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流放後我靠種田位極人臣 作者:孺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了,到傍晚咱們再過來看。”韓徹笑著說道。
韓徹特意選的這個季節來製鹽,就是想著天氣越炎熱,越有助於海水的蒸發,海鹽的結晶速度越快。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下午便能帶工具過來收海鹽了。
盡管韓徹是這麽說,但村民們如今的興致可是十分的高。頂著個大太陽,一個個的也不嫌炎熱,隔上一會功夫便要跑去瞧一眼。
上午的時候還瞧不出什麽太大的變化,但等到中午,突然有一村民驚喜的喊道:“出鹽了!真的出鹽了!”
伴隨著他這一聲大喊,周圍的村民忙圍了過來。
果然,大家也都瞧見了這村民麵前的那塊火山岩石槽的最邊緣地方,凝結著一圈細線一樣的白色結晶。
不多久,便有村民欣喜若狂的跑到劉裏正家中告知韓徹這事。
雖一早便預料到這事肯定能成,此刻韓徹聽聞後,臉上還是不由得浮現了笑容:“走吧,都過去看看。”
到了地方後,親自目睹過後的劉裏正等其他人的高興程度,比起韓徹來便更深許多。
等到傍晚的時候,海邊的那些火山岩石槽裏,便隨處可見白花花的海鹽結晶。劉家村的村民們紛紛歡喜的拿著工具,細心的把上麵結晶了的鹽巴刮下來。
這一步得到的海鹽為粗鹽,雖有一些雜質,但現在一些百姓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會直接食用粗鹽。
不過在將粗鹽加工成細鹽這方麵,時下早就已經有了較為先進又方便的技術。
分別為注水再溶解,清洗過濾,蒸發三步驟。
最後得到的食鹽,雖比不上現代的工藝那麽純,但已經稱得上是質量比較好的細鹽了。
韓徹在交待劉裏正繼續帶著鄉民製鹽,並留下韓老三和一名衙役看守。自己則帶上另一名,拿著前一天曬製好的那一批海鹽趕回了縣衙。
這一次韓徹在劉家村一共待了五天,但實際曬鹽隻有一日,不過海水曬鹽的效率之高,便使得韓徹這次帶回來的海鹽,需得要兩輛牛車來拉運。
韓徹又被安南百姓都熟識,因此也就一小會的功夫,不少人都知道韓徹拉運兩牛車海鹽回縣衙的事。
有那消息靈通的這時便言道:“莫不是大老爺之前說的海水曬鹽法成功了?”
“什麽海水曬鹽法啊?”有那外地來的商賈便忙問。
“我們大老爺前些時日去了那劉家村,說是試試改進製鹽的法子。言道不需要再煎煮,日曬便可得海鹽!”托集市創辦的福,每日都會有各村的百姓帶著自己地裏的農作物,拿到縣城來售賣。
因此在消息流通這一塊,也比過去要來得快捷迅速不少。
這下好了,韓徹用海水曬鹽成功的事很快便安南縣城內傳開了。
隔日,裕州府城刺史府,唐刺史也收到了韓徹派人呈送過來,有關於海水曬鹽的文書。
驚得唐刺史一看完文書,麵色都變了,立即大喊道:“來人,駕車!”
“大人,您這是怎麽了?可是安南出了大事?”心腹見狀,忙問道。
唐刺史便把手中文書直接遞了過去。
心腹一看,也驚了一大跳!
隨後,心腹在快步跟上唐刺史的腳步時,心中也翻滾無數。
別小看這隻是一張小小的製鹽方子,要知曉食鹽對於民生和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來,鹽都是國之大寶。
同時,鹽在時下也是財富的代名詞。
第61章
契機
京城的這些黨派爭鬥,韓徹原來以為他遠在安南,隻要自己不主動去參與,朝堂上爭鬥得再如何激烈,也影響不到他這裏來。
他又不過是一小縣令,要官職無官職,要靠山無靠山。
可這次周安的來信,給了韓徹一個很大的警醒。
是誰主導的這事,背後最終目的是什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除非最後登基的新帝是太子,否則韓徹便永遠躲不開“戴罪”的身份。
但照眼下的局勢來看,太子最後能順利登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麽一旦太子最終不能登基,韓徹即便是靠才幹引起新帝注意,可朝堂上不可能誰都會對韓徹變得友好,更不可能大家的利益都一致。那些人便絕對不可能放過這麽好攻擊韓徹的“罪行”,最終韓徹一旦真麵臨這事,處境隻會比現在更艱難。
甚至這些人隻需要用一句先帝言:“縱縫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便可將韓徹永遠釘死在安南。
韓徹要想解決這道難題,便隻能在老皇帝還在世時,就被調離安南,才能擺脫掉“戴罪”的身份。
製鹽一事,對朝廷的財政影響是極其重大的。不過與鹽稅相關的那些人,起碼暫時不會因這事來對韓徹出手。
一方麵,鹽是生活必需品,在古代,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財政稅收主力之一。眼下朝廷對食鹽采取的便是設立專門機構在監督和管理,實施的是壟斷經營,政府定價,私人不得染指。
古代也沒有什麽專利保護法,即便是韓徹弄出來的可大幅度增長食鹽產量的海水曬鹽法,使得食鹽產量增長後能帶來的利潤和影響,待到方子一交上去,便都與他毫無關係。
另一方麵,眼下正麵臨黨派爭鬥的最激烈時段。再加上老皇帝含糊不清的態度,使得各黨派勢力便處於一個很微妙又很緊張的狀態。
製鹽一事越是幹係重大,那些黨派才越不好輕易對韓徹動手。不過他們肯定也不可能由著韓徹因這事順利冒頭,到時候必然也會以“戴罪”身份,再度對韓徹實施攻擊和打壓。
可於韓徹而言,這就是最好的契機。
另一邊,在接到韓徹送來文書的當天下午,唐刺史便帶著心腹等一幹人,快速到達安南縣衙。
韓徹拜見完唐刺史後,便直接帶他去看了之前製作好的海鹽。
“這便是用海水日曬得來的鹽?”唐刺史看著眼前雪白細綿的海鹽,忍不住過去拿手捏了些許,放進嘴中品嚐。
這一品嚐,唐刺史眼睛更亮了。
海水煎煮法耗費時日過長,效率很低,所得鹽的質量也不高。而韓徹這種海水曬鹽法,不僅效率大幅度提升,使得食鹽的質量也更純正,入口的鹹度也適中。
韓徹此時又道:“今日時辰已晚,明日大人可隨我一同去劉家村,親看海水曬鹽。”
“如此甚好。”唐刺史果然高興道。
也因著時間不早,韓徹在正事暫時談完後,便馬上給唐刺史等人置備餔食。待到餔食用完,唐刺史等人也被韓徹妥善安排入住原來的楊縣丞的宅子裏。
這幾年安南經濟發展的快,為了滿足市場的一些需求,韓徹便把之前抄家得來的宅子和商鋪,陸續都售賣了出去。
隻楊縣丞和郭縣尉這兩座大宅子,因著建築的規製,那些個商戶便是再有錢,他們也不敢輕易去購買。
韓徹索性就繼續把它們當招待所使用。
許是心中記掛著這事,一大早唐刺史便帶著心腹等一幹人來到了縣衙。
韓徹陪著唐刺史他們簡單的食用完朝食,便乘坐牛車出城,趕往劉家村去。
“大人放心,這兩日我都有讓人來給這些曬鹽的石槽做清洗,絕對很幹淨的。”韓老三在拜見完唐刺史和韓徹,又陪同他們一起去到製鹽場,指著那些火山岩石槽這般保證道。
石槽幹淨有助於曬鹽後得到的食鹽更幹淨,此時鹽場裏的鹵水池中也都還留有不少鹵水。
韓徹讚許完畢後,便先去附近折了幾根黃魚茨過來,把折斷的黃魚茨莖稈先丟進去鹵水池中。見它漂浮在水麵上,他才點頭道:“把鹵水打到石槽裏,開始曬鹽吧。”
黃魚茨是時人用來檢驗鹵水含鹽量是否達標的一種樹木,一般也隻生長在海邊。它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當它漂浮在鹽鹵池裏的哪個層次時,就代表位於它下麵的鹽鹵水裏的鹽分含量已經達到八.九成。
今日的天氣也格外給力,豔陽高照。猶如前兩日曬鹽時一樣,中午剛過,一些火山岩石槽的最邊緣處便開始冒出細長的白線。待到太陽西斜,入目可見的便是白花花的一大片鹽晶,甚是喜人。
“海水曬鹽之技法,果然不錯!”唐刺史在仔細檢驗過火山岩石槽上剛結出來的雪白食鹽後,高興的讚道。
“此法還可配合風力水車,自動汲取海水,更為省時省力。”韓徹補充道。
“甚好,甚好!”唐刺史聽了,更是高興得連連點頭,再次讚賞起來。
把今日曬製的海鹽收取完畢帶上,韓徹這次隻留下兩個衙役,再帶著韓老三隨唐刺史一起急忙趕回了安南縣衙。
再在安南縣城渡過一晚後,第二日一早,睜著一雙布滿紅血絲眼睛的唐刺史一吃完朝食,便又急忙帶著這兩日曬製的海鹽趕回府城。
“大人,我瞧著唐刺史昨晚上肯定沒睡好。”送走唐刺史等人後,韓老三便跑來跟韓徹說道。
“大抵是太過興奮了吧。”韓徹笑道。
韓徹也知曉唐刺史想要升遷回京,這海水曬鹽效果越好,對唐刺史來說,帶來的激動和振奮自然便越大。
果然,一回到府城的唐刺史,便喊上心腹進了書房。二人在書房一通忙碌,不多久,府城便有兩份文書和這幾日所得的兩批粗細不同加工的海鹽被快馬加鞭,派送去京城。
聽聞裕州和安南皆有文書,且還是快馬加鞭送達時,老皇帝沉寂了片刻,才讓人把文書呈上。
老皇帝先看的是裕州唐刺史發來的文書,看著看著,他麵色越來越凝重。接著,老皇帝把手中的文書往桌上一放,又快速的拿起安南,也就是韓徹呈上的文書。
半晌過後,老皇帝方才放下文書。
待到第二日朝堂,老皇帝麵色平靜的聽完朝臣議事。待到臨散朝時,他才突然開口:“昨日安南呈上來一文書,諸位也一起聽聽吧。”
此言一出,站立在下方的一些朝臣的頭便不由得低垂了幾分,很好的遮掩住麵容上細微的變化。
跟韓徹所預料的一樣,周安給他寄去信件一事,確實少不了眼下站立在這裏的當中一些人的手筆。
黨派爭鬥一日未決出勝負,韓徹背負的太子舊人的身份,便一日會被其他黨派所視作敵對。
這些人爭鬥得越激烈,這種敵視也就越強烈。
所以不管韓徹有沒有才,在這種關乎前程乃至生死的關鍵性政治問題上,其他黨派的人是絕對不可能給韓徹絲毫出頭的機會。
甚至韓徹越是有才,遭受到的打壓和攻擊便越甚。
好比眼下,待到眾朝臣震驚的聽完韓徹在安南實驗成功海水曬鹽法,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使食鹽的質量更純正穩定時。一些人的腦子裏便已經開始思考,這次又該如何把他壓製下去。
“諸位認為此事該如何嘉賞韓徹?”對於下方朝臣們麵容上的變化,坐在上方的老皇帝全都收在眼中。甚至周安給韓徹送去信件一事,老皇帝也一直都是知曉的。
“臣以為,可多嘉賞他銀錢和田地!”一大臣站出來,躬身言道。
“臣也附議。”另一大臣也站出來言道。
“如這般大的功勞,怎可隻嘉賞些許銀錢和田地。”太子一黨殘留的少許大臣便忙站出來言道:“臣以為,韓徹之才幹,實不該埋沒在安南。”
結果馬上便又有一大臣言道:“此乃聖上英明神武,知人善任!韓徹之才,果然不在朝堂,而在百姓也!”
意思就是韓徹是有才沒錯,但他的才幹之前在朝堂上並未曾顯露出來,而是直到被老皇帝發配去安南才顯露出來的。可見他這樣的人才,就該去貼近百姓生活。
這話一出,馬上也得到了大半朝臣的附議。
太子一黨越來越勢弱,朝堂上的這些大臣的態度便也很明顯。尤其是在太子黨經曆過一次老皇帝的打壓,將不少人發配流放後,剩下的除了少許的中立黨外,其他便都是其他黨派的。所以他們對韓徹,自然便有極大的防備。
老皇帝的目光緩緩的從這些大臣們身上掃過,心中又如何能看不明白。
對老皇帝來說,太子當初的行為是他深惡厭絕的話,那麽此刻朝臣們的行為,也同樣引起他心中的不悅和警惕。
“說來,韓徹改過之心既這般誠懇,自是應當再給他一次機會。若還一直將他留在安南,確實是埋沒了人才。”老皇帝這話,也可謂是將態度表露的很明顯了。
說著,老皇帝還又歎氣道:“罷了,下旨將他調回吧!”
韓徹特意選的這個季節來製鹽,就是想著天氣越炎熱,越有助於海水的蒸發,海鹽的結晶速度越快。
所以不出意外的話,下午便能帶工具過來收海鹽了。
盡管韓徹是這麽說,但村民們如今的興致可是十分的高。頂著個大太陽,一個個的也不嫌炎熱,隔上一會功夫便要跑去瞧一眼。
上午的時候還瞧不出什麽太大的變化,但等到中午,突然有一村民驚喜的喊道:“出鹽了!真的出鹽了!”
伴隨著他這一聲大喊,周圍的村民忙圍了過來。
果然,大家也都瞧見了這村民麵前的那塊火山岩石槽的最邊緣地方,凝結著一圈細線一樣的白色結晶。
不多久,便有村民欣喜若狂的跑到劉裏正家中告知韓徹這事。
雖一早便預料到這事肯定能成,此刻韓徹聽聞後,臉上還是不由得浮現了笑容:“走吧,都過去看看。”
到了地方後,親自目睹過後的劉裏正等其他人的高興程度,比起韓徹來便更深許多。
等到傍晚的時候,海邊的那些火山岩石槽裏,便隨處可見白花花的海鹽結晶。劉家村的村民們紛紛歡喜的拿著工具,細心的把上麵結晶了的鹽巴刮下來。
這一步得到的海鹽為粗鹽,雖有一些雜質,但現在一些百姓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也會直接食用粗鹽。
不過在將粗鹽加工成細鹽這方麵,時下早就已經有了較為先進又方便的技術。
分別為注水再溶解,清洗過濾,蒸發三步驟。
最後得到的食鹽,雖比不上現代的工藝那麽純,但已經稱得上是質量比較好的細鹽了。
韓徹在交待劉裏正繼續帶著鄉民製鹽,並留下韓老三和一名衙役看守。自己則帶上另一名,拿著前一天曬製好的那一批海鹽趕回了縣衙。
這一次韓徹在劉家村一共待了五天,但實際曬鹽隻有一日,不過海水曬鹽的效率之高,便使得韓徹這次帶回來的海鹽,需得要兩輛牛車來拉運。
韓徹又被安南百姓都熟識,因此也就一小會的功夫,不少人都知道韓徹拉運兩牛車海鹽回縣衙的事。
有那消息靈通的這時便言道:“莫不是大老爺之前說的海水曬鹽法成功了?”
“什麽海水曬鹽法啊?”有那外地來的商賈便忙問。
“我們大老爺前些時日去了那劉家村,說是試試改進製鹽的法子。言道不需要再煎煮,日曬便可得海鹽!”托集市創辦的福,每日都會有各村的百姓帶著自己地裏的農作物,拿到縣城來售賣。
因此在消息流通這一塊,也比過去要來得快捷迅速不少。
這下好了,韓徹用海水曬鹽成功的事很快便安南縣城內傳開了。
隔日,裕州府城刺史府,唐刺史也收到了韓徹派人呈送過來,有關於海水曬鹽的文書。
驚得唐刺史一看完文書,麵色都變了,立即大喊道:“來人,駕車!”
“大人,您這是怎麽了?可是安南出了大事?”心腹見狀,忙問道。
唐刺史便把手中文書直接遞了過去。
心腹一看,也驚了一大跳!
隨後,心腹在快步跟上唐刺史的腳步時,心中也翻滾無數。
別小看這隻是一張小小的製鹽方子,要知曉食鹽對於民生和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古以來,鹽都是國之大寶。
同時,鹽在時下也是財富的代名詞。
第61章
契機
京城的這些黨派爭鬥,韓徹原來以為他遠在安南,隻要自己不主動去參與,朝堂上爭鬥得再如何激烈,也影響不到他這裏來。
他又不過是一小縣令,要官職無官職,要靠山無靠山。
可這次周安的來信,給了韓徹一個很大的警醒。
是誰主導的這事,背後最終目的是什麽,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除非最後登基的新帝是太子,否則韓徹便永遠躲不開“戴罪”的身份。
但照眼下的局勢來看,太子最後能順利登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那麽一旦太子最終不能登基,韓徹即便是靠才幹引起新帝注意,可朝堂上不可能誰都會對韓徹變得友好,更不可能大家的利益都一致。那些人便絕對不可能放過這麽好攻擊韓徹的“罪行”,最終韓徹一旦真麵臨這事,處境隻會比現在更艱難。
甚至這些人隻需要用一句先帝言:“縱縫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便可將韓徹永遠釘死在安南。
韓徹要想解決這道難題,便隻能在老皇帝還在世時,就被調離安南,才能擺脫掉“戴罪”的身份。
製鹽一事,對朝廷的財政影響是極其重大的。不過與鹽稅相關的那些人,起碼暫時不會因這事來對韓徹出手。
一方麵,鹽是生活必需品,在古代,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財政稅收主力之一。眼下朝廷對食鹽采取的便是設立專門機構在監督和管理,實施的是壟斷經營,政府定價,私人不得染指。
古代也沒有什麽專利保護法,即便是韓徹弄出來的可大幅度增長食鹽產量的海水曬鹽法,使得食鹽產量增長後能帶來的利潤和影響,待到方子一交上去,便都與他毫無關係。
另一方麵,眼下正麵臨黨派爭鬥的最激烈時段。再加上老皇帝含糊不清的態度,使得各黨派勢力便處於一個很微妙又很緊張的狀態。
製鹽一事越是幹係重大,那些黨派才越不好輕易對韓徹動手。不過他們肯定也不可能由著韓徹因這事順利冒頭,到時候必然也會以“戴罪”身份,再度對韓徹實施攻擊和打壓。
可於韓徹而言,這就是最好的契機。
另一邊,在接到韓徹送來文書的當天下午,唐刺史便帶著心腹等一幹人,快速到達安南縣衙。
韓徹拜見完唐刺史後,便直接帶他去看了之前製作好的海鹽。
“這便是用海水日曬得來的鹽?”唐刺史看著眼前雪白細綿的海鹽,忍不住過去拿手捏了些許,放進嘴中品嚐。
這一品嚐,唐刺史眼睛更亮了。
海水煎煮法耗費時日過長,效率很低,所得鹽的質量也不高。而韓徹這種海水曬鹽法,不僅效率大幅度提升,使得食鹽的質量也更純正,入口的鹹度也適中。
韓徹此時又道:“今日時辰已晚,明日大人可隨我一同去劉家村,親看海水曬鹽。”
“如此甚好。”唐刺史果然高興道。
也因著時間不早,韓徹在正事暫時談完後,便馬上給唐刺史等人置備餔食。待到餔食用完,唐刺史等人也被韓徹妥善安排入住原來的楊縣丞的宅子裏。
這幾年安南經濟發展的快,為了滿足市場的一些需求,韓徹便把之前抄家得來的宅子和商鋪,陸續都售賣了出去。
隻楊縣丞和郭縣尉這兩座大宅子,因著建築的規製,那些個商戶便是再有錢,他們也不敢輕易去購買。
韓徹索性就繼續把它們當招待所使用。
許是心中記掛著這事,一大早唐刺史便帶著心腹等一幹人來到了縣衙。
韓徹陪著唐刺史他們簡單的食用完朝食,便乘坐牛車出城,趕往劉家村去。
“大人放心,這兩日我都有讓人來給這些曬鹽的石槽做清洗,絕對很幹淨的。”韓老三在拜見完唐刺史和韓徹,又陪同他們一起去到製鹽場,指著那些火山岩石槽這般保證道。
石槽幹淨有助於曬鹽後得到的食鹽更幹淨,此時鹽場裏的鹵水池中也都還留有不少鹵水。
韓徹讚許完畢後,便先去附近折了幾根黃魚茨過來,把折斷的黃魚茨莖稈先丟進去鹵水池中。見它漂浮在水麵上,他才點頭道:“把鹵水打到石槽裏,開始曬鹽吧。”
黃魚茨是時人用來檢驗鹵水含鹽量是否達標的一種樹木,一般也隻生長在海邊。它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當它漂浮在鹽鹵池裏的哪個層次時,就代表位於它下麵的鹽鹵水裏的鹽分含量已經達到八.九成。
今日的天氣也格外給力,豔陽高照。猶如前兩日曬鹽時一樣,中午剛過,一些火山岩石槽的最邊緣處便開始冒出細長的白線。待到太陽西斜,入目可見的便是白花花的一大片鹽晶,甚是喜人。
“海水曬鹽之技法,果然不錯!”唐刺史在仔細檢驗過火山岩石槽上剛結出來的雪白食鹽後,高興的讚道。
“此法還可配合風力水車,自動汲取海水,更為省時省力。”韓徹補充道。
“甚好,甚好!”唐刺史聽了,更是高興得連連點頭,再次讚賞起來。
把今日曬製的海鹽收取完畢帶上,韓徹這次隻留下兩個衙役,再帶著韓老三隨唐刺史一起急忙趕回了安南縣衙。
再在安南縣城渡過一晚後,第二日一早,睜著一雙布滿紅血絲眼睛的唐刺史一吃完朝食,便又急忙帶著這兩日曬製的海鹽趕回府城。
“大人,我瞧著唐刺史昨晚上肯定沒睡好。”送走唐刺史等人後,韓老三便跑來跟韓徹說道。
“大抵是太過興奮了吧。”韓徹笑道。
韓徹也知曉唐刺史想要升遷回京,這海水曬鹽效果越好,對唐刺史來說,帶來的激動和振奮自然便越大。
果然,一回到府城的唐刺史,便喊上心腹進了書房。二人在書房一通忙碌,不多久,府城便有兩份文書和這幾日所得的兩批粗細不同加工的海鹽被快馬加鞭,派送去京城。
聽聞裕州和安南皆有文書,且還是快馬加鞭送達時,老皇帝沉寂了片刻,才讓人把文書呈上。
老皇帝先看的是裕州唐刺史發來的文書,看著看著,他麵色越來越凝重。接著,老皇帝把手中的文書往桌上一放,又快速的拿起安南,也就是韓徹呈上的文書。
半晌過後,老皇帝方才放下文書。
待到第二日朝堂,老皇帝麵色平靜的聽完朝臣議事。待到臨散朝時,他才突然開口:“昨日安南呈上來一文書,諸位也一起聽聽吧。”
此言一出,站立在下方的一些朝臣的頭便不由得低垂了幾分,很好的遮掩住麵容上細微的變化。
跟韓徹所預料的一樣,周安給他寄去信件一事,確實少不了眼下站立在這裏的當中一些人的手筆。
黨派爭鬥一日未決出勝負,韓徹背負的太子舊人的身份,便一日會被其他黨派所視作敵對。
這些人爭鬥得越激烈,這種敵視也就越強烈。
所以不管韓徹有沒有才,在這種關乎前程乃至生死的關鍵性政治問題上,其他黨派的人是絕對不可能給韓徹絲毫出頭的機會。
甚至韓徹越是有才,遭受到的打壓和攻擊便越甚。
好比眼下,待到眾朝臣震驚的聽完韓徹在安南實驗成功海水曬鹽法,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使食鹽的質量更純正穩定時。一些人的腦子裏便已經開始思考,這次又該如何把他壓製下去。
“諸位認為此事該如何嘉賞韓徹?”對於下方朝臣們麵容上的變化,坐在上方的老皇帝全都收在眼中。甚至周安給韓徹送去信件一事,老皇帝也一直都是知曉的。
“臣以為,可多嘉賞他銀錢和田地!”一大臣站出來,躬身言道。
“臣也附議。”另一大臣也站出來言道。
“如這般大的功勞,怎可隻嘉賞些許銀錢和田地。”太子一黨殘留的少許大臣便忙站出來言道:“臣以為,韓徹之才幹,實不該埋沒在安南。”
結果馬上便又有一大臣言道:“此乃聖上英明神武,知人善任!韓徹之才,果然不在朝堂,而在百姓也!”
意思就是韓徹是有才沒錯,但他的才幹之前在朝堂上並未曾顯露出來,而是直到被老皇帝發配去安南才顯露出來的。可見他這樣的人才,就該去貼近百姓生活。
這話一出,馬上也得到了大半朝臣的附議。
太子一黨越來越勢弱,朝堂上的這些大臣的態度便也很明顯。尤其是在太子黨經曆過一次老皇帝的打壓,將不少人發配流放後,剩下的除了少許的中立黨外,其他便都是其他黨派的。所以他們對韓徹,自然便有極大的防備。
老皇帝的目光緩緩的從這些大臣們身上掃過,心中又如何能看不明白。
對老皇帝來說,太子當初的行為是他深惡厭絕的話,那麽此刻朝臣們的行為,也同樣引起他心中的不悅和警惕。
“說來,韓徹改過之心既這般誠懇,自是應當再給他一次機會。若還一直將他留在安南,確實是埋沒了人才。”老皇帝這話,也可謂是將態度表露的很明顯了。
說著,老皇帝還又歎氣道:“罷了,下旨將他調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