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時瘙癢


    [病案]宋某,男性,48歲,於1987年8月6日前來就診。該患者在過去半年中,每逢夜晚都會出現雙膝下瘙癢的症狀,嚴重影響了其睡眠質量和生活質量。據患者描述,這種病症是由外感所引發的,曾經嚐試過服用中西藥物進行治療,但症狀始終未能得到有效緩解。


    每天晚上11點左右,患者會先感到心煩難眠,隨後在陽陵泉穴周圍出現瘙癢症狀,局部皮膚會驟然出現淡紅色的風團。在淩晨1點左右,風團逐漸消退,瘙癢症狀緩解,患者的睡眠也得以恢複。然而,在白天時,患者仍然會感到口苦粘膩的症狀,其他方麵則沒有明顯異常。


    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醫生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和分析。患者舌尖略紅、苔薄黃,脈細弦滑,


    [治則]和解少陽。


    [方藥]柴胡15克,土茯苓15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丹皮10克,梔子10克,川牛膝6克,甘草5克,大棗2枚,生薑2片。6劑後,主症去,有時覺心煩,入夜不寐,上方加朱砂0.5克(衝),迭進3劑而愈。隨訪二個月未複發。


    [評析]由於外感疾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導致邪氣潛伏於少陽經脈之中。與此同時,風濕熱等外邪沿著經絡向下流動,這便構成了本病發生的內在機製。而在夜間 11 點到次日淩晨這段時間裏,恰好處於足少陽膽經氣血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人體的正氣會奮力抵抗邪氣,於是正與邪之間展開激烈交鋒,所以在子時(即午夜時分)就容易引發病症。


    陽陵泉這個穴位屬於足少陽膽經的合穴。因此,可以采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少陽之氣。同時去除黨參這種滋膩的藥物成分,並加入土茯苓、梔子和丹皮等藥材,用以清除心中煩熱,化解濕氣並緩解瘙癢症狀;再配上牛膝這味中藥,它能夠引導藥力下行,直接抵達病變部位,從而更好地發揮藥效。


    這種病症的病機主要源於外感失治,導致邪氣伏於少陽。其中,風濕熱邪循經下注,進一步加重了病情。在夜間11點至淩晨這段時間,足少陽膽經氣旺盛,正氣奮起抵抗邪氣,正邪之間產生激烈交鋒,因此子時容易發病。


    陽陵泉作為足少陽膽經的合穴,具有調和氣血、平衡陰陽的功效。因此,治療此病時,可采用小柴胡湯來和解少陽,去除黨參的膩感,加入土茯苓、梔子、丹皮等藥材,以達到清心除煩、利濕止癢的效果。同時,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有助於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提高療效。


    通過以上治療措施,邪氣得以驅散,正氣得到安定。如此,疾病得以痊愈,療效顯著。總之,針對這種病症,采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結合陽陵泉穴的運用,以及牛膝的藥引作用,有助於邪退正安,達到痊愈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