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136
開局女扮男裝,說好的都是兄弟呢 作者:可以但我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一三六
三年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對於唐今而言,不過就像乘坐著木船,順著湍急的河水一路而下,轉眸之間,眼前的風景就已不同。
順應四年,三月初一,天地一片春光明媚之際,商國撕毀和約,與夏國宣戰。
與之前的小打小鬧不同,這一次壓向夏國邊境的,是整整八十萬大軍。
商國將士們毫不掩飾他們的目的。
他們要將輿圖上那個礙眼的“夏”字,徹底抹去。
大戰持續了整整兩年,也僅僅持續了兩年。
順應六年六月,商國的戰旗插入了夏國的王都,九州大陸的地圖之上,再也找不見那個“夏”字。
順應六年十二月,掃平了夏國全境後,統軍之將薛忱率軍歸朝。
前線是一片腥風血雨,京城之中亦是一股風雨欲來的壓抑之勢。
一月前,禮部開始籌備天子登基儀式。
可是,誰要登基?
還能有誰?
京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高掛著“唐府”匾額的地方。
專政七年,隻手遮天七年,將那幼帝當作什麽好用的令牌一般用了七年,即便是薛忱都隻能與之保持著微妙平衡的——攝政王唐今。
但是。
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登基?
為什麽,在薛忱就要回京的時候登基?
若唐今在前兩年,趁著薛忱遠在前線的時候登基他們都還能理解,但在這個時候——
薛忱如今已是二品上將軍,此次回京,便是官至頂點,隻能封王封爵。
在百萬大軍的支持之下,他甚至可以直接殺了攝政王黃袍加身。
不。
應該說,不論是誰站到薛忱那個位置,此時此刻,都會選擇殺了唐今,“請”幼帝退位讓賢,自己登基。
所以,唐今選在這個時候登基,是想死?
還是覺得反正已經爭不過薛忱了,不如在這最後的時日裏坐上那把龍椅,享受幾日“皇帝”的名頭?
又或者……
或者。
唯有那最後一個或者,令所有人都如墜冰窟,遍體生寒。
他們不願信,他們不敢信,可心底又有一道聲音隱隱約約地告訴他們,那就是唯一的答案。
順應六年十二月初十,天大寒。
大軍凱旋,禮部尚書代天子攜文武大臣於城外迎接,禮樂結束之際,一道詔令,數千禁軍,召文武百官往金殿聽封。
攝政王在金殿等他們。
這毫無疑問會是一場鴻門宴。
但看著那毫不猶豫便接過詔令率領數千將士入城的薛忱,還有周圍虎視眈眈盯著他們的禁軍,一眾大臣還是抬腳跟了上去。
京都城城門打開,沒有阻攔薛忱帶兵入城。
看到這一幕,一眾大臣的心思各異。
無令帶兵入國都,是為謀反。
薛忱打算反了嗎?
這並不是什麽讓人意外的事情,但讓人怎麽也想不明白的是,唐今到底打算做什麽?為什麽要讓所有人都前往金殿,放任薛忱帶兵入城?
難道是打算將龍椅讓給薛忱,以此來換自己的一條命?
這實在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其實。
不管一眾官員們怎麽想,他們都想不到那種可能——唐今會輸的可能。
明明是上千人的隊伍,可隊伍裏幾乎沒有一人開口說話。
走過京中百姓夾道歡迎的街道,走向皇宮,走上金殿前的台階在金殿中一一站立,所有人都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站滿人的金殿之中是一片無人開口的死寂。
所有的官員都在等待最後的結果。
是薛忱?是唐今?還是……
屬於薛忱手底下的兵已經將金殿四角徹底包圍,文臣武將,殿中站的所有官員身邊都已經站上了一名輕易便能取走他們性命的黑甲衛。
所有人都意識到。
如果接下來他們做錯了選擇,立馬便會身死。
他們也沒有選擇。
人在走入絕境之時,往往會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究竟想要什麽。
金殿中蔓延著一股壓抑的氣氛,站在朝中的大半官員們——幾乎所有文臣們,臉色都隱隱發青。
但令他們臉色如此難看的,不是他們懼怕唐今會贏,而是——
他們居然打心底地希望唐今能贏。
今天不管是薛忱贏還是唐今贏,他們隻要跪下高呼萬歲,就不會有性命之憂。
但是。
他們希望最終能坐上那把龍椅的人,是唐今。
這無關黨派和他們往後的前途。
僅僅出於他們的“希望”。
雖然不甘,但在這七年裏,朝中所有官員的心中,都已經深深烙下了那麽一個印象——
這天下,沒人能勝過唐今。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何其可笑的比喻。
唐今的世界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他們不過是擠在雨後窪地裏沾沾自喜的蛞蝓。
唐今所站的,是遠比他們要更高的位置。
被唐今踩著頭顱一步步往上?
那是侮辱嗎?
能觸碰到唐今,就已經是一種對他們的肯定了吧?
他們這群人,在唐今的眼裏,隻不過是稍微能用上一點的工具而已。
工具不趁手,隨時都可以換掉。
違抗唐今就是死。
“死”代表的並不是他們生命的終結,而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理想,他們的抱負。
違背唐今,他們就會被眼下這個正在發生劇變的世界丟下。
他們……
希望唐今稱帝。
在一片壓抑得快要讓人無法呼吸的死寂之中,終於,有一道腳步聲從殿外響起。
身邊的黑甲衛仍散發著煞氣,沒人敢回頭,隻能聽著那道腳步聲踏過殿門,接近他們,途經他們,越過他們。
赤紅修邊滾過冰涼地麵,刺眼金線在玄黑衣料上繡出九條猙獰龍身,尊貴冕冠之上垂落玉色珠簾,行走之間發出極為細微的碰撞之聲。
在一道道或驚愕,或震駭,或不敢置信的目光注視之下,那一身帝王冠服的女子走到那張空空蕩蕩的龍椅之前,就那樣,漫不經心地揮袖,坐了下去。
那張讓朝臣們感到熟悉而又分外陌生的臉上,沒有半分往日那虛假敷衍的假笑。
墨色的長睫如羽,在上挑的狐眸眼底投下一片暗色陰影。
即便隔著那冕冠上垂落的珠簾,所有人能感覺到從那雙眼睛裏透出來的,屬於上位者的冰冷審視與權衡。
冷白的指尖撥過耳垂所墜的金色耳飾,撐在下頜邊時,那張臉上總算出現了一點他們稍感熟悉的懶淡與漠然。
像是在看一群隻能在她手底下做著無畏掙紮的蟲子。
不。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蟲子。
在所有人都隻能望著龍椅上的那道身影發抖的時候,有一道穿著鎧甲的身影踏出了一步,而後一步又一步,走過金殿,走上台階。
麵對這一身凜然煞氣佩著武器朝自己走來的危險人物,坐在龍椅上的人卻隻是淡淡看著。
看著那道身影停在龍椅前的最後一層台階之前,看著他低頭,單膝跪了下去。
殿中本就壓抑的那股氛圍,似乎更為壓抑了。
唐今的目光落在他胸前鎧甲一道新添的猙獰刀口上。
她伸手,撫上那處的刀口,“將軍,辛苦。”
薛忱托起她的手,低頭落吻在她掌心,吻沒有離開,那雙漆黑的眸子卻直勾勾地望著她,熾熱滾燙得驚人,“為陛下死戰,乃臣無上榮耀。”
……
殿中殿外的士兵與黑甲衛們,在薛忱跪下的時候,便已跟著跪了下去。
獨留一群穿著朝服的大臣們還呆愣愣地站在原地,看著高台上的一坐一跪的兩道身影,不知所措。
反應如此之慢,實在是愚鈍不堪。
但好在,他們的王,是一位足夠仁厚的王。
殷紅如糜棗的唇啟合,落下了一點允他們匍匐在她腳邊,繼續苟活的仁慈:
“朕已即位,眾卿家為何不跪?”
三年的時間其實並不長。
對於唐今而言,不過就像乘坐著木船,順著湍急的河水一路而下,轉眸之間,眼前的風景就已不同。
順應四年,三月初一,天地一片春光明媚之際,商國撕毀和約,與夏國宣戰。
與之前的小打小鬧不同,這一次壓向夏國邊境的,是整整八十萬大軍。
商國將士們毫不掩飾他們的目的。
他們要將輿圖上那個礙眼的“夏”字,徹底抹去。
大戰持續了整整兩年,也僅僅持續了兩年。
順應六年六月,商國的戰旗插入了夏國的王都,九州大陸的地圖之上,再也找不見那個“夏”字。
順應六年十二月,掃平了夏國全境後,統軍之將薛忱率軍歸朝。
前線是一片腥風血雨,京城之中亦是一股風雨欲來的壓抑之勢。
一月前,禮部開始籌備天子登基儀式。
可是,誰要登基?
還能有誰?
京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那高掛著“唐府”匾額的地方。
專政七年,隻手遮天七年,將那幼帝當作什麽好用的令牌一般用了七年,即便是薛忱都隻能與之保持著微妙平衡的——攝政王唐今。
但是。
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登基?
為什麽,在薛忱就要回京的時候登基?
若唐今在前兩年,趁著薛忱遠在前線的時候登基他們都還能理解,但在這個時候——
薛忱如今已是二品上將軍,此次回京,便是官至頂點,隻能封王封爵。
在百萬大軍的支持之下,他甚至可以直接殺了攝政王黃袍加身。
不。
應該說,不論是誰站到薛忱那個位置,此時此刻,都會選擇殺了唐今,“請”幼帝退位讓賢,自己登基。
所以,唐今選在這個時候登基,是想死?
還是覺得反正已經爭不過薛忱了,不如在這最後的時日裏坐上那把龍椅,享受幾日“皇帝”的名頭?
又或者……
或者。
唯有那最後一個或者,令所有人都如墜冰窟,遍體生寒。
他們不願信,他們不敢信,可心底又有一道聲音隱隱約約地告訴他們,那就是唯一的答案。
順應六年十二月初十,天大寒。
大軍凱旋,禮部尚書代天子攜文武大臣於城外迎接,禮樂結束之際,一道詔令,數千禁軍,召文武百官往金殿聽封。
攝政王在金殿等他們。
這毫無疑問會是一場鴻門宴。
但看著那毫不猶豫便接過詔令率領數千將士入城的薛忱,還有周圍虎視眈眈盯著他們的禁軍,一眾大臣還是抬腳跟了上去。
京都城城門打開,沒有阻攔薛忱帶兵入城。
看到這一幕,一眾大臣的心思各異。
無令帶兵入國都,是為謀反。
薛忱打算反了嗎?
這並不是什麽讓人意外的事情,但讓人怎麽也想不明白的是,唐今到底打算做什麽?為什麽要讓所有人都前往金殿,放任薛忱帶兵入城?
難道是打算將龍椅讓給薛忱,以此來換自己的一條命?
這實在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其實。
不管一眾官員們怎麽想,他們都想不到那種可能——唐今會輸的可能。
明明是上千人的隊伍,可隊伍裏幾乎沒有一人開口說話。
走過京中百姓夾道歡迎的街道,走向皇宮,走上金殿前的台階在金殿中一一站立,所有人都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
站滿人的金殿之中是一片無人開口的死寂。
所有的官員都在等待最後的結果。
是薛忱?是唐今?還是……
屬於薛忱手底下的兵已經將金殿四角徹底包圍,文臣武將,殿中站的所有官員身邊都已經站上了一名輕易便能取走他們性命的黑甲衛。
所有人都意識到。
如果接下來他們做錯了選擇,立馬便會身死。
他們也沒有選擇。
人在走入絕境之時,往往會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究竟想要什麽。
金殿中蔓延著一股壓抑的氣氛,站在朝中的大半官員們——幾乎所有文臣們,臉色都隱隱發青。
但令他們臉色如此難看的,不是他們懼怕唐今會贏,而是——
他們居然打心底地希望唐今能贏。
今天不管是薛忱贏還是唐今贏,他們隻要跪下高呼萬歲,就不會有性命之憂。
但是。
他們希望最終能坐上那把龍椅的人,是唐今。
這無關黨派和他們往後的前途。
僅僅出於他們的“希望”。
雖然不甘,但在這七年裏,朝中所有官員的心中,都已經深深烙下了那麽一個印象——
這天下,沒人能勝過唐今。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何其可笑的比喻。
唐今的世界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而他們不過是擠在雨後窪地裏沾沾自喜的蛞蝓。
唐今所站的,是遠比他們要更高的位置。
被唐今踩著頭顱一步步往上?
那是侮辱嗎?
能觸碰到唐今,就已經是一種對他們的肯定了吧?
他們這群人,在唐今的眼裏,隻不過是稍微能用上一點的工具而已。
工具不趁手,隨時都可以換掉。
違抗唐今就是死。
“死”代表的並不是他們生命的終結,而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理想,他們的抱負。
違背唐今,他們就會被眼下這個正在發生劇變的世界丟下。
他們……
希望唐今稱帝。
在一片壓抑得快要讓人無法呼吸的死寂之中,終於,有一道腳步聲從殿外響起。
身邊的黑甲衛仍散發著煞氣,沒人敢回頭,隻能聽著那道腳步聲踏過殿門,接近他們,途經他們,越過他們。
赤紅修邊滾過冰涼地麵,刺眼金線在玄黑衣料上繡出九條猙獰龍身,尊貴冕冠之上垂落玉色珠簾,行走之間發出極為細微的碰撞之聲。
在一道道或驚愕,或震駭,或不敢置信的目光注視之下,那一身帝王冠服的女子走到那張空空蕩蕩的龍椅之前,就那樣,漫不經心地揮袖,坐了下去。
那張讓朝臣們感到熟悉而又分外陌生的臉上,沒有半分往日那虛假敷衍的假笑。
墨色的長睫如羽,在上挑的狐眸眼底投下一片暗色陰影。
即便隔著那冕冠上垂落的珠簾,所有人能感覺到從那雙眼睛裏透出來的,屬於上位者的冰冷審視與權衡。
冷白的指尖撥過耳垂所墜的金色耳飾,撐在下頜邊時,那張臉上總算出現了一點他們稍感熟悉的懶淡與漠然。
像是在看一群隻能在她手底下做著無畏掙紮的蟲子。
不。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蟲子。
在所有人都隻能望著龍椅上的那道身影發抖的時候,有一道穿著鎧甲的身影踏出了一步,而後一步又一步,走過金殿,走上台階。
麵對這一身凜然煞氣佩著武器朝自己走來的危險人物,坐在龍椅上的人卻隻是淡淡看著。
看著那道身影停在龍椅前的最後一層台階之前,看著他低頭,單膝跪了下去。
殿中本就壓抑的那股氛圍,似乎更為壓抑了。
唐今的目光落在他胸前鎧甲一道新添的猙獰刀口上。
她伸手,撫上那處的刀口,“將軍,辛苦。”
薛忱托起她的手,低頭落吻在她掌心,吻沒有離開,那雙漆黑的眸子卻直勾勾地望著她,熾熱滾燙得驚人,“為陛下死戰,乃臣無上榮耀。”
……
殿中殿外的士兵與黑甲衛們,在薛忱跪下的時候,便已跟著跪了下去。
獨留一群穿著朝服的大臣們還呆愣愣地站在原地,看著高台上的一坐一跪的兩道身影,不知所措。
反應如此之慢,實在是愚鈍不堪。
但好在,他們的王,是一位足夠仁厚的王。
殷紅如糜棗的唇啟合,落下了一點允他們匍匐在她腳邊,繼續苟活的仁慈:
“朕已即位,眾卿家為何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