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曹軍南下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函穀關前。
曹操已經領軍堵著函穀關打了一個多月了,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但由於兵力的不足,曹操這次根本沒有辦法攻破函穀關……
就在這時,一個從江東來的客人來到了曹操的大帳。
“顧雍見過魏公!”
隻見一個身材適中,麵容清臒的中年人正在向曹操躬身行禮。
他的皮膚略顯蒼白,或許是因為常年案牘勞形,但更增添了幾分書卷氣。
一雙眼睛深邃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又透露出溫和與智慧的光芒。眉宇間自然流露出一股從容不迫的氣質。
他的嘴角時常掛著一抹淡然的微笑,給人以親切和藹之感。
他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用簡單的發帶束起,顯得幹淨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他便是如今江東的重臣,顧雍。
曾經劉瑁幾次征召,都被孫權以各種理由強行留在了身邊,就是因為顧雍是一個可以安天下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江東顧家可是吳郡名門!身份、威望都是孫權看中和依賴的,孫權也正是因為吳郡陸氏、張氏、顧氏、朱氏的支持,才能坐穩江東的地盤,沒有像孫策那樣客死異鄉……
“元歎兄,您的大名,我曹孟德可是早有聽聞!要不要到我這裏來做事?孟德求賢若渴!”
顧雍微笑著搖了搖頭道:“俗話說,一臣不事二主,不然當年雍王征召雍早就去了。”
“原來叔圭也征召過元歎啊……可惜……可惜!”
說到這裏,曹操不由得露出了一絲遺憾,隨後淡然道:“那不知元歎此來何意?”
顧雍歎了一口氣,無奈道:“元歎是求曹公救命的……”
“哦?此言何意?”
“劉瑁一月前兵進武昌,與我江東軍在彭蠡澤大戰,我軍不敵,我家主公命我前來,請曹公救命!”
“我幫了孫仲謀,有什麽好處?”曹操輕笑一聲,望著顧雍道。
“不知您想要什麽?”
曹操輕笑一聲,嘲弄的看著顧雍道:“我要淮南和廬江全郡!大江以北,我曹孟德都要了!”
“什麽!”
顧雍驚訝的看著曹操,似乎沒有想到他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
諸位看官可不要以為這地方不大,你要知道原本孫權的憑依就是這大江,可若將大江以北的地盤都給了曹操。
那他就可以在此地訓練水軍,熟悉水域,幾年之後,曹操就將擁有一支相當強悍的水軍來!
若這一步讓了,恐怕江東離滅亡,也不遠了……
但若不答應……
顧雍正在心理建設的時候,程昱突然拿著一張紙一把掀開帳簾,走到了曹操身邊,看了一眼顧雍,小聲的對曹操說道:“主公,江東戰報!”
聲音不大,但卻恰好可以讓顧雍聽見……
顧雍的頭一下子就抬了起來,緊緊地盯著曹操二人。
曹操仔細看過戰報,望著顧雍,半響之後,輕笑一聲道:“元歎啊……你似乎一點跟我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了呢……”
“敢問丞相何意?”顧雍聲音顫抖的問道。
“你家主公用了數年苦心經營的武昌已經陷落了,江東軍也在彭蠡澤戰敗,孫權已經退守彭澤,你江東,完了!”
顧雍聽到了曹操的話語,瞬間就癱軟了下去,而曹操則緩緩站起,望著顧雍,居高臨下的說道:“最後一次機會,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你若不應,我再張口,要的可就不止這麽一點了……”
“丞相……就依你……還望丞相快快出兵相助啊!”
曹操哈哈笑了笑,隨即望了一眼程昱,笑著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往江東走一遭好了!”
曹操在函穀關打了一個多月,卻依然無法進入函穀關,還平白損失了不少士卒,而原本被曹操寄以厚望的劉豹等匈奴根本沒有南下,而是北上去打晉陽城了……
如此一來,曹操的內外夾攻計劃就宣告失敗,再加上另外幾路的情況也不是很好,因此曹操已經有了打退堂鼓的意思。
恰好此時,孫權遣顧雍前來求救,而自己此時的兵卒分布原本距離廬江就不是很遠。
再加上廬江郡相對於江東的其他地方,可是以山地為主要地形,江河不算太多,是自己比較好發揮的地形,因此對於曹操來說,正合適。
而若是能憑借此戰,撬開江東的一角,讓自己能夠拿到大江以北的所有地盤,那麽自己很快就可以擁有一支真正的水軍了!
在與程昱等人反複商議後,出於各方麵的考慮,曹操開始從函穀關緩緩撤離,同時連下數道命令,召集滿寵、樂進、曹真、張合、夏侯惇等一幹文武齊聚廬江郡,準備與劉瑁再戰一場!
武昌郡,彭澤。
在劉瑁發兵的時候,孫權就將整個武昌交給了周瑜。
原因很簡單,若彭蠡澤失守,武昌就會被斷了歸路,因此在與周瑜等人反複商議後,孫權便帶著眾世家往東退到了彭澤縣,而將孫朗留在了武昌……
彭澤縣城。
此時的孫權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再戰劉瑁,而周瑜如今還在彭蠡澤東岸備戰,等待著孫權的消息。
“主公!周將軍他們說的沒錯!那個新船,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弄到他的奧秘才行!”
魯肅對著孫權鄭重的說道。
孫權歎了口氣,“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有什麽辦法可以不造成太大的損失呢?”
“為今之計,隻能先辦法強攻,先搞到幾艘船再說!”
魯肅眯著眼睛,鄭重的說道:“沒有仗是想出來的,現在隻能再打幾次,這個船對我們就不再是秘密!”
孫權揉了揉眉心,皺著眉頭問道:“元歎還沒有回來麽……若是曹孟德願意答應與我們再戰劉瑁,我想我們的勝算還能再高一些……”
“主公,如今就算曹孟德答應出兵,他如今可是在函穀關!其他人不是在南陽,就是在並州!他過來至少還得半個月,我們得先想辦法度過眼前才是!”
“……傳令公瑾,讓他盡快出兵探查劉瑁新船虛實,一旦有所收獲,立刻延江北上廬江,在皖口設防!”
“您的意思是……”
“這彭澤待不了了……我們現在就去皖城重新構築防禦體係!若是曹孟德也能來皖城,我們或許真的可以與劉瑁一戰!”
孫權望著魯肅,無奈的苦笑……
就這樣,隨著曹操大軍決策的轉變,一場決定江東命運的戰役即將在廬江拉開序幕。
廬江,將繼江夏之後,成為劉瑁、曹操、孫權三方戰鬥的新戰場,隻不過上一次定鼎之戰時,曹操是劉瑁和曹操共同的敵人。
而現在,孫權和曹操將共抗劉瑁!
曹操已經領軍堵著函穀關打了一個多月了,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但由於兵力的不足,曹操這次根本沒有辦法攻破函穀關……
就在這時,一個從江東來的客人來到了曹操的大帳。
“顧雍見過魏公!”
隻見一個身材適中,麵容清臒的中年人正在向曹操躬身行禮。
他的皮膚略顯蒼白,或許是因為常年案牘勞形,但更增添了幾分書卷氣。
一雙眼睛深邃明亮,仿佛能洞察人心,又透露出溫和與智慧的光芒。眉宇間自然流露出一股從容不迫的氣質。
他的嘴角時常掛著一抹淡然的微笑,給人以親切和藹之感。
他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用簡單的發帶束起,顯得幹淨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他便是如今江東的重臣,顧雍。
曾經劉瑁幾次征召,都被孫權以各種理由強行留在了身邊,就是因為顧雍是一個可以安天下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江東顧家可是吳郡名門!身份、威望都是孫權看中和依賴的,孫權也正是因為吳郡陸氏、張氏、顧氏、朱氏的支持,才能坐穩江東的地盤,沒有像孫策那樣客死異鄉……
“元歎兄,您的大名,我曹孟德可是早有聽聞!要不要到我這裏來做事?孟德求賢若渴!”
顧雍微笑著搖了搖頭道:“俗話說,一臣不事二主,不然當年雍王征召雍早就去了。”
“原來叔圭也征召過元歎啊……可惜……可惜!”
說到這裏,曹操不由得露出了一絲遺憾,隨後淡然道:“那不知元歎此來何意?”
顧雍歎了一口氣,無奈道:“元歎是求曹公救命的……”
“哦?此言何意?”
“劉瑁一月前兵進武昌,與我江東軍在彭蠡澤大戰,我軍不敵,我家主公命我前來,請曹公救命!”
“我幫了孫仲謀,有什麽好處?”曹操輕笑一聲,望著顧雍道。
“不知您想要什麽?”
曹操輕笑一聲,嘲弄的看著顧雍道:“我要淮南和廬江全郡!大江以北,我曹孟德都要了!”
“什麽!”
顧雍驚訝的看著曹操,似乎沒有想到他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
諸位看官可不要以為這地方不大,你要知道原本孫權的憑依就是這大江,可若將大江以北的地盤都給了曹操。
那他就可以在此地訓練水軍,熟悉水域,幾年之後,曹操就將擁有一支相當強悍的水軍來!
若這一步讓了,恐怕江東離滅亡,也不遠了……
但若不答應……
顧雍正在心理建設的時候,程昱突然拿著一張紙一把掀開帳簾,走到了曹操身邊,看了一眼顧雍,小聲的對曹操說道:“主公,江東戰報!”
聲音不大,但卻恰好可以讓顧雍聽見……
顧雍的頭一下子就抬了起來,緊緊地盯著曹操二人。
曹操仔細看過戰報,望著顧雍,半響之後,輕笑一聲道:“元歎啊……你似乎一點跟我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了呢……”
“敢問丞相何意?”顧雍聲音顫抖的問道。
“你家主公用了數年苦心經營的武昌已經陷落了,江東軍也在彭蠡澤戰敗,孫權已經退守彭澤,你江東,完了!”
顧雍聽到了曹操的話語,瞬間就癱軟了下去,而曹操則緩緩站起,望著顧雍,居高臨下的說道:“最後一次機會,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你若不應,我再張口,要的可就不止這麽一點了……”
“丞相……就依你……還望丞相快快出兵相助啊!”
曹操哈哈笑了笑,隨即望了一眼程昱,笑著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往江東走一遭好了!”
曹操在函穀關打了一個多月,卻依然無法進入函穀關,還平白損失了不少士卒,而原本被曹操寄以厚望的劉豹等匈奴根本沒有南下,而是北上去打晉陽城了……
如此一來,曹操的內外夾攻計劃就宣告失敗,再加上另外幾路的情況也不是很好,因此曹操已經有了打退堂鼓的意思。
恰好此時,孫權遣顧雍前來求救,而自己此時的兵卒分布原本距離廬江就不是很遠。
再加上廬江郡相對於江東的其他地方,可是以山地為主要地形,江河不算太多,是自己比較好發揮的地形,因此對於曹操來說,正合適。
而若是能憑借此戰,撬開江東的一角,讓自己能夠拿到大江以北的所有地盤,那麽自己很快就可以擁有一支真正的水軍了!
在與程昱等人反複商議後,出於各方麵的考慮,曹操開始從函穀關緩緩撤離,同時連下數道命令,召集滿寵、樂進、曹真、張合、夏侯惇等一幹文武齊聚廬江郡,準備與劉瑁再戰一場!
武昌郡,彭澤。
在劉瑁發兵的時候,孫權就將整個武昌交給了周瑜。
原因很簡單,若彭蠡澤失守,武昌就會被斷了歸路,因此在與周瑜等人反複商議後,孫權便帶著眾世家往東退到了彭澤縣,而將孫朗留在了武昌……
彭澤縣城。
此時的孫權正在調兵遣將,準備再戰劉瑁,而周瑜如今還在彭蠡澤東岸備戰,等待著孫權的消息。
“主公!周將軍他們說的沒錯!那個新船,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弄到他的奧秘才行!”
魯肅對著孫權鄭重的說道。
孫權歎了口氣,“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有什麽辦法可以不造成太大的損失呢?”
“為今之計,隻能先辦法強攻,先搞到幾艘船再說!”
魯肅眯著眼睛,鄭重的說道:“沒有仗是想出來的,現在隻能再打幾次,這個船對我們就不再是秘密!”
孫權揉了揉眉心,皺著眉頭問道:“元歎還沒有回來麽……若是曹孟德願意答應與我們再戰劉瑁,我想我們的勝算還能再高一些……”
“主公,如今就算曹孟德答應出兵,他如今可是在函穀關!其他人不是在南陽,就是在並州!他過來至少還得半個月,我們得先想辦法度過眼前才是!”
“……傳令公瑾,讓他盡快出兵探查劉瑁新船虛實,一旦有所收獲,立刻延江北上廬江,在皖口設防!”
“您的意思是……”
“這彭澤待不了了……我們現在就去皖城重新構築防禦體係!若是曹孟德也能來皖城,我們或許真的可以與劉瑁一戰!”
孫權望著魯肅,無奈的苦笑……
就這樣,隨著曹操大軍決策的轉變,一場決定江東命運的戰役即將在廬江拉開序幕。
廬江,將繼江夏之後,成為劉瑁、曹操、孫權三方戰鬥的新戰場,隻不過上一次定鼎之戰時,曹操是劉瑁和曹操共同的敵人。
而現在,孫權和曹操將共抗劉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