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於龍,唐文恒唐老爺自懵懂青澀,感知人性善惡,相生相合,相襯相變之道。
因於龍,唐老爺人生遭際,跌宕開闔,起伏輾轉,感知世態世道,炎涼盛衰。
因於龍,在生與死、恩與仇、貧與富之冥冥化融中,唐老爺相信並透悟了人之定數,終極緣法。
從強人劫道,撒尿羞辱,到父親病臥,籲歎善惡緣由;從決絕少年,四處忍辱負重學拳習武,偏執莽撞,遍尋仇人,到結識舞龍師父,了悟“龍在心中,世道安,龍則興,世道亂,龍則危”;從羽翼漸豐,韜晦隱匿,到逼迫挑釁,一戰揚名;從恣意跋扈,賭博耍錢,輸盡家財,到父親墳前立誓發奮,以舞龍為契機,一切從頭開始,到元宵節接受邀約,通宵舞龍,結識前清太監,並再次改換人生……
一切都是定數與緣法,一切皆因於龍。
唐老爺無數次在倉房中,看著掛於牆上的龍頭龍衣,逐個地捏握龍身執杖,用抹布輕輕擦拭龍頭龍角龍甲上的浮塵,每每裏,往事隨之滾滾湧來,或不能遣懷,或又自我去釋懷
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龍,隻不過,有些人心中的龍,僅於心底留存著,並不外現罷了,而我的龍,從心底外化出來,舞出一番出神入化,更多人可以看到罷了……
心底的龍,手中執舞的龍,都是每個人的感念嗎?
一年當中,舞龍的節令有許多。二月二,龍抬頭伊始,逢著初一、十五,逢著黃道吉日,逢著節慶典禮,逢著旱澇年饉,皆有舞龍。四季中,陰晴雨雪,陰晴寒暑,交迭輪回,一條舞龍之龍衣,常須年年新換,正所謂,“獅皮舊,龍衣新,一年一樣抖精神”!舞龍之龍頭,則是三年換、五年換,皆不等。
唐老爺對龍,有著常人無法悟及的感情,若無意外,不僅龍衣年年換新,龍頭亦是。更換下的龍頭、龍衣,也不隨意擱置,甚至丟棄,都集中在一個倉房裏保存!幾十年下來,倉房裏碼放的龍頭、龍衣,足有多半間屋子了……
舞龍依材質而論,有竹紙蔑龍、網布龍、木條龍、板凳龍、草龍等等;依舞耍方式,分戲珠龍、曜燈龍、噴火龍、穿雲驅邪龍等等;依龍身大小論,分三節龍、五節龍、九節龍、十一節龍……
在唐老爺的舞龍倉房裏,各種材質、各種舞耍方式、各種大小長短的龍,皆已齊備,而以網布龍、九節龍最多。
每一條龍,皆是一個年份,每一條龍,皆有一幫舞龍夥計,每一條龍,都有一段故事,一份回憶……
唐家少爺唐嘉中周歲時,唐老爺特地弄來幾樣物件:毛筆、算盤、芴板、木劍、龍珠,讓唐嘉中來“抓周”,小家夥起先一把抓到了龍珠,唐老爺和唐夫人頗感欣喜,這是子承父業之兆,唐嘉中日後必與舞龍有緣哩!可小家夥遂即又放下龍珠,抓起了木劍,芴板,再又抓起毛筆和算盤,抓周物件一下玩了個遍……
到唐嘉中七歲時,唐老爺有意教他舞龍,先訓練他基本步伐,沒學兩天,唐嘉中就說,光在地上走來跑去,手裏不拿舞龍執杖,步伐也就學不來。唐老爺哈哈大笑,說這小子說話,果真還是不一般哩!考慮到嘉中年幼,唐老爺便特地依據嘉中臂短、力弱、身矮之特點,做出了縮小版的三節龍。唐老爺和一位舞龍夥計,弓著腰,蜷著腿,陪著嘉中舞龍,累得夠嗆!
到了嘉中九歲時,便又問唐老爺,“這世上明明就沒有什麽龍,人們為什麽非要想出一個龍來?這不是畫餅充饑麽?”唐老爺皺著眉頭,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想從中華神州對於圖騰崇拜的淵源說起,但又恐嘉中聽得不耐煩,也聽不懂,思來想去,便隻說,“哎呀,嘉中都曉得用畫餅充饑這詞兒了哩,好……”嘉中歪著腦袋,不以為然,“我還曉得望梅止渴,臨淵羨魚,葉公好龍哩……”
嘉中漸漸長大成人,知道的成語典故,自是越來越多,對於龍與中華之淵源,也已然有了了解和自我的體悟,便不再問唐老爺任何有關龍的問題。唐老爺認為是嘉中全然曉得了,不必再問,而嘉中卻說了一句話,令唐老爺對自己的兒子刮目相看了,“中華是龍,龍就是中華,龍舞得再好,有什麽用?世道不好,中華不好,龍舞得再好,又有什麽好看?”
嘉中在樂州城上了國小,在梁州城上了國中,如今,又到北平去上大學了。隨著肚子裏的學問越來越多,眼睛也就越發不好,戴上了眼鏡,越來越像個斯文的文化人,對於舞龍一事,從此不提,再無興趣……
曾經跟隨著唐老爺舞龍的一幫夥計,有到外地闖世事,掙大錢做買賣的,有嘯聚山林,成了棒客土匪的,有穿了一身軍皮,到南方去打仗,升了職的,有因吃了官司,被官府砍頭示眾的……
無論怎樣材質,怎樣舞耍,怎樣長短,龍還是龍,終究是龍。更何況,人們心底的那條龍,始終就沒有變改過。可是,一旦要將心底的龍舞出來,一年一年過去,舞龍的人卻各自而去,離離合合,聚聚散散,鐵打的硬盤流水的兵,許多人事,似也隻存於記憶,一如江水,東流一去,一去不複返了……
在下了雪,渾身冷的日子,在清冷寂寥的夜裏,在喝了酒,感懷往事,一任記憶湧來的日子,在想念兒子,憂心女兒在盧家的喜悲樂哀的日子,很多時候,唐老爺會一個人舉了龍頭,一番騰跳,擰身,翻腕,前衝,分跨,一陣箭步、弓步、馬步、倚步,閃轉騰挪,蜿蜒陣飛,便是隻有一人動舞,“呼呼”風聲裏,似也有龍腰、龍鰭、龍尾,依聯跟隨……
夜裏失眠輾轉的時候,唐老爺望著黑咕隆咚的窗外,或者,點了燈,將手臂揚起,看著燈下,手臂如龍的身形,唐老爺時常在想:龍從來都這麽年輕,龍又這般古老,算起來好幾千歲了,可龍永遠也不會老去,死去,可舞龍的人呢?自己百年之後,人們又是怎樣舞龍,舞怎樣的龍?
想起四方百姓,因於舞龍,對自己封稱的諸多稱號,諸如唐龍王、唐龍頭、龍老大、龍神等等,唐老爺時常不自啞笑:別人這般在乎你的,從虛名,到虛名,終究是一場夢罷了,更何況,祈願之事,鬧耍耍而已,聲名累迭身愈重,積名容易卸名難,怎不叫人覺著好笑?
今年遭了大年饉,餓死的人數不勝數,唐老爺不止一次地召集舞龍夥計,去井邊舞龍,去幹涸的水塘舞龍,去龍王廟舞龍,到最後,沒人願再響應……
從來沒有這樣的懷疑過龍,從來沒有將失望對應到龍,失望成這般,近乎於絕望……
有一回,唐老爺一個人在白花花的太陽下,手執龍頭舞動,看著地上的影子,看看天上的太陽,吸了一鼻子的灰土,流了一身的汗水,著涼生病了一場……
“老爺,飯好了……”
廚房的夥計喊著吃飯,打斷了唐老爺的敘述……
“陳隊長,請”
“唐老爺請”
唐老爺親自為陳叫山和諸位衛隊兄弟們,逐一斟滿了酒,“陳隊長,諸位,首次光臨寒舍,老夫不勝榮幸,略備素菜濁酒,以表歡迎及謝意……來,我們喝了這杯……”
三杯“應席酒”喝完,陳叫山取過酒壺,為唐老爺斟滿一杯,笑著說,“唐老爺,收徒教習舞龍一事,還望唐老爺莫再謙辭啊……”
唐老爺環視眾人,不禁笑而長歎,“陳隊長肯屈尊學龍,老夫受寵若驚,本不該推拒,隻是,有盧夫人所托,眾人所念,盛情之下,老夫年事漸高,恐有所負,誠惶誠恐啊……”
“唐老爺,隻要你願意教我們,我們一定好好學,不讓你失望!”鵬天說。
陳叫山和麵瓜、三旺,皆看向了鵬天,那眼光十分明顯:你倒是嘴快,可你會出了唐老爺之意麽?正所謂,要想著說,不要搶著說……
“唐老爺,我們隊長一身拳腳功夫,撲跳翻打都到家得很,你隻要肯教,絕對絕對學得快,學得好!”鵬天嘴快,但還不至於太離譜,而七慶來了這麽幾句,就顯得太過失禮了!常海明挨著七慶坐,便用腳在桌子底下,踢了踢七慶的腿……
陳叫山端起一杯酒,“唐老爺,年饉熬過了,誰都盼來年有好豐兆,你有一身舞龍絕技,哪怕我們能學到一招半式,來年開春,舞弄出來,技藝雖不純,但豐兆在人心,討了好彩頭,來年風調雨順,更可鞭策我們,發奮學習,力求精純技藝,能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的造化,也不負唐老爺一番教誨!”
“好”唐老爺也端起酒杯來,朝陳叫山跟前一舉,兩杯一碰,“盡人事,聽天命,陳隊長一番誠意,老夫若再不應,便是老而自傲了!來,幹了這一杯,咱就算師徒了!”
因於龍,唐老爺人生遭際,跌宕開闔,起伏輾轉,感知世態世道,炎涼盛衰。
因於龍,在生與死、恩與仇、貧與富之冥冥化融中,唐老爺相信並透悟了人之定數,終極緣法。
從強人劫道,撒尿羞辱,到父親病臥,籲歎善惡緣由;從決絕少年,四處忍辱負重學拳習武,偏執莽撞,遍尋仇人,到結識舞龍師父,了悟“龍在心中,世道安,龍則興,世道亂,龍則危”;從羽翼漸豐,韜晦隱匿,到逼迫挑釁,一戰揚名;從恣意跋扈,賭博耍錢,輸盡家財,到父親墳前立誓發奮,以舞龍為契機,一切從頭開始,到元宵節接受邀約,通宵舞龍,結識前清太監,並再次改換人生……
一切都是定數與緣法,一切皆因於龍。
唐老爺無數次在倉房中,看著掛於牆上的龍頭龍衣,逐個地捏握龍身執杖,用抹布輕輕擦拭龍頭龍角龍甲上的浮塵,每每裏,往事隨之滾滾湧來,或不能遣懷,或又自我去釋懷
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龍,隻不過,有些人心中的龍,僅於心底留存著,並不外現罷了,而我的龍,從心底外化出來,舞出一番出神入化,更多人可以看到罷了……
心底的龍,手中執舞的龍,都是每個人的感念嗎?
一年當中,舞龍的節令有許多。二月二,龍抬頭伊始,逢著初一、十五,逢著黃道吉日,逢著節慶典禮,逢著旱澇年饉,皆有舞龍。四季中,陰晴雨雪,陰晴寒暑,交迭輪回,一條舞龍之龍衣,常須年年新換,正所謂,“獅皮舊,龍衣新,一年一樣抖精神”!舞龍之龍頭,則是三年換、五年換,皆不等。
唐老爺對龍,有著常人無法悟及的感情,若無意外,不僅龍衣年年換新,龍頭亦是。更換下的龍頭、龍衣,也不隨意擱置,甚至丟棄,都集中在一個倉房裏保存!幾十年下來,倉房裏碼放的龍頭、龍衣,足有多半間屋子了……
舞龍依材質而論,有竹紙蔑龍、網布龍、木條龍、板凳龍、草龍等等;依舞耍方式,分戲珠龍、曜燈龍、噴火龍、穿雲驅邪龍等等;依龍身大小論,分三節龍、五節龍、九節龍、十一節龍……
在唐老爺的舞龍倉房裏,各種材質、各種舞耍方式、各種大小長短的龍,皆已齊備,而以網布龍、九節龍最多。
每一條龍,皆是一個年份,每一條龍,皆有一幫舞龍夥計,每一條龍,都有一段故事,一份回憶……
唐家少爺唐嘉中周歲時,唐老爺特地弄來幾樣物件:毛筆、算盤、芴板、木劍、龍珠,讓唐嘉中來“抓周”,小家夥起先一把抓到了龍珠,唐老爺和唐夫人頗感欣喜,這是子承父業之兆,唐嘉中日後必與舞龍有緣哩!可小家夥遂即又放下龍珠,抓起了木劍,芴板,再又抓起毛筆和算盤,抓周物件一下玩了個遍……
到唐嘉中七歲時,唐老爺有意教他舞龍,先訓練他基本步伐,沒學兩天,唐嘉中就說,光在地上走來跑去,手裏不拿舞龍執杖,步伐也就學不來。唐老爺哈哈大笑,說這小子說話,果真還是不一般哩!考慮到嘉中年幼,唐老爺便特地依據嘉中臂短、力弱、身矮之特點,做出了縮小版的三節龍。唐老爺和一位舞龍夥計,弓著腰,蜷著腿,陪著嘉中舞龍,累得夠嗆!
到了嘉中九歲時,便又問唐老爺,“這世上明明就沒有什麽龍,人們為什麽非要想出一個龍來?這不是畫餅充饑麽?”唐老爺皺著眉頭,不知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想從中華神州對於圖騰崇拜的淵源說起,但又恐嘉中聽得不耐煩,也聽不懂,思來想去,便隻說,“哎呀,嘉中都曉得用畫餅充饑這詞兒了哩,好……”嘉中歪著腦袋,不以為然,“我還曉得望梅止渴,臨淵羨魚,葉公好龍哩……”
嘉中漸漸長大成人,知道的成語典故,自是越來越多,對於龍與中華之淵源,也已然有了了解和自我的體悟,便不再問唐老爺任何有關龍的問題。唐老爺認為是嘉中全然曉得了,不必再問,而嘉中卻說了一句話,令唐老爺對自己的兒子刮目相看了,“中華是龍,龍就是中華,龍舞得再好,有什麽用?世道不好,中華不好,龍舞得再好,又有什麽好看?”
嘉中在樂州城上了國小,在梁州城上了國中,如今,又到北平去上大學了。隨著肚子裏的學問越來越多,眼睛也就越發不好,戴上了眼鏡,越來越像個斯文的文化人,對於舞龍一事,從此不提,再無興趣……
曾經跟隨著唐老爺舞龍的一幫夥計,有到外地闖世事,掙大錢做買賣的,有嘯聚山林,成了棒客土匪的,有穿了一身軍皮,到南方去打仗,升了職的,有因吃了官司,被官府砍頭示眾的……
無論怎樣材質,怎樣舞耍,怎樣長短,龍還是龍,終究是龍。更何況,人們心底的那條龍,始終就沒有變改過。可是,一旦要將心底的龍舞出來,一年一年過去,舞龍的人卻各自而去,離離合合,聚聚散散,鐵打的硬盤流水的兵,許多人事,似也隻存於記憶,一如江水,東流一去,一去不複返了……
在下了雪,渾身冷的日子,在清冷寂寥的夜裏,在喝了酒,感懷往事,一任記憶湧來的日子,在想念兒子,憂心女兒在盧家的喜悲樂哀的日子,很多時候,唐老爺會一個人舉了龍頭,一番騰跳,擰身,翻腕,前衝,分跨,一陣箭步、弓步、馬步、倚步,閃轉騰挪,蜿蜒陣飛,便是隻有一人動舞,“呼呼”風聲裏,似也有龍腰、龍鰭、龍尾,依聯跟隨……
夜裏失眠輾轉的時候,唐老爺望著黑咕隆咚的窗外,或者,點了燈,將手臂揚起,看著燈下,手臂如龍的身形,唐老爺時常在想:龍從來都這麽年輕,龍又這般古老,算起來好幾千歲了,可龍永遠也不會老去,死去,可舞龍的人呢?自己百年之後,人們又是怎樣舞龍,舞怎樣的龍?
想起四方百姓,因於舞龍,對自己封稱的諸多稱號,諸如唐龍王、唐龍頭、龍老大、龍神等等,唐老爺時常不自啞笑:別人這般在乎你的,從虛名,到虛名,終究是一場夢罷了,更何況,祈願之事,鬧耍耍而已,聲名累迭身愈重,積名容易卸名難,怎不叫人覺著好笑?
今年遭了大年饉,餓死的人數不勝數,唐老爺不止一次地召集舞龍夥計,去井邊舞龍,去幹涸的水塘舞龍,去龍王廟舞龍,到最後,沒人願再響應……
從來沒有這樣的懷疑過龍,從來沒有將失望對應到龍,失望成這般,近乎於絕望……
有一回,唐老爺一個人在白花花的太陽下,手執龍頭舞動,看著地上的影子,看看天上的太陽,吸了一鼻子的灰土,流了一身的汗水,著涼生病了一場……
“老爺,飯好了……”
廚房的夥計喊著吃飯,打斷了唐老爺的敘述……
“陳隊長,請”
“唐老爺請”
唐老爺親自為陳叫山和諸位衛隊兄弟們,逐一斟滿了酒,“陳隊長,諸位,首次光臨寒舍,老夫不勝榮幸,略備素菜濁酒,以表歡迎及謝意……來,我們喝了這杯……”
三杯“應席酒”喝完,陳叫山取過酒壺,為唐老爺斟滿一杯,笑著說,“唐老爺,收徒教習舞龍一事,還望唐老爺莫再謙辭啊……”
唐老爺環視眾人,不禁笑而長歎,“陳隊長肯屈尊學龍,老夫受寵若驚,本不該推拒,隻是,有盧夫人所托,眾人所念,盛情之下,老夫年事漸高,恐有所負,誠惶誠恐啊……”
“唐老爺,隻要你願意教我們,我們一定好好學,不讓你失望!”鵬天說。
陳叫山和麵瓜、三旺,皆看向了鵬天,那眼光十分明顯:你倒是嘴快,可你會出了唐老爺之意麽?正所謂,要想著說,不要搶著說……
“唐老爺,我們隊長一身拳腳功夫,撲跳翻打都到家得很,你隻要肯教,絕對絕對學得快,學得好!”鵬天嘴快,但還不至於太離譜,而七慶來了這麽幾句,就顯得太過失禮了!常海明挨著七慶坐,便用腳在桌子底下,踢了踢七慶的腿……
陳叫山端起一杯酒,“唐老爺,年饉熬過了,誰都盼來年有好豐兆,你有一身舞龍絕技,哪怕我們能學到一招半式,來年開春,舞弄出來,技藝雖不純,但豐兆在人心,討了好彩頭,來年風調雨順,更可鞭策我們,發奮學習,力求精純技藝,能到哪一步,就是哪一步的造化,也不負唐老爺一番教誨!”
“好”唐老爺也端起酒杯來,朝陳叫山跟前一舉,兩杯一碰,“盡人事,聽天命,陳隊長一番誠意,老夫若再不應,便是老而自傲了!來,幹了這一杯,咱就算師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