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磁縣方向作戰的是 406 團,團長為劉傑。


    原本劉傑還在苦思冥想,如何能夠在收複磁縣的過程中最大程度減少百姓的傷亡,沒想到上級竟發來無線電,告知他縣城警局有我方內應,而且一個縣城的偽軍都已被控製在我方手中。這消息無疑讓他喜出望外,事情一下子變得簡單起來。


    雙方取得聯係後,劉傑果斷決定將一部分機槍和迫擊炮運送到縣城。如此一來,在進攻縣城時,便能迅速打掉城內的指揮處,從而最大程度降低無辜人員的損失。


    宗具臣、韓永梅巧借拉練的名義,多次將警備隊帶出去訓練。名義上是訓練,可回來時,身著偽軍軍裝的已換成了華夏軍戰士。他們還神不知鬼不覺地把幾十挺機槍、二十多個迫擊炮以及相應的炮彈送進了城裏。那些被換下軍裝的警備隊員則先換上普通衣服回到城內,再換回警備隊服裝。如此這般反複操作三次,一千多名華夏軍戰士順利地潛入了城內。


    就在這天晚上,負責看守城門的正巧輪到宗具臣的部隊。華夏軍當機立斷,抓住這個絕佳時機,發起進攻。


    先是安排部隊攜帶一定數量的武器前往城門區域進行布防。等到城門內外都布滿我軍人員後,城外的坦克部隊轟隆隆地朝著內城挺進。


    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撕破了夜的寂靜,讓華夏軍的行蹤再難隱藏。不過,無論是城門處,還是內城的許多區域,都已被我軍牢牢掌控。


    那轟鳴的發動機響聲和明亮的照明燈,使得我軍的進攻態勢格外顯眼。倭寇匆忙組織人員前去支援,他們滿心以為城門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等他們的部隊心急火燎地趕過去準備支援時,迎接他們的卻是迎麵而來的狂風暴雨般的機槍掃射。


    密集的子彈如同飛蝗一般,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風的彈幕。倭寇在這恐怖的火力壓製下,舉步維艱。無奈之下,他們隻得開出城內的鎮城之寶——五輛 95 式坦克。另外,五十多門擲彈筒,數十門野炮也開始發威。


    倭寇滿心以為憑借這些便能扭轉戰局,取得勝利。未曾想,僅僅打出一輪炮擊後,四麵八方都響起了迫擊炮的呼嘯聲。連綿不絕的炮彈如流星般紛紛落入倭寇的隊伍,刹那間,火光衝天,硝煙彌漫,到處都是被炸得血肉橫飛的屍體。


    倭寇仍妄圖負隅頑抗,就在這時,我軍的坦克部隊終於氣勢洶洶地趕了過來。隻見那一輛輛坦克猶如鋼鐵巨獸,身披厚重的裝甲,炮管噴射出憤怒的火焰。炮彈在倭寇的陣地中炸開,掀起一片塵土和殘肢斷臂。我軍坦克勇往直前,所到之處,倭寇的防禦工事瞬間土崩瓦解。戰士們在坦克的掩護下,奮勇衝鋒,喊殺聲震耳欲聾。每一顆子彈都帶著複仇的怒火,每一次衝鋒都展現出無畏的勇氣。戰場上硝煙滾滾,火光映紅了半邊天,倭寇在我軍的強大攻勢下,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太行綿延千裏,中有八陘,滏口陘便是其中之一。太行八陘曆來為戰爭所必爭之地,滏口陘也不例外。滏口陘起自峰峰礦區石鼓山和元寶山交接口(稱滏口)的紙坊村,終於晉西省長治,從冀南沿著滏口陘進攻晉西,位於滏口的紙坊村會承接第一波攻擊,攻下紙坊村,戈矛西指,下一個目標,便會是山底村。


    山底村背靠石雞嶺,三麵環山,一麵環溝,從地圖上看,石雞嶺恰如太行山從西邊拋向滏口的一個蓋子,正好蓋住這一缺口。攻下山底村,控製石雞嶺,可北控武安,南下磁縣,與鼓山和元寶山遙相呼應,整個滏口,固若金湯。


    \"寧饒黑風口,不從冉莊走\"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戰爭中,山底村從來都不是看客。自金代開始,這裏的人便響應北宋大將宗澤的號召,挖起“抗金洞”(也叫躲兵洞),保存力量,與金兵進行持久戰。


    此處由於地處峰峰礦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這裏成為倭寇覬覦的對象。倭寇對山底村展開瘋狂掃蕩,最多時一次有3000多人。為了抗擊倭寇“掃蕩”,原來129師的同誌組織百姓百姓將原來的“抗金洞”貫穿,連成地道。當時村裏有一千五百人,大多在附近煤礦上做過挖煤工人,具備嫻熟的巷道挖掘技術。挖通地道後,整個村子形成了機關密布、戶戶相通、街街相連的地下堡壘。


    吃水用的水井、拉磨用的碾盤、喂牲口的驢槽、睡覺的大炕、放衣服的衣櫃,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其實都暗藏玄機,全是極其隱蔽的地道入口。


    地道寬隻容一人過,兩人並排行走便有些擁擠。地道高不過一米六左右,基本所有人都會下意識地貓腰行走。直到有大的洞室出現在眼前,比如說地下兵工廠、作戰指揮室等,你才可以直起腰來喘口氣。


    地道主巷分上下複洞,洞口設有多種多樣的開關蓋、開關門,既能防水、防毒、防火,又能防破壞、防封鎖,每個轉角處都留有槍眼、陷阱、暗洞。在三四裏長的地道行走十多分鍾,依然沒有憋悶的感覺,


    峰峰優質易采的煤炭資源讓倭寇帝國主義垂涎。侵華期間,倭寇瘋狂征用峰峰礦區當地勞工,掠奪煤炭資源。為了保證采礦安全和鎮壓反抗的礦工,倭寇在鼓山及煤礦一線等地修設炮樓32座。炮樓的下麵還挖了兩個水牢。三層樓高的炮樓上下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槍眼口,有三十多個,大部分槍眼正對著煤礦井口的通道,如虎狼般地盯著進進出出的礦工們。


    該炮樓呈橢圓形,由東北至西南座向,仿華夏古城城門門樓建築樣式,下為券頂門洞,上為碉堡工事,通體用紅磚築牆、鋼筋混凝土製頂,頂上為圓椎形了望塔,通高9.15米。倭寇在塔頂架設有探照燈、機槍,對四周進行監視。券頂門洞外圍呈長方體,向上略收縮。門洞是華夏勞工進出煤礦井口的通道,在其兩側牆體的三分之一處,留著南北對稱的拱形門,門寬僅可容身,與門相通的是一處突出門洞之外的半圓形的工事。炮樓下就是水牢,水牢深2.5米,呈半圓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軍團視角下最強裝備組裝抗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機有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機有瘦並收藏軍團視角下最強裝備組裝抗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