙。再沒人能有振臂一呼之威望,也沒有人真正是為了解救萬民於倒懸。
說是義兵,其實不過是亂民。
這讓謝翱極為失望。
前些日子,在粵東遇見尋訪舊部的馬青仝,相談甚歡。能見到這位潮州守將馬發之侄,謝翱也是感慨良多。
又聽馬青仝所述,甄鑫正在開發日月島,不過半年時間便創造出許多商業奇跡,以此供養許多孤苦無依之人。而且,還免費為許多孩子提供就學的機會。
被譽為當世風流子、足以與關漢卿相媲美的詞曲大家甄鑫,其大作已經開始在廣東各地傳頌。謝翱還真沒想到,此子竟然有此能力與眼光,以一己之力興辦教育,這是如今各大學宮都無力承負的責任!
謝翱生出無限興趣,便拿著馬青仝的介紹信,前來一觀。若日月島真如馬青仝所說那般,哪怕是在此做個教書先生,也是件讓人感覺愜意之事。
至於入夥,還真的未曾生出這種心思。即使是有,也得等他考察上一年半載之後再說。
可是,當他看見坐在對麵這位,名聲遐邇的大海賊,心裏開始隱隱有些不安。
而對於熊大來說,就衝著在甄鑫的幫助之下,失蹤了五六年時間的親弟弟得以重見天日,自己就必須親身前來表示下謝意。
更何況,對於如何瓜分這片海域,熊大也必須前來與日月島進行具體的協商,免得引起雙方在海上不必要的衝突。
可是,當他看到這位曾經跟隨文丞相征戰元軍的謝參軍時,心裏頓時激動難耐。
一方麵,是勾起熊大心中對於文丞相無限的崇慕,恨不得與其抱頭大哭一場。另一方麵,心中卻也有些疑惑,甄公子把這位大神請來,這是打算扯旗起兵了嗎?
那自己與零丁軍,是不是得爭取成為其中的一支隊伍?
哪怕是麵對故宋的其他殘軍,熊大都已經完全不會信任。可是坐在他麵前的,卻是如假包換的謝翱謝參軍!
有謝翱在,就有希望重新召集文丞相舊部,奮力再搏。雖然未必就能實現文丞相的遺願,但是起碼不會讓自己餘生,留下任何的遺憾!
兩個人相視片刻,心中已掠過無數思緒。又將目光轉向甄鑫,上下打量。
這兩道突然投來的火熱目光,讓甄鑫略感不適,清咳一聲後微笑道:“既然兩位都認識,我也就不多做介紹了。兩位能來小島,助我一臂之力,甄某在此,不勝感激!”
兩人心裏又是同時一怔:我沒說要過來助你啊……
甄鑫作悲戚狀,再次站起躬身下拜。
“甄某為三千冤死於泉州的趙氏宗親,為十萬至今不能瞑目的大宋將士,拜謝兩位!”
這帽子,有些大!
連景子願都噌地站了起來,跟著躬身下拜,“景某感謝兩位相助!”
兩人急急回禮,口稱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