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侯爺為難,本公主也不強人所難,你們回去吧。本公主的祖母不會做姨娘,本公主養得起她。”


    高芷君當然知道淮陽侯的意思,可是,高芷君不會妥協。


    要想外祖母回侯府,就必須以當家主母的身份進去。


    “既然這樣,微臣也不勉強了。微臣就接女兒回府。”


    淮陽侯說。


    “接女兒回府?侯爺說的可是伯母。侯爺想以什麽身份接回侯府。”


    “接我回去?母親不回,我也不回。”


    高芷君和洪秋玨同時問淮陽侯。


    高芷君是不可能讓伯母單獨回侯府。


    洪秋玨知道母親不回侯府,她也不想回。


    “以侯府嫡女的身份回。”


    淮陽侯回答高芷君說,然後怒瞪著洪秋玨:“你是本侯的女兒,不回侯府認祖歸宗,寄住在別人府中,算什麽回事。”


    “侯爺莫不是說笑。外祖母不回侯府,伯母卻以嫡女身份回,這是什麽意思?去母留女。”


    高芷君突然明白侯爺的意思。


    他其實沒打算接外祖母回,隻想接伯母回去。因為伯母不僅是狀元的娘親,又是公主的婆婆。接了伯母回府,等於攀上了公主,洪家就能飛黃騰達,光耀門楣。真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公主誤會了,微臣是想把秋玨記在夫人名下,她就是嫡女。”


    準陽侯解釋的說。


    “本公主絕不同意。


    現在有兩條路走:一是以當家主母的身份八台大橋抬外祖母回府,伯母與嫡女的身份回侯府。二是,你們給我離開公主府,外祖母和伯母與你們沒關係,不進侯府。這兩個選擇,你們好好想想吧。”


    高芷君是絕對不會委屈外祖母和伯母的。


    淮陽侯的算盤打得很響,想仗著她的勢,為自己家族的利益謀福利。


    “公主莫要管太寬,她們是我們侯府的人,我們侯府的家事,公主管不了。”


    侯夫人終於忍無可忍,不顧尊卑,斥責著高芷君。


    “侯府的事?夫人莫不是忘了。十三年前,外祖母和伯母假死時,侯爺已經將她們從族譜上除名。夫人,還覺得她們是侯府的人嗎?”


    這件事,高芷君還是從皇上口中知道的。


    原來,當年洪秋玨假死,安陽侯和皇上都不相信。


    淮陽侯為了讓他們都相信,找來族長當著皇上和安陽侯爺的麵將古芸娢和洪秋玨刪名,皇上和安陽侯才相信。


    “你是怎麽知道的?”


    不僅侯夫人震驚,淮陽侯也很震驚。她是怎麽知道的,她那時隻有幾歲吧。


    就是因為這個,淮陽侯才想認回洪秋玨,再找個機會把她的名字寫在正房的族譜上。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件事在京城鬧的動靜不少,隻要有心打探,不難知道。”


    “本公主不管你們打什麽算盤,都給我扼住。你們隻要選擇本公主給的條件,其餘的都不用想。”


    “本公主給你三天考慮,三天過後,你們沒有過來接外祖母和伯母,就當你們放棄,以後她們與侯府再無關係。”


    “青龍,蒼狼,送客!”


    高芷君說完,青龍,蒼狼,墨雪,紅月給淮陽侯,侯夫人,世子,世子妃請出去。


    他們都不願意,又不敢造次,公主的身份比他們大。


    “親家,他們太不是人,你不要跟他們回侯府。”


    張嬋一直沒說話,她看淮陽侯一家的嘴臉,實在討厭。天下間哪有這樣做父親的,自己的女兒都不認。


    “親家,放心!我不會跟他們回去的。”


    古芸娢不喜歡侯府,那裏的人都喜歡捧高踩低。


    “外祖母,如果淮陽侯能以八抬大轎迎你回侯府,把你當正夫人,還把府中的中饋交給你打理,可以考慮回侯府。”


    高芷君對古芸娢說。


    她如果不回侯府,伯母就不能以淮陽侯的嫡女身份回侯府。到時,皇上封伯母為郡主,也能有侯府撐腰。


    她知道外祖母和伯母在侯府過得不好,很多下人都欺負過她們。


    讓她們回侯府,當家做主,收拾一下下人。


    “芷君,為什麽一定要親家回侯府,跟著我們一起生活不好嗎?”


    張嬋不解的問著高芷君。


    “奶奶,每個人都想有個地方落葉歸根。如果外祖母不回淮陽府,伯母就是一個私生女。將來皇上封她為郡主,那些人也會看不起她。如果外祖母是以當家主母的正夫人回侯府,伯母就是名正言順的嫡女。皇上封她為郡主,她有淮陽侯做後盾,沒人敢看不起她。”


    高芷君給張嬋解釋,其實也是給霍金,洪秋玨,古芸娢他們解釋。


    “郡主?芷君這個不能亂說,會誅九族的。”


    張嬋嚇得趕緊捂著高芷裏的嘴,害怕她再亂說。


    霍金,古芸娢,洪秋玨嚇出冷汗,看著正堂沒有下人在,心裏才鬆了一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逃荒:相公,這裏有株人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心過每一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心過每一天並收藏逃荒:相公,這裏有株人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