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從四麵八方出現,一個個麵容憔悴,疲憊不堪。了念大師與通無、通靈兩位仙尊亦從不同方向趕來,當大家看到眼前慘狀,均不由扼腕歎息,滿腔悲憤。
了念大師和通無仙尊一邊命各派清點人數,一邊命人將死去的弟子掩埋。各派報上來大批的失蹤弟子,這些弟子如今是死是生,誰都不能預料,了念大師和通無仙尊隻得又派弟子結隊去往四處查找。
一個時辰後,派出去的弟子陸續歸來,他們每帶回一個活著的失蹤之人,大家都欣喜萬分,更有人相擁而泣。然而他們帶回的更多卻是冰冷的屍體,還有一些他們不能帶回的,隻好就地掩埋。
各派重新清點人數,那些個小門派傷亡慘重,就是天龍門、法王寺、天蒼派和蓬萊閣,亦有多個弟子受傷,天蒼派更是折損一人。
了念大師和本智和尚又為這些亡魂念誦數十遍往生咒語,令他們脫離苦海,往生極樂淨土。
安子榮猶猶豫豫,終於還是向了念大師以及通無、通靈兩位師叔稟告了安羽凡故意放走秋瑩兒之事。通無和通靈兩位仙尊向上官雲珂和駱天豪求證,駱天豪點頭稱是,唯上官雲珂不置可否。
她心中糾結萬分,不知道自己的態度會給自身帶來什麽,又會給蓬萊閣帶來什麽。若說放秋瑩兒走,她也有份,她也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是對是錯,反正就是做了,並無後悔。
安子榮道:“雲珂師妹,此乃武林大義,是故我並不敢包庇羽凡。你若袒護於他,實不為救他,隻會讓他在罪惡的泥潭裏越陷越深。”
上官雲珂依舊不置一詞,默默走到一邊。其實她非常明白,隻憑安子榮一人之言,足以令各位掌尊深信不疑,她的點頭無非是推波助瀾罷了,隻會讓眾人更加的痛恨安羽凡。
而她認為,這種對安羽凡的痛恨,並不是必要的,魔族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他勾結秋瑩兒確實有錯,卻不一定有罪。
但其他的人並未如她這樣想,通無和通靈兩位仙尊對安羽凡嚴加訓斥,那些小門派的人對安羽凡更是心懷不滿,痛心疾首,競相對其大加指責,並叫嚷著要通無和通靈兩位仙尊對其嚴厲懲處。
麵對千夫所指,安羽凡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孩,低著頭一聲不吭。他知道自己傷害了原本就已受傷的眾人的心靈,他對不住他們,但他並不後悔。
麵對眾人的叫嚷所帶來的壓力,通靈仙尊指著安羽凡的鼻子不停的厲聲喝罵,“你勾結魔族,助紂為虐,真是死性不改,想我天龍門千年清譽,就毀在你這個不肖弟子身上。若非因為月珠,本道現在就一掌將你擊斃。”
韓平也扼腕歎息道:“如果能抓到那魔族妖女,倒是一個要挾秋長風的好機會,他必定投鼠忌器,一路之上也不敢再設許多阻礙,就是到了柔然,亦能為我們爭奪日珠增加諸多機會,隻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宋恩華也埋怨起安子榮和駱天豪,“就算安羽凡有意放走那妖女,他又有多少本事?就算上官師妹不加攔阻,但以你二人之力,怎麽能讓那妖女跑了呢?”
眾人紛紛譴責,令通無仙尊麵上十分難堪,他不敢強保安羽凡,隻得安撫眾人道:“大家心中悲痛,老道感同身受,劣徒勾結魔族妖女,罪本當誅,然月珠一事,關乎武林安危,隻得暫時留他小命。待此行事了,老道定將此事告知掌門師兄,掌門師兄定會還大家一個公道。”
眾人也知事實如此,隻得悻悻作罷,嘴裏卻猶嘟嘟囔囔。
他們看安羽凡的眼神,就有如一把又一把尖刀,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貌似那些死去的弟子,都是被他所害一般。
上官雲珂看著眼前芸芸百態,又看看失魂落魄的安羽凡,心中莫明有些酸楚。
了念大師將安羽凡叫至一邊,對他道:“安賢侄,老衲有數言相告,不知安賢侄願聽否?”
從沒有人對他這般尊重,安羽凡惶恐道:“大師有言但講,晚輩洗耳恭聽梵音教誨。”
了念大師雙手合十,“那秋瑩兒雖為魔族秋長風之女,然自青衣堂一會,老衲實知她對你情深意重,其多次對你舍身相救之舉,堪令世人敬佩。如今你還她一報,亦屬至情至義。”
安羽凡感激道:“多謝大師寬宏,今眾人皆以晚輩助紂為虐,唯大師體念悲情,不以為惡,晚輩甚為感動。”
了念大師話鋒一轉,“安賢侄身為天下第一門派天龍門之高徒,今又卷入日月珠是非之中,江湖紛爭自不能置身事外。我佛有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吾觀安賢侄宅心仁厚,定不會助桀為暴,為虎作倀,隻是傾蓋如故,白首如新,自古人心最是難測,安賢侄還要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莫要直情徑行,以免無心為惡而惡果深重。”
安羽凡知他是一番好意,恭敬道:“多謝大師教誨,晚輩銘記於心。請大師放心,先父便是被魔族害死,晚輩此生定不會與噲為伍。隻是瑩兒,她雖為秋長風之女,但對晚輩恩深義重,有朝一日倘若兵戎相見,還請大師饒她一命。”
了念大師道:“我佛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她若能放下妄想執著,亦能得證阿羅漢。”
“多謝大師!”安羽凡再次感謝。
了念大師微微一笑,“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她的命在己不在我,安賢侄又何須言謝。”
安羽凡道:“隻是如今,晚輩受眾人憤懣嫌棄,有口難辯,真不知如何是好。”
了念大師道:“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別人怨我、恨我、憎我,我必有使別人生怨生恨生憎之因,此當躬身自省,反求諸己,修善正心,以致良知。那秋瑩兒施主雖然對安賢侄有情有義,然正邪異道,黑白非類,安賢侄身為天龍門弟子,還是當與她劃清界限。我佛曾言,若人本無惡,親近於惡人,後必成惡因,惡名遍天下。”
安羽凡俯首拜謝,然讓他不理秋瑩兒,卻又如何能做到。
通無和通靈仙尊命令大家再次上路,大家重整旗鼓,相互鼓勵。
恐怖並沒有嚇退眾人的膽氣,反而又增了他們的勇氣,悲痛亦未曾成為他們的絆腳石,反而令大家更加步伐矯健。
了念大師和通無仙尊一邊命各派清點人數,一邊命人將死去的弟子掩埋。各派報上來大批的失蹤弟子,這些弟子如今是死是生,誰都不能預料,了念大師和通無仙尊隻得又派弟子結隊去往四處查找。
一個時辰後,派出去的弟子陸續歸來,他們每帶回一個活著的失蹤之人,大家都欣喜萬分,更有人相擁而泣。然而他們帶回的更多卻是冰冷的屍體,還有一些他們不能帶回的,隻好就地掩埋。
各派重新清點人數,那些個小門派傷亡慘重,就是天龍門、法王寺、天蒼派和蓬萊閣,亦有多個弟子受傷,天蒼派更是折損一人。
了念大師和本智和尚又為這些亡魂念誦數十遍往生咒語,令他們脫離苦海,往生極樂淨土。
安子榮猶猶豫豫,終於還是向了念大師以及通無、通靈兩位師叔稟告了安羽凡故意放走秋瑩兒之事。通無和通靈兩位仙尊向上官雲珂和駱天豪求證,駱天豪點頭稱是,唯上官雲珂不置可否。
她心中糾結萬分,不知道自己的態度會給自身帶來什麽,又會給蓬萊閣帶來什麽。若說放秋瑩兒走,她也有份,她也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是對是錯,反正就是做了,並無後悔。
安子榮道:“雲珂師妹,此乃武林大義,是故我並不敢包庇羽凡。你若袒護於他,實不為救他,隻會讓他在罪惡的泥潭裏越陷越深。”
上官雲珂依舊不置一詞,默默走到一邊。其實她非常明白,隻憑安子榮一人之言,足以令各位掌尊深信不疑,她的點頭無非是推波助瀾罷了,隻會讓眾人更加的痛恨安羽凡。
而她認為,這種對安羽凡的痛恨,並不是必要的,魔族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他勾結秋瑩兒確實有錯,卻不一定有罪。
但其他的人並未如她這樣想,通無和通靈兩位仙尊對安羽凡嚴加訓斥,那些小門派的人對安羽凡更是心懷不滿,痛心疾首,競相對其大加指責,並叫嚷著要通無和通靈兩位仙尊對其嚴厲懲處。
麵對千夫所指,安羽凡就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孩,低著頭一聲不吭。他知道自己傷害了原本就已受傷的眾人的心靈,他對不住他們,但他並不後悔。
麵對眾人的叫嚷所帶來的壓力,通靈仙尊指著安羽凡的鼻子不停的厲聲喝罵,“你勾結魔族,助紂為虐,真是死性不改,想我天龍門千年清譽,就毀在你這個不肖弟子身上。若非因為月珠,本道現在就一掌將你擊斃。”
韓平也扼腕歎息道:“如果能抓到那魔族妖女,倒是一個要挾秋長風的好機會,他必定投鼠忌器,一路之上也不敢再設許多阻礙,就是到了柔然,亦能為我們爭奪日珠增加諸多機會,隻是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宋恩華也埋怨起安子榮和駱天豪,“就算安羽凡有意放走那妖女,他又有多少本事?就算上官師妹不加攔阻,但以你二人之力,怎麽能讓那妖女跑了呢?”
眾人紛紛譴責,令通無仙尊麵上十分難堪,他不敢強保安羽凡,隻得安撫眾人道:“大家心中悲痛,老道感同身受,劣徒勾結魔族妖女,罪本當誅,然月珠一事,關乎武林安危,隻得暫時留他小命。待此行事了,老道定將此事告知掌門師兄,掌門師兄定會還大家一個公道。”
眾人也知事實如此,隻得悻悻作罷,嘴裏卻猶嘟嘟囔囔。
他們看安羽凡的眼神,就有如一把又一把尖刀,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貌似那些死去的弟子,都是被他所害一般。
上官雲珂看著眼前芸芸百態,又看看失魂落魄的安羽凡,心中莫明有些酸楚。
了念大師將安羽凡叫至一邊,對他道:“安賢侄,老衲有數言相告,不知安賢侄願聽否?”
從沒有人對他這般尊重,安羽凡惶恐道:“大師有言但講,晚輩洗耳恭聽梵音教誨。”
了念大師雙手合十,“那秋瑩兒雖為魔族秋長風之女,然自青衣堂一會,老衲實知她對你情深意重,其多次對你舍身相救之舉,堪令世人敬佩。如今你還她一報,亦屬至情至義。”
安羽凡感激道:“多謝大師寬宏,今眾人皆以晚輩助紂為虐,唯大師體念悲情,不以為惡,晚輩甚為感動。”
了念大師話鋒一轉,“安賢侄身為天下第一門派天龍門之高徒,今又卷入日月珠是非之中,江湖紛爭自不能置身事外。我佛有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吾觀安賢侄宅心仁厚,定不會助桀為暴,為虎作倀,隻是傾蓋如故,白首如新,自古人心最是難測,安賢侄還要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莫要直情徑行,以免無心為惡而惡果深重。”
安羽凡知他是一番好意,恭敬道:“多謝大師教誨,晚輩銘記於心。請大師放心,先父便是被魔族害死,晚輩此生定不會與噲為伍。隻是瑩兒,她雖為秋長風之女,但對晚輩恩深義重,有朝一日倘若兵戎相見,還請大師饒她一命。”
了念大師道:“我佛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她若能放下妄想執著,亦能得證阿羅漢。”
“多謝大師!”安羽凡再次感謝。
了念大師微微一笑,“心存善念,必有善行,善念善行,天必佑之。她的命在己不在我,安賢侄又何須言謝。”
安羽凡道:“隻是如今,晚輩受眾人憤懣嫌棄,有口難辯,真不知如何是好。”
了念大師道:“種如是因,得如是果。別人怨我、恨我、憎我,我必有使別人生怨生恨生憎之因,此當躬身自省,反求諸己,修善正心,以致良知。那秋瑩兒施主雖然對安賢侄有情有義,然正邪異道,黑白非類,安賢侄身為天龍門弟子,還是當與她劃清界限。我佛曾言,若人本無惡,親近於惡人,後必成惡因,惡名遍天下。”
安羽凡俯首拜謝,然讓他不理秋瑩兒,卻又如何能做到。
通無和通靈仙尊命令大家再次上路,大家重整旗鼓,相互鼓勵。
恐怖並沒有嚇退眾人的膽氣,反而又增了他們的勇氣,悲痛亦未曾成為他們的絆腳石,反而令大家更加步伐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