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頭症(一)


    [病案]王某,一名六歲的女孩,出生後半年即出現了搖頭的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逐漸加劇。至今已經六年了,搖頭已經成為了她不能自控的行為,並且口角流涎。她的身體非常虛弱,消瘦,晚上容易驚醒,但是飲食方麵還算可以,二便也正常,隻是在她入睡後,頭不再搖晃。


    患兒還表現出表情癡呆的狀態,她是早產兒,沒有產傷和腦外傷的病史。在她母親懷孕期間,她的母親曾經受到過極大的驚嚇。她的舌頭表麵比較薄,呈現白色,脈搏沉細。


    [治則]補血,平肝熄風。


    [方藥]當歸6克,生龍骨9克,生牡蠣9克,鉤藤15克,生白芍9克,蟬蛻6克,僵蠶6克,蜈蚣2條,甘草3克。服3劑頭搖減輕,又服2劑病愈。隨訪二年未見複發。


    [評析]患兒搖頭症,又稱為中醫風症,是兒童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這種病症通常與孕婦在懷孕期間胎兒驚悸有關,可能對胎兒的神經係統產生影響。在中醫經典著作《內經》中,描述了這種病症的病因:“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這表明搖頭症與肝功能失調密切相關。


    肝在中醫理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負責筋脈的滋養。當血液不足時,筋脈失去滋養,肝風開始內動,風邪會侵犯頭頂,導致患兒出現搖頭不止的症狀。


    中醫認為,患兒搖頭症的發生與孕婦在懷孕期間胎兒驚悸有關,可能對胎兒的神經係統產生影響。胎兒驚悸可能導致胎兒肝氣鬱結,氣血不暢,進而引發搖頭症。因此,在孕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緒狀態,有助於預防胎兒驚悸的發生。


    中醫對於治療患兒搖頭症有著獨特的見解和方法,其中以中藥湯劑最為常見且有效。這種傳統的治療方式,注重整體調理,通過對患兒身體內部環境的改善來緩解症狀。


    在中藥湯劑中,一些特定的藥材被廣泛運用,如白芍,其性微寒,味酸苦,有養血斂陰、平抑肝陽之效;當歸,則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龍骨與牡蠣,均有平肝潛陽、鎮靜安神之功;鉤藤可清熱平肝,息風定驚;僵蠶和蟬蛻則能疏散風熱,熄風止痙;而蜈蚣更是有熄風鎮痙、通絡止痛之能。這些藥物相互搭配,協同作用,共同發揮出養血柔肝、平肝潛陽、祛風解痙的功效,從而改善患兒搖頭的症狀。


    在治療過程中,中醫醫生會根據患兒的具體病情和體質,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此外,中醫治療患兒搖頭症時,還會注重飲食調養,如增加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蛋白質的食物,以增強患兒的免疫力。


    總之,中醫通過多種藥物組合和綜合治療手段,能夠有效地治療患兒搖頭症。這種治療方法既針對病因,又兼顧病症的多樣性和複雜性,為患兒提供了一個安全、有效的治療途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過程中,家長應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及時向醫生反饋,以便調整治療方案。同時,在治療期間,家長還應教育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