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想代入導遊角色,跟李前講解見到的設備作用。


    場地內部的人走來走去,看起來很忙碌。


    “現在是點火前最後一次檢查。”


    蘇想小聲解釋,然後拉了拉李前胳膊。


    李前便跟她走到旁邊,站在一根同樣布滿管線,裝著壓力閥的裝置前。


    這個裝置一端延伸進牆壁,另一端連接在中心的反應爐上。


    “這個就是輸送燃料的管道了,燃料非常珍貴的。”


    蘇想摸了摸金屬表麵說道,然後假意擺弄裝置,若無其事靠近核心反應爐。


    氚在自然界極為稀少,所以氘氚聚變中,需要提供更多的氚元素才能讓反應持久。


    氚自持的方式其實早就存在,人類也一直在用,便是往燃料中加入鋰。


    終極武器中,所謂的無汙染清潔武器,就是這一原理。


    聚變反應產生的中子與鋰元素反應,進而釋放出氚元素,生成出來的氚再加入核心聚變反應消耗掉。


    如此,隻要在反應爐內設置一個氚元素增殖區,放置鋰鈹鉛等元素,引導反應中的中子進入增殖區即可。


    鈹和鉛更有利於讓中子和鋰發生反應。


    或吸安置特殊材料吸收多餘中子。


    蘇想體現出她身為研究者的素養,對整個反應過程無比熟悉,帶著李前繞反應爐轉了圈,將各種裝置,如超導線圈、屏障層、冷卻裝置等一一介紹。


    李前聽得連連點頭。


    按照蘇想的說法,目前人類氘和氚的可控聚變還沒研究明白,更別說氦三。


    氦三反應溫度超過10億度,是氘氚聚變的10倍。


    人類連承受1億度高溫的材料都沒有。


    故而藍星遠離太陽係,也在遠離月球,但人類還不疾不徐,三年過去還未開展月球采礦的原因。


    首先是人類忙著建造超級城市,沒精力搞航天。


    其次,即使花大力氣弄回來,短時間也用不上。


    但是開采氦三,是為長遠未來做戰略儲備。


    或許未來人類材料學大進步,搞出了超級材料,能夠承受高溫,就可以利用氦三了。


    氦三聚變釋放的能量更多,更適合超遠距離的星際航行。


    話說回來,人類連承受1億度高溫的材料都沒有,而且還差得遠,又怎麽能夠搞可控核聚變呢?


    除了傳統冷卻方式,原因就在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人類有一個優點,就是有時候發現南牆撞不破,不會一根筋的頭鐵,科學家自然有辦法繞過。


    自然界所謂溫度,是對微觀粒子運動的一種描述。


    溫度越高,微觀粒子運動越快。


    反之溫度越低,微觀粒子運動的越慢,甚至完全禁止。


    當然,一個微觀粒子運動的足夠快,哪怕接近光束,也不能描述為溫度。


    溫度描述物體內部粒子運動的平均值。


    溫度上升的過程,可以理解為物體本身的微觀粒子運動加快。


    而之所以加快,自然是受到外力幹擾。


    比如,中子轟擊。


    眼前的核心反應爐,之所以能承受住上升的溫度,沒有立刻融化掉,便是科學家在反應爐內壁增加可以吸附、吸收中子的材料,內壁受到的破壞就變小了。


    這其中如何控製中子運動,便是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的工作。


    生活中,流淌的溪流,水麵蕩起圈圈回旋波紋,稱作渦流。


    等離子體也是一樣。


    高溫高壓下,其流動速度遠超想象,如果磁場約束不夠,邊緣粒子流就會離散,形成渦流向外擴散,對內壁破壞相當嚴重。


    蘇想所在的研究所工作,便是想辦法控製這些渦流,使之盡量收斂,約束在磁場中。


    這就需要大量數學計算,模擬並設計一套控製模型,再組裝超導模塊,形成相應的磁場形狀。


    聚變反應開始後,反應爐溫度快速上升,超導材料性能受到影響,進而導致磁場變化,模型變形,最後等離子體失控破壞內壁,損失能量,無法維持反應所需環境,並最終反應終止。


    當然,這方麵可以力大磚飛,設計多套超導係統,或根據材料變化調整電流等微操。


    而以上這些,因為材料領域不足帶來的困難,大半落到了等離子體模型上。


    故而蘇想所在的研究所壓力非常大。


    電影電視劇裏,常常看到用玻璃罩子罩著的反應室,裏麵是幽藍色光弧,以展示科技感。


    那東西如果真實存在,


    並不是通明玻璃承受了超高溫,而是磁場的完美約束。


    兩人在幕牆內部轉了圈,蘇想介紹各種設備原理,大大滿足了李前的好奇心。


    最後15分鍾,所有人撤出幕牆。


    “不會爆炸吧……”


    李前聽到有人低聲詢問,嗓音輕顫,剛才聽到講解員提到高溫高壓,上億度,反應原理還跟終極武器一樣,不免讓人害怕。


    “放心,不會爆炸的,出現任何問題都隻會反應終止。”


    一名研究員苦笑著解釋。


    最後十幾分鍾,幕牆關閉,所有人站在外麵,全場寂靜中隻有一道陌生但沉穩的男低音指揮。


    “超導磁模塊檢測完畢!”


    “正在加注冷卻液……”


    “已達到臨界溫度!”


    “通電……磁模型建立成功!”


    “注入燃料。”


    裝置預熱,開啟冷卻循環,對燃料進行加熱,直至最後注入燃料,試驗場氣氛達到最緊張時刻。


    所有人呼吸放低。


    原本核心裝置預熱時就有一種嗡嗡聲,各種裝置同時運行的聲音。


    此時磁場生成,第一縷等離子體燃料注入反應室,這種低頻的嗡鳴瞬間響亮。


    一些參觀人員麵色慘白,還有下意識瑟縮身體。


    沒人管他們,所有研究員都緊盯著場中,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能直接看到剛才檢查過的那些壓力閥等數字變化,憑借自己的經驗判斷爐內情況,反應是否順利。


    李前第一時間張開超感,想看一看內部情況,但就連他的感知都傳回灼熱之感。


    此外他不敢湊得太近,以免超感的特殊震動頻率幹擾到實驗進行,使得科學家們拿到的數據不準確。


    這份緊張的期待中,許多鏡頭之下,足足五六分鍾過去,伴隨越來越多人喘息急促,嗡嗡聲驟然停止,各種指示燈變為紅色並閃爍起來。


    然而下一刻,全部研究者都鼓起掌來,


    參觀人員見此跟著拍巴掌。


    人類目前可控核聚變研究,持續時間最久的是1.2億度的101秒。


    剛才的時間,顯然超出這個數字。


    “320秒!”


    一位非常懂行的記者驚呼道,他剛才就在計時了。


    研究員們也無比興奮,雖然沒成功,但在意料之中,成功了才叫人驚悚,說不定懷疑外星人悄悄插手。


    而320秒,至少1.2億度溫度,已經超過不少人心理預估。


    最關鍵的是,這麽長時間,收集到的數據足夠寶貴,而同樣會帶走許多人的頭發。


    這些人痛並快樂著。


    哪怕是蘇想,也異常興奮。


    “很榮幸與諸位見證這一刻。”


    “雖然它還是熄滅了,但我們今天的試驗圓滿成功,無愧於我們每個人的努力。”


    “相信未來的一天,人造太陽一定會長久地亮起。”


    男低音發表最後的致辭。


    研究員、工程師們歡呼,他們迫不及待要投入研究,分析新得到的數據。


    蘇想也一樣,無情地把李前扔到檢疫站,自己就跑回去了。


    因為回來經過檢疫站,還要再等5分鍾!


    李前失笑。


    他通過檢疫站,剛要走進電梯,感知中卻有一人徑直朝這邊走來,目標明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妖嬈的蒲公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妖嬈的蒲公英並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遊戲全球恐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