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甘2


    [病案]頓某,男性,年齡五十五歲。於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六年二月十六日初次就診。該患者在大約五個月前,進食時感到口中有甜味,但他起初並未將其視為疾病症狀,甚至還常常抱怨家屬做菜時沒有放鹽或放的鹽分過少。然而,當他某次品嚐了一塊鹽巴後,卻發現它的味道竟然如同冰糖般甜美;還有一次,他吃餃子時感覺就像是在吃甜湯圓一樣。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患上了某種疾病。此後,他四處尋求醫療幫助,但始終未能得到明確的診斷結果。盡管嚐試過各種中藥和西藥治療方法,卻都未見明顯療效。由於病情持續且無法確診,患者的精神壓力逐漸增大,內心充滿焦慮和恐懼,情緒低落。這種不良情緒直接影響到了他的食欲,使其進食量明顯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支持,日漸消瘦,肌肉鬆弛,皮膚變得幹燥,缺乏彈性,麵色蒼白或萎黃,口唇顯得幹燥無華。此外,他還出現了心煩、失眠、疲倦乏力等症狀,對食物產生畏懼心理,時常感到胸悶不適。觀察其舌象,可發現舌質偏紅,舌苔薄而稍微幹燥,脈象則呈現出細數無力的特征。這些表現反映了體內陰液虧損,虛熱內生的狀況。


    [治則]扶正養陰,清燥和中。


    [方藥]黨參24克,麥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地15克,生石膏15克,茯苓15克,白芍15克,石斛10克,陳皮10克,甘草10克。服3劑,即能辨五味,病好過半,再服3劑,味覺恢複正常,諸症皆愈。隨訪多年未見複發。


    [評析]口甘一症即是“脾癉”,屬九瘴之一。《素問·奇病論》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脾癉這種疾病,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於脾髒過熱而引發的。脾髒過熱會導致體內的火氣上升,進而影響到身體的正常功能。因此,針對脾癉的治療方法應以養陰清燥為主導思想。通過滋養陰氣、清除燥熱,可以有效地降低脾髒的熱度,恢複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時,還要兼顧扶正和中的功效。所謂扶正,就是增強人體的正氣,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和中則是調和脾胃,促進消化係統的正常運轉。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脾癉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我們可以使用白芍、生地、石斛這三味藥材來養血育陰,它們都屬於滋陰養血的中藥材,可以幫助人體補充營養,增強體質,改善麵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而生石膏則具有寒涼助陰清燥的作用,它是一種清熱降火的中藥材,對於體內有燥熱、口幹舌燥、便秘等症狀的人群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白術和茯苓都是常見的中藥材,它們具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陳皮和甘草則有理氣和中的功能,它們可以幫助人體消化,緩解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症狀。這樣的組合配方,各味藥材相互配合,能夠發揮出奇妙的功效,對身體有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