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曾對人類完美性做出論斷:成為你自己。
群莉近來想:之所以自己會痛苦,就是因為總想成為別人眼中的驕傲。比成績,比戀愛,結果呢?
身居鬧市的哥倫比亞大學,沒有芝加哥大學那樣的開闊,她的聲望和魅力世界高校卻難出其右。群莉空餘時間會背上在芝大借的書,專門乘公交來哥大校園,坐在草坪上閱讀、思考,讓那些古老建築成為背景,似乎這樣可以得到熏陶。
她回想著在中關村做家教公司,那時候想的就是找出學生的弱點,提高他們的成績,讓家長滿意,最終自己能賺到錢。自己是學中文的,對博聞強記十分推崇,從來沒想過什麽幼兒心理,更不會想到建造學生的自尊,以激發他們與生俱來的求知欲。
學生都應該被充滿欣賞地喜愛,才會綻放出他們獨一無二的自我,
她想到老爸。自己從小被老爸寵愛,每到休息日,都帶她去轉成都,給她講古詩詞,總誇她記性好。總之老爸從沒說過她笨,好多同學卻總被他們的父母罵:“沒見過你這麽笨的。”在家裏,父親讓她讀書,讓她把出去轉時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一旦母親說讓她幹家務,父親都會急眼。好多次她問自己:要是老爸活著,一定會支持我留在美國讀書。
現在群莉理解了,被別人傾聽時,孩子會感到被尊重,確信自己在成長,他們於是會很放鬆。作為教師,不帶批評色彩的傾聽,是一種修養,特別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候。
她望著哥大的教學樓,尤其晚霞餘暉勾勒出智慧的線條,顯出雄渾的力量。
群莉感慨萬分,她決定將這份感悟運用到未來的教學中。她深知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應該用愛與耐心去引導他們發掘自身的潛能。
從此,群莉更加注重與學生的溝通,用心聆聽他們的想法和困惑。她鼓勵學生們自由表達,尊重他們的觀點,課堂上盡量用簡潔的語言和他們交流,並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予積極的反饋。
在課堂上,群莉不僅傳授知識,更引導學生們思考和探索。她帶領他們領略文學的美妙,感受曆史的厚重,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
漸漸地,學生們變得更加自信和活躍,學習熱情也日益高漲。群莉的教育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她的名字在教育界逐漸傳播開來。
而群莉並不滿足於此,她繼續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學,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在溫暖與關愛中茁壯成長。
群莉開始崇尚杜威的教育理念,她知道陶行知就是杜威的高足,他的“知行合一”與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華人子弟的學習經曆給她留下深刻印象。開始,這位來自福建的八歲孩子,幾乎就像個聾啞人,聽不懂身邊同學們在講什麽,更聽不懂老師講的課。他隻有一個同伴,也是來自福建,隻有他倆在一起時,他會開口說話,臉上也有了笑容。群莉接受以往的教訓,沒在他父親麵前說什麽。一旦那孩子問她問題,她都用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話回答。
漸漸地,班上同學發現這孩子很有特長,他跟父親練拳已經好幾年了,隻是父親叮囑他不要輕易出手。一次他的那個福建同伴被人欺負,他不得已亮出自己的功夫,輕鬆地為好夥伴解圍,一時聲名鵲起,成為同學們心目中的英雄。於是很多人主動幫助他補習英語,他進步很快。群莉每每想到這些,就覺得教育的意義並不像自己之前領會的那樣,不應該是一味地訓導,而應該是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他們盡情發揮的機會。
當一個人融入了異域的生活,她的自信會成倍增長,不是她不思念故土,而是她想成為那個夢想中的自己。群莉竭盡全力想留下來,但阻礙太大了。靠簽證生存在這裏,那種艱難是沒有經曆過的人無法想象的。
群莉當然想過綠卡,她甚至參加過夢幻綠卡俱樂部。在那裏聚集了很多為綠卡奮鬥的人,從青澀少年熬到成熟壯年,也還沒拿到綠卡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並非不學無術,有些人還是業內高手。群莉有時候也怕參加俱樂部的活動,因為怨氣總籠罩著這樣一群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有人突然瘋癲,摔碎酒杯,大聲咒罵。美國的確民主,這樣的行為隻換來身邊人不置可否的微笑,連一句勸阻都不會得到。隻要他清醒後付掉賠償,又可以大搖大擺地走在名牌林立的第五大道上。
下城區自由島仍然是群莉和蕭乾最喜歡的約會地點,不是為了這裏是他們第一次觀光的地方,是因為島上的自由女神。對於所有來實現美國夢的人,自由女神就是他們的精神領袖。
坐在海濱的長椅上,群莉輕聲問蕭乾:“你女兒最近還好吧?”
蕭乾眼睛看著群莉,目光中滿是感激。“她在上中學了,有機會我讓她到律所來,你們見見。可以嗎?”
群莉用腳在磚地上來回搓著:“不知道她會不會喜歡我。”群莉覺得自己的聲音滿是自卑,似乎她已經沒有太多接受愛或者喜歡別人的能力了。
“怎麽這麽說,我還擔心你不喜歡她呢。是我跟她說你是專業學中文的,她就想著跟你學中文,她說最近迷上了張愛玲的小說。”蕭乾說著,又把手搭在群莉肩上。
聽蕭乾這麽說,群莉感覺不見見都不合適了呢,她也想關注一下年齡大些的美國學生。於是點頭答應了。
“你也不邀請我去你那裏坐坐嗎?”蕭乾的語氣,不是請求而是帶了些許抱怨。像是一位老大哥,又像是一位戀人。
群莉微微紅了臉,“人家是怕你忙嘛,再說我自己又不開火。”群莉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就提到了做飯。也許吧,她對唐人街上的川菜館還是頗有微詞的。
“那不是正好,我去跟你搭夥,真想嚐嚐你做的菜。”蕭乾還真長了做律師的嘴,談話中很會抓住機會。
“行啊,隻要你不怕辣。”群莉也想做飯,但自己做給自己吃是需要勇氣的。她在外麵吃飯不光為省時間,她是為坐在餐廳裏察言觀色買單。
“那就這麽說定了,咱倆現在就去逛超市。我負責買,你負責做,咱們一起吃。”蕭乾說著,邊拉起群莉往海的背麵走去,似乎知道群莉也像他一樣急切。
群莉近來想:之所以自己會痛苦,就是因為總想成為別人眼中的驕傲。比成績,比戀愛,結果呢?
身居鬧市的哥倫比亞大學,沒有芝加哥大學那樣的開闊,她的聲望和魅力世界高校卻難出其右。群莉空餘時間會背上在芝大借的書,專門乘公交來哥大校園,坐在草坪上閱讀、思考,讓那些古老建築成為背景,似乎這樣可以得到熏陶。
她回想著在中關村做家教公司,那時候想的就是找出學生的弱點,提高他們的成績,讓家長滿意,最終自己能賺到錢。自己是學中文的,對博聞強記十分推崇,從來沒想過什麽幼兒心理,更不會想到建造學生的自尊,以激發他們與生俱來的求知欲。
學生都應該被充滿欣賞地喜愛,才會綻放出他們獨一無二的自我,
她想到老爸。自己從小被老爸寵愛,每到休息日,都帶她去轉成都,給她講古詩詞,總誇她記性好。總之老爸從沒說過她笨,好多同學卻總被他們的父母罵:“沒見過你這麽笨的。”在家裏,父親讓她讀書,讓她把出去轉時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一旦母親說讓她幹家務,父親都會急眼。好多次她問自己:要是老爸活著,一定會支持我留在美國讀書。
現在群莉理解了,被別人傾聽時,孩子會感到被尊重,確信自己在成長,他們於是會很放鬆。作為教師,不帶批評色彩的傾聽,是一種修養,特別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候。
她望著哥大的教學樓,尤其晚霞餘暉勾勒出智慧的線條,顯出雄渾的力量。
群莉感慨萬分,她決定將這份感悟運用到未來的教學中。她深知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應該用愛與耐心去引導他們發掘自身的潛能。
從此,群莉更加注重與學生的溝通,用心聆聽他們的想法和困惑。她鼓勵學生們自由表達,尊重他們的觀點,課堂上盡量用簡潔的語言和他們交流,並對他們提出的問題給予積極的反饋。
在課堂上,群莉不僅傳授知識,更引導學生們思考和探索。她帶領他們領略文學的美妙,感受曆史的厚重,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
漸漸地,學生們變得更加自信和活躍,學習熱情也日益高漲。群莉的教育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她的名字在教育界逐漸傳播開來。
而群莉並不滿足於此,她繼續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學,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在溫暖與關愛中茁壯成長。
群莉開始崇尚杜威的教育理念,她知道陶行知就是杜威的高足,他的“知行合一”與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
一個華人子弟的學習經曆給她留下深刻印象。開始,這位來自福建的八歲孩子,幾乎就像個聾啞人,聽不懂身邊同學們在講什麽,更聽不懂老師講的課。他隻有一個同伴,也是來自福建,隻有他倆在一起時,他會開口說話,臉上也有了笑容。群莉接受以往的教訓,沒在他父親麵前說什麽。一旦那孩子問她問題,她都用最簡單,最容易理解的話回答。
漸漸地,班上同學發現這孩子很有特長,他跟父親練拳已經好幾年了,隻是父親叮囑他不要輕易出手。一次他的那個福建同伴被人欺負,他不得已亮出自己的功夫,輕鬆地為好夥伴解圍,一時聲名鵲起,成為同學們心目中的英雄。於是很多人主動幫助他補習英語,他進步很快。群莉每每想到這些,就覺得教育的意義並不像自己之前領會的那樣,不應該是一味地訓導,而應該是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他們盡情發揮的機會。
當一個人融入了異域的生活,她的自信會成倍增長,不是她不思念故土,而是她想成為那個夢想中的自己。群莉竭盡全力想留下來,但阻礙太大了。靠簽證生存在這裏,那種艱難是沒有經曆過的人無法想象的。
群莉當然想過綠卡,她甚至參加過夢幻綠卡俱樂部。在那裏聚集了很多為綠卡奮鬥的人,從青澀少年熬到成熟壯年,也還沒拿到綠卡的人比比皆是。他們並非不學無術,有些人還是業內高手。群莉有時候也怕參加俱樂部的活動,因為怨氣總籠罩著這樣一群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會有人突然瘋癲,摔碎酒杯,大聲咒罵。美國的確民主,這樣的行為隻換來身邊人不置可否的微笑,連一句勸阻都不會得到。隻要他清醒後付掉賠償,又可以大搖大擺地走在名牌林立的第五大道上。
下城區自由島仍然是群莉和蕭乾最喜歡的約會地點,不是為了這裏是他們第一次觀光的地方,是因為島上的自由女神。對於所有來實現美國夢的人,自由女神就是他們的精神領袖。
坐在海濱的長椅上,群莉輕聲問蕭乾:“你女兒最近還好吧?”
蕭乾眼睛看著群莉,目光中滿是感激。“她在上中學了,有機會我讓她到律所來,你們見見。可以嗎?”
群莉用腳在磚地上來回搓著:“不知道她會不會喜歡我。”群莉覺得自己的聲音滿是自卑,似乎她已經沒有太多接受愛或者喜歡別人的能力了。
“怎麽這麽說,我還擔心你不喜歡她呢。是我跟她說你是專業學中文的,她就想著跟你學中文,她說最近迷上了張愛玲的小說。”蕭乾說著,又把手搭在群莉肩上。
聽蕭乾這麽說,群莉感覺不見見都不合適了呢,她也想關注一下年齡大些的美國學生。於是點頭答應了。
“你也不邀請我去你那裏坐坐嗎?”蕭乾的語氣,不是請求而是帶了些許抱怨。像是一位老大哥,又像是一位戀人。
群莉微微紅了臉,“人家是怕你忙嘛,再說我自己又不開火。”群莉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就提到了做飯。也許吧,她對唐人街上的川菜館還是頗有微詞的。
“那不是正好,我去跟你搭夥,真想嚐嚐你做的菜。”蕭乾還真長了做律師的嘴,談話中很會抓住機會。
“行啊,隻要你不怕辣。”群莉也想做飯,但自己做給自己吃是需要勇氣的。她在外麵吃飯不光為省時間,她是為坐在餐廳裏察言觀色買單。
“那就這麽說定了,咱倆現在就去逛超市。我負責買,你負責做,咱們一起吃。”蕭乾說著,邊拉起群莉往海的背麵走去,似乎知道群莉也像他一樣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