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平陵和談與整頓安撫平陵軍的事拉扯了兩月有餘。
李星昀與李寧祁就談和開互市一事難得的達成共識。
就連互市的具體規程,李星昀也上書細細陳列。
但因為晉王一黨失了太多先機,故而此次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
“兩位愛卿都乃王爺之子,又何必勞世子辛勞一趟,孤可聽說,星昀你還有傷勢在身?”
李星昀拱手道:“臣已無大礙,謝陛下關懷。”
晉王冷豔睨了一下站在後頭的李寧祁,出列道:“正是因為二人皆為老臣之子,老臣明白他們的能力,這才冒大不違勸阻陛下。”
皇上被百官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辯擾得頭疼...
直到傳來平陵侯因病重性命垂危的消息。
懷安郡王一身白衣白冠跪在了禦書房外。
他才是平陵侯嫡子,是最有資格的人。
但滿朝文武像是看不見一般,無人提及他...
平陵侯一身戎馬,臨到了了,連想見的人都見不到嗎?
齊王特為此事上了禦書房。
見到外頭那跪得筆直的人,心中一顫,想去扶,卻還是攏回了袖子中。
他來求情尚可以說是為了不使陛下受到萬民指摘。
懷安身為人子,盡孝膝前理所當然。
但若是將人扶起,隻怕皇上心中該多想了。
後頭一襲絳紅色官袍,柳問柳尚書風塵仆仆而來,躬身向齊王請安後道:“這兩月,我被調往嘉雲調查公事,得了謝大人的書信,匆匆趕回,而今,定要勸得陛下。”
南汐在明麵上是無法開口為懷安說話的,故而隻能寫信求助於柳問。
齊王頷首:“柳大人肯仗義執言,是懷安之幸,也是社稷之幸也。”
“齊王殿下詩才斐然,懷安兄更是虛懷若穀,望日後還有機會討教一二,於柳某受益良多。”
月前在柳嘉遇舉辦的詩會裏,齊王特地與柳問有一番深談。
那日所說,句句都是民生大計,關懷於心。
社稷二字,少不了賢臣,但更缺不得一位明主。
最終,皇上還是不得不顧及流言紛紛,同意讓在京為質多年的懷安回一趟平陵。
隻不過...
溫徇卻不得離開京都。
早已料到此事,懷安回府後便請了柳家夫婦上門。
略擺一席,謝柳大人仗義執言。
柳問舉了杯盞敬那一輪明月:“此酒該敬謝大人。”
要不是南汐傳信,更是派了刑部官員幫忙,隻怕嘉雲州的事還會再拖個半月有餘。
到那時候,平陵不知是否會有所動蕩。
而玉嶗山部族遲遲等不到朝廷的回複,又是否會生了異心,轉而徹底投向東炎國。
如此大事,稍有不慎便會讓平陵卷入戰火紛爭,多少無辜百姓會遭遇橫禍。
但皇上...
卻隻想著,要留下一個軟肋握在手中。
就如同他命南汐必須立刻折返京都一樣。
叫為臣者,心涼如水。
心隨意動,酒一杯杯的下肚...
卻依舊苦不堪言。
懷安明日就該啟程,隻能將溫徇托付於柳問。
“若是平陵有變,我隻怕皇上不聽辯解,對他動手,還望柳兄出手相幫,官瑾在此謝過。”
將躬身的人扶起,柳問看了秋雨一眼,若是哪一天,她也要被作為籌碼,隻怕自己也會如此相求。
“你放心。”
溫徇在席下握住了懷安的手。
“替我對老侯爺道句抱歉。”
他真的很想陪在懷安身側,起碼是在這種時候。
父子二人好不容易解開了一點誤會,還未彌補過往,怎麽就來不及了呢...
......
春末的風夾著夏日臨來的熱氣,流雲緩動,平陵侯的喪事足足辦了一月有餘。
懷安守孝,又用二月的時間平定平陵大小事宜。
他不得軍中人信任,道是一惡名昭彰的紈絝,哪配得這身盔甲。
卻不想,這樣的紈絝,單槍匹馬,挑下二十名驍勇善戰的兵士。
至此,無人再敢置喙。
平陵上下齊心,自家那同父異母的二弟遵循陛下旨意領了統帥一職,卻在他的軍帳之內,雙膝跪地,將金印與兵符盡數交出。
“父親說過,我無德掌平陵軍,小時胡鬧,與兄長不睦,回了平陵,父親打了我軍棍罰跪,兄長,父親雖未開口,可心中,是記掛與信任你的。”
懷安眼尾泛濕,撫著那帥印吸了吸鼻子,囔囔低語:老東西...
那個時候,他隻覺得是父親偏心,卻不知道原來這背後還有這樣的事。
老東西就是老東西,頑固的如同茅坑裏的臭石頭。
有本事!
現在就從那棺木裏起來,再像那時打自己一頓好了!
這一次...
他不會再惡語相向了。
“皇上的旨意,是要你接掌平陵,可還有什麽旁的交代?”
二弟蹙眉,有些惱怒:“還從京都調派了兩名副將前來,怕不是要趁著父親不在,動平陵根基。兄長,你萬萬得留下主持大局。”
懷安搖了搖頭:“將我在軍中做過的事情抹平痕跡,切不能引來新來副將的懷疑,待他們在軍中半年,就將人打發去對付東炎人,不過用的兵,要上一次東炎國俘虜編製的那一支。”
二弟頷首:“得令!”
平陵軍上下,認得是他懷安郡王一人,並不是那勞什子的疙瘩。
而這份軍心,隻怕遠在帝都玩弄人心權術的皇上定然想不明白。
二弟側了腦袋,又問道:“兄長當真要回去?”
懷安撚著袖子中的護身符,這是出城之時,溫徇親手交與他的。
“你嫂子還在等我回去。”
二弟自是明白他所指何人,就連父親都默許了,自己哪有資格置喙。
“日後,定親去京都,替兄長將嫂子搶回來!”
平陵軍蟄伏十幾載,兄長亦在京都困了十幾載,終有一日,要共同歸家。
李星昀與李寧祁就談和開互市一事難得的達成共識。
就連互市的具體規程,李星昀也上書細細陳列。
但因為晉王一黨失了太多先機,故而此次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
“兩位愛卿都乃王爺之子,又何必勞世子辛勞一趟,孤可聽說,星昀你還有傷勢在身?”
李星昀拱手道:“臣已無大礙,謝陛下關懷。”
晉王冷豔睨了一下站在後頭的李寧祁,出列道:“正是因為二人皆為老臣之子,老臣明白他們的能力,這才冒大不違勸阻陛下。”
皇上被百官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爭辯擾得頭疼...
直到傳來平陵侯因病重性命垂危的消息。
懷安郡王一身白衣白冠跪在了禦書房外。
他才是平陵侯嫡子,是最有資格的人。
但滿朝文武像是看不見一般,無人提及他...
平陵侯一身戎馬,臨到了了,連想見的人都見不到嗎?
齊王特為此事上了禦書房。
見到外頭那跪得筆直的人,心中一顫,想去扶,卻還是攏回了袖子中。
他來求情尚可以說是為了不使陛下受到萬民指摘。
懷安身為人子,盡孝膝前理所當然。
但若是將人扶起,隻怕皇上心中該多想了。
後頭一襲絳紅色官袍,柳問柳尚書風塵仆仆而來,躬身向齊王請安後道:“這兩月,我被調往嘉雲調查公事,得了謝大人的書信,匆匆趕回,而今,定要勸得陛下。”
南汐在明麵上是無法開口為懷安說話的,故而隻能寫信求助於柳問。
齊王頷首:“柳大人肯仗義執言,是懷安之幸,也是社稷之幸也。”
“齊王殿下詩才斐然,懷安兄更是虛懷若穀,望日後還有機會討教一二,於柳某受益良多。”
月前在柳嘉遇舉辦的詩會裏,齊王特地與柳問有一番深談。
那日所說,句句都是民生大計,關懷於心。
社稷二字,少不了賢臣,但更缺不得一位明主。
最終,皇上還是不得不顧及流言紛紛,同意讓在京為質多年的懷安回一趟平陵。
隻不過...
溫徇卻不得離開京都。
早已料到此事,懷安回府後便請了柳家夫婦上門。
略擺一席,謝柳大人仗義執言。
柳問舉了杯盞敬那一輪明月:“此酒該敬謝大人。”
要不是南汐傳信,更是派了刑部官員幫忙,隻怕嘉雲州的事還會再拖個半月有餘。
到那時候,平陵不知是否會有所動蕩。
而玉嶗山部族遲遲等不到朝廷的回複,又是否會生了異心,轉而徹底投向東炎國。
如此大事,稍有不慎便會讓平陵卷入戰火紛爭,多少無辜百姓會遭遇橫禍。
但皇上...
卻隻想著,要留下一個軟肋握在手中。
就如同他命南汐必須立刻折返京都一樣。
叫為臣者,心涼如水。
心隨意動,酒一杯杯的下肚...
卻依舊苦不堪言。
懷安明日就該啟程,隻能將溫徇托付於柳問。
“若是平陵有變,我隻怕皇上不聽辯解,對他動手,還望柳兄出手相幫,官瑾在此謝過。”
將躬身的人扶起,柳問看了秋雨一眼,若是哪一天,她也要被作為籌碼,隻怕自己也會如此相求。
“你放心。”
溫徇在席下握住了懷安的手。
“替我對老侯爺道句抱歉。”
他真的很想陪在懷安身側,起碼是在這種時候。
父子二人好不容易解開了一點誤會,還未彌補過往,怎麽就來不及了呢...
......
春末的風夾著夏日臨來的熱氣,流雲緩動,平陵侯的喪事足足辦了一月有餘。
懷安守孝,又用二月的時間平定平陵大小事宜。
他不得軍中人信任,道是一惡名昭彰的紈絝,哪配得這身盔甲。
卻不想,這樣的紈絝,單槍匹馬,挑下二十名驍勇善戰的兵士。
至此,無人再敢置喙。
平陵上下齊心,自家那同父異母的二弟遵循陛下旨意領了統帥一職,卻在他的軍帳之內,雙膝跪地,將金印與兵符盡數交出。
“父親說過,我無德掌平陵軍,小時胡鬧,與兄長不睦,回了平陵,父親打了我軍棍罰跪,兄長,父親雖未開口,可心中,是記掛與信任你的。”
懷安眼尾泛濕,撫著那帥印吸了吸鼻子,囔囔低語:老東西...
那個時候,他隻覺得是父親偏心,卻不知道原來這背後還有這樣的事。
老東西就是老東西,頑固的如同茅坑裏的臭石頭。
有本事!
現在就從那棺木裏起來,再像那時打自己一頓好了!
這一次...
他不會再惡語相向了。
“皇上的旨意,是要你接掌平陵,可還有什麽旁的交代?”
二弟蹙眉,有些惱怒:“還從京都調派了兩名副將前來,怕不是要趁著父親不在,動平陵根基。兄長,你萬萬得留下主持大局。”
懷安搖了搖頭:“將我在軍中做過的事情抹平痕跡,切不能引來新來副將的懷疑,待他們在軍中半年,就將人打發去對付東炎人,不過用的兵,要上一次東炎國俘虜編製的那一支。”
二弟頷首:“得令!”
平陵軍上下,認得是他懷安郡王一人,並不是那勞什子的疙瘩。
而這份軍心,隻怕遠在帝都玩弄人心權術的皇上定然想不明白。
二弟側了腦袋,又問道:“兄長當真要回去?”
懷安撚著袖子中的護身符,這是出城之時,溫徇親手交與他的。
“你嫂子還在等我回去。”
二弟自是明白他所指何人,就連父親都默許了,自己哪有資格置喙。
“日後,定親去京都,替兄長將嫂子搶回來!”
平陵軍蟄伏十幾載,兄長亦在京都困了十幾載,終有一日,要共同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