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地軌道上,人造太陽那直徑1000米的主體結構再加上後方直徑2000米的傘型反射板,哪怕是在太空背景下也是一個龐然大物。
在反射板的後方,采集飛船正在向人造太陽內部灌注液態氫氣,當人造太陽正式點火之後,它附近的溫度和輻射根本不適合采集飛船加注燃料,隻有反射板背麵的位置最為合適。
太空環境下液態氫的注入很順利,短短二十分鍾的時間50噸的氫氣就被灌注進人造太陽的燃料儲存倉。
人造太陽的第一次點火按照程序很快就會開始,所有人的心裏都不由自主的開始緊張。
作為點火環節的負責人王嘉琛博士更是緊張地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在運輸船內來回走動著,嘴裏還念念有詞,仔細聽他是在回憶點火的每一個步驟。
“阿雪,點火應該會順利的吧?”易陽看到王嘉琛博士的反應心裏不由得也跟著緊張起來,人造太陽能否點火成功決定了他們這個基地今後發展的方向,此時他也隻能向易雪尋求答案。
作為光腦,易雪經常輔助王嘉琛博士對點火過程進行模擬運算,在場的所有人中,除了王嘉琛博士本人外,就屬易雪對這個過程最為了解了。
“應該是沒問題的,最後幾次的模擬運算結果都很順利。”
易雪進行的模擬運算就是在考慮到一切可能發生的變量基礎上利用數學手段進行的推演,通常來說,來自外界環境的變量考慮的越充分,模擬運算的結果就會越貼近實際。
最後幾次的模擬運算已經考慮到科學家們能想到的一切變量,理論上來說運算的結果已經和實際非常貼近了。
飛船內大屏幕上顯示著人造太陽此時的點火進度,中心位置的人造力場已經成功形成,氫氣正在力場的引導約束下進入中心位置。
普通氫氣的聚變反應被稱為質子-質子鏈式反應,簡單來說一共有三步,第一步是兩個h1核聚變成一個h2核(重氫核)。第二步是h2核與h1核聚變成為一個he3核(氦3),最後兩個he3聚變成為一個he4,並釋放出兩個h1核。
在恒星的內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這種質子-質子鏈式反應很容易就可以進行,但是在外部環境下就需要人工提供一個初始的高溫高壓環境啟動這個鏈式反應。
科學家們的設想是通過一次微型的氫彈爆炸來提供鏈式反應需要的初始環境。
這個微型氫彈的引爆成為整個點火過程中唯一不可控的因素,這也是王嘉琛博士最為擔心的地方。
氫彈的當量既要在引爆後創造出能夠啟動鏈式反應的環境,同時還要注意不能超過人造力場的承受範圍,不然砰……整個人造太陽就被炸沒了。
很快,特製的微型氫彈被投放進了力場中心,那是一顆僅有乒乓球大小的氫彈,當量是經過科學家們反複計算得出的結果,這個當量在易雪的模擬中恰好處於立場承受力的上限,爆炸產生的高溫和高壓可以成功引發氫的鏈式反應。
開弓沒有回頭箭,氫彈引爆的倒計時已經開始了,10秒之後這顆乒乓球大小的氫彈就會在力場中心位置被引爆。
在倒計時進入最後2秒的時候,運輸飛船所有的窗戶都降下了防護隔離板,運輸飛船大廳的位置則出現了三維立體的人造太陽模型,這個模型將實時傳送人造太陽的各項參數變化。
倒計時歸零,耀眼的白光在人造太陽中心的位置亮起,通過三維模型,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心位置力場在氫彈爆炸後迅速膨脹起來。
王嘉琛博士此時緊緊地盯著模型上的數據,在高度緊張下,他甚至屏住呼吸,直到力場膨脹到極致,卻又完美地將這次核爆約束住之後,他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點火最為關鍵的部分已經順利通過,接下來就是氫在高溫和高壓的力場中開始鏈式反應的過程。
在溫度和壓力都達到的條件下,氫的鏈式反應順利的被啟動,人造太陽此刻可以正式宣布點火成功!
飛船舷窗的防護擋板緩緩升起,一個類似太陽的巨大火球出現在大家的麵前,在反光板的作用下,人造太陽就像是一個被安裝在太空中的巨型手電筒一樣把光線照向了行星表麵,從飛船的舷窗裏可以清晰地看到aj-1031行星表麵相當大一塊區域被照亮。
飛船裏所有的人都開始歡呼,相互擁抱。人造太陽的點火成功意味著行星改造工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行星表麵的溫度和氣候都將隨著人造太陽的啟動開始發生變化,同時足夠的陽光讓綠色植物有了生存的空間,大氣層改造的速度將被大幅提升。
人造太陽已經點火成功,飛船上的人們已經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現在飛船要返回行星表麵了,科學家的工作還沒結束,他們還要檢測人造太陽照射下地表溫度和濕度的變化,細微調節人造太陽內的核反應規模,力爭讓地表的環境處於一個最優的水平。
與此同時,地麵基地內微波接收站在人造太陽啟動之後也投入運行,由人造太陽外環多餘熱量產生的電力將通過微波的方式傳輸給地麵。
目前隻有一顆人造太陽的情況下,這種發電量對於基地而言用處不大,但是當足夠多的人造太陽被點燃之後,來自太空的電量就會非常可觀。將來許多大氣層內飛行器也許不需要額外的動力,僅憑來自太空的微波就可以實現長久飛行的目的。
飛船返回基地,這個時候正是人造太陽照耀範圍通過基地的時間,人造太陽的點火時間都是經過科學家們精確計算的,完美的配合了行星自轉周期。
在人造太陽的照耀下,基地內和正常的白天沒有一點區別,基地內的體感溫度也有明顯的提高。
帶上特製的眼鏡可以看到空中硬幣大小人造太陽快速地在空中飛過,按照科學家的計算,單顆人造太陽可以為基地提供大約2個小時的照明時間。
人造太陽有了,植物的種植就要提上日程,這段時間人工製氧劑的消耗堪稱海量,第一批帶來的製氧劑已經消耗完畢,現在消耗的是第二批調配過來的製氧劑。
如此海量的人工製氧劑的消耗並沒有給整個行星的大氣結構帶來什麽明顯改變,出了穹頂覆蓋範圍,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仍然非常的低,遠遠達不到可以直接呼吸的標準。
在飛船返回基地的途中,唐錦已經聯係了hn-1231行星的星長馬恒嘉,以唐氏集團的名義訂購了大量對光照要求不高的植物。
麵對送上門的訂單,馬恒嘉自然是欣喜萬分,表示hn-1231行星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貨運飛船把唐氏集團訂購的植物運動到aj-1031行星。
在反射板的後方,采集飛船正在向人造太陽內部灌注液態氫氣,當人造太陽正式點火之後,它附近的溫度和輻射根本不適合采集飛船加注燃料,隻有反射板背麵的位置最為合適。
太空環境下液態氫的注入很順利,短短二十分鍾的時間50噸的氫氣就被灌注進人造太陽的燃料儲存倉。
人造太陽的第一次點火按照程序很快就會開始,所有人的心裏都不由自主的開始緊張。
作為點火環節的負責人王嘉琛博士更是緊張地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在運輸船內來回走動著,嘴裏還念念有詞,仔細聽他是在回憶點火的每一個步驟。
“阿雪,點火應該會順利的吧?”易陽看到王嘉琛博士的反應心裏不由得也跟著緊張起來,人造太陽能否點火成功決定了他們這個基地今後發展的方向,此時他也隻能向易雪尋求答案。
作為光腦,易雪經常輔助王嘉琛博士對點火過程進行模擬運算,在場的所有人中,除了王嘉琛博士本人外,就屬易雪對這個過程最為了解了。
“應該是沒問題的,最後幾次的模擬運算結果都很順利。”
易雪進行的模擬運算就是在考慮到一切可能發生的變量基礎上利用數學手段進行的推演,通常來說,來自外界環境的變量考慮的越充分,模擬運算的結果就會越貼近實際。
最後幾次的模擬運算已經考慮到科學家們能想到的一切變量,理論上來說運算的結果已經和實際非常貼近了。
飛船內大屏幕上顯示著人造太陽此時的點火進度,中心位置的人造力場已經成功形成,氫氣正在力場的引導約束下進入中心位置。
普通氫氣的聚變反應被稱為質子-質子鏈式反應,簡單來說一共有三步,第一步是兩個h1核聚變成一個h2核(重氫核)。第二步是h2核與h1核聚變成為一個he3核(氦3),最後兩個he3聚變成為一個he4,並釋放出兩個h1核。
在恒星的內部高溫高壓的環境下,這種質子-質子鏈式反應很容易就可以進行,但是在外部環境下就需要人工提供一個初始的高溫高壓環境啟動這個鏈式反應。
科學家們的設想是通過一次微型的氫彈爆炸來提供鏈式反應需要的初始環境。
這個微型氫彈的引爆成為整個點火過程中唯一不可控的因素,這也是王嘉琛博士最為擔心的地方。
氫彈的當量既要在引爆後創造出能夠啟動鏈式反應的環境,同時還要注意不能超過人造力場的承受範圍,不然砰……整個人造太陽就被炸沒了。
很快,特製的微型氫彈被投放進了力場中心,那是一顆僅有乒乓球大小的氫彈,當量是經過科學家們反複計算得出的結果,這個當量在易雪的模擬中恰好處於立場承受力的上限,爆炸產生的高溫和高壓可以成功引發氫的鏈式反應。
開弓沒有回頭箭,氫彈引爆的倒計時已經開始了,10秒之後這顆乒乓球大小的氫彈就會在力場中心位置被引爆。
在倒計時進入最後2秒的時候,運輸飛船所有的窗戶都降下了防護隔離板,運輸飛船大廳的位置則出現了三維立體的人造太陽模型,這個模型將實時傳送人造太陽的各項參數變化。
倒計時歸零,耀眼的白光在人造太陽中心的位置亮起,通過三維模型,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心位置力場在氫彈爆炸後迅速膨脹起來。
王嘉琛博士此時緊緊地盯著模型上的數據,在高度緊張下,他甚至屏住呼吸,直到力場膨脹到極致,卻又完美地將這次核爆約束住之後,他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
點火最為關鍵的部分已經順利通過,接下來就是氫在高溫和高壓的力場中開始鏈式反應的過程。
在溫度和壓力都達到的條件下,氫的鏈式反應順利的被啟動,人造太陽此刻可以正式宣布點火成功!
飛船舷窗的防護擋板緩緩升起,一個類似太陽的巨大火球出現在大家的麵前,在反光板的作用下,人造太陽就像是一個被安裝在太空中的巨型手電筒一樣把光線照向了行星表麵,從飛船的舷窗裏可以清晰地看到aj-1031行星表麵相當大一塊區域被照亮。
飛船裏所有的人都開始歡呼,相互擁抱。人造太陽的點火成功意味著行星改造工程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行星表麵的溫度和氣候都將隨著人造太陽的啟動開始發生變化,同時足夠的陽光讓綠色植物有了生存的空間,大氣層改造的速度將被大幅提升。
人造太陽已經點火成功,飛船上的人們已經見證了這一曆史時刻,現在飛船要返回行星表麵了,科學家的工作還沒結束,他們還要檢測人造太陽照射下地表溫度和濕度的變化,細微調節人造太陽內的核反應規模,力爭讓地表的環境處於一個最優的水平。
與此同時,地麵基地內微波接收站在人造太陽啟動之後也投入運行,由人造太陽外環多餘熱量產生的電力將通過微波的方式傳輸給地麵。
目前隻有一顆人造太陽的情況下,這種發電量對於基地而言用處不大,但是當足夠多的人造太陽被點燃之後,來自太空的電量就會非常可觀。將來許多大氣層內飛行器也許不需要額外的動力,僅憑來自太空的微波就可以實現長久飛行的目的。
飛船返回基地,這個時候正是人造太陽照耀範圍通過基地的時間,人造太陽的點火時間都是經過科學家們精確計算的,完美的配合了行星自轉周期。
在人造太陽的照耀下,基地內和正常的白天沒有一點區別,基地內的體感溫度也有明顯的提高。
帶上特製的眼鏡可以看到空中硬幣大小人造太陽快速地在空中飛過,按照科學家的計算,單顆人造太陽可以為基地提供大約2個小時的照明時間。
人造太陽有了,植物的種植就要提上日程,這段時間人工製氧劑的消耗堪稱海量,第一批帶來的製氧劑已經消耗完畢,現在消耗的是第二批調配過來的製氧劑。
如此海量的人工製氧劑的消耗並沒有給整個行星的大氣結構帶來什麽明顯改變,出了穹頂覆蓋範圍,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仍然非常的低,遠遠達不到可以直接呼吸的標準。
在飛船返回基地的途中,唐錦已經聯係了hn-1231行星的星長馬恒嘉,以唐氏集團的名義訂購了大量對光照要求不高的植物。
麵對送上門的訂單,馬恒嘉自然是欣喜萬分,表示hn-1231行星一定在最短的時間內安排貨運飛船把唐氏集團訂購的植物運動到aj-1031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