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兵出盧龍塞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哦?你說什麽?田疇在此?”
曹操在聽到手下的匯報後,一下子便站了起來,驚喜的說道。
沒錯,曹操確實知道此人,田疇曾經在初平二年奉劉虞之命前往董卓占據的長安去拜見獻帝,表示自己的忠誠,而後又回到幽州為劉虞奔喪,這個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
“快請田先生來見我!”曹操驚喜道。
“田疇拜見曹公。”
曹操曾經被劉瑁封為兗州牧、豫州牧等職位,但是在兩人關係破裂後,劉瑁便不再封賞,而曹操如今據河內、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冀州等五州之地,稱呼州牧也不合適,因此現在眾人基本上都稱曹操為曹公。
“子泰快快請起,若是早知你人在此,孟德恐怕早就前來拜訪了!”曹操連忙扶起田疇,笑著說道。
“曹公可是為無法兵進遼西發愁?”田疇在被曹操迎進大寨後,立刻開門見山的問道。
“不錯……如今大雨不斷,道路泥濘,我的士卒戰力無法發揮,以至於在此被阻了半個月了,子泰可能教我?”曹操坦然答道。
“疇確實還知道一條通往柳城的路……”田疇微微笑著說道。
在這裏,就要說一下此時通往遼西以及遼東的道路了。
之前曹操所走的道路是從無終縣出發,過徐無山、土垠縣、海陽縣,在過碣石山,直達柳城,這也是後漢最常走的官道了,其中聞名後世的山海關在未來就建在這條路上,由此可見此路的重要。
但是在西漢之初,漢武帝北伐匈奴之時,往柳城的路卻遠遠不止一條……
“當真!”
曹操聞言一下子站了起來,驚喜的拉著田疇道:“子泰,在哪裏?”
田疇隨即將手指沿著無終一直往東北而去,給曹操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盧龍塞!竟然是盧龍塞!”曹操身旁一人驚呼道。
“怎麽?阿柔,你也知道?”曹操笑問道。
“我確實通過此路,但沒走過,這路是西漢時所修,武帝北伐匈奴時,經常從此出塞,原來這條路還在?”
此人名叫閻柔,年少時曾被烏桓、鮮卑俘虜,在劉虞死後,閻柔被鮮於輔等人推舉為烏桓司馬,聯係烏桓、鮮卑為劉虞報仇,和公孫瓚對抗。
閻柔在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拜護烏桓校尉,由於他對烏桓的熟悉,因此此次北征烏桓的路線便是閻柔定下的,但他卻沒有想到盧龍塞這條路。
曹操見狀大喜,哈哈笑著道:“子泰!若滅烏桓,你當為首功!”
很快,曹操便命令大軍從土垠縣後撤,並在道路兩側立著木杆,上麵寫道:“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
曹操以此來迷惑二王後,卻在自己的大軍撤回徐無山後迅速向北直奔盧龍塞!
“先生,這條路為何烏桓人不知?”
在行軍途中,曹操向田疇求教道。
“您不如先問問閻校尉如何?”
曹操隨即轉頭望向閻柔,閻柔苦笑一聲道:“我帶您走的這條路是在後漢時期形成的,但是這條路在夏季常常積水,淺處不能通行車馬,深處又載不動船隻。”
“但是先漢之時,原先的北平郡治就在在平崗縣,從盧龍塞便可直通柳城;隻是這條路從建武年間之後,破敗斷絕已經近二百年了,我再也沒有走過……”
田疇點了點頭,接著閻柔說道:“此路確實幾乎已經斷絕,但還有隱蔽的小路可以找到。隻要我們順利從盧龍口越過白狼山,此戰,必勝!”
田疇所說的便是除去上文所說的第二條路,即依舊從無終縣出發,過徐無山後便一路往北而去,從徐無縣過盧龍塞進入鮮卑地界後一路往北,經過凡城後繼續北行,直到平岡再往東而行,翻過白狼山便可直下柳城。
在西漢武帝時,北行出塞進入匈奴之境,共有三道:其中道,正北,發太原,經雁門馬邑、雲中,出五原塞,直向龍城即匈奴單於十月大會祭天之所也;
道東北,自中山,經北平、漁陽向白檀、遼西,曆平剛出盧龍塞,直問匈奴左地,即左賢王所理之地;
道西北,發自隴西,經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至匈奴右地,即右賢王所理之處。
這裏的東北道便是那時的主要通行的道路,可惜在光武帝建立後漢不久後,隨著鮮卑的日益強勢,這條道路時常遭到劫掠,因此便慢慢的被廢棄掉了,再後來道路破敗,鮮有人煙,就不再為大多數人所知了。
曹操在探明此道的消息後,隨即帶領部隊開始翻越徐無山,往北而去,但由於部隊攜帶有騎兵,因此在翻山之時,反而成了阻礙,需要步卒為騎兵的馬匹開辟可以通行的道路。
“傳令下去,待我軍出盧龍塞後,可歇息兩個時辰,讓大家再加把勁!”
在十天抵達徐無縣後,曹操領大軍通過盧龍塞,直奔凡城而去,這一路上沒有被任何烏桓人所發現,此時的烏延與難樓已經回到駐地吃喝享樂去了。
與此同時,柳城。
“曹操當真退了?”
蹋頓在得知難樓和烏延二王的匯報後並沒有向他們一樣放鬆警惕,於是他強行將烏延與難樓召集到了柳城,又先後派遣數隻隊伍四處打探消息,但是曹操的軍隊確實就像是真的退兵一般渺無蹤跡……
十天後,白狼山。
白狼山在西漢時,在右北平郡十六縣之一白狼縣的境內,可惜在東漢時就已廢棄,隻剩下了一個白狼山,而就在曹操大軍接近白狼山的時候,終於被蹋頓派往四處探尋的哨騎發現了……
“什麽!已經到白狼山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曹操沒走!快!召集所有人,隨我出兵,殺滅曹操!”
蹋頓聞聽哨騎匯報的消息後,大驚失色,急忙召集其餘諸王以及樓班單於一同出城迎戰,但緊接著,他眼珠子一轉,又說道:“且慢!叫上袁尚袁熙,率領他們帶來的漢人一起隨我出戰!”
“諾!”
很快,蹋頓就召集了單於樓班、烏桓峭王蘇仆延、烏桓鏑王難樓、烏丸王烏延以及袁尚袁熙幾兄弟,合十餘萬騎兵殺奔白狼山而去。
“諸位放心!據我哨探匯報,曹操此行僅為騎兵,其餘步卒想必還未抵達,我們以十萬打一萬人,此戰,我們必勝!諸位,隨我衝殺!”
“殺!”
與此同時,白狼山上。
“主公!我們已經被發現了!怎麽辦?烏桓騎兵舉世聞名啊,如今我們大部隊都在後麵,現在加在一起的兵力不到兩萬,要不要……”鮮於輔率先說道,言語之中滿是驚懼……
在鮮於輔表態之後,諸將紛紛勸說曹操先行撤退,與主力匯合後再行攻擊,但是曹純卻皺著眉頭,正準備說話之時,一個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諸位說的這是什麽話?莫非你們是想全部死在此處?”
眾人定睛一看,說話的是一個十幾歲的青年,他麵龐俊朗,眉宇間透露著一股英武之氣,雙目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的膚色雖然不黑,但也絕不是像曹植那樣常年悶在家中的白色,而是一種健康的麥色。與眾不同的是,剛滿十八歲的他下巴長出的短須竟有些許發黃,似乎顯示著他的與眾不同。
此時的他瞪著大眼睛,怒視著眾人,一臉憤怒的說道:“爾等可知騎兵衝鋒,一邊敗逃的結果?我等如今可是率著精銳天地騎來此的!連劉瑁我們都可以一戰,區區烏桓,就怕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隨曹操出征的四子曹彰!在聽到眾人的言論後,他實在忍受不了,便怒斥出聲了。
“黃須兒!說得好!”
曹操聞聽之後,滿眼都是對兒子的滿意,隻聽他大聲道:“十幾萬騎兵又如何?諸位莫非忘記了當年劉瑁征涼州之時的場景?我們此次可是帶了天地騎的精銳,劉瑁我們暫時打不過,正好拿這十萬烏桓騎兵練練手!”
“主公恕罪!”
“屬下無能!”
見曹操發話,鮮於輔率先跪下請罪道,而後諸將領紛紛低頭請罪,曹操見狀便也不再訓斥。
“曹純聽命!”
“在!”
“此戰你為總指揮,夏侯淵、張合、鮮於輔、閻柔、高覽、曹彰皆聽你指揮!我就一個要求,此戰,隻可勝,不可敗!”
“諾!”
曹操在聽到手下的匯報後,一下子便站了起來,驚喜的說道。
沒錯,曹操確實知道此人,田疇曾經在初平二年奉劉虞之命前往董卓占據的長安去拜見獻帝,表示自己的忠誠,而後又回到幽州為劉虞奔喪,這個故事很多人都不陌生。
“快請田先生來見我!”曹操驚喜道。
“田疇拜見曹公。”
曹操曾經被劉瑁封為兗州牧、豫州牧等職位,但是在兩人關係破裂後,劉瑁便不再封賞,而曹操如今據河內、豫州、兗州、青州、徐州、冀州等五州之地,稱呼州牧也不合適,因此現在眾人基本上都稱曹操為曹公。
“子泰快快請起,若是早知你人在此,孟德恐怕早就前來拜訪了!”曹操連忙扶起田疇,笑著說道。
“曹公可是為無法兵進遼西發愁?”田疇在被曹操迎進大寨後,立刻開門見山的問道。
“不錯……如今大雨不斷,道路泥濘,我的士卒戰力無法發揮,以至於在此被阻了半個月了,子泰可能教我?”曹操坦然答道。
“疇確實還知道一條通往柳城的路……”田疇微微笑著說道。
在這裏,就要說一下此時通往遼西以及遼東的道路了。
之前曹操所走的道路是從無終縣出發,過徐無山、土垠縣、海陽縣,在過碣石山,直達柳城,這也是後漢最常走的官道了,其中聞名後世的山海關在未來就建在這條路上,由此可見此路的重要。
但是在西漢之初,漢武帝北伐匈奴之時,往柳城的路卻遠遠不止一條……
“當真!”
曹操聞言一下子站了起來,驚喜的拉著田疇道:“子泰,在哪裏?”
田疇隨即將手指沿著無終一直往東北而去,給曹操指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盧龍塞!竟然是盧龍塞!”曹操身旁一人驚呼道。
“怎麽?阿柔,你也知道?”曹操笑問道。
“我確實通過此路,但沒走過,這路是西漢時所修,武帝北伐匈奴時,經常從此出塞,原來這條路還在?”
此人名叫閻柔,年少時曾被烏桓、鮮卑俘虜,在劉虞死後,閻柔被鮮於輔等人推舉為烏桓司馬,聯係烏桓、鮮卑為劉虞報仇,和公孫瓚對抗。
閻柔在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拜護烏桓校尉,由於他對烏桓的熟悉,因此此次北征烏桓的路線便是閻柔定下的,但他卻沒有想到盧龍塞這條路。
曹操見狀大喜,哈哈笑著道:“子泰!若滅烏桓,你當為首功!”
很快,曹操便命令大軍從土垠縣後撤,並在道路兩側立著木杆,上麵寫道:“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複進軍。”
曹操以此來迷惑二王後,卻在自己的大軍撤回徐無山後迅速向北直奔盧龍塞!
“先生,這條路為何烏桓人不知?”
在行軍途中,曹操向田疇求教道。
“您不如先問問閻校尉如何?”
曹操隨即轉頭望向閻柔,閻柔苦笑一聲道:“我帶您走的這條路是在後漢時期形成的,但是這條路在夏季常常積水,淺處不能通行車馬,深處又載不動船隻。”
“但是先漢之時,原先的北平郡治就在在平崗縣,從盧龍塞便可直通柳城;隻是這條路從建武年間之後,破敗斷絕已經近二百年了,我再也沒有走過……”
田疇點了點頭,接著閻柔說道:“此路確實幾乎已經斷絕,但還有隱蔽的小路可以找到。隻要我們順利從盧龍口越過白狼山,此戰,必勝!”
田疇所說的便是除去上文所說的第二條路,即依舊從無終縣出發,過徐無山後便一路往北而去,從徐無縣過盧龍塞進入鮮卑地界後一路往北,經過凡城後繼續北行,直到平岡再往東而行,翻過白狼山便可直下柳城。
在西漢武帝時,北行出塞進入匈奴之境,共有三道:其中道,正北,發太原,經雁門馬邑、雲中,出五原塞,直向龍城即匈奴單於十月大會祭天之所也;
道東北,自中山,經北平、漁陽向白檀、遼西,曆平剛出盧龍塞,直問匈奴左地,即左賢王所理之地;
道西北,發自隴西,經武威、張掖、酒泉、敦煌至匈奴右地,即右賢王所理之處。
這裏的東北道便是那時的主要通行的道路,可惜在光武帝建立後漢不久後,隨著鮮卑的日益強勢,這條道路時常遭到劫掠,因此便慢慢的被廢棄掉了,再後來道路破敗,鮮有人煙,就不再為大多數人所知了。
曹操在探明此道的消息後,隨即帶領部隊開始翻越徐無山,往北而去,但由於部隊攜帶有騎兵,因此在翻山之時,反而成了阻礙,需要步卒為騎兵的馬匹開辟可以通行的道路。
“傳令下去,待我軍出盧龍塞後,可歇息兩個時辰,讓大家再加把勁!”
在十天抵達徐無縣後,曹操領大軍通過盧龍塞,直奔凡城而去,這一路上沒有被任何烏桓人所發現,此時的烏延與難樓已經回到駐地吃喝享樂去了。
與此同時,柳城。
“曹操當真退了?”
蹋頓在得知難樓和烏延二王的匯報後並沒有向他們一樣放鬆警惕,於是他強行將烏延與難樓召集到了柳城,又先後派遣數隻隊伍四處打探消息,但是曹操的軍隊確實就像是真的退兵一般渺無蹤跡……
十天後,白狼山。
白狼山在西漢時,在右北平郡十六縣之一白狼縣的境內,可惜在東漢時就已廢棄,隻剩下了一個白狼山,而就在曹操大軍接近白狼山的時候,終於被蹋頓派往四處探尋的哨騎發現了……
“什麽!已經到白狼山了!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曹操沒走!快!召集所有人,隨我出兵,殺滅曹操!”
蹋頓聞聽哨騎匯報的消息後,大驚失色,急忙召集其餘諸王以及樓班單於一同出城迎戰,但緊接著,他眼珠子一轉,又說道:“且慢!叫上袁尚袁熙,率領他們帶來的漢人一起隨我出戰!”
“諾!”
很快,蹋頓就召集了單於樓班、烏桓峭王蘇仆延、烏桓鏑王難樓、烏丸王烏延以及袁尚袁熙幾兄弟,合十餘萬騎兵殺奔白狼山而去。
“諸位放心!據我哨探匯報,曹操此行僅為騎兵,其餘步卒想必還未抵達,我們以十萬打一萬人,此戰,我們必勝!諸位,隨我衝殺!”
“殺!”
與此同時,白狼山上。
“主公!我們已經被發現了!怎麽辦?烏桓騎兵舉世聞名啊,如今我們大部隊都在後麵,現在加在一起的兵力不到兩萬,要不要……”鮮於輔率先說道,言語之中滿是驚懼……
在鮮於輔表態之後,諸將紛紛勸說曹操先行撤退,與主力匯合後再行攻擊,但是曹純卻皺著眉頭,正準備說話之時,一個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諸位說的這是什麽話?莫非你們是想全部死在此處?”
眾人定睛一看,說話的是一個十幾歲的青年,他麵龐俊朗,眉宇間透露著一股英武之氣,雙目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的膚色雖然不黑,但也絕不是像曹植那樣常年悶在家中的白色,而是一種健康的麥色。與眾不同的是,剛滿十八歲的他下巴長出的短須竟有些許發黃,似乎顯示著他的與眾不同。
此時的他瞪著大眼睛,怒視著眾人,一臉憤怒的說道:“爾等可知騎兵衝鋒,一邊敗逃的結果?我等如今可是率著精銳天地騎來此的!連劉瑁我們都可以一戰,區區烏桓,就怕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隨曹操出征的四子曹彰!在聽到眾人的言論後,他實在忍受不了,便怒斥出聲了。
“黃須兒!說得好!”
曹操聞聽之後,滿眼都是對兒子的滿意,隻聽他大聲道:“十幾萬騎兵又如何?諸位莫非忘記了當年劉瑁征涼州之時的場景?我們此次可是帶了天地騎的精銳,劉瑁我們暫時打不過,正好拿這十萬烏桓騎兵練練手!”
“主公恕罪!”
“屬下無能!”
見曹操發話,鮮於輔率先跪下請罪道,而後諸將領紛紛低頭請罪,曹操見狀便也不再訓斥。
“曹純聽命!”
“在!”
“此戰你為總指揮,夏侯淵、張合、鮮於輔、閻柔、高覽、曹彰皆聽你指揮!我就一個要求,此戰,隻可勝,不可敗!”
“諾!”