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脈症(一)


    [病案]鄧某,女,40歲。於1977年5月16日初次就診。患者自述全身肌膚有酸麻感,尤其是右側肢體更為嚴重。當右上肢肌膚出現酸麻症狀時,會牽連右側頸項和肩胛部產生酸脹感;而右下肢小腿肌膚酸麻時,則會導致右足跟也出現酸麻症狀。這些酸麻感與天氣變化並無關聯。此外,還伴有頭昏、頭痛、眼花、耳鳴、心跳加速、呼吸短促、胸部憋悶等不適症狀,身體逐漸消瘦。月經周期延遲,經血量少且顏色偏淡。醫生觀察發現,患者身形瘦弱,精神不振,麵色蒼白無光澤,頭發幹枯焦黃,聲音低沉微弱,言語稀少。舌質較為淡白,舌苔幹淨。令人驚訝的是,患者脈象消失(無論是兩側人迎、寸口還是趺陽等部位都無法觸及脈搏跳動)。詳細檢查結果如下:兩側頸動脈、橈動脈、腋動脈以及兩側足背動脈的搏動完全消失;左側膕動脈和兩側股動脈的搏動顯著減弱;腹主動脈的搏動明顯增強;心髒及大動脈的進路沒有聽到明顯的雜音;四肢末端的溫度沒有明顯降低。心電圖檢查顯示竇性心律不齊。四肢血流圖檢查發現肢體的血流緩慢,血管壁的彈性減弱,尤其是右側下肢的血流明顯減少,而左側下肢的血流相對較好。這些特征與大動脈炎的血流圖表現相符。此外,由於動脈搏動消失,無法測量到兩臂的血壓。胸部透視顯示心肺沒有異常。


    [治則]益氣養血,通痹複脈。


    [方藥]黃芪15克,桂枝9克,白芍9克,當歸12克,熟地15克,雞血藤15克,牛膝9克,生薑9克,大棗4枚。連服30劑,全身肌膚酸麻痹感以及上述諸症均見減輕,左肘窩以及兩側趺陽脈切之有輕微搏動。守原方加川芎3克以活血通痹,加陳皮6克以防熟地、白芍滯膩,繼續連服30劑,全身肌膚發酸麻痹基本解除,其他虛弱症狀亦隨之改善。兩側人迎、寸口以及趺陽等處均能切到脈搏,唯沉遲細弱。兩臂血壓均能測量到10.6\/8.0kpa(80\/60毫米汞柱)。仍再服原方,每隔3~5天服1劑,以鞏固療效。二年後隨訪,病已解除,脈能摸到,體力恢複,精神充沛。


    [評析]無脈症在臨床上較為罕見。在這個病例中,患者因氣虛導致血液運行不暢而出現了脈滯不起的症狀。因此,治療時選用了黃芪桂枝五物湯。該方劑中的黃芪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升陽的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黃芪能夠擴張血管,增強心髒收縮力,並改善血液循環。桂枝則性溫味辛甘,有溫通血脈、通陽化氣的作用。雞血藤味苦微甘,既能補血又能行氣,還可舒筋活絡。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活血通絡的功能,與雞血藤和桂枝配合使用,可以增強活血行痹的功效。白芍味苦酸性涼,有養血柔肝的作用。熟地味甘性微溫,可補血養陰。牛膝味苦酸平,能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這些藥物相互搭配,共同發揮養血活血通痹的作用。當氣血通暢後,脈搏自然會恢複正常跳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