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兵進交州(上)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承華三年,九月,士廞聯合幾位叔叔和弟弟弑父奪位,自封交趾侯,以清君側為名舉起反旗。
士廞野心勃勃,欲趁劉瑁主力尚在江東之際,迅速掃平交州內部的反對勢力,進而窺伺荊益。
因此,在自封交趾侯後,士廞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軍事行動。
由於交州常年沒有戰亂,因此此地的人口極多,單單交趾郡一郡之地就有十萬餘戶,因此當士廞起兵作亂時,他單單交趾一郡便已擁兵三萬,而這還是在士廞留了部分百姓務農之後的結果。
因此,當士廞攜交趾、九真兩郡共計五萬兵力直接兵壓僅有一萬兵力的日南郡時,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
日南郡,位於大漢疆域的最南側,後漢時的邊界位於現在越南的廣治省境內,與九真郡皆為武帝元鼎六年時設立,下轄五縣。
可惜的是,就在初平三年,日南郡南部的象林縣發生叛亂,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連聚集數千人起義,殺死了象林縣令,建立了林邑國,此後徹底獨立了起來。
因此此後的日南郡,便以西卷縣作為最南邊的縣城,與林邑國以冷水為界,丟了盧容、象林兩縣之地。
此前的日南郡太守桓治,乃士燮親信,當士廞的弑父之舉傳至日南,而後士廞下旨傳令時,桓治便命人將其趕出了日南。
因此當士廞親率五萬大軍,進攻日南郡時,桓治憑三縣之力奮力抵抗,但卻寡不敵眾,
桓治力戰而亡,其弟桓鄰僥幸逃脫,一路向北,投奔投奔益州去了。
日南郡郡治,西卷城。
“州牧!桓治已然身隕,其弟桓鄰不知所蹤!”部將甘醴上前稟報。
“好!”
士廞聞聽桓治已死,不禁喜笑顏開,隨後轉頭對著自己的三弟士徽道:“三弟,如今日南已克,我便將交趾、九真、日南都交給你來駐守,我這就往合浦郡一行,滅了程秉!”
“請大哥放心!有我在此,三郡穩如磐石!”士徽拍了拍胸脯,自信道。
在士燮時期,交州的武將逐漸凋零,在桓治死後,如今士廞麾下有領軍之能的除了幾個兄弟以外,便是甘醴、夷廖、錢博等將領為其所用。
於是,在拿下日南郡後,士廞並未停歇,兵鋒直指合浦郡。
合浦郡,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象郡,合浦縣屬象郡轄地。
後武帝平南越,置合浦郡,郡治合浦縣,統屬交州。
此時的合浦郡太守程秉,與桓治皆為士燮舊部,對士廞的弑父之舉深惡痛絕,因此拒不服從士廞的統治,於是士廞在平日南後立刻抓緊時間北上,直奔合浦縣而來。
與此同時,劉瑁的三路大軍也同時展開了行動。
首先是已經於京口出海的瀚海府。
“先生,我還是第一次從這京口出海!”
“哦?不瞞將軍,龐統也是初次,這滄海之遼闊,確實讓人感歎,將軍可還記得麾下府兵之名?”
“蒙主公大恩,使襲獨領一府之軍,賜名瀚海!”
“不錯,恐怕主公在設立之初就有讓您兵壓諸海的想法吧……”
“所以此次才放棄了陸路,而走海路嗎……既然如此,先生,就讓你我一舉破了番禺城,拿了那士武回京請賞!”
“將軍,這一路上可多繪製海圖,主公誌在天下,這四海之夷早晚都得向我大漢臣服!”
“明白!”
與此同時,荊州,武陵郡。
自與劉瑁在江陵分兵後,魏延與黃忠便一路南下,二人原本計劃一同過長沙郡,南下交州。
可是魏延與黃忠剛剛進入長沙郡內,就聽說盤踞在武陵山上的武陵蠻又反了。
於是二人隻得分兵,黃忠直接入進雲夢澤,沿著湘水過零陵直入交州,而魏延則帶著背嵬軍先往武陵,平了叛亂再與黃忠匯合。
武陵山,位於荊州的武陵、沅陵、益州的巴郡、牂牁四郡之中,幅員遼闊,由於此處複雜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裏變成了當地蠻夷生活的土壤。
在劉瑁全據荊州後,暫時並沒有對武陵蠻進行武力鎮壓,當時這武陵蠻也非常識時務的獻上了兵卒、表示願意臣服,因此劉瑁就順水推舟的接受了。
可是在士廞派來使者的勸說下,蠻王司堅心動了。
當初投靠劉瑁,對於他來說便隻是權宜之計,他根本沒有歸降之意,畢竟在曆史上,武陵蠻也是不斷反複,擾的東吳平叛不斷。
司堅,乃如今武陵蠻的首領,此時正在領人猛攻沅陵縣城。
此行他將附近的十餘個部落全部聚集了起來,聚兵兩萬餘人,號稱蠻兵五萬,在輕鬆地破掉酉陽、遷陵二城,大肆掠奪後,便直奔沅陵而來。
而魏延在長沙郡任職前,其實就與武陵蠻打過交道。對他們並不陌生,因此在得知阮陵被進攻後,便立刻領軍直奔沅陵!
沅陵郡郡治沅陵縣,春秋時期屬楚巫,楚秦時設黔中郡治窯頭。
漢高祖五年始置沅陵縣,屬武陵郡,縣治窯頭,東漢滅莽後,郡、縣名複故。後劉瑁為了壓製劉表,又將武陵郡一分為二,以沅陵為界,置沅陵郡。
沅陵縣城下。
“給我攻!”
司堅手持長矛,站在最前方,不斷催促著手下的蠻兵攻城。
城樓上,沅陵郡郡守向寵看著城外黑壓壓的蠻兵,臉色凝重。
“郡守!蠻兵勢大,我們隻有一千縣兵,而且守城器械不足,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一旁的副將焦急道。
向寵聞言,心中也是焦急萬分,他沒想到武陵蠻竟然會在此時突然反叛,而且攻勢如此猛烈。
“別慌!雍王殿下一定會派人來援的,隻要援兵一到,我們就有救了!”向寵大聲激勵著守城的士兵。
然而,城外的蠻兵攻勢越來越猛,城頭上已經開始了血腥的白刃戰,但以蠻兵的體魄,登城作戰,這區區幾百縣兵根本不是對手……
就在此危急關頭,司堅的部隊後方突然亂了起來!
“大王!不好了!漢軍來了!我們的人不是對手!”
“怎麽可能!有多少人?”
“至少兩萬漢軍!”
“什麽!快!讓攻城的人撤下來!準備與漢軍再鬥一番!”
“是!”
司堅聞言大驚,隨即親領諸將直奔大軍後方,一眼就看到了漢軍的龍旗以及旁邊的“背嵬”兩字!
“背嵬府!”
司堅的臉色頓時變了,一下子變得凝重了起來,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了起來:“蠻王司堅,別來無恙啊!可記魏延否?”
“魏延!”
“司堅啊司堅,你膽子可真大,我們沒動你,你居然敢夥同交州叛亂!”
“你們如今已經滅了江東,下一步不就是肅清我們?看看你們在益州、涼州做的事情,若真乖乖聽命,等待我們的便隻有滅亡!”
司堅麵色蒼白,但卻依舊大聲呼喝道。
“哈哈哈!你倒是聰明,可是即便如此,你也要掂掂自己的斤兩才對!”
說罷,魏延怒喝一聲:“全軍聽令!武陵蠻試圖謀反作亂,今我漢家天兵奉命剿之!降者不殺!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殺!”
隨著魏延的一聲令下,背嵬軍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朝著武陵蠻的部隊衝了過去。
“快!給我殺!殺!”
司堅見狀,急忙指揮著手下的蠻兵進行抵抗,然而背嵬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強悍了……
隻見前排的背嵬軍手持陌刀,身披重甲,武陵蠻的刀劍根本無法穿透甲胄,而武陵蠻卻被背嵬軍一刀斃命,絕無幸免!
再加上他們不停的吆喝著降者不殺的口號,於是武陵蠻的部隊在背嵬軍的衝擊下,很快便呈潰敗之勢,投降的,跑路的數不勝數……
“撤!撤!保護我!快!我們回山裏!快!”
司堅眼見大勢已去,急忙轉身想要逃跑,然而卻被眼尖的魏延一眼看到。
“司堅休走!”
說罷,魏延便持著陌刀朝著司堅衝了過去,一路上阻擋的士兵無一例外,全部葬身魏延的陌刀之下!
“看刀!”
魏延飛快的奔至司堅的麵前,一刀劈下,司堅無奈之下隻得橫刀阻擋!
“鐺!”
然而魏延手中的陌刀乃是精鋼打造,隻一刀下去,便讓司堅手中的短刀刀刃上被劈出了一個豁口。
同時司堅手臂巨震,魏延一刀之下,司堅便已受重創!
“就這點本事嗎?”
魏延冷笑一聲,隨後又是一刀斬出,司堅此時手臂酸軟無力,自然不敢再擋,見狀急忙側身躲避!
“噗嗤!”
這一刀雖然沒有劈中司堅,但卻將他身後的親兵給一刀兩斷!
司堅大驚,轉身就跑,然而魏延卻不依不饒,一路緊追不舍!
與此同時,背嵬軍已經徹底擊潰了武陵蠻的部隊,眼見司堅想要逃跑,紛紛大喊著:“抓住他!抓住他!別讓他跑了!”
司堅聞言,嚇得亡魂皆冒,他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如此下場,於是更加拚命地向前奔跑。
“噗嗤!”
“啊!”
然而,他卻被魏延飛擲一刀,隨即整個人向前撲倒在地,口吐鮮血不止。
“就這點能耐嗎?真是讓我失望!”
魏延看著倒在地上的司堅,不屑地搖了搖頭,隨後一腳踩在了他的胸口上,將其死死地踩在地上!
司堅掙紮著想要起身,然而卻根本動彈不得,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魏延。
“你……你……?”司堅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的看著魏延。
“司堅,當真是膽大妄為,既然造反,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說罷,一刀便砍了司堅的首級,而後拿著首級大喊道:“爾等首領已死!速速歸降!可饒爾等不死!”
隨著魏延的大喊,眼見司堅的首級在此,剩下的武陵蠻自然不敢阻擋,很快便紛紛棄刀投降了……
“傳令下去,打造戰場,在沅陵修整後,繼續南下,直奔交州!”
“喏!”
隨著魏延的命令下達,背嵬軍開始有序地處理戰場,而沅陵城的守軍也在漢軍的幫助下,開始修繕城牆,救治傷員。
“多謝魏將軍!若不是魏將軍及時趕到,沅陵恐怕就……”
沅陵郡郡守向寵恭敬的向魏延道謝。
魏延見狀,拍了拍向寵的肩膀道:“向郡守不必客氣,你我皆為同袍,自當同舟共濟,共保大漢江山!”
“魏將軍說得是!魏將軍放心,沅陵郡上下,必當全力支持主公的大業!”
向寵說著,便對著魏延躬身行禮。
魏延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便帶著背嵬軍離開了沅陵,繼續南下,與黃忠匯合去了。
士廞野心勃勃,欲趁劉瑁主力尚在江東之際,迅速掃平交州內部的反對勢力,進而窺伺荊益。
因此,在自封交趾侯後,士廞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軍事行動。
由於交州常年沒有戰亂,因此此地的人口極多,單單交趾郡一郡之地就有十萬餘戶,因此當士廞起兵作亂時,他單單交趾一郡便已擁兵三萬,而這還是在士廞留了部分百姓務農之後的結果。
因此,當士廞攜交趾、九真兩郡共計五萬兵力直接兵壓僅有一萬兵力的日南郡時,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
日南郡,位於大漢疆域的最南側,後漢時的邊界位於現在越南的廣治省境內,與九真郡皆為武帝元鼎六年時設立,下轄五縣。
可惜的是,就在初平三年,日南郡南部的象林縣發生叛亂,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連聚集數千人起義,殺死了象林縣令,建立了林邑國,此後徹底獨立了起來。
因此此後的日南郡,便以西卷縣作為最南邊的縣城,與林邑國以冷水為界,丟了盧容、象林兩縣之地。
此前的日南郡太守桓治,乃士燮親信,當士廞的弑父之舉傳至日南,而後士廞下旨傳令時,桓治便命人將其趕出了日南。
因此當士廞親率五萬大軍,進攻日南郡時,桓治憑三縣之力奮力抵抗,但卻寡不敵眾,
桓治力戰而亡,其弟桓鄰僥幸逃脫,一路向北,投奔投奔益州去了。
日南郡郡治,西卷城。
“州牧!桓治已然身隕,其弟桓鄰不知所蹤!”部將甘醴上前稟報。
“好!”
士廞聞聽桓治已死,不禁喜笑顏開,隨後轉頭對著自己的三弟士徽道:“三弟,如今日南已克,我便將交趾、九真、日南都交給你來駐守,我這就往合浦郡一行,滅了程秉!”
“請大哥放心!有我在此,三郡穩如磐石!”士徽拍了拍胸脯,自信道。
在士燮時期,交州的武將逐漸凋零,在桓治死後,如今士廞麾下有領軍之能的除了幾個兄弟以外,便是甘醴、夷廖、錢博等將領為其所用。
於是,在拿下日南郡後,士廞並未停歇,兵鋒直指合浦郡。
合浦郡,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象郡,合浦縣屬象郡轄地。
後武帝平南越,置合浦郡,郡治合浦縣,統屬交州。
此時的合浦郡太守程秉,與桓治皆為士燮舊部,對士廞的弑父之舉深惡痛絕,因此拒不服從士廞的統治,於是士廞在平日南後立刻抓緊時間北上,直奔合浦縣而來。
與此同時,劉瑁的三路大軍也同時展開了行動。
首先是已經於京口出海的瀚海府。
“先生,我還是第一次從這京口出海!”
“哦?不瞞將軍,龐統也是初次,這滄海之遼闊,確實讓人感歎,將軍可還記得麾下府兵之名?”
“蒙主公大恩,使襲獨領一府之軍,賜名瀚海!”
“不錯,恐怕主公在設立之初就有讓您兵壓諸海的想法吧……”
“所以此次才放棄了陸路,而走海路嗎……既然如此,先生,就讓你我一舉破了番禺城,拿了那士武回京請賞!”
“將軍,這一路上可多繪製海圖,主公誌在天下,這四海之夷早晚都得向我大漢臣服!”
“明白!”
與此同時,荊州,武陵郡。
自與劉瑁在江陵分兵後,魏延與黃忠便一路南下,二人原本計劃一同過長沙郡,南下交州。
可是魏延與黃忠剛剛進入長沙郡內,就聽說盤踞在武陵山上的武陵蠻又反了。
於是二人隻得分兵,黃忠直接入進雲夢澤,沿著湘水過零陵直入交州,而魏延則帶著背嵬軍先往武陵,平了叛亂再與黃忠匯合。
武陵山,位於荊州的武陵、沅陵、益州的巴郡、牂牁四郡之中,幅員遼闊,由於此處複雜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裏變成了當地蠻夷生活的土壤。
在劉瑁全據荊州後,暫時並沒有對武陵蠻進行武力鎮壓,當時這武陵蠻也非常識時務的獻上了兵卒、表示願意臣服,因此劉瑁就順水推舟的接受了。
可是在士廞派來使者的勸說下,蠻王司堅心動了。
當初投靠劉瑁,對於他來說便隻是權宜之計,他根本沒有歸降之意,畢竟在曆史上,武陵蠻也是不斷反複,擾的東吳平叛不斷。
司堅,乃如今武陵蠻的首領,此時正在領人猛攻沅陵縣城。
此行他將附近的十餘個部落全部聚集了起來,聚兵兩萬餘人,號稱蠻兵五萬,在輕鬆地破掉酉陽、遷陵二城,大肆掠奪後,便直奔沅陵而來。
而魏延在長沙郡任職前,其實就與武陵蠻打過交道。對他們並不陌生,因此在得知阮陵被進攻後,便立刻領軍直奔沅陵!
沅陵郡郡治沅陵縣,春秋時期屬楚巫,楚秦時設黔中郡治窯頭。
漢高祖五年始置沅陵縣,屬武陵郡,縣治窯頭,東漢滅莽後,郡、縣名複故。後劉瑁為了壓製劉表,又將武陵郡一分為二,以沅陵為界,置沅陵郡。
沅陵縣城下。
“給我攻!”
司堅手持長矛,站在最前方,不斷催促著手下的蠻兵攻城。
城樓上,沅陵郡郡守向寵看著城外黑壓壓的蠻兵,臉色凝重。
“郡守!蠻兵勢大,我們隻有一千縣兵,而且守城器械不足,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一旁的副將焦急道。
向寵聞言,心中也是焦急萬分,他沒想到武陵蠻竟然會在此時突然反叛,而且攻勢如此猛烈。
“別慌!雍王殿下一定會派人來援的,隻要援兵一到,我們就有救了!”向寵大聲激勵著守城的士兵。
然而,城外的蠻兵攻勢越來越猛,城頭上已經開始了血腥的白刃戰,但以蠻兵的體魄,登城作戰,這區區幾百縣兵根本不是對手……
就在此危急關頭,司堅的部隊後方突然亂了起來!
“大王!不好了!漢軍來了!我們的人不是對手!”
“怎麽可能!有多少人?”
“至少兩萬漢軍!”
“什麽!快!讓攻城的人撤下來!準備與漢軍再鬥一番!”
“是!”
司堅聞言大驚,隨即親領諸將直奔大軍後方,一眼就看到了漢軍的龍旗以及旁邊的“背嵬”兩字!
“背嵬府!”
司堅的臉色頓時變了,一下子變得凝重了起來,就在這時,一個聲音響了起來:“蠻王司堅,別來無恙啊!可記魏延否?”
“魏延!”
“司堅啊司堅,你膽子可真大,我們沒動你,你居然敢夥同交州叛亂!”
“你們如今已經滅了江東,下一步不就是肅清我們?看看你們在益州、涼州做的事情,若真乖乖聽命,等待我們的便隻有滅亡!”
司堅麵色蒼白,但卻依舊大聲呼喝道。
“哈哈哈!你倒是聰明,可是即便如此,你也要掂掂自己的斤兩才對!”
說罷,魏延怒喝一聲:“全軍聽令!武陵蠻試圖謀反作亂,今我漢家天兵奉命剿之!降者不殺!負隅頑抗者,殺無赦!”
“殺!”
隨著魏延的一聲令下,背嵬軍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朝著武陵蠻的部隊衝了過去。
“快!給我殺!殺!”
司堅見狀,急忙指揮著手下的蠻兵進行抵抗,然而背嵬軍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強悍了……
隻見前排的背嵬軍手持陌刀,身披重甲,武陵蠻的刀劍根本無法穿透甲胄,而武陵蠻卻被背嵬軍一刀斃命,絕無幸免!
再加上他們不停的吆喝著降者不殺的口號,於是武陵蠻的部隊在背嵬軍的衝擊下,很快便呈潰敗之勢,投降的,跑路的數不勝數……
“撤!撤!保護我!快!我們回山裏!快!”
司堅眼見大勢已去,急忙轉身想要逃跑,然而卻被眼尖的魏延一眼看到。
“司堅休走!”
說罷,魏延便持著陌刀朝著司堅衝了過去,一路上阻擋的士兵無一例外,全部葬身魏延的陌刀之下!
“看刀!”
魏延飛快的奔至司堅的麵前,一刀劈下,司堅無奈之下隻得橫刀阻擋!
“鐺!”
然而魏延手中的陌刀乃是精鋼打造,隻一刀下去,便讓司堅手中的短刀刀刃上被劈出了一個豁口。
同時司堅手臂巨震,魏延一刀之下,司堅便已受重創!
“就這點本事嗎?”
魏延冷笑一聲,隨後又是一刀斬出,司堅此時手臂酸軟無力,自然不敢再擋,見狀急忙側身躲避!
“噗嗤!”
這一刀雖然沒有劈中司堅,但卻將他身後的親兵給一刀兩斷!
司堅大驚,轉身就跑,然而魏延卻不依不饒,一路緊追不舍!
與此同時,背嵬軍已經徹底擊潰了武陵蠻的部隊,眼見司堅想要逃跑,紛紛大喊著:“抓住他!抓住他!別讓他跑了!”
司堅聞言,嚇得亡魂皆冒,他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如此下場,於是更加拚命地向前奔跑。
“噗嗤!”
“啊!”
然而,他卻被魏延飛擲一刀,隨即整個人向前撲倒在地,口吐鮮血不止。
“就這點能耐嗎?真是讓我失望!”
魏延看著倒在地上的司堅,不屑地搖了搖頭,隨後一腳踩在了他的胸口上,將其死死地踩在地上!
司堅掙紮著想要起身,然而卻根本動彈不得,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魏延。
“你……你……?”司堅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的看著魏延。
“司堅,當真是膽大妄為,既然造反,就要做好失敗的準備!”
說罷,一刀便砍了司堅的首級,而後拿著首級大喊道:“爾等首領已死!速速歸降!可饒爾等不死!”
隨著魏延的大喊,眼見司堅的首級在此,剩下的武陵蠻自然不敢阻擋,很快便紛紛棄刀投降了……
“傳令下去,打造戰場,在沅陵修整後,繼續南下,直奔交州!”
“喏!”
隨著魏延的命令下達,背嵬軍開始有序地處理戰場,而沅陵城的守軍也在漢軍的幫助下,開始修繕城牆,救治傷員。
“多謝魏將軍!若不是魏將軍及時趕到,沅陵恐怕就……”
沅陵郡郡守向寵恭敬的向魏延道謝。
魏延見狀,拍了拍向寵的肩膀道:“向郡守不必客氣,你我皆為同袍,自當同舟共濟,共保大漢江山!”
“魏將軍說得是!魏將軍放心,沅陵郡上下,必當全力支持主公的大業!”
向寵說著,便對著魏延躬身行禮。
魏延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便帶著背嵬軍離開了沅陵,繼續南下,與黃忠匯合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