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起來感覺神清氣爽,出了房門,走到村裏的曬壩,正是清晨。


    田野被晨霧籠罩,淡淡的白霧飄在半空,遮住了遠處的大青山和田野中的樹,小河水嘩嘩地流動,在晨曦中泛起點點金光,不知道哪家的公雞開始打鳴,新的一天又到了。


    聞晴練了幾趟拳法,打出一身汗水,對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吞吐幾息,這才收了功,回到知青點。


    吃完早飯,聞晴與吳櫻一道出門,吳櫻去隊部領工作,她則是背起背簍打豬草。


    種完冬菜,婦女們的工作是除草、施肥,男勞力被大隊安排去挖河泥、修水渠,知青點裏的女知青這次沒人參加這種重體力活。


    聞晴也沒有走很遠,沿著小河向上走,就在河灘割豬草,還撿了七個野鴨蛋,她把野鴨蛋用草包好,放在了背簍下麵,上麵蓋了豬草,就往養豬場去交了豬草。


    她這樣一背簍豬草隻有二工分,一般婦女多的可以掙7、8工分,少的也要掙5、6工分,所以每天至少應該打三背簍,但是聞晴基本上隻交兩背簍豬草.


    村裏其他孩子也會打豬草送到養豬場,村裏的六頭豬還是夠吃的。


    中午,聞晴吃完飯關門學習,等大家差不多去上工後才進入空間,仔細看了她在瀑布小溪邊挖出來的兩棵烏木。


    仔細分析,一顆小的是香樟木,一顆大的是金絲楠木,都是非常名貴的烏木,她把這些烏木與寒島湖找到的沉木放在一起,這些木頭可以做家具。


    休息片刻,她開動拖拉機,把育苗田裏的水稻秧苗拔起,運到水田邊,開始插秧。


    這次她要種100畝水稻,聞晴把那台插秧機修好了,主要是發動機壞了,聞晴拆開更換了發動機活塞。


    這台插秧機是單地輪驅動,幅寬2米,可以插10行,本來是1人駕駛2人裝秧,但她隻有一人,聞晴隻能做了一個送秧架,盡量多裝些秧苗,這樣她一天加班加點可以插20畝。


    根據空間內外時間差,外麵1晚上相當於空間裏的1天半,聞晴花了外麵的3天時間把空間裏的水稻全部插完。


    又開動拖拉機把小麥地挖出淺溝,挎著籃子開始撒種,撒完一畝地,聞晴在小麥種子上撒上過篩的細土,玉米也是這樣進行撒播的。


    100畝小麥、40畝玉米三天也就播完。


    顧驊手續辦完後就匆匆離開了,隻帶走了衣服、書籍,家具農具都留給了洛一星。


    洛一星從李維房間搬回來,住上單間。


    郭建國、吳波和顧驊離開後,現在三個男知青都是住的單間,不過三人還是湊一起吃飯。


    吳青偶爾回來住,遊曼麗也是經常不在知青點,因此,聞晴和吳櫻實際上也是一個人住的時間多。


    聞晴不願與人合夥吃飯,吳櫻和她還是各做各的。


    有時候吳櫻也會找她一起看書學習,現在四人學習小組又恢複了,分別是聞晴、洛一星、李維和吳櫻。


    聞晴這次內功突破後,領悟能力記憶力也增強了。


    以前理解不了的,現在學一遍就會了;以前記不住的,現在看一遍就記住了,她還在廢品站買到了高中英文課本、政治課本,特別是政治可是高考要考的,英文她隻是自己自學。


    冬天,天氣漸冷,外出挖溝渠的男勞力也回來了,村裏一個叫葉大山的,右腿被砸斷,是抬回來的,家屬哭著找林長生鬧了好一段時間,林長生向公社申請了補助,才漸漸消停。


    12月中旬,聞晴帶著四人學習小組又去了去年挖鬆露的地方,大家走了二個多小時,才找到那片鬆樹林。


    洛一星說:“聞晴,要不是你帶路,我肯定找不到這裏。”


    聞晴說:“誰叫你不記路?”


    大家分散開來,自行刨開鬆樹下的土,開始搜索起來。


    吳櫻沒有挖過鬆露,跟著聞晴學,看她刨開鬆樹下的鬆針和土壤,在地上摸索很久,才挖出一塊黑褐色的根塊,聞晴遞給她看,拳頭大小的塊菌,聞著有特殊香氣,吳櫻說:“這就是鬆露?”


    聞晴給她介紹,鬆露一般生長在鬆樹、橡樹或者櫟樹下,有可能長在土裏,所以很難挖,但是去年他們在這裏挖到過,這兒應該有鬆露孢子。


    吳櫻學著聞晴找顆樹挖了起來,把樹下挖遍了也沒有找到,又換了一棵樹,越發仔細地挖了起來。


    中午,大家一起吃飯,都是吃自己帶來的幹糧,休息片刻,分別匯報自己的戰果。


    洛一星挖到9顆,李維挖到9顆,聞晴挖到8顆,吳櫻隻挖到5顆。


    下午,四人把這片鬆林搜索個遍,才離開回家。


    晚上,大家一起打平夥,聞晴出了一塊臘肉,李維出了5顆雞蛋,洛一星出了一罐午餐肉罐頭,吳櫻把自己自留地的白菜、蘿卜、萵筍拔了加餐,又拿出夏天曬的筍幹,糧食是一起出的,鬆露是一人出一顆。


    下鄉,大家的廚藝都有進步,每個人都會做菜,區別隻是好不好吃。


    人多,隻能分開使用爐灶,聞晴做的青蒜苗炒臘肉、油渣蓮白、清炒萵筍,


    男生做的是鬆露蒸蛋、鬆露幹筍燉午餐肉,


    吳櫻蒸了玉米大米二米飯、做了涼拌折耳根蘿卜絲,煮了白菜湯,在男生那邊堂屋吃的飯,


    陳誌強雖然有些不太合群,但也被叫了過來,


    聞晴拿出自己釀的白酒,5個人一起吃起來。


    李維說:“去年我們六個人聚餐,今年隻有五個人。”


    洛一星:“今年走了三個人,是好事!”


    陳誌強:“以後肯定有機會,幹杯!”


    兩個女生不說話,也舉起自己的杯子,吳櫻喝了一口,“晴晴姐,這酒這麽辣。”


    李維:“聞晴,你這酒是哪裏買的,味道不錯。”


    聞晴說:“回家帶來的。”


    洛一星夾起一筷子涼拌折耳根蘿卜絲放入口中,“剛來的時候吃不慣這個味道,現在吃起來還挺好吃。”


    李維、陳誌強、吳櫻都是屬於折耳根聯盟的,聞晴這個鄂省人吃不太慣,所以她隻夾蘿卜絲;鬆露是所有人都愛吃的,一碗鬆露蒸蛋被5個人一掃而光,大家吃飽喝足紛紛散了。


    過了元旦,大隊分糧。


    1975年綠春縣可以說是風調雨順,向陽大隊糧食豐收,全村剩下10萬斤稻米、15萬斤玉米、21萬斤紅薯。


    大隊長林長生宣布,除了留種和儲備糧,村裏大人平均可以分150斤稻穀、220斤玉米,230斤紅薯,小孩分100斤稻穀、150斤玉米和160紅薯。


    聞晴工分不高,隻分了90斤稻穀、170斤玉米和180斤紅薯,


    吳青雖然在公社上課每個月有10元工資,但村裏還是每天給她記5個工分,分的糧食倒比聞晴多一些,分了100斤稻穀、200斤玉米和220斤紅薯。


    村裏交了2頭豬,殺了3頭公豬,留下1頭母豬,全村人分肉吃殺豬菜。


    所有的知青都來到曬壩,挑回自己分的糧食,又拿了籃子裝豬肉,今年每個知青可以分一斤半肉,有錢的還可以再買一斤豬肉,這可把知青們高興壞了,來年應該可以吃上飽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70之美酒飄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源有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源有願並收藏穿越70之美酒飄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