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投幣決定
修仙太難?沒事,氪金就行了 作者:垂釣老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齊洛和沐天陽又拉了九個人入夥,沐風等人並沒有什麽不悅,反而顯得很高興的樣子,說:“本來還沒有多大的信心,但是有了諸位道友的加入,我們就有充足的信心了。”
齊洛本來還有點擔心拉了這麽多人入夥他們會不高興的,現在看來自己白擔心了。
尋思著:“難道他們就是喜歡交朋友?”
雙方碰了頭,交流了一下各自掌握的信息。
他們去城裏幾個車馬行都打聽過,這十幾天時間裏有很多租賃馬車出行的,有的已經回城了,有的還沒有回城。
租賃馬車出門,車馬行那邊都會留下記錄,那是怕出現了什麽麻煩,到時候有據可查。
他們看過那些記錄,這裏麵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姓甚名誰,家住何方,幾人出行,帶了一些什麽物品,都有著記錄。
隻有少數不是本地人的,是外地的客商。
姓名住址以及所載物品當然也有記錄,不過從那些記錄來看,沒有和歐陽父女對得上的。
重點關注的是慕容家最後一個點被滅掉之後三天之內的記錄。
做出了那樣的事情,肯定會盡快的逃走,不可能一直留在這裏。
他們也考慮到了這父女二人易容出行的可能,但大體的身高體態是很難改變的,經過他們認真的詢問,沒有一致的。
碼頭那邊,也有人過去詢問。
明山郡城北就有一段是靠著烏江的,那裏有一個大碼頭,大部分的船家就在那裏討生活。
有捕魚的,有運輸貨物的,也有載客的,就靠著烏江生活。
烏江上那些行船的也是怕人欺負,很久以前就成立了一個幫會,叫烏江幫,在明山郡這邊也有一個分舵,管理著那些船家。
與其說是一個幫會,更不如說是一個協會。
烏江的船家,不加入到烏江幫,那是沒有辦法在烏江上討生活的。
加入了確實對他們也有著好處,真要出了什麽事也有人幫忙出頭,隻不過每年都要交一些錢給幫會而已。
從那裏,慕容家被滅門後那幾天的時間裏,他們查詢到了十幾條男女二人一起出行的消息。
不過其中有幾對就是本地的客商,還有幾對身高年齡明顯不符,也可以排除掉。
最後還剩下三對可疑的。
其中兩對是往烏江上遊去的,一對是往烏江下遊去的。
他們這支隊伍看著有十幾個人,但是修為都不怎麽高,聚在一起對付歐陽鶴一個煉氣大圓滿還沒有什麽問題,要是分散開來,就不知道是誰對付誰了。
他們隻能選擇一個方向去追。
但這三對可疑的,到底哪一對才是歐陽父女呢?
——三對都不是的話就不要說了,因為除了這個線索,他們已經沒有別的線索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這三對裏麵有一對是歐陽父女的可能上。
得到的信息相當的有限,可供他們推測的點並不多。
畢竟船家還沒有回來,生活中的細節也無從問起,得到的隻是旁人的隻言片語。
“我覺得應該是去下遊的那一對,”有人說,“他們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肯定是要走得越快越好,往下遊去,順流而下,速度要快很多,能夠更快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但也有人反對:
“我覺得去上遊的可能更高。順流而下,確實要快很多,但是,百藥宗就在烏江下遊,他們怎麽可能有那麽大的膽量往那個方向跑?”
“也許他覺得大家都認為他不可能往那個方向跑,他偏偏往那個方向跑呢?”
“那膽子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敢把人家給滅族的,那膽子又怎麽可能會小?”
兩種觀點,都有支持的,一時間爭執了起來。
但這麽一直爭執下去,不是個辦法。
最後齊洛提出了一個建設性的意見:
“要不我們扔一枚銅錢,看一下正反,正麵就去下遊,反麵就去上遊。”
大家都一愣,看著他——這麽草率的嗎?
齊洛聳了聳肩:
“反正各有各的理由,誰也不能確定,不如把這件事情的判斷權交給老天,老天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聽著好像也有道理。
最後,大家都同意了。
然後找出了一枚銅錢,先說好哪個是正麵,哪個是反麵,然後開始投擲。
最後投出來的是一個反麵。
上遊。
已經出了結果了,大家也就沒有了爭辯,就決定往烏江上遊尋去。
不過,也做了一個補救方案——派兩個人往下遊去,兩岸的城市,隻要有名醫的地方就去打聽一下,這些天裏有沒有給一個陰寒症狀的少女求診的。
劉醫師說過,歐陽淇發病越來越頻繁了,已經達到了一個月就發病一次的頻率。
要發病了,還是得去醫師那邊拿藥——如果他真的有那麽在乎他女兒的話。
那肯定要找有名的醫師,這樣就會留下痕跡,就可以確定他的行蹤了。
沐風有一個互通消息的辦法,叫同心蠱,分為子母雙蠱,兩人各持其一,三千裏之內,可以傳遞一些消息。
他拿著母蠱,和劉醫師邀請過來的一個散修去下遊打聽消息,他侄子沐天陽則拿著子蠱,跟著大部隊一起往上遊而去。
說好之後,大家就分頭行動。連夜出發。
都是修仙者,可以不用那麽多休息,現在要跟著很多競爭者一起尋找歐陽鶴,可不能浪費時間。
他們往上遊去,並不是坐船而去,那個速度太慢了,是分成兩支隊伍,綁上了神行符,從烏江兩岸往上遊追去。
現在是深秋季節,烏江水流不急,逆流而上倒也不是特別的費力氣,但速度肯定比不過順流而下,一天能行個百裏,就相當的不容易了。
十幾天的時間,也未必能夠跑多遠。
所以他們並不是特別的著急。
出發之前就商量好了,遇上城池,就得去詢問當地最有名的醫師是誰,然後去詢問最近有沒有一個陰寒症的少女問診。
就這樣一邊趕路,一邊去問詢。
速度也不是很快,一天大概能前行個兩三百裏的樣子。
第三天,他們往上遊去的那一支隊伍,在經過烏江左岸一座縣城的時候,打聽到了一個消息——七八天前,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帶著自己的孫女求診,他那孫女十四五歲的樣子,得的就是陰寒症。
齊洛本來還有點擔心拉了這麽多人入夥他們會不高興的,現在看來自己白擔心了。
尋思著:“難道他們就是喜歡交朋友?”
雙方碰了頭,交流了一下各自掌握的信息。
他們去城裏幾個車馬行都打聽過,這十幾天時間裏有很多租賃馬車出行的,有的已經回城了,有的還沒有回城。
租賃馬車出門,車馬行那邊都會留下記錄,那是怕出現了什麽麻煩,到時候有據可查。
他們看過那些記錄,這裏麵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姓甚名誰,家住何方,幾人出行,帶了一些什麽物品,都有著記錄。
隻有少數不是本地人的,是外地的客商。
姓名住址以及所載物品當然也有記錄,不過從那些記錄來看,沒有和歐陽父女對得上的。
重點關注的是慕容家最後一個點被滅掉之後三天之內的記錄。
做出了那樣的事情,肯定會盡快的逃走,不可能一直留在這裏。
他們也考慮到了這父女二人易容出行的可能,但大體的身高體態是很難改變的,經過他們認真的詢問,沒有一致的。
碼頭那邊,也有人過去詢問。
明山郡城北就有一段是靠著烏江的,那裏有一個大碼頭,大部分的船家就在那裏討生活。
有捕魚的,有運輸貨物的,也有載客的,就靠著烏江生活。
烏江上那些行船的也是怕人欺負,很久以前就成立了一個幫會,叫烏江幫,在明山郡這邊也有一個分舵,管理著那些船家。
與其說是一個幫會,更不如說是一個協會。
烏江的船家,不加入到烏江幫,那是沒有辦法在烏江上討生活的。
加入了確實對他們也有著好處,真要出了什麽事也有人幫忙出頭,隻不過每年都要交一些錢給幫會而已。
從那裏,慕容家被滅門後那幾天的時間裏,他們查詢到了十幾條男女二人一起出行的消息。
不過其中有幾對就是本地的客商,還有幾對身高年齡明顯不符,也可以排除掉。
最後還剩下三對可疑的。
其中兩對是往烏江上遊去的,一對是往烏江下遊去的。
他們這支隊伍看著有十幾個人,但是修為都不怎麽高,聚在一起對付歐陽鶴一個煉氣大圓滿還沒有什麽問題,要是分散開來,就不知道是誰對付誰了。
他們隻能選擇一個方向去追。
但這三對可疑的,到底哪一對才是歐陽父女呢?
——三對都不是的話就不要說了,因為除了這個線索,他們已經沒有別的線索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這三對裏麵有一對是歐陽父女的可能上。
得到的信息相當的有限,可供他們推測的點並不多。
畢竟船家還沒有回來,生活中的細節也無從問起,得到的隻是旁人的隻言片語。
“我覺得應該是去下遊的那一對,”有人說,“他們做出了這樣的事情,肯定是要走得越快越好,往下遊去,順流而下,速度要快很多,能夠更快地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但也有人反對:
“我覺得去上遊的可能更高。順流而下,確實要快很多,但是,百藥宗就在烏江下遊,他們怎麽可能有那麽大的膽量往那個方向跑?”
“也許他覺得大家都認為他不可能往那個方向跑,他偏偏往那個方向跑呢?”
“那膽子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敢把人家給滅族的,那膽子又怎麽可能會小?”
兩種觀點,都有支持的,一時間爭執了起來。
但這麽一直爭執下去,不是個辦法。
最後齊洛提出了一個建設性的意見:
“要不我們扔一枚銅錢,看一下正反,正麵就去下遊,反麵就去上遊。”
大家都一愣,看著他——這麽草率的嗎?
齊洛聳了聳肩:
“反正各有各的理由,誰也不能確定,不如把這件事情的判斷權交給老天,老天怎麽說,我們就怎麽做。”
聽著好像也有道理。
最後,大家都同意了。
然後找出了一枚銅錢,先說好哪個是正麵,哪個是反麵,然後開始投擲。
最後投出來的是一個反麵。
上遊。
已經出了結果了,大家也就沒有了爭辯,就決定往烏江上遊尋去。
不過,也做了一個補救方案——派兩個人往下遊去,兩岸的城市,隻要有名醫的地方就去打聽一下,這些天裏有沒有給一個陰寒症狀的少女求診的。
劉醫師說過,歐陽淇發病越來越頻繁了,已經達到了一個月就發病一次的頻率。
要發病了,還是得去醫師那邊拿藥——如果他真的有那麽在乎他女兒的話。
那肯定要找有名的醫師,這樣就會留下痕跡,就可以確定他的行蹤了。
沐風有一個互通消息的辦法,叫同心蠱,分為子母雙蠱,兩人各持其一,三千裏之內,可以傳遞一些消息。
他拿著母蠱,和劉醫師邀請過來的一個散修去下遊打聽消息,他侄子沐天陽則拿著子蠱,跟著大部隊一起往上遊而去。
說好之後,大家就分頭行動。連夜出發。
都是修仙者,可以不用那麽多休息,現在要跟著很多競爭者一起尋找歐陽鶴,可不能浪費時間。
他們往上遊去,並不是坐船而去,那個速度太慢了,是分成兩支隊伍,綁上了神行符,從烏江兩岸往上遊追去。
現在是深秋季節,烏江水流不急,逆流而上倒也不是特別的費力氣,但速度肯定比不過順流而下,一天能行個百裏,就相當的不容易了。
十幾天的時間,也未必能夠跑多遠。
所以他們並不是特別的著急。
出發之前就商量好了,遇上城池,就得去詢問當地最有名的醫師是誰,然後去詢問最近有沒有一個陰寒症的少女問診。
就這樣一邊趕路,一邊去問詢。
速度也不是很快,一天大概能前行個兩三百裏的樣子。
第三天,他們往上遊去的那一支隊伍,在經過烏江左岸一座縣城的時候,打聽到了一個消息——七八天前,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帶著自己的孫女求診,他那孫女十四五歲的樣子,得的就是陰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