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吃飯與算計
四合院:激情澎湃的歲月 作者:大腦斧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顛兒到中院,許大茂跟賈東旭在那搭火灶。
何雨柱拎著大鍋在那使勁刷,閻解放蹲那刷盤子刷碗洗筷子。
何雨柱看見趙閱進來手下沒停說:“哥們兒,屋裏坐,等我忙完跟你嘮嘮。”
許大茂聞言起來洗了洗手說:“傻柱,你趕緊刷鍋,要不一會何叔回來又要揍你,我帶趙閱到院裏轉轉認認人。”
何雨柱嘿的一聲說:“傻茂,今兒我給趙閱兄弟麵子,不揍你。再叫我傻柱你看我怎麽收拾你。”
閻解放對著趙閱點點頭在那嘿嘿直樂。
賈東旭搭好灶台也過來洗手說道:“行了,柱子。你倆每天不吵幾句心裏癢啊?”
傻柱一聽這話不說什麽了。
趙閱看著活的賈東旭在年輕一輩裏挺有威信啊,傻柱都聽他話。
別說,賈東旭長得不醜,就比趙閱差點。個子也挺高,也比趙閱差點。
趙閱掏出煙給哥幾個散了散說道:“哥幾個都忙著,我這也不知道幹點啥?”
賈東旭說:“不用你幹,都忙活完了,一會等何叔炒菜就行。走,到我家坐會。”
賈東旭領著趙閱往家走,許大茂眼睛轉了轉跑回後院不知道幹嘛去了。
賈家門口,年輕版的賈張氏正坐那納鞋底子。
謔,電視劇第一集就在那納,原來10來年前就開始了啊?
賈東旭介紹道:“這是我媽,你叫張嬸兒就行。”
“張嬸兒,您好。我叫趙閱,趙燁是我叔。”趙閱打了聲招呼。
看電視劇趙閱最佩服的就是賈家倆寡婦。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傻柱那話沒錯,寡婦是最聰明的人。
“進來坐進來坐,東旭去倒杯水。”賈張氏笑著說。
這時候老賈沒死,賈張氏還沒那麽刻薄。
趙閱打量了一下房間,挺幹淨的,家裏收拾的也挺不錯。
趙閱接過賈東旭倒的水喝了一口道了一聲謝說:“張嬸兒,您這鞋底子納的不錯啊,不比布聯升差。”
“那哪能比啊?我這就是納了做鞋給他們爺倆穿,哪能跟布聯升比?那都是大師傅做的。”賈張氏說道。
有一說一,賈張氏這鞋底子是真不錯。
“張嬸兒,您看,我這就是布聯升的鞋,您看這底子,跟您納的比比,沒什麽區別!”趙閱指著鞋說。
賈張氏露出驚疑不定神色說:“是不比他差,那小趙你說我這鞋底子能賣給布聯升嗎?”
趙閱思索一下說:“您拿著納好的底子去問問?”
賈張氏眉飛色舞的說:“嗯,是要去問問,我這底子不比他差,便宜賣給他也能貼補家用。”
正在這時前院傳來一陣驚呼聲,眾人過去一看,原來何大清,易中海還有劉海中推著板車買回來一大堆食材。
何大清還真有路子,這麽短時間內找到這麽多肉菜糧食。這麽多年大廚沒白當。
眾人圍著,看拎下來的肘子,大肥肉,大骨頭,各個咽吐沫。連聾老太太都墊著小腳跑過來看。
圍城這麽久糧食一天比一天價格高,金圓券跟廢紙一樣,大院眾人是多久沒吃一頓飽飯了?肉?那是他們吃的嗎?有點葷油打鍋能沾點葷腥就不錯了。
鬧兵災最底層老百姓吃的都是粗糧,棒子麵粥,窩窩頭,白壤地瓜。二合麵饅頭都不會吃的。
白麵那過年才會買,割上二兩肉,包頓餃子,來杯高粱酒。一家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盼著來年有更好的生活。
這才是當年最底層的真實生活。
易中海看著眾人眼睛泛著綠光盯著肉,自己也暗暗吞了口水。
他現在雖然在婁半城的軋鋼廠當鉗工,但是圍城時候也沒開工,手裏大多數錢也都買了糧食。天知道要打多久?
“行了行了,散了散了,各家派個人把菜洗了,肉切了。
今天跨院趙燁回來了,請大家吃頓飯,再認認人,這年輕的爺們是趙燁侄子,大學生。以後也住咱院了,大家多多照顧。
再一個事,趙燁他家房子不行了,他準備重新蓋,磚頭瓦片大家誰要的到時候清理出來自己拿,別哄搶傷了和氣!
一會每家當家的過來吃飯,屋裏頭的拿大碗來拿二合麵饅頭,大骨頭湯,也讓孩子們沾沾油水。來,動手幹起來。”易中海喝道。
“等等!”
劉海中站了出來說道:“今天這頓飯啊,磚瓦,都是趙家請的,大家給他呱唧呱唧!”
啪啪啪啪鼓掌聲傳來,眾家老娘們出來洗菜切菜。
誰說劉海中不聰明的?一句話既捧了趙燁,又暗暗點了眾人要記誰的好。
你易中海嘚啵得半天又磚又瓦又送饅頭的,除了一開始提了趙燁,後麵提了嗎?春秋語法一嘴帶過,不知道的以為你易中海做主分的呢。
易中海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劉海中轉身回屋。
易家。
聾老太太,易中海媳婦都坐屋裏。
聾老太太說:“中海啊,這趙燁回來了。房子是指望不上了,我聽說軍代表正在每個院子裏登記家庭成員,無主房屋收回等待分配。
估計也快到咱們這了,這趙家是個什麽情況?那小年輕的真是大學生?”
“這趙家什麽情況誰也不知道。跟咱們來往的不多。鬼子占領北平時候就住進來了,一開始以為是做生意的,現在看來也不是,具體路數啊,摸不清。
那趙閱應該是大學生無疑了,你看他穿著打扮,沒一個補丁,一口京片子說明家裏也是北平的,估計是鬼子打進來時候搬走的,現在解放了又回來了。
應該家裏有點錢但是不是資本家。資本家誰住大雜院?觀望觀望吧,具體什麽路數以後就知道了,趙燁嘴巴嚴,小年輕的嘴能有什麽把門的?遲早套出來。”易中海道。
易中海媳婦起身看了看院裏說:“你們出去買菜我看這趙閱到賈家坐了會,不知道說了什麽,給賈張氏說的眉開眼笑的。”
“不管他們說啥,咱們且官望官望,你藥接著吃,吃完了我帶你去醫院看看。”易中海抽著煙道。
“哎,當家的,要不你去找個小的吧,我這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沒給你生個一兒半女的我…”說著說著易中海媳婦就哭了起來。
易中海趕忙說道:“好了好了,什麽找個小的,這話不提了。
再說這也不怪你,當初我被拉壯丁,你也是急著救我才大冬天掉河裏激下的病根,我是那麽沒心的人?以後這些話啊,不要提了。”
聾老太太拄著拐棍說道:“不行的話你們就去買個男娃回來吧,拉扯大了也能給你們養老。”
“現在解放軍進城了,不給賣兒賣女了,就算買著了,前院老張家例子擺在那。辛辛苦苦養大了被院子裏人說自己是買來的,那孩子來個卷包燴拔腿就跑了。老張死時候都沒閉眼啊!連個打帆摔火盆的人都沒有。
去抱來個等長大了就不會跑?丫頭更別指望了,正經人誰當上門女婿?年輕時候受得氣,等我們老了能管我們死活?再說吧。”易中海淡淡的說道。
劉海中家。
“當家的,你得罪易中海幹啥?”劉海中媳婦李小花說道。
劉海中閉著眼睛哼道:“婦道人家你懂個屁,易中海得罪了就得罪了,他能把我怎麽著?
他易中海連個孩子都沒有,還伺候個老太婆子。
那趙燁具體幹啥咱不知道,那趙閱可是大學生,這點年紀就能讀大學那家裏人能簡單?
就算不提這個,這趙閱大學畢業後肯定要當官,咱賣個好,以後勤幫寸著點,洗洗撈撈的活你給接過來。
就憑你天天給他當老媽子,以後要是給光齊安排個工作,也當個官,最好我也能當個官兒,那我也算對得起祖宗了。”
李小花撇著嘴說:“就你祖上那看城門樓子的官也叫官?那不就是兵嘎嘎嗎?還有你以前買回來那套什麽五品大員朝服、頂戴花翎、朝珠,官靴你可得藏好了。
現在不比以往了,不管誰問,八輩祖宗都是佃戶,到你這輩才好不容易出人頭地,祖墳冒青煙,出息了,當了工人。可不能提你那個看城門的官祖宗。”
劉海中嗯了一聲道:“老娘們家家的,叨叨叨煩不煩。”
賈家。
老賈躺床上說:“沒想到趙燁還能回來,這麽多年我一直以為死在外麵了。這下好嘍,那院兒,別指望了。”
賈張氏納著鞋底子說道:“易家,劉家,閻家,都盯著,那院咱們能分一間就不錯了,你還指望全拿?
不過你說的也是啊,這兵荒馬亂的他怎麽就沒死?死了好歹咱們家能分間房。
這以後東旭長大結婚咱就這一個屋怎麽住?不能你這當老公公我這當老婆婆的天天聽床頭吧?
以後有了孫子更沒地方住了,姓趙的該死啊!”
老賈吧嗒著煙袋說:“趙家重新蓋房你問問工頭,咱屋隔一間要多少錢?
價格合適就拿趙家磚隔間,也能省不少磚頭錢。那瓦片你在家沒事挑好的拿,以後哪漏雨哪鋪上。”
賈張氏嗯了一聲。
閻家。
閻埠貴拿個鉛筆頭正在綁樹枝,看著衣服孫華說:“回頭趙家蓋房子我問問家具他家還要不要,不要就拉回來。我盯著屋裏瞅過,都好家具。”
孫華摘著大白菜說:“嗯,你在這算計來算計去,算到趙燁活著回來嗎?”
“嘿嘿,沒算計到。不過啊,這趙家叔侄都不是摳的人,抽的煙都大前門,手裏漏點都夠咱家吃一天的,以後啊,得打好關係嘍。來日方長,不急不急。”閻埠貴忙活道。
不提眾家算計,中院裏是幹的熱火朝天。
何雨柱拎著大鍋在那使勁刷,閻解放蹲那刷盤子刷碗洗筷子。
何雨柱看見趙閱進來手下沒停說:“哥們兒,屋裏坐,等我忙完跟你嘮嘮。”
許大茂聞言起來洗了洗手說:“傻柱,你趕緊刷鍋,要不一會何叔回來又要揍你,我帶趙閱到院裏轉轉認認人。”
何雨柱嘿的一聲說:“傻茂,今兒我給趙閱兄弟麵子,不揍你。再叫我傻柱你看我怎麽收拾你。”
閻解放對著趙閱點點頭在那嘿嘿直樂。
賈東旭搭好灶台也過來洗手說道:“行了,柱子。你倆每天不吵幾句心裏癢啊?”
傻柱一聽這話不說什麽了。
趙閱看著活的賈東旭在年輕一輩裏挺有威信啊,傻柱都聽他話。
別說,賈東旭長得不醜,就比趙閱差點。個子也挺高,也比趙閱差點。
趙閱掏出煙給哥幾個散了散說道:“哥幾個都忙著,我這也不知道幹點啥?”
賈東旭說:“不用你幹,都忙活完了,一會等何叔炒菜就行。走,到我家坐會。”
賈東旭領著趙閱往家走,許大茂眼睛轉了轉跑回後院不知道幹嘛去了。
賈家門口,年輕版的賈張氏正坐那納鞋底子。
謔,電視劇第一集就在那納,原來10來年前就開始了啊?
賈東旭介紹道:“這是我媽,你叫張嬸兒就行。”
“張嬸兒,您好。我叫趙閱,趙燁是我叔。”趙閱打了聲招呼。
看電視劇趙閱最佩服的就是賈家倆寡婦。
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傻柱那話沒錯,寡婦是最聰明的人。
“進來坐進來坐,東旭去倒杯水。”賈張氏笑著說。
這時候老賈沒死,賈張氏還沒那麽刻薄。
趙閱打量了一下房間,挺幹淨的,家裏收拾的也挺不錯。
趙閱接過賈東旭倒的水喝了一口道了一聲謝說:“張嬸兒,您這鞋底子納的不錯啊,不比布聯升差。”
“那哪能比啊?我這就是納了做鞋給他們爺倆穿,哪能跟布聯升比?那都是大師傅做的。”賈張氏說道。
有一說一,賈張氏這鞋底子是真不錯。
“張嬸兒,您看,我這就是布聯升的鞋,您看這底子,跟您納的比比,沒什麽區別!”趙閱指著鞋說。
賈張氏露出驚疑不定神色說:“是不比他差,那小趙你說我這鞋底子能賣給布聯升嗎?”
趙閱思索一下說:“您拿著納好的底子去問問?”
賈張氏眉飛色舞的說:“嗯,是要去問問,我這底子不比他差,便宜賣給他也能貼補家用。”
正在這時前院傳來一陣驚呼聲,眾人過去一看,原來何大清,易中海還有劉海中推著板車買回來一大堆食材。
何大清還真有路子,這麽短時間內找到這麽多肉菜糧食。這麽多年大廚沒白當。
眾人圍著,看拎下來的肘子,大肥肉,大骨頭,各個咽吐沫。連聾老太太都墊著小腳跑過來看。
圍城這麽久糧食一天比一天價格高,金圓券跟廢紙一樣,大院眾人是多久沒吃一頓飽飯了?肉?那是他們吃的嗎?有點葷油打鍋能沾點葷腥就不錯了。
鬧兵災最底層老百姓吃的都是粗糧,棒子麵粥,窩窩頭,白壤地瓜。二合麵饅頭都不會吃的。
白麵那過年才會買,割上二兩肉,包頓餃子,來杯高粱酒。一家在一起吃一頓年夜飯,盼著來年有更好的生活。
這才是當年最底層的真實生活。
易中海看著眾人眼睛泛著綠光盯著肉,自己也暗暗吞了口水。
他現在雖然在婁半城的軋鋼廠當鉗工,但是圍城時候也沒開工,手裏大多數錢也都買了糧食。天知道要打多久?
“行了行了,散了散了,各家派個人把菜洗了,肉切了。
今天跨院趙燁回來了,請大家吃頓飯,再認認人,這年輕的爺們是趙燁侄子,大學生。以後也住咱院了,大家多多照顧。
再一個事,趙燁他家房子不行了,他準備重新蓋,磚頭瓦片大家誰要的到時候清理出來自己拿,別哄搶傷了和氣!
一會每家當家的過來吃飯,屋裏頭的拿大碗來拿二合麵饅頭,大骨頭湯,也讓孩子們沾沾油水。來,動手幹起來。”易中海喝道。
“等等!”
劉海中站了出來說道:“今天這頓飯啊,磚瓦,都是趙家請的,大家給他呱唧呱唧!”
啪啪啪啪鼓掌聲傳來,眾家老娘們出來洗菜切菜。
誰說劉海中不聰明的?一句話既捧了趙燁,又暗暗點了眾人要記誰的好。
你易中海嘚啵得半天又磚又瓦又送饅頭的,除了一開始提了趙燁,後麵提了嗎?春秋語法一嘴帶過,不知道的以為你易中海做主分的呢。
易中海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劉海中轉身回屋。
易家。
聾老太太,易中海媳婦都坐屋裏。
聾老太太說:“中海啊,這趙燁回來了。房子是指望不上了,我聽說軍代表正在每個院子裏登記家庭成員,無主房屋收回等待分配。
估計也快到咱們這了,這趙家是個什麽情況?那小年輕的真是大學生?”
“這趙家什麽情況誰也不知道。跟咱們來往的不多。鬼子占領北平時候就住進來了,一開始以為是做生意的,現在看來也不是,具體路數啊,摸不清。
那趙閱應該是大學生無疑了,你看他穿著打扮,沒一個補丁,一口京片子說明家裏也是北平的,估計是鬼子打進來時候搬走的,現在解放了又回來了。
應該家裏有點錢但是不是資本家。資本家誰住大雜院?觀望觀望吧,具體什麽路數以後就知道了,趙燁嘴巴嚴,小年輕的嘴能有什麽把門的?遲早套出來。”易中海道。
易中海媳婦起身看了看院裏說:“你們出去買菜我看這趙閱到賈家坐了會,不知道說了什麽,給賈張氏說的眉開眼笑的。”
“不管他們說啥,咱們且官望官望,你藥接著吃,吃完了我帶你去醫院看看。”易中海抽著煙道。
“哎,當家的,要不你去找個小的吧,我這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沒給你生個一兒半女的我…”說著說著易中海媳婦就哭了起來。
易中海趕忙說道:“好了好了,什麽找個小的,這話不提了。
再說這也不怪你,當初我被拉壯丁,你也是急著救我才大冬天掉河裏激下的病根,我是那麽沒心的人?以後這些話啊,不要提了。”
聾老太太拄著拐棍說道:“不行的話你們就去買個男娃回來吧,拉扯大了也能給你們養老。”
“現在解放軍進城了,不給賣兒賣女了,就算買著了,前院老張家例子擺在那。辛辛苦苦養大了被院子裏人說自己是買來的,那孩子來個卷包燴拔腿就跑了。老張死時候都沒閉眼啊!連個打帆摔火盆的人都沒有。
去抱來個等長大了就不會跑?丫頭更別指望了,正經人誰當上門女婿?年輕時候受得氣,等我們老了能管我們死活?再說吧。”易中海淡淡的說道。
劉海中家。
“當家的,你得罪易中海幹啥?”劉海中媳婦李小花說道。
劉海中閉著眼睛哼道:“婦道人家你懂個屁,易中海得罪了就得罪了,他能把我怎麽著?
他易中海連個孩子都沒有,還伺候個老太婆子。
那趙燁具體幹啥咱不知道,那趙閱可是大學生,這點年紀就能讀大學那家裏人能簡單?
就算不提這個,這趙閱大學畢業後肯定要當官,咱賣個好,以後勤幫寸著點,洗洗撈撈的活你給接過來。
就憑你天天給他當老媽子,以後要是給光齊安排個工作,也當個官,最好我也能當個官兒,那我也算對得起祖宗了。”
李小花撇著嘴說:“就你祖上那看城門樓子的官也叫官?那不就是兵嘎嘎嗎?還有你以前買回來那套什麽五品大員朝服、頂戴花翎、朝珠,官靴你可得藏好了。
現在不比以往了,不管誰問,八輩祖宗都是佃戶,到你這輩才好不容易出人頭地,祖墳冒青煙,出息了,當了工人。可不能提你那個看城門的官祖宗。”
劉海中嗯了一聲道:“老娘們家家的,叨叨叨煩不煩。”
賈家。
老賈躺床上說:“沒想到趙燁還能回來,這麽多年我一直以為死在外麵了。這下好嘍,那院兒,別指望了。”
賈張氏納著鞋底子說道:“易家,劉家,閻家,都盯著,那院咱們能分一間就不錯了,你還指望全拿?
不過你說的也是啊,這兵荒馬亂的他怎麽就沒死?死了好歹咱們家能分間房。
這以後東旭長大結婚咱就這一個屋怎麽住?不能你這當老公公我這當老婆婆的天天聽床頭吧?
以後有了孫子更沒地方住了,姓趙的該死啊!”
老賈吧嗒著煙袋說:“趙家重新蓋房你問問工頭,咱屋隔一間要多少錢?
價格合適就拿趙家磚隔間,也能省不少磚頭錢。那瓦片你在家沒事挑好的拿,以後哪漏雨哪鋪上。”
賈張氏嗯了一聲。
閻家。
閻埠貴拿個鉛筆頭正在綁樹枝,看著衣服孫華說:“回頭趙家蓋房子我問問家具他家還要不要,不要就拉回來。我盯著屋裏瞅過,都好家具。”
孫華摘著大白菜說:“嗯,你在這算計來算計去,算到趙燁活著回來嗎?”
“嘿嘿,沒算計到。不過啊,這趙家叔侄都不是摳的人,抽的煙都大前門,手裏漏點都夠咱家吃一天的,以後啊,得打好關係嘍。來日方長,不急不急。”閻埠貴忙活道。
不提眾家算計,中院裏是幹的熱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